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195节

  但中国提出的条件是:

  那个,本届亚运会能不能搞点小小的生意性质的活动,比如设定比赛的赞助商啊、体育运动队的品牌赞助啊,电视转播的竞拍销售啊、比赛场馆空白区域的广告啊,等等等等。

  总之一句话:这届亚运会能不能搞点儿商业化?

  这个想法过于超前,不,应该说是,在1969年这完全违背 了国际奥运会的规定!

  亚奥理事会是国际奥委会的分支机构啊!现在的奥运会的两大原则就是非商业化和非职业化啊!这不但是原则,而且是顾拜旦确认下来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一部分啊!

  可是中国虽然对亚奥理事会十分同情,但在商业化这一块的态度十分坚决。亚奥理事会转而问日本,能不能把商业化的事先收起来?

  日本也回答:你们这一届还是商业化了吧,商业化了,钱就有了;不搞商业化,钱我就不出了。

  亚奥理事会都快哭了,你们两国串通好了是吧。

  中国、日本:对。

  化。

  鉴于中国和日本态度高度 致,亚奥理事会不得不做出了违背祖训的决定。在向国际奥委会汇报之后,国际奥委会看曼谷亚运会除了这一招也实在没有其他找钱的辙了,特许本届亚运会“试行“商业

  于是广义奥委会旗下的大型运动会商业化提前了7年出现了。

  告。

  曼谷的第六届亚运会成了中国和日本企业品牌的展示平台,在体育场的边栏,牡丹牌电视机与日立冰箱各站半壁江山,丰田小皮卡把自己的小广告刷到了马拉松赛场,当然还有无孔不入的计算机广

  曼谷亚运会首次实现了全亚洲通信卫星实况转播比赛画面,而且是彩色电视画面。定位在赤道上空的中国亚太直播卫星承担了此次亚运会所有的比赛转播工作,覆盖亚洲80%的地区和95%的国家。

  亚运会的场内和场外情况是差不多一样的:中国和日本争夺金牌榜的第一名。

  其他国家在比赛日进入第五天之后就放弃了争抢的念头,看着中国和日本队的金牌总数交替上升:30枚,40枚,50枚。

  这个角逐直到最后一天才落下帷幕,中国以63枚金牌压过日本的61枚金牌,首次获得亚运会金牌榜第一名。

  0无识别结果

  在亚运会15天的比赛期间,正好就赶上了两件事,日本的新安保斗争,和德国的勃兰特华沙之跪。

  对于日本,这个三十年前曾侵略过中国,造成巨大的战争创伤的国家,现在他们的运动员在赛场上与中国运动员竞争得不可开交,国内的观众也感到非常好奇。

  其实四年前的曼谷亚运会就隐隐有中日争霸的意思了,只是当时中国虽然是金牌榜第二,但与日本的金牌差距是1 8枚。而且四年前中国虽然有了电视转播,但全国的闭路电视网还未开始建设,只在

  几个大城市能看到电视直播。

  “小日本搞体育也挺强的嘛。

  这是中国观众对第六届亚运会的普遍看法。

  中国这边,电视台也对亚运会的节目进行了编排和引导,尤其是中国和日本进入最后冠亚军角逐的项目,中方的节目组会同时采访采中国运动员和日本运动员。

  有时候是中国运动员夺冠,有些时候是日本运动员夺冠。日本运动员夺冠之后也会对着话筒说上几句。

  这时候,观众们就看出差别了。

  日本运动员夺冠时,对现场观众或者电视观众说的话般是这样的:

  “我今天夺冠,我太高兴了,我要感谢我的粑粑麻麻,感谢我的女朋友,他们给了我最大的支持。感谢索尼公司,是他们的赞助让我获得了充裕的训练条件。感谢上帝(如果是信基督的运动员)。当

  然,还有,我要感谢我的教练,mua我爱教练”

  中国观众:“等一等,‘感谢我的祖国,是祖国培养了我呢?我为日本而战,日本为我而自豪呢?”

