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283节
中元节祭祖,贾珍拖着消瘦的身躯,看上去还是很精神的主持祭祀。人群中的贾琏看着贾珍,知道他是吸饱了精神。
好在活动流程快结束了,连着打了好几个哈欠后,贾珍宣布结束,匆匆回去了。
折腾了一个上午,贾琏也没心思在东府这边吃席,借口累了要回去休息。
贾蓉借口相送追上来,至无人处才道:“二叔,玄真观里那位,如今身体不好,据说手指点一下一个窝,好半天才恢复。”
贾琏小心的回头看看,这才低声问:“玄真观那位日常饮食有啥讲究的?”
“荤腥不忌,每日都要吃金丹一枚,吃完了发疯似的脱光,在后院的桃林里疾走。去年,大冬天的也光着身子,在桃林里快走,高呼要不避寒暑,要得道了。上一回我去送银子,好家伙,十几个乾修坤修混在一起,丑态百出。好在玄真观周边没人家,不怕叫人看到。”
贾蓉咬牙切齿的说着,这事情传出去就是巨大的丑闻,东府根本扛不住的那种丑闻。
“安排家将守住四周吧!不要让无关人等上去,耐心的等他走了,其他人一个别留。”贾琏悄悄的交代后,贾蓉使劲的点点头。
无论如何,眼下这个当口,贾家绝对不能出这种丑闻,否则贾琏一定会受到牵连。到时候就算皇帝保贾琏,也一定会外放的。
离开东府后,贾琏的脚步慢了下来,他算看明白了,东府乱糟糟的原因,不仅仅是贾敬和贾珍,还有贾蓉的缘故。
这一家人父子三代,那叫一个乱。贾敬和贾珍就不说了,贾蓉尽管被贾琏点亮了挣钱的技能点,在“乱”字上面,可谓一脉相承。
上一次尤氏就很含蓄的暗示,秦可卿进门后,地荒的厉害。
现阶段贾蓉和贾琏是利益一体,贾琏还真没动过歪心思。
贾蓉倒是动了歪心思,只是刚才没敢说出来,他心里想的是,要不要趁着某个秋后安静的夜晚给玄真观点了。把里头的烂糟事一把火烧干净。
至于贾蓉自己的乱,倒是能自我宽容的。有个事情贾蓉一直不敢对任何人说,他每次面对秦可卿,就是不行。面对他老子的女人,却总能迸发出无比的热情。当初贾珍觊觎秦可卿,贾蓉愤怒归愤怒,心里还有过一点点小激动呢。可惜,后来被贾琏压制,贾珍不敢冒险,免得东府财源被断。
原著中贾敬的事情迟迟没有暴雷,未必是别人不知道,只不过没人愿意去冒险干这无利可图的事情。
如今的情况大不相同了,贾琏带来了重振贾家的苗头,也带来了不少敌人。尽管这些敌人的等级不高,但谁能保证呢?
很多事情,官没做到那个地步,根本不知道内情。
就最近的三连暴雷而言,高层都知道跟贾琏没啥关系,但架不住下面的人乱传,高层推波助澜,做点没本钱的买卖。
这里头全是利益之争,不存在冤不冤的问题,你既然踏入了这个争斗场,就注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被某个隐藏的漩涡往下拽。
贾琏体会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身不由己。
半道上贾琏被赖大家的截住了,赖尚荣的事情完全按照贾琏的意思去办,如今昌平县做个小吏,捐官的事情暂停了。
“琏二爷,老太太有请。”
贾琏好奇道:“怎么是你来请?”
赖大家的毕恭毕敬道:“是小的主动要求这差事。当家的说了,让小的来谢谢琏二爷。”
贾琏听着奇怪,边走边问:“赖大怎么说的?”
“当家的说了,官场水太深,不清楚其中的勾当,贸然捐官落了实缺,注定遭人恨。还是先搞懂其中的蹊跷,再谋个小官稳妥。当家的还说,二爷深谙其中窍门,所言其实是为了尚荣好,并非推脱不肯出力。琏二爷一片苦心,赖家应知道感恩才是。”
听了这番话,贾琏真是挺佩服赖大夫妇的,媚上一道,算是玩的炉火纯青了。
就问你,他们说话好听不好听。
至贾母处,贾琏上前见礼,贾母起身扶着不让拜下,口中慈祥道:“乖孙,你那老子近日没少来纠缠祖母,死活要给他个丫鬟,先是看上了袭人,又看上了鸳鸯,不答应他便赖着不走,最后还是给了个秋桐他才甘心。”
贾琏听着有点懵,贾赦还真给力啊,问题是你来闹事,为了要丫鬟的么?秋桐这个名字不对啊,现在年龄不大吧?老东西也下的去手?
