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308节

  等贾琏出去了,孔照一脸担忧提醒道:“今后诸位往内阁送的公文,千万要小心了。”

  梁、郭、李三人面色阴沉,有个关系不好的人在这个位子上,确实挺恶心的。

  潘季驯笑呵呵的看看同僚们,没有说话。反正他和贾琏没啥仇,他是真的不担心。

  最痛苦的是郭衍,本来与贾琏关系还算凑合,当了阁老后飘了,给贾琏使绊子,得罪的不轻。

  别说国家大事不是儿戏的话,大朝会上官员打架的事情又不新鲜。别管多大的官,首先是个人。

  是个人急眼都会翻脸动手!明着阴你不行,还不能暗中搞破坏?

  “要相信陛下看人的眼光嘛!”孔照说了一句绝对正确却毫无意义的话。

  梁道远双眼无神的看天花板,吏部任用官员的文书,四品以上需陛下用印方可生效,年初一份名单正在整理,准备明天交上去的。

  这份名单看上去是一点都没问题的,但梁道远心里有数,宁波知府三年政绩卓越,拔擢一级的原因。老家那边来信说的很清楚,这位知府就差把梁家人供起来当祖宗了。家里的良田翻一倍都不止,海船也多了十条,执照怎么办下来的?

  所以呢,梁道远是真的担心,贾琏看到吏部上交的人事任命报告的公文,会不会拿放大镜找问题。

  原则上贾琏是要上表谢恩的,但皇帝就给了一枚官印,也没份公文,还是别上表了,直接面君口头谢恩好了。

  都不用掏金牌,贾琏面君非常的顺利,报个名字就有内侍来领他进去。

  小内侍还很热情的解释:“大伴有交代,贾大人可持领班中书舍人的官员进宫,不必等待。”

  贾琏听着面无表情,心里微微叹息,真的是给创造了为皇帝当牛做马一切条件。

  这个领班操作好了,其实也不会太勤苦,就是宫里宫外的跑,有点麻烦。

  贾琏心里想,承辉帝明明是个劳模,为何最近开始搞秘书办了?

  进了乾清宫,御书房外一排四张办工作,四个新上任的中书舍人正在处理奏折,内侍让贾琏等书房门口,入内汇报。

  四位中书舍人的年龄都在三十五以上,四十五以下,看见贾琏都没起身,拱手致意后,继续处理奏折。

  贾琏扫了一眼就近的桌子上,发现全是各路御史的奏折。顿时心里明了,难怪皇帝觉得工作量太大了。

  这能不大么?御史的奏折可以直接走通政司的渠道到御前,原则上只要是御史弹劾,皇帝都要亲自处理。

  偏偏承辉帝给自己打造了一个人设,愿意纳谏。

  如此一来,各路御史自然是要好好表现的,芝麻大的小事也要弹劾一下的,理由很强大,在皇帝面前刷名字。

  开始几年承辉帝还很耐心的处理各路奏折,去年事情多弹劾奏折量太大了,根本处理不过来,累死皇帝都看不完的那种。

  听说通政司有一阵拿麻袋装过滤掉的弹劾奏折,那时候李亨还在通政司,贾琏没少为他担心,被人弹劾堵塞言路。

  嗯,大周也是有言论-自-由的,做官的随便说,草民乖乖的听着并照办。

  大家看看,想不想灯塔的精英们的行为作风?

  是不是【我可以随便说,你最好闭嘴听着】的套路?当然你也不闭嘴,那就物理让你闭嘴(抓人、出意外)。

  想到自己也是可以言=论自=由的人了,贾琏感慨万千。同样的自-由,同样的有的人不能说。

  没等贾琏感慨太久,裘世安出来了,冲诸位中书舍人道:“各位大人稍稍停一下!”

