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476节

  除此之外,还有4名预备党员,都在纽约。所以杜娜叶夫斯卡娅说的召开特别会议,就是把2名正式党员和4名预备党员都召集起来,就行了。

  杜娜叶夫斯卡娅:“我们还必须培养和发展我们那4名预备党员。”

  杰森:“秘书长女士,其实,我个人觉得,我们或许也可以对中国再做一次实地考察。

  杜娜叶夫斯卡娅:“你想置我于死地吗。”

  杰森摇摇头:“不,中国现在不驱逐第四国际分子,詹姆斯就是如此,我们也一样,只需遵守中国的法..

  杜娜叶夫斯卡娅:“这就是中国最反动的地方,这样与帝国主义国家有何区别?”

  杰森:“秘书长女士,我个人觉得,我们的党把总部设在纽约,其实就已经是在表示自己的立场了。”

  “怎么可能!..972纲领将总部设在纽约,是因为美国可以允许第四国际的政治组织在其境内活动。而中国允许第四国际的成员、前成员自由出入,是在抄袭美国的政策。“杜娜叶夫斯卡娅一拍桌

  子:“杰森,你需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了。

  杰森“不不,其实我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先是批判苏联,现在又开始批判中国。唯独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我们不但批判得少,并且还把总部安置在了美国。或

  许这是一一个悖论,关于哪种社会更反动以及我们的屁股的位曾在何处的悖论。

  “你这是背离了1972纲领!”

  杰森:“就算是吧。杜娜叶夫斯卡娅女士,既然您说我背离了1972纲领,那么,从今天开始,我要独立成立自己的政治组织了。”

  杜娜叶夫斯卡娅凝视杰森:“背地里搞党内分裂,这种行为性质太恶劣了。那么杰森,你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政治主张我会在合适的时候告诉你,“杰森也摊牌了,开始收拾自己隔壁办公桌上的物品,“但是,总之,我认为托洛茨基很可能错了。”

  “托洛茨基同志怎么可能错?”

  “杜娜叶夫斯卡娅女士

  我想了很多年终于想明白了,托洛茨基认为俄国革命虽然胜利了,但革命者无法治理俄国,最终会走向失败,除非在全世界不断革命,将所有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降低到俄国

  的维度。斯大林试图在不发动世界革命的前提下治理和建设俄国,但只取得了部分成功,现在苏联又在重新走向失败。只有中国革命者是在认真地尝试如何建设一个国家,而且他们快成功了。

  杜娜叶夫斯卡娅:“既然你的思想已经偏离到了这个程度,那请你离开吧。”

  “那么,杜娜叶夫斯卡娅女士,我们决裂了。“杰森微微鞠了躬,走向办公室的门,快摸到门把手的时候回头说道:“今天是11月7日,是第四国际征途1980组织的成立日子,谢谢您,给了我们一个

  意味深长的成立纪念日。

第16章 棉花弊案

  “亲爱的同志们:”

  “首先,请允许我对列宁文学奖委员会授予我这个崇高的奖赏表示深切的谢意,同时也对今天发言的同志们的赞美话语表示感谢。”

  “这项奖赏是一一个文学奖。你们都知道,我不是文学家,而是党的工作者。但是,正如每个共产党人一样,我认为自己是党的宣传鼓动员..

  勃列日涅夫斩获1980年度列宁文学奖。

  以其长篇自传体文学《小地》《复兴》 《处女地》 三部曲。

  难道这三部书写得很好吗?..还慎别说,水平至少应该是不差。就算没有很高的开创性质的文学技巧,但是结构、行文、遣词造句水平应该都挺专业。

  只是,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以往的苏联出版圈子,这一行当大家都自觉遵守一一个潜规则:不:参选,避免让这样的作品获奖。因为一旦获奖,肯定是署名者获奖而不是实际的写作者获奖,这会勾起人

  们深扒的兴趣,最终变得非常尴尬或者酿成丑闻。

  列宁奖分为文学(文艺)、技术、科学三个奖项,每年年底宣布,次年4月22日(列宁诞辰) 颁发。

  马。

  在过去的几十年,列宁文学奖都是颁给苏联文学影响力最大、开创性最高的文学家,其中许多人的名字甚至在中国都有不少人熟悉。今年的列宁文学奖获奖...也样,大家还能不熟悉勃列日涅夫

  去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法共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路易斯皮埃尔阿尔都塞教授在家中扼死了自己的妻子海伦娜芮特曼。阿尔都塞被警察带走。经警方和医疗机构确认,阿尔都塞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不能控制

