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21节
徐向前:“当我们最后包围釜山的时候,美军和南朝鲜军在釜山防御圈里的兵力密度将极其巨大,美军可能在里面聚集了8到10个师,一千多辆坦克,两千多门重炮,而且同样的,我军到那个时候也不掌握制空权。这伤亡”
总参谋部的讨论和推演是彻夜进行的,时间很紧。
能在48小时之内拿出所有可能的情况的报告,多亏各位老帅平时一直在琢磨这事,比如刘帅在南京的时候就组织学院的指挥员进行过反复的推演。
最终的结论是:解放军五个(四个半)野战军,得派出去一半,代价很大,获取的利益不高。
刘、徐两位还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就算我们付出很大代价,攻克了釜山,之后呢?
朝鲜半岛离日本很近。最小的战术轰炸机、战斗机,都可以从日本起飞光临南朝鲜作战。
从南朝鲜撤出去的李承晚政府肯定会在日本组织流亡政府,以现在美国对日本的控制程度,说不定还会把日本很大一块地方划作供临时政府运作、南朝鲜移民生活的地盘,这样一个流亡政府会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骚扰朝鲜半岛,以及在国际上发声。
“第一、第二次战役,我军在东线利用美军各师的配合失误以及最高指挥决策的失误,达成了整建制歼灭美军的战果,但在西线,我军对敌基本上打成了击溃战。下一阶段的战斗美军是否会继续犯错误?我们不能把战争的前景寄希望于对手连续不断地犯错误的基础上。”
“朝鲜半岛的战事发展到现在,美军和南朝鲜军占领朝鲜全境的妄想毫无疑问已经失败了,但中朝联军向南进攻、彻底消灭南朝鲜军以及联合国军的时机也未成熟。如果以‘解放全朝鲜’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说,主要的战役目标几乎无法实现,下一阶段的作战将极为困难。”
第38章 美国会利用停火玩阴谋
“12月16日,美国代表在联合国干脆利落地表示反对《十二国提案》,原因其实很容易猜。他们在朝鲜战场上已经败成这个样子了,为什么还不愿意坐下来谈判呢?无非是十二国提出的那几条和平建议里面,有要他们从台湾海峡撤走舰队这一条。”
关于美国愿不愿意谈判,中央在会上也进行了多次讨论和推算,主席的看法是,美国最难以接受的是十二国提案要求美国从抬腕撤走舰队这是印度方面凭着一般的国际原则自行写进提案里面的,没听美国的意见。
总司令:“美国人现在可能觉得,他们在朝鲜输了就输了,可不能朝鲜一输连带着台湾也丢了。他们一定要保台湾。”
刘副主席:“从美国的亚洲战略出发,就算韩国没有了,可日本还在美国手里,依靠日本的海空基地,美国一样可以做到对苏联太平洋舰队出口以及中国北部出海口的封锁。但是台湾不能失去,失去了台湾,他们就失去了一个牵制中国的棋子,以及扼制我们的前哨。”
总理:“昨天,印度驻华大使潘尼伽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他转达的是尼赫鲁总理的意思。情况是这样的,印度在拟定十二国提案的时候,美国人确实说过一些话,大意是停火的条件不得使联合国的声誉受损,不得提超出联合国框架范围的政治要求。潘尼伽先生说,印度之前不知道美国人这一番话的言外之意,现在知道了。”
“潘尼伽先生还等着我们回复呢,我们把信息转达给尼赫鲁,印度代表团才好在联合国上提出新的朝鲜半岛和平提案。现在我们确定的是:如果这一次停战谈判的提议没有效果,在朝鲜半岛我们和美国再打个两三年,朝鲜依旧是朝鲜,南朝鲜也还在,还是那个韩国。这种仗是一个消耗战,消耗我们的国力、兵力。以前我们不知道朝鲜战争两三年后的走向是怎样,现在知道了,既然知道了,那么我们就要做出最好的选择。可是”
主席点上一支烟,把桌上的烟灰缸扒拉到自己身边,“这是我们的底牌,尽早结束朝鲜战争。可是美国就那么愿意乖乖听我们的,坐下来谈判吗?”
