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620节

  “我想说的是:没有什么比宇宙更广阔、更久远、更让入着迷了。宇宙从何来?宇宙中就只有我们?人类的未来将会如何?”

  ..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分校,史蒂芬霍金又来了。

  二十多年前,确诊渐冻症时医生曾断言霍金只剩下5年寿命,但霍金一直活到了1989年,而且看起来还行,虽然腿不能动了、躯干不能动了,指头可以动但手臂移动不便,但还能捱下去。

  此次来中国,霍金带来了他的《时间简史》第三版。这一版修订了以往的章节以更易懂,同时还对最近10年新涌现出的物理理论进行了科普解说。

  当然大多数人,无论英国人还是中国人,可能仍然很难全部理解这本科普读物里的内容,能够轻易理解的只有书最前面主席写的序言...

  霍金在中科大的演讲题为《宇宙的起源以及生命》,在USTC (B) 演讲场,在USTC (H) 演讲一场。在北京分校演讲后,霍金如愿见到了钱学森。

  “十分感谢中国航天用低廉的价格把星座发射上了太空。我刚才说工程课题只是相对于理论研究而做区分,实事求是地说,航天工程也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之一。”

  钱学森:“研究宇宙起源的探测卫星是欧空局制造的,技术理论提出是由你们剑桥大学,中国提供运载火箭发射服务,这是种商业合作模式。当然,低廉的入轨价格让整个项目的开支变得可承受

  了。

  霍金:“这正是整件事情最大的转机。”

  钱学森:“剑桥大学对中国相对论物理、宇宙学研究的开展帮助非常大,在过去三十年,先是钱德拉塞卡,后来是你、彭罗斯,顶级的相对论物理学家轮班来中国言传身教,让我们的浙大和中科大都

  建立起来了高水平的这个方向的研究团队。

  霍金:“还有吴显之也是顶级的相对论物理学家,他可是我的同门师兄和助手。只是他除了研究之外,还担负着建立并经营USTC理论物理系的重任,后来的十几年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当

  中

  吴显之:“过几天我们去合肥分校,你可以看看那L的理论物理系。算是过去16年我的学术成果’吧。不过理论物理系的本科生毕业之后大多都会转行,只有极少数在读研的时候还选择相对论或宇宙

  物理学方向。

  霍金:“那太遗憾了,但愿留下来继续研究理论的都是其中最优秀的学生。

  吴显之:“这不一定,蛮多尖子学生转行的。读研的时候转凝聚态物理去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去了。我前几年带过的一一个特优秀的学生,现在在天津,好像是在做最底层的半导体超级技术研

  究,一块芯片等于一台巨型计算机的那种。但可以肯定的是留下来读研的都是从内心爱好相对论和宇宙学的学生。

  钱学森:“我还是想问一个航天有关的问题,那个探测卫星的星座,已经发射两年了,它有没有提供一些有突破性的研究帮助或者独特的观测数据?”

  霍金:“这两年星座直在工作,一共拍摄了5次半径6.5光年内的宇宙微波辐射图景。但很遗憾,我们还没能从它摄取的数据当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钱学森:“是有点遗憾。不过基础科学的研究大多如此,我们无法在动手做之前就知道哪个方向是正确的或可以得到结果的,只能一个一个地去试。”

  吴显之:“史蒂芬,钱总,其实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我这边从数据当中分析出来了。”

  霍金星座,全称是"高频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及太初黑洞探测星座”,名字太长,大家般就叫它霍金星座。

  星座一共有8枚卫星,当运行到特定位置的时候同时按下快门拍照,就能获得在这个时刻,半径7.5公 里内的宇宙微波辐射数值构成的立体图景。

  过去两年星座一共拍了5套这种图景,霍金以及剑桥大学那边没从这些数据里分析出有价值的信息,吴显之一开始 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后来用了中科大计算机系的大型机和去噪软件,滤除了凌日干

  扰、滤除了月球干扰以及地球的微弱电磁辐射杂波之后,吴显之觉得分析出了一点儿东西。

  霍金盯着吴显之办公室投影仪打出来的计算机屏幕画面:“你发现了..两串泡泡?