  自己的行为,因而无法对他进行起诉,转入精神病院治疗。

  阿尔都塞1948年加入法国共产党,主要著作有《为马克思而论》、《阅读资本》、《今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马克思的极限》 等。1977年他的一系列公开课演讲稿的合集以《保卫马克思》为书名出版,此后三年便没有什么理论著述,也很少公开活动。

  1968年,阿尔都塞支持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干涉,为此他与法共主席阿拉贡决裂,这是当时法共内部撕裂的表象之一。但在七十年代,阿尔都塞在课堂上和文章中又悄悄修正了自己对捷克斯

  洛伐克事件的一部分看法。

  法国警方和媒体根据医疗机构的就医记录,认为1978年阿尔都塞的精神就已失常;当时法共和左翼在法国议会中全面溃败,导致阿尔都塞的抑郁症发展成为重度,从那时起就表现出间歇的毁灭与自

  我毁灭倾向。但根据他的同僚和学生们的回忆,阿尔都塞在10年前上课或者演讲的时候就有些精神不大正常的样子。

  在听闻阿尔都塞出事之后,八十岁的阿拉贡也只能感慨并表示极度的遗憾。

  在拿到列宁文学奖之后那几天,勃列日涅夫变得神采奕奕,整个人的精力也难得地旺盛起来。

  针对波兰现在的局势,苏联在莫斯科召开了华沙条约特别安全会议,苏联、波兰、东德、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六国首脑参会。

  在会上,昂纳克建议东德和苏联出兵波兰,即东德人民军出动开入波兰境内,加.上苏联驻波兰集群也直接出手而不是远远地在城外监督,以解决波兰人越来越广泛的非暴力对抗。

  根据现在苏军和克格勃所观察到的现象,执行军管戒严任务的波兰人民军虽然没有公开扯旗倒戈造反,但在处置民众事件时明显“手软了"。所以昂纳克提出这个激进方案,波兰人民军下不去手,但是

  德军和苏军下得去手。

  勃列日涅夫否决了昂纳克的建议。德国人怎么都对波兰这么有兴趣..

  官方的会议纪要上面的文字是"对兄弟波兰的共产党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将能够克服困难并确保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表示充分的信心”。

  波兰全国戒严已有半年,击毙了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全国逮捕了1000名工运分子,团结工会禁止公开活动,也禁止罢工。但是,波兰工人不罢工了,就开始大规模集体旷工。

  罢工和集体旷工当然不....

  罢工可不是不上班,工人照样得去工厂,不但去工厂,而且得手持棍棒铁锹执勤,把工厂看住,波兰政府想新招募工人或者派军队进场操作机器让工厂重新开工?没门。

  本质上罢工是停工、挟持工厂、提条件。挟持工厂才是重头,而不是厂里的工人说"我不干了”。

  那现在的集体旷工呢?它就是集体旷....

  劳资不去.上班了,你工厂要新招募工人代替旧工人随意。

  问题是,当一座城市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工人在集体旷工的时候,你到哪儿招募新的工人。

  对这种集体旷工的非暴力对抗行动,安德罗波夫给波兰的建议是把人赶进工厂。

  苏联现在也不是没有旷工,实际上人数也不少,只是没有变成波兰这样的群体事件。波兰人民军、ZOM0民兵很快就领到了新任务,每天早上荷枪实弹的士兵就在工厂宿舍区挨家挨户踹门,把工人

  从家里拖出来,赶到楼下列队,在士兵的监督下走进工厂。

  甭管工人被赶进工厂之后干活有多敷衍,反正工厂的机器能转起来了就好。

  “总书记同志,乌兹别克共和国的棉花入库量存在问题。”

  安德罗波夫在勃列日涅夫身边悄悄说了一句,怕勃列日涅夫不引起重视,又补充道:“这是 本年度OGAS系统的第四次报警了。”

  勃列日涅夫:“哦?四次!这么严重吗?”

  安德罗波夫点点头,还是悄悄说道:“现在OGAS中央控制厅有不少人知道这件事,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恐怕我们得马上采取点措施了。”

  安德罗波夫知道乌兹别克的棉花"水很深"。

  这当然不是说乌兹别克共和国下面的干部关系盘根错节相互保护,安德罗波夫这个层次都觉得水很深,是因为乌兹别克共和国第一书记沙拉夫 .拉希多夫与勃列日涅夫私交很好,没有勃列日涅夫点

  头,谁也不能动拉希多夫,安德罗波夫也不能。

  乌兹别克的棉花生产现在是全苏联的“明星产业”。

  1976年2月的苏共二十五大会上,因为乌兹别克的棉花产量去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00万吨,勃列日涅夫在会上专程提出表扬。表扬过后,勃列日涅夫看五年计划表当中,乌兹别克1 980年的棉花产

  量目标是500万吨,就问了 句:“600万吨能不能达到?

