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525节

  国家农业信息中心。

  “根据卫星估产的数据,我们估计的苏联粮食产量在1.7到1.8亿吨之间。苏联的粮食产量统计数字水分不多,他们现在的核实还是很严格的。”

  “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要太执著苏联为什么人均650公斤粮食结果还要大量进口的事情,苏联的粮食统计标准和我们不一样。”

  信息中心研究苏联粮食的三人小组汇报苏联现在的粮食安全情况。小组长王丽琴展示了苏联粮食产量构成的饼图:

  “苏联把土豆作为粮食作物统计,我们把土豆作为蔬菜作物统计;我们的土豆产量相对来说也不高,但是苏联,在1.7亿吨的粮食产量中,土豆总产量是5500万吨。

  “扣除土豆,苏联实际的粮食产量只有1.16亿吨,其中小麦6500万吨。”

  “至于苏联2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扣除寒区冻土带也还有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的状况,就比较复杂了。不过观察苏联的农作物构成,他们的甜菜种植确实占了很大的耕地比重。”

  甜菜是高纬度、低温区的糖类作物,但甜菜也就是能让高纬度地区也可以产蔗糖,解决有无的问题,单产比甘蔗地少很多。”

  陈法:“因为苏联从国外进口糖是严格计划限制的,主要是没那么多钱。古巴糖我们进口了60%吧。”

  身边的办公厅工作人员:“去年古巴产糖的63. .5%被中国进口了。

  王丽琴:“种植甜菜的土地基本上也可以种植小麦。苏联等于是在用削减小麦产量的办法,满足国内的食糖消费。

  ..

  克里姆林宫。

  “土豆。土豆。”

  “我们有什么办法能让土豆利用起来呢?”

  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喃喃自语。

  为了字下1000万吨粮食的进口款项,苏共中央过去两三个月一直很焦虑,知道最后一刻还在纠结汇 丰银行提出的利率。现在粮食款是拿下来了,但借这么大笔钱还是有点肉疼的。

  契尔年科:“事情要从另面看,土豆至少让农村不饿死人。每个农庄都出产士豆,在乌拉尔甚至有完全种植土士豆的农庄。

  吉洪诺夫:“可我们的城市有1.6亿人,农村只有1亿人。”

  契尔年科:“诸位,我记得中国研发过一一种把土豆加工成土豆粉的工艺。”

  安德罗波夫:“我看过那种土豆粉。它很难发起来,不能烤面包,只能烤种面饼,苏联人肯定吃不惯。我看土豆还是酿伏特加吧,现在看来也就是这一种用途了。”

  戈尔巴乔夫:“实际上,我认为应该限制一下酒类的销售了,它造成了太多的社会问题。最好是禁酒。”

  安德罗波夫:...”

  克里姆林宫的闭门]粮食会议勃列日涅夫没有参加,苏斯洛夫也没有参加。

  勃列日涅夫进入1983年,他发觉自己出现了轻微的记忆力衰退的现象,于是每天的工作时间更少了。

  苏斯洛夫则以养身为主。

  在苏共中央政治局的书记处,戈尔巴乔夫现在是最活跃的,不仅因为工作能力强,也不仅是因为脑子好使,主要是它最年轻,才五十出头。

  安德罗波夫现在正忙着反怠工、反寄生虫、反酗酒,而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意见是在大街上抓酗酒者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限制酒类的消费才是釜底抽薪。

  安德罗波夫部分同意这个意见。

  吉洪诺夫则认为不应该彻底禁酒,但应该把酒类的售价提高2到3倍。这样喝酒的苏联人就会自觉减少自己的酒类购买量,酗酒就少了。因为酒太贵了自然得省着喝。

  契尔年科:“各位书记,同志们,我提醒一下,美国在二十年代曾经出台过严厉的禁酒法,但最终造成了很糟糕的后果。

  戈尔巴乔夫:“因此我们有美国可以做借鉴,可以避免美国犯过的错。”

第67章 我们的目标是:发射卫星价格打五折

  “先生们,我认为国际空间站计划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

  “花费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数百亿美元如果用在其他地方,足够为半个美国普及吉姆斯法案社会保障,或是给整个非洲的贫困失学儿童提供教育。”

  “我们应该考虑用无人太人空实验计划取代国际空间站。”

  .