  四位中书舍人停下手里的笔,起身见礼。

  裘世安对众人道:“贾大人曾任临时中书舍人,深的圣人之心,陛下重设中书舍人一职之来由也。今天开始,贾大人领班中书舍人,如有难解之事,可先交贾大人处置。”

  众人应诺,脸上倒是没看出任何的不服气。

  裘世安也没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招呼贾琏一道入内。

  御书房内,温太医正在收拾药箱,同时进行医嘱。

  “陛下身体并无大碍,不适皆因劳累过度。今后不可操劳过甚,每日伏案最多三个时辰,晚间不要再处理朝政了。”

  承辉帝没说话,示意裘世安送走太医,回头对贾琏抱怨:“近日精神不振,睡眠也不好。裘世安着急上火的非要请太医,太医来了也不开药,就是嘱咐多休息,少案牍。皇后也被惊动了,非要朕增设中书舍人,思来想去,最合朕意的卿家只有贾卿。奈何贾卿身兼多要职,新人朕难以放心,只能辛苦贾卿为朕把把关。”

  贾琏听懂了,承辉帝的身体没大问题,但人过了四十岁,各种问题都会冒出来。坐久了腰酸背疼,精神恍惚属于常有的事情。

  加之后宫各种等待浇灌的花朵,日夜操劳,精神能好才怪呢。

  后宫的事情贾琏一个字都不敢提的,所以见承辉帝起身走动,同时以手按腰,暗道这亏的有点厉害,眼窝深陷啊。

  “陛下还是要注意身体,朝政是处理不完的。”贾琏只能说废话,不能评论朝政。

  做皇帝不外三大权利,人事权、兵权、财权,最多再加一个舆论权。

  

  四大权利,交出去任何一个,皇帝都会不安心的。别看现在皇帝觉得累,真的放权了又会担心有人架空皇权了。

  承辉帝点点头表示收到了贾琏的关心,继续边走边说:“增设中书舍人后,贾卿辛苦一点,盯着四位翰林出身的舍人别出乱子。”

  贾琏还是很了解承辉帝的,赶紧点头:“微臣明白!”表示接到了信号,并正确处理了。

  承辉帝又道:“领班中书舍人级别不变,具体人事贾卿可自决。”

  贾琏听了心头微微一震,皇帝还是很大方的给了人事权,那就好办了,不怕这四个中书舍人不服气。

  不过皇帝没有明着说,无非还是想看看自己的能力如何,能不能驾驭下面中书舍人。

  论级别,中书舍人为从五品,贾琏是正四品,只是年龄吃亏,人家未必服气。

  贾琏告辞出来,见过四位同僚,这时候边上没人,四人看着贾琏的眼神也没那么客气。

  “各位都是翰林出身,如何处理文字贾某教不了。陛下信任,以贾某为领班,有些话希望各位能听进去。”

  贾琏没摆上司的架子,也不搞说教的一套,四位新舍人的心里要舒服多了。

  “请贾大人赐教!”四人商量好似的,整齐的拱手说话。

  贾琏心头微微冷笑,你们事先商量好的吧?那又如何呢?手握人事权,决定你们的去留,怎么跟我斗?

  “首先,原则上弹劾奏折一律送君前,通政司遵循此原则照办,至各位手里,涉及三品以上者,【是否有实证】为批阅原则,必须标明。四品以下者,转督察院核实处置。其次,内阁送来的文书,阅后便签提纲挈领,方便陛下审阅。切记所有文书,实事求是,不可误导。军国大事,一律优先处置。此三条乃经验之谈,望各位共勉。最后,奉劝各位一句:事君以诚!”

  别看大家心里未必服气,贾琏真交代了干货,各位都是心里默默的背诵,一点都不敢忽视。

  见众人平静的不说话,等待后续的安排时,贾琏知道刚才说的话起效果了。

  这几位年龄都不小了,能成为中书舍人,真的是要谢谢贾琏这个始作俑者。本朝太祖是废了中书舍人一职的,太上皇虽然不勤快,但他放权内阁,也没那么多政务需要处理。承辉帝要是学太上皇,也不会这么累的。可惜,皇帝要搞集权,只能辛苦一点咯。