“祖母不必担心,回去孙儿好好劝说一番。”贾琏继续装好人。
贾母拉着贾琏的手,一副天伦之乐的祥和画面,满面笑容道:“说到丫鬟,乖孙从没向祖母开过口,不如这样,鸳鸯和袭人都满十三岁了,看上了都带走就是。”
当着王熙凤的面说这话,贾琏要是能答应那才叫咄咄怪事了。看看鸳鸯和袭人站在贾母身后低头不语,贾琏很想说我都要。
实际上贾琏说出口的是:“多谢祖母,孙儿已经成婚了,凤儿是个贤妻,孙儿身边也不缺人用,此事还是罢了。”
不等贾母继续,贾琏忙道:“我去东跨院看看父亲,劝说几句。”
贾琏连忙走人,贾母在原地有点懵,走这么干脆的么?
王熙凤的指甲都掐肉里了,见贾琏出去,赶紧告罪一声,匆匆跟上。
贾琏故意慢下脚步,等王熙凤追上来,主动拉着她的手道:“忍着!你只要知道,无论如何有我支持你。”
王熙凤使劲的点点头:“好,我忍!不给夫君添乱!”
第334章 未必是好事
躲进小楼成一统!
这就是贾琏的心态!
外面的风风雨雨,一言不发的冷眼旁观。
漕运的主要作用是运输,南粮北运占据了一个主要流量。
为了维护运河,特设漕运总督,下属数万官吏将兵,还有无数吃运河饭的人。为了维护运河的正常运转,朝廷每年的拨款高达三百万两。
朝廷里任何事情的推动,都是有其背后的利益逻辑。
历史上1855年黄河决口后,清廷无力恢复,海运成为了必然。
所以,所谓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不过是一个借口。是,有不少人的生计受到了影响,这不恰恰的反映出朝廷官员的不作为么?
漕粮走海运,运河的作用大大降低,漕运总督这个体系继续存在的意义何在呢?
户部给出的计算结果,漕粮走海运之后,运费降低了六成。维系运河正常运转的费用,还得看漕运总督上呈的预算结果能否经受审批。
御史顾宁的一份奏折掀起的漕运大案,自扬州起,沿河各地官员被拿下者多达百人,算上漕运的官,内务府的官,折腾了两个月才算慢慢的热度降低。承辉帝力排众议,龙禁尉、督察院、刑部、大理寺组成联合办案工作组,多路出击,马不停蹄,两个月内缉拿二百余官员。
其中龙禁尉负责抄家,其他部门联合办案,抄家所得,三成归内库,三成归户部,剩下四成由联合办案四部门平分。
能够参与到分钱里头,联合办案工作组的效率大大提高,以往没个半年能看见成果的案子,这次三个月就全部搞定,涉案官员或杀或流或囚,最惨的还是家眷们,提心吊胆的担心朝廷搞株连。
中秋之后,气温下降,没了暑气的折磨,整个贾府后院都活泛了许多。
这日王熙凤心情不错的去前院,不料贾赦也在贾母跟前,不知道说了点啥,哄的贾母眉开眼笑,比起往日总气贾母,实属难得。
王熙凤上前一一见礼,贾赦待她后退才道:“媳妇,东府尤氏月前又添一丁,贾家一脉人丁单薄,你需大度一些才是。”
堂上的贾母端坐不动,面无表情的看着王熙凤的反应,此事令王熙凤措手不及,看看四周,没人帮忙说话,只能咬牙低头道:“知道了!”
贾赦顺势道:“老太太身边调-教的丫鬟都是个顶个的好,观那袭人身段是个好生养的,你带回去吧。长者赐,不敢辞啊!”
一番话说的语重心长,王熙凤肺都快气炸了,却一点反抗的情绪都没有,只能忍忍忍。
衙门里上午处理公务,下午摸鱼的贾琏丝毫不知,下值后回到家中,见迎春和探春都在围着闺女转悠,心道:应是真喜欢巧姐儿。
招呼姐妹俩,不见王熙凤,贾琏便问:“凤儿呢?”
迎春与探春表示不知道,倒是奶娘解释:“夫人说气闷,在屋里歇着呢。”
贾琏对姐妹二人道:“你们在这玩,我去后面看看。”
穿堂过院,至后院便听到王熙凤中气十足的声音在骂人:“都怪你们两个肚子不争气,一年多都没下一个蛋,连累我受气。”
贾琏看一眼,平儿桂香低头站着挨骂,心里不禁好奇,这是怎么了?
