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183节

  “海鸥二代是1965年开始设计的。”“由于一般人对于摄影主题的需求并不高,大都只要求能够记录日常生活,加上经济能力、携带方便等等的需求与限制,因此傻瓜相机的性能没有理由做得太高,但是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机

  身必须尽量缩小,宁可在这方面多投入一些研发成本或采用一些比较昂贵的小型器件,但也必须做到小型化。”

  “海鸥二代分为三个亚型号:银鸥、黑鸥、金鸥。”“金鸥采用0~3倍变焦镜头,是这个系列里的高端产品,银鸥、黑鸥的机壳相同,其中银鸥是最低端廉价的产品,黑鸥稍高一些。”

  “要注意的是,即使采用03倍变焦镜头的金鸥,它的体积也比海鸥一代缩小了20%。”

  天津的先说自己的拳头产品,其他的几家照相机、光学器材的厂家公司也用自己的产品举例说明。现在除了天津,昆明、上海、广州、长春也都有自己的自动相机品牌。将筑英作为列席会议的科技小组成员,他模仿李强的参会风格,静静地坐在靠边的角落听照相机行业讲自已的业内发展的理解。陈若愚/天津是照相机小型化的爱好者,一直致力于怎么缩小照相机的体积。现在海鸥二代已经很小了,他还打算做得更小,最终做到照相机可以用一条带子挂在脖子上,而不是像单肩书包一样斜背上海则在会上讨论数码相机的未来前景一一但是数码相机现在要做的话可能是天价,而且应该不会和小型化有什么关联。于是蒋筑英插话评价了一句,说数码相机从现在来看,应该不是消费级相机的范畴,但没关系,虽然不符合这次讨论的主题,但这个方向是很有研究的价值的。长春则表示,他们做了市场调查/试验,把这种相机交给没什么文化的老头老太太使用,老太太在整整两个小时之内都是一脸憎逼的。这说明照相机的易用性还是不好。尽管这个系列的相机主打的就是简单易用,柯达在推广他们的Instamatic100的时候,广告语就是“从这里放入胶卷(广告画面上,插入胶卷的位置),其他一切都交给柯达100”。可是,但是....如果

  着。

  只是插入胶卷这个操作很简易,把这样的相机交给老太太们,恐怕还是不行的。

  蒋筑英:“柯达的Instamatic100主要有两个地方做到了突破:胶卷插入和预卷不用用户操心;拍完一张照片之后,卷片由电机代劳不用人工。电机卷片就是它的自动相机名字的来由。说到自动或者自动化,这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了。

  长春的修总工接话:“工业自动化嘛?就是.机器越来越自动化,同样功能的工厂设备,操作人员越来越少。”陈若愚:“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工业自动化是操作机器的人员越来越少,相机的自动化就是用户拍一张照片,他必须要做的操作越来越少?蒋筑英:“我看,不如佟总工把你们做低能用户调查时候,用户的具体反馈给拿出来,一条一条地分析分,看看有哪些是值得我们用自动机械来解决的,其中又有哪些真的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做到的。”会上七八个厂家的十几个代表就开始分析长春厂做的"中老年和低文化水平用户操作相机体验报告”。代表们首先整理出了一个最天的问题,这些用户最受困扰的问题是:照相机的对焦。对于有文化基础的人,对焦无非是拨动/转动一个滚轮,让画面中间的一块图像与周围合上而已。可是对这些用户来说他们首先就不明白一个概念:

  什么是对焦?对没啥文化的老太太,光是搞清楚什么是对焦,两小时都不一定够。修总工:“这问题要说解决也简单,自动对焦。可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尤其是要在这么小的照相机上,在不能太贵的前提下做出一个自动对角系统。”陈若患:“其实,天津厂申请过一个自动对焦系统的专利。”佟总工:“是吗?怎么没在海鸥二代上用呢?甚至也没听你们说过。”陈若患笑了笑:“这个自动对角系统就是能在相机上实现自动对焦,但是整个系统太贵,而且易损坏,严格来说它也比较重。”陈若惠从包里掏出了他们关津厂申请的专利文档:“就在这里,我们海鸥二代是没法装这个东西上去了,你们各位的厂谁有兴趣,掌去用,付专利费就行。”蒋筑英看了看专利文档,确实是照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但陈若愚刚才描述得还是太乐观了,这东西岂止是比较重,它装到照相机上面,照相机的体积重量可能得增加50%。它首先有一个测距系统,获得距离读数之后将指令传给微型电机系统,让电机系统转动指定的圈数,这样电机转动是为了调整照相机两个镜片之间的间距,镜片间距变了,焦距当然也就变了。蒋筑英:“电机和电机的控制系统是这个自动对焦系统里最复杂最重的。”陈若愚:“也是最贵的。”蒋筑英“其实很多时候,新技术的发明,不是将问题复杂化,而是将问题简单化;不是用一个复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尽量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我给大家看一个东西,这是我1968

  年的时候想到的一种半导体电路结构,是这样的。

  蒋筑英展示了一个由个三极管和三个电阻加上一些线条连接的电路:“这是一个定时器。以往很多人觉得没有几十个三极管做不出来的功能,现在只用了这一点电路。”开会的各位明白了这个电路的原理和简化的思路之后又陷入了思考。“控制系统控制电机,电机的旋转控制镜片的间距位置,电机的控制系统应该怎么样简化呢?"陈若愚在思索。佟总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控制系统呢?”陈若愚:“要不然我们怎么知道它转了多少转,镜片位移了多少。”修总工又一阵苦苦的思素,最后一咬牙:“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里面装电动机呢?”

第32章 梅德韦杰夫没有疯!

  长春的佟总工突然蹦出一句话“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里面装电动机呢",惊醒了在坐的所有人。一定要用小电动机转动来拨动镜片组,让镜片组发生位移吗?似乎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然而,当会议继续下去,修总工就不再说话了。不用电动机用什么?大家在会上开始热烈讨论,并且不时询问总工有什么高招,佟总工就“嗯“嗯“哦”“哦”,不说什么实质性的意见。不说也就罢了,他还是一副世外高人的表情。蒋筑英:“我们讨论的技术发展方向,一旦有突破转化为专利,专利再转化为产品,就会带来极其可观的利润,所以我理解同志们开始为本公司利益以及自已的绩效奖金考虑的想法。这样吧,我们先

  把自动对焦系统这一段了结了,转入下一个话题。”

  陈若愚:“那好吧,其实我脑子里刚才也想到了些什么,就是”将筑英:“今后这样的会议还会召开,记录员注意了,这样的会议,每一个想法、建议、点子,不但要准确地记下来,而且要在显眼地方写上提出者是谁、协助完善想法建议的是谁,一点儿都不能

  错。程序无误、签名齐全的会议记录实际上在专利申请的时候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也就是说,如果佟总工提出了这个想法,稍梢加整理就是一份专利,那这个专利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谁要是抢注了,会议记录就是反诉时可以使用的铁证据。

  总工:“啊对对对。”照相机,轻工消费品的另一个爆发式增长点。中国如此,全世界也如此。天津出的海鸥二代中的低端产品“银鸥"已经把零售价打到了240人民币,工薪阶层几个月钱就能入手的水准。

