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353节

  李先年:“这个东西不错。北辰每年,不,每月生产多少个?”

  高光玉“这个,取决于订货量。有多少订货量,生产多少,因为它的主体结构是集装箱流水线统一造出来的,有人订集装箱简易房,就从流水线那儿拉几只成品过来,在这儿再度加工,工期很短,

  一个箱子不到1天就完事。订货量嘛,北辰厂过去一年有一 千四百多个。

  李先年:“这么说,它的产能潜力很高?

  “是的。”

  李先年点点头。

  那这就比较放心了。就这一个工厂,在货场堆着待发货的集装箱随时都有三四千个,到时候往唐山拉过去就行。

  说来说去,还是作为"世界工厂”是正道。无论出了什么大事都不会慌缺东西,舒坦。

  李先年:“高省长,制药业也是河北的制造业的大头。不过我在北京听说了一个事,天津西青制药厂因为抗生素生产线不舍得换,生产的青霉素品质落后于其他厂家,打屁股特疼,现在不好卖了,积压了不少药,是这样的吗?

第55章 讳疾忌医不是共产党人

  “《讳疾忌医不是共产党的作风》”

  “二十八画生”

  “苏斯洛夫书记同志,您看。

  安德罗波夫将一份报纸原件和一份俄语翻译稿递给苏斯洛夫。

  自从“警戒”号出那件事之后,这半个多月就没好好睡觉的苏斯洛夫一声悲叹:

  “又来!!还没完吗?!”

  安德罗波夫精神头也没比苏斯洛夫好多少,他这半个月不但负责解决“警戒"号事件以及善后工作,还得挡住中央委员们从四面八方对他的责难和“下课"呼声。

  “苏斯洛夫同志,虽然.... .这不 是在苏联出版的俄文报纸,但以现在中苏的信息流通速度,迟早会传到我们国内的,知识分子们会拿这篇文章当武器。毕竟写这篇文章的是毛,当今社会主义阵营里面他

  的号召力太大了。”

  苏斯洛夫:“我知道。我知道。我看看文章写了什么。”

  翻开俄文译稿。

  主席的文章主要内容其实在标题里面就写得很清楚了。在开篇主席还是指出,“警戒“号这件事,萨布林是违反了党和军队纪律原则的,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这是个严肃的纪律问题。

  但是文章接下来的4/5内容都是这个"但是“带来的转折。

  文章列举了很多事实,其中主要是苏联近十年发生的事件。

  斯大林晚年苏共被破坏的党内民主作风一直未能恢复,干部的特权待遇却恢复了,并且比起斯大林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共的脱离群众倾向越来越严重。列宁自己身体力行,制定了星期六义务劳动制度他就真的去参加义务劳动;就连斯大林,他自己享受的物质待遇其实还没他给予下面的中层苏共干部的“忠诚奖

  金”多,对自己的子女家人要求却十分严格。但从赫鲁晓夫后期起,苏联领导人和整个党理论脱离实际、干部脱离群众的不良习气逐渐蔓延开来,在勃列日涅夫这10年变得愈加严重。

  不仅干部脱离群众,理论也在脱离群众。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论断,对此文章评价的原话"勃列日涅夫同志未免太过好大喜功了”。但是,由于整个干部都脱离群众,在二十

  五大上不仅没有一个苏共代表对这事进行质疑辩论,反而众口一词地追捧。

  组织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为了追求干部队伍狭隘意义上的稳定,苏共领导层长期不进行更新和轮换,使青年工作者缺乏信心,妨碍了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理论领域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在苏共宣传领域,多数情况下只是摘取马列主义个别言辞和论断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丝毫不考虑现实需求和群众呼声,长篇累牍和千篇一律的套话、官话充斥

  着宣传领域。

  看到这儿苏斯洛夫的脸都有点抽筋。骂苏共的理论领域废柴,不就是骂我自己吗?我现在学管苏共的意识形态啊,勃列日涅夫脑子里的任何东西都是我放进去的啊。

  文章的后的三分之一是建设性意 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民主作风,这个民主既包括党内民主也包括党外民主,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做主,党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不要让党员或者群众非得开一艘军

  舰冲到列宁格勒他才能提出自己的意见!