  当然了,承辉帝有一点好,处理问题非常明确,不会像嘉靖那样,说话跟猜谜一样,因此来维护皇权的神秘性。

  事实上作为上司,除非有不可明说的事情,最好是把事情讲清楚,免得下面错误理解办错事情,届时损失更大。

  当然了,是人都有不好意思明说的话,所以偶尔让下属猜谜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早期的承辉帝也会偶尔让内阁猜谜,现在大权在握了,就不太搞这套了。基本都是直接说,要怎样,无非是借谁的口说而已。

  “多谢贾大人赐教!”四人再次异口同声,只是没之前那么整齐了。

  贾琏最后交代一句:“贾某在外还有兼职,本月每日来此一个时辰,满一个月后,五日一来。贾某不喜欢兜圈子,有话都是当面说清楚,也希望各位能了解贾某的行事风格。今后,大错一次,警告,大错两次,再警告,大错三次,写辞呈贾某转陛下批准。”

  贾琏说的是大错,等于说小问题不计较,原则性的错误才处置。

  说完贾琏就走了,留下四人面面相觑,大家都是听清楚的,所谓的大错,标准没明确。

  也就是说,是不是大错,贾琏作为领班大人可以灵活掌握的。

  这就很恶心了!

  今后大家处理公文时,都得提心吊胆的,免得被贾琏抓了错处。

  年龄最大的刘舍人沉吟一番后,告诫各位;“诸位,今后有不决之事,可去问问贾大人嘛。”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刚才的话要如此理解,才能算正确的领会。

  出了宫的贾琏心情不错,优先掌握信息的渠道,有时候关系到生死。

第358章 落到我手里还能有好?

  “污蔑,绝对是污蔑!”贾琏愤怒的撕碎了手里的《士林报》。

  这份报纸太可恨了,居然在第四版搞了个长篇连载《儒林歪传》。

  本书的主角是个勋贵出身的状元,姓友名此人。

  “为啥不直接报我的户口本?”愤怒的贾琏在办公室里转圈子,吓的门口的柱子赶紧后退三步,免得被殃及池鱼。

  嗯,贾琏生气的原因很简单,这话本的主角就是照着贾琏成长录来写的,不过颠倒了是非黑白罢了。

  比如在青云书院时,明明是方少白聚众霸凌贾琏,这里面写成了贾琏仗着家传武艺霸凌同学,方少白团结同学反抗。

  这话本的作者倒也不笨,虚构了一个架空朝代,虚构了权势滔天的四大家族(这个不算虚构),然后把贾琏放进去。

  什么强抢民女,贪占枉法,草菅人命,偷人妻妾,霸占良田,各种作恶,坏事做绝。

  贾琏的愤怒来的快,去的也快,不是他脾气好,而是觉得事有反常必有妖。

  按说最近文官那边不应该找自己的麻烦,写这话本的人到底有何目的呢?

  难不成还希望我一怒之下,登门去砸了人家的报社?我看这话本是三天前才开始连载的,是不是另有用意呢?

  哼哼,没想到我一怒之下,就是怒了一下吧?

  这种伎俩太低级了!

  不就是造谣么?

  比造谣,哥是祖宗啊!

  写话本造谣这种事情,自然是要用化名的。

  金庸新,古龙名,已经用过了,那就换一个好了。

  这次就不抄了,直接原创,好在上辈子喜好阅读,又在基层官场混迹多年,深知各种套路,编一个话本不在话下。

  新书叫什么好呢?嗯,写一个推理题材的《贾公案》!

  主角就叫贾状元,擅长推理破案,哼哼!

  就在贾琏洋洋得意的时候,门口柱子来报,刘舍人求见。

  贾琏只好放下为自我吹嘘而生的创作的欲望,让人进来。

  刘舍人进门对贾琏,态度还是很不错的,服气不服气是一回事,官场上等级森严,没点硬靠山还是乖乖的遵守比较规则比较好。

  不是谁在大周都是贾琏的,出身好,皇帝宠信,身后还有张庭恩这种老师。

  “禀报领班大人,吏部把最新的人事任命计划送到了御书房,下官等人看了没问题,觉得兹事体大,特请大人过目。”

  刘舍人双手奉上一份公文,贾琏接过一看是誊抄的稿件,不是原稿。

首节 上一节 308/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