  不过这时候日本和欧洲的廉价相机差不多也是这个价,中国相机现在只可以说能打开西方市场,能在同等待遇的前提下展开竞争抢一块肉,但是没有压倒性优势。抢一块肉的意思是,从1966年到1970年,中国照相机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从近乎于0渐渐提升到了7.5%。在苏联和东欧市场,中国的廉价自动相机则引起了苏联相机生产企业的动荡。从1970年起,苏联自已的照相机厂,生产出来的照相机开始在仓库里积压了。这是怎么肥事?这是照相机,这是轻工业品,消费品!以前从来不会卖不掉的!可这事儿它就是发生了。苏产相机市场售价比自动相机高,体积大重量大。当然可以说这是苏联相机用料扎实,但用料扎实的另一面就是物料成本高。用料扎实的相机应该是有较好的拍照质量的。可实际上..好像也没啥差别。这么说吧,苏联相机中的中高端型号,品质确实好,但价格就更高了,可能是自动相机的好几倍。低端型号售价仍然是自动相机的1.52倍,而拍照质量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差距。更不用说低端型是号

  死沉的一坨砖,出门郊游带它都烦死了。

  当苏联的照相机厂开始反应过来,也要搞自己的迷你型自动相机时,遇到了和前几年苏联电视机生产厂一样的问题,这东西和苏联的工业品体系格格不入!照相机厂当然拿到了中国产的自动相机成品,还不止一个品牌。其实也拿到了欧洲和日本的自动相机的样品。当然也都拆开了。拆看一看,没戏。从照相机里面挑出任何一个零件,再翻查苏联的工业品名录,查不到。无论是五金零件分册还是小型机电零件分册,都没有现成可用的产品。照相机厂要不要再开个微型机械零件厂和小型机电产品厂?“达瓦里希,这事儿的确不好办。我跟您说一件事吧,可能是泼凉水,但这是事实。1966年我们的电视机生产厂联合起来,要建立自已的电视机生产体系,可四年过去了,苏联化的新型电视机还没有

  做成。

  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光学机械厂,泽尼特照相机分厂厂长布鲁姆斯到莫斯科,找轻工业部部长奥尔格鲁吉,说要轻工业部、国家计委改革光学产品体系,奥尔格鲁吉不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先给他讲故事。

  您还记得去年的顿河电视机吗?连续在报纸广播电视台报道了好几天的。”

  “那就是我们曾经的尝试。从1966年起,我们好几个厂协作,要制造出可媲美中国和西方同类产品的高档显像管来。1969年工厂交出了答卷,顿河ZE电视机。布鲁姆斯同志,您家里有顿河ZE电视机吗?

  布鲁姆斯:“没有,我家的电视是天津产的。”“那您的同事家里有顿河ZE吗?”“似乎也没有。”奥尔格鲁吉:“没有就对了。实际上,顿河乙E,它...根本没有上市销售。量产了一批,然后波罗的海舰队和北方舰队接收了这一批产品,然后整个苏联化新型电视机的工程就结束了。”布鲁姆斯:“不太对吧,我记得我在逛一个商店的时候,看到过顿河牌电视机。”奥尔格鲁吉:“那是因为总装顿河Z的工厂不能闲着,他们得继续生产。而继续生产的电视机用的是中国产的显像管。不只显像管,里面还有五十多个零件来自中国,你把那苏联产的壳子拆开,里

  面到处都是中国造。这也是为什么官方媒体现在不再大肆吹嘘顿河电视机的原因。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布鲁姆斯说道,“部长同志,照相机的生产体系,能从电视机这件事上吸取什么教训吗?如果电视机苏联化项自的失败能为我们指出一些必定是错误的方向,那也算是值了。”奥尔格鲁吉:“教训就是,不要搞。不要搞全苏联化或者核心部件苏联化这种事。”布鲁姆斯“.”奥尔格鲁吉:“为了造出包括显像管在内的所有核心器件都由苏联制造的电视机,国家计委、轻工业部一共投入了1.03亿卢布,获得的只有3000台电视机。其中的21寸显像管,我们核算它的生产成本