  “国际空间站并非浪费金钱。”

  “花费在载人空间探索上的巨额经费同样会给地球上的每个人带来切实的好处。国际空间站计划所开发的载人航天相关技术的商业应用,会间接带动全球经济,其所带来的收益是最初投资的七倍。

  “对于空间站的批评是目光短浅而且带有欺骗性的。、

  “您所描述的收益前景是夸大其...

  美国国会又因为太空计划吵起来了。

  支持者认为国际空间站没什么理由砍掉,而且还应加大支持力度。反对者认为太花钱。

  现在突然因为这个发生辩论,是因为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体制造完成,进地面测试时放记者进来向公众官宣,这就是“星辰”号服务舱,由天津卫星制造厂制造。

  与此同时,“联合”号 节点舱也在天津制造完成,只是节点舱不是很大,关注度不高。

  美国这边,NASA制造的“曙 光号功能货舱也差不多该出来了。

  这三个舱是国际空间站发射入轨的头三个舱室。

  “星辰“重27.5吨,由长征6发射入轨;“联合”重12.3吨,由长征4发射入轨;“曙光”重20.1吨,美国制造完成后送至拜科努尔,由苏联发射入轨。首发预计在1983年11月,“星辰”号会在海南文昌升

  空,离现在不到七个月了。

  这三个舱室对接组合成的东西,是建设国际空间站的"工棚"。

  空间站建设期间,三名字航员住在工棚也就是“星辰"舱,每天早上刷牙洗脸,进入“联合”舱,穿上宇航服,出舱太空行走,把航天飞机带上天的钢筋,不,钛合金的桁架结构材料,一根一根组装起

  来,最终形成全长108.4米的桁架。如果国际空间站是一栋楼,那这根桁架就是大梁,或者可以认为它是一艘大船的龙骨。

  整个桁架系统重105吨,如果确定要在国际空间站搞二期工程安排的旋转重力舱,桁架还要加强到143吨。

  这个桁架系统也成了美国国会议员指责国际空间站浪费钱的最大的黑点。

  天宫3空间站160吨,国际空间站光这根脚手架就143吨?全重600吨?可我看天宫空间站的功能已经很全了啊!你们这些NASA的秃头科学家天天就知道从国会骗钱,你们继续租用天宫3做实验不就

  行了?

  .....

  北京。

  “天宫3空间站的设计寿命是15到20年,到1990年 就满15年了。当然从过去七八年运行的情况看,1990年进行提轨延寿问题不大,但天宫3终究还是有退役的时候。”

  NASA那边的人在国会辩论得不亦乐乎,钱学森也出面给国际空间站辩护。

  另外,国际空间站虽然有部分功能天宫3也可以做,比如基础的物理研究和宇宙研究舱室,但国际空间站也有很多功能舱是天宫3.上没有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天宫3的老舱室,比如量子舱和相对

  舱替换成更先进功能更齐全的舱,但如果在太空中能够多一个实验室,多个人类的落脚点,我们的基础研究就更有持续性。

  “除了基本的科学研究功能,国际空间站还担负着更加重大的使命,这就是为人类的深空探测载人登陆火星 计划提供技术验证和支持。

  “为什么国际空间站要设计为相对比较复杂和沉重的桁架式结构,而不是天宫3这样的结构,这是国际空间站实在太大了,无论是尺度还是450600吨的总重量都超出了目前航天结构材料所允许的上限。”

  “桁架式结构还会带来另一个优点,那就是国际空间站会具有很长的寿命,预期它能经过3次抬升轨道周期,总使用寿命30年。

  。所以我不但坚持国际空间站应该完工,而且国际空间站应该建设到第二期工程,直至形成600吨的完全结构体。第二期工程将验证载人登陆火星计划中的远征飞船的关键设备,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期待。

  ”

  钱学森的讲话把关于国际空间站的争议暂时压了下去。

  1983年底到1984年初,三舱搭建的“工棚”完工,1984年6月到1986年就是国际空间站一期工程的密集施工时间段,两年之内美国航天飞机要飞610个架次,工棚里常驻宇航员,每天储舱太空行走叮叮