总理:“美国除了不愿意把台湾的驻军也一起撤走,在朝鲜战场上,他们也未必没有想法呀。先求和,缓一口气,找个理由又打回来,就算没法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多占一些地盘,美国政府和军队对他们国内、对他们的盟友也好有个交待。”
美国,华盛顿。
白宫的小会客厅,杜鲁门与前来美国访问的英国首相艾德礼进行了一次闭门会谈,这一谈就是两个半小时。会谈结束,这俩疲惫的老头挤出笑容,握手相互道别。
艾德礼急匆匆来到华盛顿,谈的就是朝鲜半岛的事情。而且,艾德礼的兴致还挺高的,和杜鲁门见面的时候还劝慰杜鲁门“没事的,朝鲜的情况也没这么糟”。
艾德礼兴致当然高了。在朝鲜的联合国军里面,美军倒了大霉,陆战一师直接没了,但是英国派出的两个旅好像还可以。英军在西线虽然也是狼狈不堪向后狂奔三百里,丢了很多装备,但是没损失多少人,连一个营都没有被全歼。
自己损失不大,美国损失很大,艾德礼以及英国高层还是有点乐子的。
杜鲁门公开放话出来说希望朝鲜交战双方停战,英国也是愿意的。英国最希望的就是美国的战略重心放在欧洲。如果朝鲜战争不停下来,而且越打越大,美国的战略重心是不是在欧洲就不好说了。
但艾德礼需要询问杜鲁门,美国政府的真实态度是不是想停战?如果想停战的话,美国的底线是什么?可千万别卖英国啊。
“一、杜鲁门向我表示,鉴于最近朝鲜战场呈现的态势,假定提出的条件不是太难于接受的话,美国可以接受停火,这在军事上是比较有利的。”
“二、美国主张双方在三八线上停火。我对此表示怀疑,中国军队很可能会突破三八线,根据陆军参谋部一些人的看法,三七线才是中国人进攻的极限。”
“三、杜鲁门强调,停火安排和停火的先决条件不得附带有损联合国声誉的条款,不得让联合国部队处于危险之中,不得附加其他的政治条件,诸如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等问题。”
“四、我问杜鲁门,关于联合国部队的状况‘危险’或‘不危险’该如何判断,杜鲁门表示,中国军队应当在停火时不再表现出进攻的势头,要允许美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大力扶持大韩民国。我又问,这是否意味着美国也有可能利用停火得到宝贵的喘息时间,整顿部队、训练韩国军队,重新投入进攻?杜鲁门表示,这要视停火之后的和平谈判进程而定。”
“杜鲁门表现出了一定的和平的意愿,但本质上,杜鲁门以及整个美国高层,对朝鲜半岛目前的现状似乎又不太满意。这种希望与危机并存的局面,将在几个月内成为间接影响到英国战略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
艾德礼记下了今天的访谈纪要,收入文件合集中,又打开自己的日记本:
“如果说朝鲜战争的停战可能隐含着什么对大英帝国潜在的不利因素,那就是东亚恢复和平对英国在远东的利益是否会造成不利影响。或者换一个说法: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冲突是否会因此停战协议的签署而偃旗息鼓。”
“这是一种担心,但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它的可能性不大。中国军事介入朝鲜半岛至今只有两个月时间,但中美之间的军事对抗异常狂暴和惨烈。在长津湖,陆战一师的一万二千名官兵放下武器,在釜山和东京的医院里,数千名陆战一师的伤兵在哀嚎,他们有的被中国军队的子弹击中,有的被朝鲜冬季的严寒夺取了一只胳膊、一条腿,或者全部的脚趾头。而美军优势火力的打击对中国军队造成的伤害也绝非轻描淡写就可以形容。”
“中国和美国至少要10到20年才能和解,在他们因朝鲜战争而相互仇恨的这段时间里,唯有大英帝国能在远东充当贸易的桥梁,这可以为帝国摇摇欲坠的殖民体系源源不断地补充养分,使帝国能再延续一些日子的辉煌。”
“美国在被我们痛打一顿之前从没提过要谈和,今天突然要和平了。一方面,他们是意识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支强大的、可以在战场上堂堂正正打败他们的力量,另一方面,美国人何尝没有借和谈获得喘息时间,准备再战的念头呢?印度的提案他们拒绝了。不仅是美国不愿意放弃台湾,在朝鲜,他们一定也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在朝鲜继续他们的侵略行动,让那个半岛上自己扶持的资本主义桥头堡战胜共产主义的桥头堡。”
“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司令部,一个少将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干脆地说,唯有在军事基础上而无任何政治条件时,才可接受停战。麦克阿瑟的手下说出这句话,说明他们还是不服气,他们觉得自己的军事力量还是‘有基础’的,所以,就算白宫都想停战了,联合国军司令部里面还是死硬地要打下去。”
总理:“润之,我看,军事基础的问题,我们还是得用军事手段解决。既然他们觉得自己的军事力量还有基础,有取胜的可能,那么我们就要打消他的这种可能。”