“奶娘说你气不顺,我看不像啊。”贾琏笑嘻嘻的进来,平儿桂香找到了靠山,赶紧起身来迎,伺候更衣不提。
王熙凤也自椅子上起来,接过丫鬟送来的热毛巾,双手捧给贾琏擦拭。京城灰尘多,身上穿的官服再薄一天下来也是一身汗。每日下值,头一件事就是擦拭更衣。后院的女人,强如王熙凤,伺候贾琏也会亲自上手。嗯,主要还是贾琏强势崛起,贾家声势不弱于王家了。
收拾完毕,贾琏坐下才耐心的问:“出什么事情了?”
王熙凤看看左右,丫鬟们退下,只留下平儿与桂香时,王熙凤才开口,把在贾母处发生的事情都说了,最后叹息道:“公公也不知道得了什么好处,帮助祖母说话。东府珍大嫂没出月子,秦氏在跟前伺候着,一时间竟无一人为我说话。仿佛贾家人丁不旺是我一个人的错。”
贾琏其实也挺无语的,你要说人丁不旺,那是贾琏一个人的事情么?做长辈的不通情理,真是毫无办法。
好在王熙凤只是要倾诉和发泄一番,贾琏很有耐心的听她说完后,气也消的差不多了。
陪着一起吃了晚饭后,贾琏沐浴更衣,王熙凤也没再提那事。
当夜王熙凤频频挑衅,被激怒的贾琏站起来蹬,镇压效果很好。
早起健身后,袭人挎一个包袱,低头跟着赖大家的出场。
正在吃早餐的贾琏看一眼道:“凤儿怎么说的?”
赖大家的应道:“琏二奶奶说了,由二爷安排。”
贾琏招呼桂香过来道:“送书房吧,香菱也该有个伴了。”
交代完毕,桂香领着人去了书房不提,平儿伺候着穿戴官服,贾琏出门前平儿问:“二爷喜欢她?”
啪,平儿的臀部吃了一击,贾琏淡淡道:“够乱的了,别跟着起哄。人在书房,比她总在风儿眼前转悠强。”
其实老太太往贾琏身边塞人的根源,大家心知肚明。不就是那该死的掌控欲么?
贾琏倒是无所谓的,他又不是宝玉,贾母要撵走投靠王夫人的袭人,宝玉一个屁都不敢放。贾琏肯定不吃那一套。
上班的路上,贾琏在马车里忍不住想,回头让赖大家的把晴雯也弄来,嗯嗯!
你还真别说,赖大家的完成了差事,离开贾琏的院子后,角落里赖大出来问她:“人可收下了?”
赖大家的点点头:“送书房里带着。”赖大摸着下巴道:“有其父必有其子,琏二爷也是个好色的。今后只需投其所好便是。”
“怎么,还惦记尚荣的事情?”
“赖家能不能起来,今后还是要指望琏二爷拉扯。”
乾清宫,又是一天忙碌的开始之前,承辉帝听裘世安汇报京中的重要消息。
内阁妥协后,漕运大案办的很顺利,废海运的事情也没人再提了。户部右侍郎也算是老臣了,承辉帝格外开恩,以认罪态度好,罚没家产后,不再追究其他刑责,任其归家养老。原因很简单,人是张廷恩在任时用的,承辉帝需给张廷恩留脸面。
其他臣子的境遇就没那么好了,各部坚持依法处置,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裘世安一番汇报的重点还是内务府方面,太监好办,官员也好办,难的是宗老。
“忠顺王的意思,都是族人,理应宽大。罚没家财即可,总不能一大家子赶大街上要饭吧?”
承辉帝端着茶杯的手顿了一下,问:“老二老三那边情况如何?”
“二殿下上了折子,老奴摆在案上了。三殿下除了正常上下值,闭门不出。”
承辉帝翻出李元的奏折看了看,抬头看着天花板不知道心里想啥,好一会道:“折子留中吧!”
接着又问:“贾琏最近如何?”说话的时候,承辉帝嘴角翘的毫不掩饰,就差没直接笑出来了。
裘世安见皇帝心情好,跟着笑道:“一切正常,只是听说他私下常念叨:天日昭昭!”
承辉帝笑容更甚道:“这个懒货,就是缺鞭子抽他。”
裘世安又道:“圣人的鞭子,那贾琏该谢恩才是。贾府近日倒是有个事端,……。”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