  苏斯洛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哪有这么容易。不,实际上有些事只存在于理论上,到了现实中根本就就做不成。现实都是灰色的。”

  安德罗波夫:“就是。”

  苏斯洛夫:“中国那边也未必就完美无缺,他们也有问题。”

  安德罗波夫:“对对对,或许我们可以在今后多加注意一下,抓住他们的糗事反击一下。”

  苏斯洛夫点点头:“那就辛苦您和后面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了。不过,这篇毛撰写的文章...”

  安德罗波夫:“我认为也应当在《真理报》予以正面回应。

  苏斯洛夫:“怎么回应?”

  .“安德罗波夫刚要说些什么,苏斯洛夫摆摆手:“这件 事我和我的理论办公室考虑。让我一个人呆一会儿..

  苏斯洛夫秘书室苏共的理论办公室,几位秘书痛苦地工作了三天,四个人终于攒出了篇不过三千个单词的文章 拿给苏斯洛夫看。看完苏斯洛夫的脸又抽筋了,他拿起笔,把除第一 段之外的所

  有文字全部划掉,让秘书室重写。

  总之,莫斯科这边,“卡文”了。

  在苏联之外,因萨布林而引起热议的不止在中国。甚至在一些国家,累加上此前发生的一些事情之后,整个国家对苏联的态度都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全体国民们,我现在宣布:”

  “废除1971年埃及与苏联之间的友好条约。”

  “苏联海军使用埃及地中海港口塞得港、亚历山大港和马特鲁港的权利,将于1976年4月1日起正式终止。在此之前,苏联海军驻扎于上述港口的舰艇将全部撤离。”

  “苏联空军在埃及领土.上的空军基地,将于1976年6月1日正式关闭。”

  “埃及将继续沿着独立、自主、自由的道路前进,并协助阿拉伯的兄弟国家,完成阿拉伯世界的伟大复兴!”

  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了这件事。

  这件事倒不是完全没有预兆,在1975年萨达特就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反正你苏联的援助也没球用,散伙了算了。

  埃苏友好条约是1971年5月27日签署的,有效期15年,理论上应该延续到1986年,但现在执行了还不到5年,就被废了。

  这个条约与苏联对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签署的条约差不多,就是一份“灵魂契约"。苏联给你武器弹药,给你卢布美元,给你所需要的一切。作为交换,你要帮苏联做事。

  对埃及来说,苏联要他做的事就是打以色列。除此之外,苏联要点儿地方盖空军基地进驻图16,再要个港口。

  一开始的时候,埃及是乐于签署这份灵魂契约的,不用苏联援助,埃及自己就特别想要把以色列灭了嘛。1971年签约,苏援到位,1973年埃及就带着阿拉伯联军狂攻以色列。

  然而,第四次中东战争,没攻下来。对外可以宣称胜利了,内部其实大家都知道,阿拉伯联军攻进去了,又被反击打出来了,埃及这边以军都渡过运河了,沙龙师离开罗只有60公里。

  现在,萨达特不太想打以色列了。

  除了认为军事攻伐意义不大,萨达特还认为苏联的味儿太冲。

  苏联的援助是灵魂契约,为了保证埃及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契约,苏联就往上加保险。

  萨达特要打以色列,如果哪天他突然改变主意不想打了呢?这种情况要考虑。苏联派克格勃渗透进来,买通萨达特的内廷、亲信,时刻监视萨达特的一举动。

  苏联空军和海军进驻埃及,如果埃及民间受西方意识形态挑拨抗议苏联侵犯埃及主权要苏军滚蛋怎么办?这种情况要考虑。苏联要在埃及民间有声望的人、知识分子当中扶持起一批对 苏联说好话的