总司令:“美国人仁川登陆,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朝边境。现在是被我们赶回三八线附近了,可来而不往非礼也,你们不把三八线当回事,我们也要越过三八线,在他们的地盘上打一下子。”
这次会议不是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的闭门会议了,而是和彭总等军委委员、陈士榘一起召开的扩大会议。
彭总:“现在我们的后勤补给线越来越远,安东到平壤的铁路总是被炸,炸了修修了炸,一个礼拜只能通车一两天。临津江到平壤还有两百公里。前线的粮食、弹药准备得不充分,我们向南进攻的风险很大。当然,只要发起进攻,我们在前线取得一些进展还是可以的,但是想要整建制歼灭美军,很难。”
陈士榘:“长津湖一战过后,9兵团只有26军是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战斗能力的,除此之外可能就剩20军的89师在此前的作战中伤亡不大,可以继续进攻。20、24、27军可能暂时都要修正一下子,除了补充粮食和弹药,最好还是能补充一些战斗兵员,前一阶段的作战,这三个军损失太大了。因为9兵团的可战兵力不足,我们可能没法短时间内在东线展开向南的进攻战役。”
主席:“士榘,东线取得了极大的战果,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这一情况中央是非常了解的。对于下一阶段的进攻作战,你们9兵团和13兵团的任务也不一样。13兵团是要向三八线以南进攻,9兵团就不那么急,你们现在是在元山一带休整?”
陈士榘:“是,26军刚刚运动到元山以南20公里处,其他三个军在元山兴南港一带休整。”
主席:“9兵团在下一阶段的进攻作战任务,就从元山打到金刚郡一带好了。金刚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你们进至这里,构筑一个弹性的防线即可。”
陈士榘:“主席,金刚山的位置还处在三八线以北呢。”
主席:“就是要这样布置。在西线,我们打过三八线去;在东线,我们给联合国军留一点点的三八线以北的地盘。”
第39章 金将军来访
“主席同志,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仅仅两个月,就打出了战争的有力局面,这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巨大胜利!这样的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士气。人民军在这两个月时间,也已经在后方重建起来了,战争的形势对我们极其有利!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中朝联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进行休整,则正是美国所希望的啊!”
金日成。
这是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以来,金日成第二次来到北京。
第一次来北京时,第二次战役正在筹备,朝鲜的形势还没彻底好转。
第二次来北京是12月19日,这个时候,金日成想不飘都有点难。
当然作为朝鲜劳动党主席,就算内心飘了也不会大张旗鼓地写在脸上,但是在与主席、刘副主席见面的时候,金日成是有点儿摩拳擦掌踌躇满志的心态。金日成说的这些话,言外之意就是:
“停战?停战个屁!咱们中朝联手直接把美军推下海,消灭李承晚,解放全朝鲜!”
主席听了金日成的这番话先没有表示,而是拿起了桌上的烟盒,自己叼一支递给金日成一支。火柴擦着火之后先帮金日成点,金日成赶紧凑到主席这边把烟点着。
“朝鲜的情况,虽然我们前两次战役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战场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志愿军现在已经挺进到了平壤以南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公路路程有两百公里。如果继续向南发展,供应线延长,又有敌机骚扰,后方公路、铁路、桥梁都被破坏得很严重,物资供应势必更加困难。我军现在停止于三八线以北,是一个暂时的安排,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踏入三八线以南一步。但是志愿军不能在缺衣少粮的条件下向南发起进攻。”
金日成:“确实是这样,两次战役的间隙要做好部队的休整充实工作,做好后勤物资弹药的运输储备工作。”
刘副主席:“志愿军经过连续两次战役的作战,已伤亡减员四万五千人。西线的部队两次战役都参与了,东线只打了一个战役,可是就长津湖一战,东线的部队伤亡减员就达到了三万一千人。部队急需休整和补充。我们的二线部队,两个兵团六个军已经移动到了东北,但是尚在换装苏联武器,需到1951年4月份才能投入朝鲜的作战。你们人民军有多少个军可以投入作战了?”