  是2600卢布,这是不算建厂投资的物料+人工成本。为什么不继续生产?因为继续生产我们闹的笑话会越来越大。

  布鲁姆斯:“那么,现在苏联的电视机厂是如何运转的?”奥尔格鲁吉:“现在有4家苏联电视机厂,都是采用从中国进口显像管和其他一些难以自制的零件来制造自己的电视机。这个模式还不错,既能让工厂持续开工,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勉强能卖出去。”布鲁姆斯:“如果这样可以的话,恰好中国那边也有了这样的建议,他们建议我们泽尼特照相机分厂,纳入他们的照相机生产体系。”奥尔格鲁吉:“可以。”布鲁姆斯:“可这样我们以后就专做照相机上的某几个零件了,总装..是组装,我们就只利用中国打包好的零件在苏联组装成品相机。”奥尔格鲁吉:“可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中国人也不要求他们的产品百分之百由中国生产,不是么。”布鲁姆斯:“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如果我们启动合作,泽尼特这个注册商标也要卖出去了,天津今后将和我们共享这个商标。”

  奥尔格鲁吉:“这个也可以。”

  奥尔格鲁吉实在是太豪爽了,可以,可以,全都可以。大概可能是前些年的电视机核心器件“国产化”(苏联化)工程深深地伤害了他。或者说对他的任途产生了深深的负面影响。这是认真的,差点儿奥尔格鲁吉就因为顿河ZE的事情丢掉了正部级的乌纱帽。最后是他和他的官场老友串联起来说情,说这个工程本意不是搞成1亿卢布天坑,基至预期投资也只有3500万卢布。前两年的研发和建设都挺正常,都怪1968年9月,苏联和中国论战开PK,苏联工

  业部门刮起了一阵一定要把中国压下去的风,顿河ZE就成了必须要尽快搞出来的政治工程,所以才出了这么多幺蛾子事。

  奥尔格鲁吉的部长位置才勉强保住。因此奥尔格鲁吉现在一听到此类工程就立即否决。、他现在可不管什么政治大风向,哪怕现在中国和苏联在国际事务中仍然不时出现意见相左,官方媒体上也不时互相踩一脚,甚至最近刚刚爆出一

  个“梅德韦杰夫案”,奥尔格鲁吉也魏然不动,坚持他的主张。

  “梅德韦杰夫案"的主角叫若列斯亚历山德罗维奇梅德韦杰夫,苏联农学家、生物学家,莫斯科季米里亚泽夫农学院教授。他的研究走基因遗传学路线,因此在苏联长期郁郁不得志,院士什么的也和他没关系。

  李森科这时候还活着呢,七十多岁了,不但高寿,还精神覆...1963年,梅德韦杰夫写了一本书:《苏联遗传学史》,为了这本书能出版,梅德韦杰夫和出版社编辑商量修改了很多次,但最后还是被李森科审查然后咔嗪掉了。然后两人的关系就彻底闹崩了。1969年梅德韦杰夫又写了一本书:《遗传、发育及衰老的分子机制》,这本书和政治真的一点边都不沾,仍然被咔嗪掉。忍无可忍的梅德韦杰夫大闹苏联科学院,随即赶来一群警察拘留了他。拘留人总得放出来吧,放出来之后怎么办?警察随即做出鉴定:梅德韦杰夫疯了。把他送到卡卢加精神病院接受长期治疗。梅德韦杰夫的同事就是突然发现这人失踪了,找了好久才知道他在卡卢加精神病院捆着呢,每天每早中晚各喂一把药。什么?他是精神病?同事们惊了。

  与梅德韦杰夫曾有过业务合作的瑞典皇家学会惊了。中国科学院也惊了。西方媒体一阵阵的遣责、批评,要求释放梅德韦杰夫。中国这次也一起遣责苏联,中国科学院正式发函给苏联科学院,说此人一直与中科院保持学术邮件交流,不可能是精神病。6月17日,梅德韦杰夫终于从卡卢加精神病院里放了出来,在家休息调养了俩礼拜,这段时间他也收到了中国、瑞典、丹麦、英国、法国、美国科学研究机构的邀请函,请他到这些国家继续他的研究