  人,还要渗透埃及的警察和国家安全系统,发生反苏群体事件就摁下去。

  如果不仅是萨达特,埃及政府整个失控了,那怎么办?这种情况要考虑。还是用克格勃、格鲁乌渗透,买通若干军官,形成一一个亲苏派,如果埃及政府不体面,军队就帮埃及政府体面。

  然而萨达特就是从军队起家的。当他发现苏联在对自己的军队进行谍报渗透,整个人又惊又怒,先是肃清军队的亲苏派,再然后,就是和苏联解除盟约。

  埃及是很讨厌以色列,就算现在到了1976年也不喜欢以色列。但是和苏联比起来,到底更讨厌哪一个呢?这是个问题。

  ....

  对于埃及单方面终止埃苏盟约的声明,苏联方面反应冷淡。对于4月1日要求苏联军舰撤出埃及港口的要求,苏联也没有反对。

  在东地中海,苏联海军的主基地是塔尔图斯,塞得港、亚历山大港和马特鲁港都不是专业的海军舰艇后勤基地,苏联只是取得了在上述港口不许申请自由靠泊军舰的特权,岸上并没有海军设施,所

  以走就走呗。

  空军基地搬家费点事,但是埃及也比海军基地多给了两个月时间,基本上是够的。

  埃及人以及美国驻埃及的大使馆现在惊讶地发现,苏联两个空军基地竟然在乖乖打包行李,准备撒回国内。

  苏联难道就这么老实允许埃及“独走”吗?

  ...

  埃及,西迪拜拉尼。

  作为苏联空军在埃及设立的两个大型空军基地之一.,西迪拜拉尼基地主要驻扎大型飞机图16中程 轰炸机和图16R侦察机。

  在过去6年,西迪拜拉尼基

  的图16为掩人耳目,全部采用的是埃及空军的涂装。不过,在地中海巡航的美国航母和舰载机飞行员在迷惑过一阵子后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在地中海上空遇见"埃

  及空军”的图16R,美军飞行员都是用俄语打招呼的。

  这里有3000米长的跑道,可容纳40架图16的机库群,空勤+地勤人员有900多人,此外为保障基地安全还有10人的部队,这些守卫部队也都是原装的苏军,根据埃苏盟约派驻过来的。

  现在,这两千人都要撒走了。

  这让在西迪拜拉尼市的苏宁、物美感到十分惆怅。

  西迪拜拉尼是个小城市,人口才几万,怎么可能开那么大的电器城、超市.....

  不过,在苏联基地撤销之前,苏宁和物美是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在这儿的苏联官兵看样子是把所有的薪水全部取出来购物了,大大小小的电器,从电视机到电热杯,还有超市里的各种商品,销量

  比往常增加了两倍,看样子得一直持续到5月底。

  报复性消费虽然收益很高,这两个商家也不得不考虑后路了。

  后路就是:苏联人搬家,我也搬家。搬到开罗去?

  不,搬到另一一个空军基地,现在考虑的是吉洋里斯空军基地或者西开罗空军基地。

  息:

  这两个地方是埃及空军自己的基地,埃及空军军官倒也是有购买力,当然和苏军的疯狂消费比起来还是低一点。这不是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是苏宁和物美从埃及高层打听到了个非常重要的内幕消

  美国在和埃及靠近!

  萨达特还没宣布赶走苏联人之前,美国就和埃及靠近了,美国许诺,只要埃及和以色列改善关系,美国可以给埃及提供装备,这样因为苏联撤走而断供零部件的武器,埃及军队就有替代了。

  尤其是空军装备,美国可能会向埃及提供F 4E甚至F16。

  这些美式装备过来,也肯定连带着来一堆美国工程师、地勤、教官什么的,到时候吉洋里斯空军基地、西开罗空军基地一定生 意兴隆。

  只不过顾客换了,从苏联人换成了美国人。

  物美的老总很有信心把生意继续做下去。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可能和苏联略有不同,但应该也能调整过来。

首节 上一节 353/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