金日成:“我们在东北和中朝边境地区编练了3个军团7万人的新编部队,12月初,一军团已经进入朝鲜作战了。”
刘副主席:“一个军团三个师才两万多一点的人,部队编制很不充实。按最低限度一个师也应该有一万到一万两千人,如果按照苏联的编制方式,一个师应该有一万四千人。”
金日成:“6月进攻的时候我们进行过征兵动员,8月、9月又进行了两次动员,到10月份重新组建这3个兵团的时候,北部地区的兵员和人力已经有一些困难了。”
主席:“第三次战役,我们是一定要打的,打过三八线去。战役的目标,是打击英美土等联合国军,如有机会则歼灭之,如抓不住机会也要使其崩溃后退;对南朝鲜军则要尽量包围歼灭。战役结束后战线推进到哪里,我们没有明确的限定,战役的胜负取决于消灭了多少敌方有生力量,而不在于占了多少地盘、占了几座城市。展现推进到哪里,由前线指挥员视战场情况而临机决定。我们只大概地给指挥员设定了一个目标,就是战役结束时,应该打到汉城以南。”
金日成:“我完全赞同这样的作战计划,第三次战役解放汉城,让南朝鲜伪政权的首都回到人民手中。”
主席:“在第三次战役之后,金日成同志,下一阶段的行动你是如何看的?”
“巩固已有的战果,休整补充”金日成接了半句话,又意识到主席这么直接地问下一阶段行动似乎另有深意,于是停下了。
主席:“有句俗话说,人要‘走一步看两步’,在筹备和制定第三次战役计划的时候,我们就要对下一阶段、下下一阶段做展望,到那个时候我们该做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做到最好?这种展望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离开客观事实空谈。如果做不到实事求是,就会出现过分乐观或过分悲观的估计。”
“在推想下一阶段战斗的时候,不能把敌人想得太蠢,也不能把敌人想得太软弱。敌人不会按照你的这种‘设想’来行动,他们只会按照他们自己所能做到的最优选择行动。比如美军现在在朝鲜投入的是7个师,啊,现在只剩6个师了。可是,我们结束第三次战役的时候,所面对的美军还会是6个师吗?”
刘副主席:“杜鲁门已经通过了国会的扩军法案,美军要从250万人扩充到350万人。有人推测,扩充的陆军部队可能有一半会投入到朝鲜战场,这就意味着美军肯定会有一个师增援、替换已经被歼灭的陆战一师,此外还有可能增兵。我们预计,在第三次战役结束时,如果交战各方没有达成停战的共识,抵达朝鲜半岛的美军会达到8个师甚至更多。除此之外,美国对南朝鲜的援助也极大地增强了,几乎无限量的武器弹药、美元资金投入进去,南朝鲜方面编练新部队的速度也会加快。”
金日成有些明白主席和刘副主席的意思了。
“主席,中国的解放战争可以说是摧枯拉朽,只用三年时间就打败了国民党政府的几百万军队,把他们赶到了一个小小的岛上。朝鲜”
主席:“我们不能一切都照着已发生的事情来做判断,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内外环境不同,如果拘泥于某些成功的经验,并把它们奉为经书什么事都往里面套,那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中国解放战争与朝鲜现在的战争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首先是国内环境不同。我们在解放战争打响之前,经历了8年抗战,人民政权在农村广泛建立起来了;在这之前还经历了10年国内革命战争,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革命队伍经过了长时间的磨炼,人民受到了革命的教育。”
“其次是国外环境不同。这也是很浅显的事实。美军有没有武力干涉中国的解放战争?没有。当时美国是在中国有一些驻军,但却没有卷入到战争中。三年解放战争,我们只在长江里打了两三条英国军舰,美国人呢,不要说派7个美军师卷入战争,7个连都没有。解放战争发起的时候冷战刚刚开始,东西方对抗还不那么强烈;到1948年,冷战的对抗比较严重了,可在48、49年,美国人的战略重心放在了欧洲,主要是放在了柏林。国外环境的影响虽然不是主因,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也是不能忽略的。”
刘副主席:“所以主席那时候在会议上对中央的同志说,‘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慢不得’,就是综合国内外形势之后,做出了这样一个判断。”
金日成现在只有一口接一口地抽烟了。
主席和刘副主席说的都是中国的事,可意思很明显,指的就是朝鲜。中国解放战争摧枯拉朽是因为党和军队锤炼了二十年,朝鲜没有;中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朝鲜没有(南边老百姓生活困苦,可他们有很多是只反李承晚,并不是开门欢迎人民军,这个劳动党也是知道的);中国抓住了国际冷战初期的空窗期推翻蒋介石,现在空窗期已经关闭。
更何况朝鲜半岛体量还比较小,美军7个师可以帮南朝鲜扛住,7个师放在中国估计不能帮蒋介石扛住半壁江山。兵力翻两倍三倍?美国可能又舍不得出那么大的血本。