  工作。

  梅德韦杰去在家见到了他的挛生哥哥,历史学家罗伊亚历山德罗维奇梅德韦杰夫。罗伊也不是个安分的主,他1969年出版了一本书:《让历史担任法官》,在苏联国内没法出版,拿到国外出的,印出来之后就被开除了苏共党籍,说这本书是“社会改良主义分子的毒牙”。

  罗伊和若列斯在家中谈了很久,主要是商讨之后若列斯该去哪里和怎么办的问题。“罗伊,你的书是拿到美国出版的,是不是在美国过日子比较自由一点?”若列斯问。罗伊:“美国能出版我的书,是他们以为我的书可以攻击苏联体制,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美国只是单纯地认为受苏联反对的就是他们应该支持的。若列斯,你和我如果真的处在美国,恐怕不到三

  个月就会受不了那里的。

  若列斯:“所以你的意见是.?”罗伊梅德韦杰夫:“哥哥,你应该去中国。”

  看完本章 来说点什么吧

第33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快要终结了

  “现在有很多人在说,美元的金本位快要走到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快要终结了。”“现在说出这些话的人并不厉害,因为现在已经是1970年的7月,在经济学界,这几乎是已经公认的观点了。那么美元的金本位出现崩溃的迹象是在哪一年呢?是1967年,甚至可以说1960年。那时候

  的第一次美元危机就已经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后结局。

  “而我在1967年11月就说过这句话。”中央财经学院。默顿米勒,芝加哥大学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受邀来中财进行有关国际金融与西方经济政策的研讨会。研讨会的第一天,默顿米勒就讲了当前美元对黄金的比率维持越来越困难的问题。或者说,美元什么时候与黄金解钩的预测。“我们可以清楚看到60年代之后美国与其盟国之间日益突显的经济矛盾。欧洲和东亚的经济在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得这些国家逐渐利用国际货市权力表达对美国的不满。”“1967年的法美货币对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法美之间恰好在1967年发生了政治冲突,加剧了两国在货币和金融领域的对抗。法国于1967年夏天退出了“黄金总库”,加快了将美元兑换成黄金的速度,在巨大的兑换压力下,美国的黄金储备从

  1965年的1.25万吨迅速下降至1967年的1.07万吨。

  “法国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独立出去,直接酿成了1967年11月的第二次美元危机。第二次美元危机没有击倒美元,但是击倒了英。”“英镑作为英联邦成员国国际储备的主要形式,在二战后的国际货币储备中一直保持着第二重要储备货币的地位。英镑的贬值动摇了世界对储备货币体系的信心,并引发对美元的攻击。”“今年3月16日,美国召集有关国家央行行长举行会议,与会的西欧主要国家同意解散"黄金总库”,并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建立黄金过渡期规则的计划,包括黄金的双重价格方案,维持金融市场秩序的一

  些措施,以及一个提前激活特别提款权的时间表。

  “这等于释放了明显无比的信号,再不明白的人可能就是傻子了。总而言之,在美国的主导下,与黄金“主动脱钩的货币战略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我从旁观者的角度,在这里也建议中国做好相关的准备。”

  默顿米勒的话引起了与会者不断的点头赞同。当他最后一句话建议中国也做好相应的准备时,陈法一边点头一边说“准备工作在做了,在做了。”默来勒:“副总理阁下,希望您说的在做了不是指刚刚建立储备账户。”陈法还是十分低调地说道:“是有点仓促的,不过现在已做的准备比这要多一点。”

  顾准:“来勒先生,越南战争到现在已持续5年,我是说全面扩天化的越南战争。这对美国当前的政府财政以及国家经济构成了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今后将会如何发酵和演变呢?”默顿米勒:“最近一年我们在谈论的话题是美国的通货膨胀、国内制造业生产力的不断下降,以及与西欧和日本的贸易关系都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情况不断恶化。这些现状与越南战争有相当强的关联

  性,是美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开支导致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