  没有。

  90%的日本运动员没有这句话。

  日本和德国现在差不多都是这样,这是二战后去民族主义化在日本和德国导致的结果。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在夺冠后说‘感谢祖国”祖国因我而自豪是错的,可也没有规定这样说是对的。

  在德国,这表现得尤其明显。你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果不只谈"家”,而是说起了“国",最次也会在记者的笔下落得个“国家主义者"的形象。如果你滔滔不绝地把这系统性地上升到“家国情怀理论,

  这就更坏事了。

  当然这也没有违法,可是这个运动员会发现,以后你在媒体那儿的曝光率越来越低,越来越低。

  明明我是正印前锋,帽子戏法全场MVP,还是场上身价最高的人,可比赛结束后记者们全围着守门员采访去了,这怎么肥事?

  这还不算,第二年,你的赞助商上来说,啊这个,不好意思,去年我们公司的利润率下降了0.3个百分点,今年不和你续约代言人了,非常抱歉。

  要是你不服气,创根问底“为什么,为什么”",赞助商的广告部经理会板着一张扑 克脸说实话:

  “我们公司请个喊我爱德意志的人做代言人,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公司老总想上天?我们克虏伯在东欧还有八百部电梯几十个订单呢!我们还要不要做生意了!?”

  ...

  因这次曼谷亚运会全程覆盖的电视转播和国内四年内增加了5倍的电视观众数量,许多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中日运动员在赛后言论的不同之处。

  报纸杂志也有不少人撰文进行了讨论。

  和日本、德国国内压抑一切讨论、不许质疑的“政治正确"风气不同,中国国内的报纸杂志对此自由讨论,分成正、反、中立三个阵营对这件事进行探讨。

  《不感谢国家的运动员,就一定好么?》

  “现在我们都清楚了,二战结束后日本和德国都在国内與论和社会意识方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是同盟国基于二战结束时的系列决议而做的,是消除两国再度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的

  措施的一部分。

  “这些措施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同盟国,或者说盟军的占领军自上而下对日德两国推行起来的,不过到现在,二十五年过去,社会意识的转变已从强制推行变成了两国国民的自觉行为,尤其是两国的

  青年一代。

  “这些措施有它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这些舆论和制度上的举措,也确实造就了两国国民现在以和平主义为主流的局面,从根本上扭转了社会意识。”

  “但我们还是要注意的一点是,防止因此而出现过犹不及’,防止因扭转得过头了,而出现在某个时期逆转的‘钟摆效应”。”

  “我们都明白同盟国对战后的日本、德国改造的基本原则:为了彻底杜绝两国再度发动侵略战争,需要消除两国国内存在的的纳粹及种族主义。”

  “消除纳粹及种族主义不只是要将1945年剩余的纳粹消灭、审判,还要消除纳粹及种族主义的思想。。

  “为了消除种族主义的思想根源,要消灭国家中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一个民族不能视其他民族为动物,不能视其他国家为沟壑,不能把奴役其他国家和民族看作本民族的文治武功。铁血思想是不能

  提倡的,因此俾斯麦也是不能宣扬的。

  “为了消灭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普通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受到限制。”

  “对普通的民族主义限制尺度如何呢?最终变成了去除一切民族主义。”

  “甚至,不但不许提民族主义,在德国有的时候甚至连民族历史与文化,也不能大肆宣扬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或者说改造的思路发展到这里,我们很难说它有没有过火。或许弹簧早已过了它的限度,从拉伸变成了压缩。”

  这篇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文章 提出了对日德去民族主义化的改造过程中可能发生过犹不及的情况,而且提出了两国会不会因此而情绪反弹的担忧。

  于是,讨论就越来越脱离亚运会本身,最后跑题跑成了单纯的政治和东亚地缘的讨论。

  对于日本现在的现状,在讨论中获得赞同最多的观点是:

  虽然战后日本的和平化是在美国驻军尤其是麦克阿瑟总督的强制措施下完成的,但发展到今天,美国的驻军已经成了日本"逆和平化的最大隐患。

  战后的日本剥夺了所有军队,制定了和平宪法,这是应该的。日本今后永远杜绝战争,这也是很合理的。

  但美国军队一直呆在日本国土,这又是什么意思?哦,是根据1960的《日美安保条约》。

  因此“安保斗争”当中,学生和市民提出的抗争逻辑还真没错,日美安保条约就意味着日本其实并末远离战争,而是会在将来某个时候被动地卷入战争。

  其实本质来说,日本自卫队,这种准军队出现,就已经意味着日本并非完全与战争绝缘了。为什么要出现日本自卫队?还不是美国与苏联对抗的需要。

  除此之外,日本境内呆着几万美国大兵,这又是一个情绪反弹器。上街撒酒疯开车撞人抓个日本小女孩干不可描述的事,这些能少得了么。

  出现这种事,就算有《日美安保条约》,可能阻止日本人在墙角想着美国大兵画圈圈诅咒你么。

  画圈圈诅咒这可太温柔了,现实中可没有这么温柔。

  不温柔的应对方式是什么?当然是“日本要做正常国家"日本重新武装"日本要修改和平宪法”。

第48章 印尼大选动乱

  《印度尼西亚提前举行大选》

  “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于9月28日逝世,他的逝世引起了印尼举国上下的巨大悲痛,但也给印尼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苏加诺任印尼总统时,

  印尼不设副总统之职,因而在他逝世后:由印尼国民议会议长赛丘代行总统之职。赛丘以苏加诺的班子为基础,组建了过渡时期的印尼政府,但鉴于印尼国内各政治派别的强

  烈呼吁以及赛丘党内的意见,12月2日赛丘宣布,将原定于1971

  “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大选投票流程规定,大选的投票和计票工作从1月1日持续到1月14日,这一规定引起了广 泛的争议。

  “印尼被称为万岛之国’,全国共有1万7千个岛屿,其中有居民居住的岛1900个,要在两周时间内完成近两千个有人居住岛屿的投票计票工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选举委员会认为既然大选本就已

  决定提前,那么它的进程应该越快越好。

  “选举委员会的这一决定本身也受到了质疑。质疑者认为,急于举行大选是赛丘为了利用苏加诺逝世之后延续的声望,因为赛丘在苏加诺在世时就是以苏加诺的忠实信徒而闻名,尽管这个信徒在苏加!

  诺的班底所有信徒列表中可能排不进前5名。”

  “除了借用苏加诺延续的声望,赛丘还有另一件秘密武器:他的竞选搭档穆罕默德哈达。”

  “穆罕默德哈达是苏加诺的战友,为印尼的独立战斗了四十年,而赛丘比哈达、苏加诺晚一辈。”

  “哈达虽然是苏加诺的战友,但在1956年,他因为与苏加诺政见相左而辞去了副总统职务,除此之外,他还反对苏加诺的家族式统治。”

  “哈达的另一重身份,则是他的外岛人身份。当前印尼政治高层几乎全由爪哇岛出身的人把持,这已令许多外岛人感到不满。哈达不是爪哇岛出身,这能让赛丘哈达组合争取到许多外省人的选票。”

  ....

  苏加诺去世后,印度尼西亚的高层走向要越过十字路口了,印尼究竟走哪条路,很可能要取决于这次大选的结果。

  与赛丘竞争的是哈迪,印度尼西亚民族党主席。

  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就是苏加诺创立的,现在的印尼第一大党,印尼独立后 长期是执政党。苏加诺逝世后,哈迪是主席,赛丘是副主席。

  所以,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现在裂开了,主席和副主席分别组一个班子参加大选。

  不过,苏加诺死后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党分裂了也没什么奇怪的。现在大家都猜测,这次大选不管谁取胜,民族党今后都要一分为二了。

  至于参选的第三个党 印尼共的李水源,属于没什么存在感的第三派。

  赛丘VS哈迪,哈迪的优势是他可以使用民族党的大部分资源至少七成党 员在哈迪这边。

  但是哈迪也有短板,他的短板就是,大家都觉得他是苏加诺家族推出的过渡领袖’,意思就是现在苏加诺的儿子和女儿都还小,先让哈迪当总统,当个十几年,苏加诺的儿女长大了,哈迪就可以退

首节 上一节 195/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

244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