  当当干活,苏联和中国各要进行6次舱室发射,把450吨的物质送入近地轨道。

  再然后,大约在1988年,二期工程开建,再向太空送1 50吨物质。

  国际空间站被媒体称为“千亿怪兽",的确如此,这东西如果把600吨的完全体全部建成,总耗资1077亿美元。其中美国650亿美元,中国200多亿,苏联200多亿。

  由此又带来了另一个让美国国会议员痛骂不已的问题:NASA在 国际空间站中负责的工作也就是40%左右,为什么NASA的预算却占整个工程总预算的60%?

  对这个问题NASA无言以对。

  美国在1982年进行了62次航天发射,1983年计 划的航天发射次数是59次,数量稍有减少,但包含3次航天飞机发射,这航天飞机可比运载火箭大好几倍,一发 上天的花费顶10次卫星发射。

  苏联去年的航天发射是60次,今年计划62次。

  中国1982年进行了43次航天发射,1983年计划45次。

  中国的43次航天发射中包含10次对外卫星发射服务,其中给欧洲发射了6枚卫星,给日本发射了一枚,印尼一枚,巴西一枚,非洲国家联盟枚。

  1982年全年,世界的跨国商业卫星"委托发射“业务一共13单,中国抢了10单。其余3单都是美国抢下来的,由NASA替欧洲发射卫星。

  不要问为什么欧洲只给美国老大3个卫星发射单子,而应该问”为什么美国竟然拿走了3个发射委托业务”。

  去年西欧各国发射了11枚卫星,阿里亚娜发射两枚,9枚交给国外,让美国发射3枚卫星已经是很尊重老大的表现了。因为中国的航天发射报价只有美国的60%。

  “中国

  国的航天发射费用并非恶意压价,我们的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服务都是赚钱的。中国的航天产业做到低廉成本在于我们有成熟高效的产业链,在于我们有领先的核心技术,在于我们有着纯粹为和

  平使用太空为目的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

  任新民与欧空局的官员哈勒纳斯鲁在海南岛座谈交流。

  欧空局的阿里亚娜一1运载火箭现在总算是进入正常状态,可靠性比较高了,但由于现在的卫星普遍大型化,阿里亚娜1根本发射不了,最终还是得由中国代发。

  除此之外,阿里亚娜的发射入轨成本也高于中国的长征4和长征4捆绑型。

  欧空局现在的工作是设计阿里亚娜2、3、4,他们的想法是从中国和美国买点儿专利,把捆绑式构型给搞定,这样至少能发射稍微大一点的同步卫星。

  现在的第一级捆绑式运载火箭中,苏联联盟号火箭是发射次数最多的,成功率最高的是长4捆。长4捆至今为止,十几年没失败过。

  对哈勒.纳斯鲁提出的这个要求,中国表示可以。只要欧空局钱到位,中国可以帮助欧洲把捆绑式构型给搞定。

  “不过我们还是重申,航天发射也应该遵循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原则,欧洲国家,我是说欧共体之内的国家,如果有发射卫星的需求,他应该是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自由选择发射厂家的,你们不能摁着

  他们说一定要用阿里亚娜发射。

  哈勒纳斯鲁点了点头:“是的,是自由贸易的。”

  表现上必须是自由贸易,但实际上法国可以给欧空局的阿里亚娜火箭一点儿发射补贴,让欧空局的发射报价降到具有竞争力的数字。哈勒:纳斯告内心是这么想的。然而任新民的下一句话马上就打

  破了他的幻想:

  “航天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一真在关注美国国会最近的几次辩论,大多是围绕航天工程过于昂贵的话题。这就让我们感觉到了前进的动力。中国在未来也是要走廉价化航天发射的路子,我

  们的计划是五年后,航天发射单位质量入轨成本,降低到现在的长征4的50%。当然,这是以1983年的美元市值为标杆的计算法,未考虑通胀。

  哈勒纳斯鲁捂住胸口:“降低到...只有现在价格的一半?’

首节 上一节 525/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