  “与此同时,生产力的不断下降和双挂钩的货币安排使美国在面对德国和日本的竞争时无法利用汇率机制进行调节。随着美国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的不断下降,其国际经济地位也受到挑战。”“到今年6月份,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了9070吨,价值110亿美元,而美国政府的短期负债已经达到了250亿美元,这意味着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所持有的美元中只有44%得到了黄金保证。”“因此,美国只能通过公开打破旧有规则,主动与黄金脱钩,才能维持它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使债权国让步。在这种情况下,摆脱美元的黄金伽锁就成为美国获得更大的国际货币权力的必要选顾准:“当美元失去黄金储备支持,从美金变成美纸之后,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会受到什么样的威胁?”默顿米勒:“会有一段动荡期。如果我的预测成为事实,美元将在明年或者后年初与黄金脱钩,这就意味着从1972年到1977年,美元将会进入一个倒鞍形的周期,先下滑,后回升。”顾准与默顿米勒对话交流,陈法在一旁思考问题。默顿米勒是经济学家,他从经济学的角度预测美元去黄金化之后会震荡5年。但实际上美国政府在决定去黄金化之后就在中东展开了穿梭外交,无数政客在华盛顿和中东产油国之间进行游说,最终

  择。

  建立了石油美元计价机制。这让失去了黄金支撑的美元有了新的支撑物:石油。

  “石油美元”表面上的意思是:石油以美元计价,产油国出售石油获得美元。但实际上石油美元的本质并没有那么简单。它之所以支撑起了美元和美国,靠的不是强制产油国以美元计价进行原油交易,而是要求产油国把出售石油获得的收入,在扣除产油成本和其他必要的进

  口成本后,剩下的盈余用来购买美国国债。

  这样才可构成一个闭循环:美元石油美国国债,一个很大的货币回笼循环。

  当这个循环形成之后,石油价格暴涨对美国政府来说就不是要命的事情了,涨价就涨呗,最后这美元转了一圈还是飞回自已钱包,完成了美国收割全世界的过程。当然美国企业可能会叫苦连天,但美国政府至多也就是装模作样地叫一下苦。

  中东油霸们为什么愿意把石油的利润拿去购买美国国债?因为美国向中东油霸提供安全保证。中东油霸们为什么需要美国提供安全保证?因为油霸们自己很弱鸡,不能打。因为中东地区冲突、民族冲突、宗教冲突、教派冲突剧烈。因为苏联在强势打入中东。

  《中苏石油输送管道西线正式开工》“1970年7月3日,中苏石油输送管道西线在阿拉山口举行工程启动仪式。”“中苏石油输送管道西线以苏联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阿特劳市为起始点,途经肯基亚克、库姆克尔和阿塔苏,东至阿拉山口市,总长2800多公里。”“该管道与古丝绸之路重合之处颇多,因而被称为第二丝绸之路、“黑金之路。”“1969年,中国石油产量已达到5000万吨,但同时国内的石油消费量也达到了5000万吨。在1969年生产的5000万吨原油中,除出口100万吨之外其余均由国内消费,此外年度进口成品的特种油料68

  万吨,现在中国是一个石油进出口基本平衡的国家。

  “在未来,中国的石油产量仍有较大的提高前景,预计在80年代到来前中国的原油产量可达到1亿吨,最终达到1.5亿吨左右,但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会大大高于国内石油产量。”“经济部门预计,中国将在1975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进口量会逐年增大。”“以当前中国的年外贸额及贸易顺差情况,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并不会对国内经济和国家外汇财政造成本质的影响,但在石油进口的过程中,做到石油进口地的多元化尤为重要。”

  从1968年开始就酿的中苏石油管道,现在终于开工了。规划的一共有两条线路,东线起自苏联远东的斯科沃罗季诺原油分输站,经由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内的13个市县区,止于大庆站。西线从哈萨克斯坦到阿拉山口,进入中国之后另有石油分