可是
“我知道,你们的同志当中有很多人把统一朝鲜半岛作为革命斗争的最高理想之一,毕竟这既是劳动党的纲领和目标,同时也代表着朝鲜民族的历史使命,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功绩。”
刘副主席看出了金日成在想什么。
“可是还是要回到那句话上来,实事求是。综合朝鲜的国内外环境,或者说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内外环境,现在,不是,朝鲜半岛统一的合适的时候。在将来,你们和我们把功课做到家之后,再谈统一或者革命,才是符合实际的做法。”
主席:“这件事换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来日方长。今天你们的革命队伍建设得还不够成熟,但以后会成熟的;今天美国还愿意花很大代价保卫南朝鲜政权,将来他们未必还愿意;今天不能统一朝鲜半岛,明天未必就不能。不管是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总能看到朝鲜半岛统一的那一天。就算我们这一代人没能看到朝鲜半岛统一,我们的后人也会做到这件事。”
第40章 美国直接和中国谈吧
纽约,联合国总部。
“我们反对停战?不!当然不!美国的立场是基于和平的,我们并不反对在朝鲜半岛停火,只是美国不能同意把朝鲜问题扩大化,不同意为了停火协议而损害联合国的权威。如果这样,那就既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也无助于朝鲜半岛真正长久的和平。”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在联大政治委员会召开的听证会上侃侃而谈。上周刚拒绝了十二国提案关于朝鲜半岛停火的建议,今天奥斯汀却在大谈和平,果然只要脸皮够厚,你就永远不会感到尴尬。
奥斯汀摊开双手:“朝鲜和韩国之间的战争发生在朝鲜半岛,与其他国家无关。美国不,联合国认为战争中朝鲜对韩国实施了侵略,因而通过决议、组建联合国军,因此美国的行动一切都在联合国的框架之内。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队进入朝鲜,是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介入朝鲜半岛已是既成事实,今天我们的讨论,就是基于这些事实的基础,而让朝鲜半岛恢复和平。”
“美国再次重申,朝鲜半岛的停战协议与朝鲜半岛之外的地区没有关系,美国拒绝讨论这些无关问题,拒绝将朝鲜问题与其他问题捆绑解决。是的,十二国提案当中涉及了美国舰队撤出台湾海峡的内容,我想提醒在座的各位,美国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进行常态化巡逻,是美国与中华民国政府签署了相关的军事合作协议之后的合法行动,其宗旨还是维护地区和平,并不存在所谓的‘美国入侵中国’。”
参加政治委员会讨论的中华民国代表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联大政治委员会的三名常任委员也点头表示同意。
印度尼西亚代表:“奥斯汀先生,美国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如果这一行动可称之为合法的话,我想,美国需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相关的军事合作协议,而不是与中华民国。”
奥斯汀:“中华民国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这一点毫无疑问。我们只和在联合国有合法席位的国家签署军事合作协议。”
印度代表也举手插了一句:“可是中国那么大,而中华民国现在所控制的范围那么小,还没有斯里兰卡面积大。如果哪个人在联合国说斯里兰卡可以代表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在联合国行使权利,不但印度不会答应,我想全世界也都会把这当做笑话看待。奥斯汀先生,就在前不久,中国的领导人还提出了另一个要求,那就是将中华民国的代表从联合国中逐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接替其在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
奥斯汀:“不!这也不是和朝鲜战争有关的议题,我认为,这个议题不应该在本次会议上讨论。”
现在的情况是,十二国提案提出,中国还没表态,美国先把这个提案给否了。
所以各个已经串联起来的亚洲国家不得不重新提交新版和平提案,而联合国大会的政治委员会也在费力地琢磨如何解决中美之间的分歧。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