  吴显之:“我把干扰过滤掉之后,显示出的是这些辐射轻微变化的点,在我们的太阳系附近组成了两条弧线,这可以叫做泡泡吗?

  霍金:“它们,这些辐射源,不是一一个无限小的点,应该是一种空间结构。稍等。

  霍金使用他轮椅上带的小型PC机演算,算了一会儿说道:“如果粗略的计算没有出现大的差错,这种空间结构是个尺度10万公里左右的不规则三维立体形状。。

  吴显之:“根据什么理论计算出来的?你又写了新论文了?”

  霍金:“不是我的论文,是艾哈迈德阿姆黑利和丹尼尔哈洛阐述的一种理论,黑洞的时空孤岛。”

  吴显之:“那就有点可怕了,左边的这一串泡泡不久前掠过 了地球。”

  霍金:“这些泡泡并非黑洞本体,只是黑洞运动时的某种遗留痕迹。. .. .吴,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曾掠过地球的?’

  吴显之:“我心算了一下,得出了这个结论。”

  霍金:“你真是钻石级的辅助,二十年前应该让剑桥大学把你扣押起来的,这样你就可以一直当我的助手了。”

  的?

  在一旁看了很久的钱学森发话了:“吴显之,这地球围着太阳转,太阳围着银河系转,银河系本身也在运动,它和本星系团、本超星系团在宇宙中也有运动速度...你是怎么心算出来地球的运行轨迹

  吴显之:“这些运动规律在我脑子里都记下来了。我拿计算机模型做一下示例啊。.. .现在地球的位置在这。.... 它是这么运动的。

  “我们倒推回去,1949年9、10月份的时候地球在这,这一串泡泡当中有一颗的位置也在这,重合了。”

  “然后是1959年,地球的位置在这,撞上了第二颗泡泡。

  “然后是1969年10月,地球的位置在这,撞上了第三颗泡泡。

  钱学森:“我们... .地球...吃这么多泡泡。

  霍金:“不必担心,我说过它只是黑洞在几千万甚至几亿年前划过的痕迹,不是黑洞本体,极其微弱的辐射甚至最精密的仪器也无法探测到,除非把仪器发射到深..更不会对人的健康构成影响。

  吴显之:“只可惜就这三颗泡泡了。这一串泡泡的第四颗没有撞上地球,最近的时候距离地球5500万公里。”

  钱学森:“这个星图挺有意思的,网上能下载吗?

  吴显之:“能啊,就在中科大物理中心的FTP里。

  ....

  中南海。

  蒋筑英急步走进小屋:“老钱,你一一个神神秘秘的电话把我从天津拽回来了,事情很严重吗?”

  钱学森:“不一定是严重,但很可能比较重大。看到那台服务器没有,北电算力最强的商用机,我们可能要拿它验证一个东西。不过在开动计算机之前,你先看看我写的。

  蒋筑英接过钱学森的笔记本,上面用极其潦草的字迹记下了他和霍金、吴显之在中科大聊的以及在吴显之办公室里演示的东西。

  根据吴显之的现场心算,这种不明空间结构三次与地球的位置重合,重合的时间1949、1959、1969年,钱学森拖了台服务器到中南海的小屋,就是要再做精确的计算。

  这种不明空间结构是什么?霍金和吴显之现场头脑风暴了半天,做了各种猜想,但那是他们两个人的猜想。现在钱学森怀疑,这种空间结构是公文包穿越的原因。

  所以钱学森才一定要做精确的计算。

  蒋筑英放下小本子:“好家伙,我们不经意间接近了答案真相啊。

  钱学森:“还不一定呢,把时间算精确一点才能确定。”

  蒋筑英编程比钱学森熟练,事情主要由蒋筑英动手。在推算的时候蒋筑英又提出,既然是回溯过去四十年的地球轨道,这是"已发生"的事件,那不如调用天文观测记录,不用服务器嗡嗡嗡地跑CPU