  拉希多夫豪情万丈地站起来说道:“能!!”

  于是,5年、棉花产量增长50%的目标就这么定下了。

  其实1975年乌兹别克棉花产量干到400万吨本身就是个偶然,那年老天实在太赏脸了,气候极好。拉希多夫句话定下了600万吨的目标,这可就有点为难了。但没关系,作为在乌兹别克担任第一书

  记20年的老官僚,拉希多夫不愁没有办法。

  其实在且标定下之后的头三年,乌兹别克还是认真地硬刚棉花种植业的。由于勃列日涅夫的大力支持,苏联中央非常配合棉花600万吨计划,其他加盟共和国供应乌兹别克的所有粮食缺口,这使得乌

  兹别克可以不种粮食,一心一 意地把所有适 合种植棉花的耕地都种上棉花。

  除此之外,苏联还敞开供应化肥,每年向乌兹别克投入巨大的资金,增强乌兹别克的棉花种植能力。

  拉希多夫在头三年也认真在搞棉花,用苏联中央提供的资金改造棉田,兴修灌溉系统,提高机械化耕作率,每年棉花采摘季节还动员上百万城市市民下乡摘棉花。

  1978年,乌兹别克的棉花产量达到了521万吨,提前两年达到了五年计划中的旧版目标。

  1979年,开始出问题。灌溉系统吸走了大量流往咸海的河流的径流,本来水域已经在缩减的咸海缩水速度加快;上 下游灌溉系统争水造成大片棉田有灌既水渠却无水可用,加上1979年全乌兹别克的

  降雨量偏少,于是在这年夏季,乌兹别克到处可见大面积的棉田枯死绝收。

  这是大事,不能不急,乌兹别克上下一心,把这个窟窿堵住了。这一年苏联的纺织厂接收的乌兹别克来的棉包,棉花里全是夹石头的,纺织厂的物资处干部在签收棉花时,车上的乌兹别克人都会悄

  悄递上一个装满卢布的信封。

  1980年情况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这一年降雨量比去年稍多,但棉田仍旧大片大片缺水,有的地方在7月份开车路过就能看到,上万公顷的棉田一片焦黄色,妥妥的绝收。不仅用水危机,滥

  用化肥还造成很多棉田土壤板结,棉花生长不好、产量偏低。

  这就不能用棉花夹石头就能捂住的了,于是1980年拉希多夫铤而走险,用了更骚的操作,从乌兹别克开出了理论上应装棉花但其实根本不装棉花的火车。

  这操作没骗过0GAS系统。

  实际上在乌兹别克国内,秋季统计各农场的棉花上交量的时候OGAS系统就警报频发,全靠乌兹别克共和国的程序员拼命操作,和农场起捂盖子才 捂住。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拉希多夫的卓越眼光了。在1971年苏联刚刚宣布要建设0GAS系统的时候,拉希多夫就在乌兹别克推了波“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普及运动”,塔什干新建了计算机学院,三所大学开设

  了计算机系,全国各城市还开了七八个计算机类职业技校。现在乌兹别克的OGAS系统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几乎都是乌兹别克本地人。

  只是,在乌兹别克境内,他们可以捂盖子把1980年的棉花产量冲到599万吨。但出了加盟共和国范围,虽然也有乌兹别克人跟车处理一些"小意外”,但在OGAS事无巨细的管理下,总会露出马脚来。

  苏联国家计委计算中心大楼。

  安德罗波夫率领工作组上4楼,这儿是0GAS中央控制厅,全苏联计划经济体系的大脑。

  克格勃在中央控制厅是驻有常设人员的,克格勃也要依靠OGAS进行全苏的国家安全管理,以及"协助"OGAS的物流配送系统监督。在大厅内,这些克格勃的工作人员站起来向安德罗波夫行军礼,而

  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只是简单地起立。

  安德罗波夫在中央中央控制厅宣布:

  “根据监察机关的举报,现成立乌兹别克棉花生产数据问题专案组。从现在开始,关于乌兹别克共和国的棉花种植、生产、收割、运输记录一律封存锁定,不得以任何理由修改。同时,乌兹别克棉花的相关数据下线,禁止8级以下用户访问。

首节 上一节 476/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