  了,而且天文观测记录可能比服务器数值运算N体运动更准确。

  于是又搜罗了一通天文观测记录,导入中南海小屋里的服务器。

  蒋筑英:“第一个空间结构在1949年9月30日,北京时间的傍晚接触地球。按霍金所说的,我们简单粗暴地把这个空间结构简化为个直径10万公里的虚空球形,那么它接触地球是在9月30日18时35

  分,脱离地球是在18时43分,误差是正负5分钟。

  钱学森在一旁翻看这个小屋最初建立时留下的日志记录:当天傍晚大约19时,那两名战士捡到了公文包。

  蒋筑英:“第二个空间结构在1959年10月1日下午接触地球,从15时11分到1 5时18分。

  钱学森继续翻看日志记录,吻合。

  蒋筑英:“第三个空间结构在1969年10月1日下午17时33分接触地球,17时40分脱离。不用翻日志了老钱,我七老八十的时候用的公文包就是在那时掉我旁边了。”

  该验算的都算完了,蒋筑英和钱学森两人在小屋里相对无语。

  钱学森:“你想到了什么?”

  蒋筑英:“这种空间结构可能是可利用做时空穿越的穿梭门,宇宙中,不,平行宇宙中的另一支文明利用它和地球重合的那一瞬间,嗖地一下,就可以把一件不太大的物体丢到我们这个宇宙中来。”

  钱学森:“对。不过我想的是另外的事情,最近十年我们都很迷惑,为什么49、59、69年 出现了三个公文包,而1979年没有。这现在找到答案了,其实是个巧合,因为只有那三个时间段有空间结构

  与地球重合,因此就只有三次穿越事件。

  蒋筑英:“稍等,只有三次穿越窗口期吗?

  钱学森:“嗯?”

  蒋筑英:“你笔记上记的,吴显之当时还随口说了一句,第四个空间结构最近的时候距离地球500万....

  蒋筑英:“看来我还得继续再用计算机拼轨迹。”

  .

  中南海小屋。第三天。

  乔思通:“农场里的火鸡终于看穿这个世界了。”

  钱学森:“乔总理,现在只能说我们找到了一个很可能解释得通的理论,但离最后验证它还差最后一步。”

  蒋筑英:“我们要登上火星。”

  乔思通:....

  蒋筑英:“这泡泡是一种字审中自然存在的空间结构,但我相信公文包的穿越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一个具有智慧的文明,有选择性地、有目的地、精确定位地把东西扔过来过的。我甚至隐约能够揣

  摩这个智慧文明跨宇宙投掷物品时候的想法一当然,这现在也是猜测。

  陆。

  “第四个泡泡与火星重合的时间是1980年2月24日,火星冲日过去之后不久,火星离地球还没有....更重要的是,当天有一件不寻 常的事件,我们的火星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并且成功进行了软着

  乔思通:“你是认为,这一天可能也有物品穿越过来?”

  蒋筑英:“直觉,我觉得很大概率有物品穿越,而且是与我们有关,在火星着陆器内部或者周围找一找,说不定能找到。”

  钱学森:....这个,着陆器有360度周视摄像头,能看清周围100米范围内的地面物体,过去几年发回了很多照片,没有。

  蒋筑英:“那就在着陆器内部,如果是从更高的维度把物品送到这个宇宙中,那它出现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

  钱学森:“要不再大胆一点,它直接穿入了着陆器的仪器匣里?主控计算机和其他的微机电系统都在仪器匣里面。”

  乔思通:“我赞成重新回复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但是,我看重的倒不是第四件穿越物品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东西,我看重的是这种多重平行宇宙的穿越事件得到最后验证... .这件事,尽快召集中央

  所有领导和科技小组所有人在一起开个会。江主席什么时候回来?

  钱学森:“江主席在青岛啊,明天423,海军建军40周年啊,他今天可能已经上郑和舰了,明天在海上检阅舰队呢。”

  那....等他回来吧...

第165章 火星,我们的新家园

  “海军成立40周年阅舰式太特别了!”

首节 上一节 620/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