  输管线送到各个需要原油的地方。

  按照设计规划,1975年管道完工时,东西线每年的原油输送能力是每年1000万吨原油。

  1000万吨原油是多少钱?.....按现在的石油行价是2.23美元一桶,一吨原油是6.57.5桶,1500方吨也就是1.5亿美元在石油危机到来之前,70年代头三年,原油价格基本都在23美元一桶之间浮动。真便宜啊。“什么?中苏石油输送管道出口的原油,中国方面提出,想用人民币付账?勃列日涅夫楞了。柯西金:“中国人是这样提出的。的”勃列日涅夫:“难道用卢布不好么。”柯西金:“无论卢布还是记账卢布,最近都发生了一些波动,记账卢布就不用说了,东欧国家的记账卢布账户出了不少问题,而卢布,也出了价格上的大问题,中国人认为如果用卢布结算石油,会让

  双方进出口的账目变得很不清楚。

  勃列日涅夫:“要更换货币种类这很难办,我们手里拿着卢布,从中国进口货物,中国拿到卢布,再到我们这里购买石油,这不是也很自然吗?”

  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用人民币作为原油交易媒介。苏联那边,苏共中央主席团开了一次会讨论,得出的结果是:我不愿意。中国:OK,那我们继续搞石油管道的工程。反正从正式开工到石油管道落成、通油,还有5年的时间到时候,从这个管道输往中国的原油是200万吨一年还是1000万吨一年,就有得说了。1970年,苏联军工生产继续狂飙。现在苏联陆军的坦克总数已经达到了37500辆,并且还在快速增加。需要注意的是,苏联是在一边大量淘汰老旧的T3485坦克,一边接受新生产的坦克,即便这样

  坦克数量的增长还是非常迅速。

  37500辆远远不是苏联装甲洪流的顶峰,最高峰的时期苏联现役坦克数量5.5万辆。核潜艇,苏联海军现役数量87艘,还有十几艘正在建造。同一时期美国的核潜艇数量是89艘。7月6日,满载排水量4万吨的“基辅”号中型航空母舰在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开工,苏联海军将第一次拥有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的军舰。

  和高歌猛进的军事工业相比,苏联的民用工业经历了6668年的柯西金改革之后,现在逐渐回到保守吃红利的阶段。柯西金改革的确给苏联企业增加了一些活力,也增加了一些民用工业产能,比如从意大利引进的菲亚特技术建立的陶里亚蒂汽车厂在1968年投产,到1970年年产量已经达到45万辆,接近了原设计的

  年产60方辆的指标。

  但是,民用工业这个东西,你不能停止前进啊。停止前进那就会迅速掉落下去直到降级。.南京。一大片工地,中间搭了个台子,算是奠基仪式现场。在台子上,带有“南京”"FIAT"的横幅迎风飘扬。“菲亚特与社会主义阵营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过去有菲亚特苏联,今天,菲亚特中国也来了!"南京菲亚特公司的奠基仪式。菲亚特总裁维多利奥瓦莱塔在现场。瓦莱塔几年前到苏联出席陶里亚蒂汽车厂的奠基仪式,现在轮到南京了。南京菲亚特和陶里亚蒂汽车厂都是现代化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但和陶里亚蒂不同的是,南京菲亚特的主打产品不是轿车,而是中巴车,载客十几个人的中型客车。但实事求是地讲,瓦莱塔来得有点晚了,菲亚特没抢到第一个合资汽车厂的名号,当然,这时候的中国对汽车工业从来不嫌少,不管是哪个国家,不管是不是第一个来投资的,只要敢来我就敢要。急速扩张的汽车工业,大概也是中国做出“石油自产1亿吨仍然会不够用"的预测的主要依据。

第34章 送信来了

  “科伦斯基刚刚才死?!太可怕了!”“我还以为他去世几十年了呢!”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死了。他去世的消息让很多人感到惊,尤其是熟悉沙俄和苏联历史的人。克伦斯基生于1881年,他父亲费奥多尔克伦斯基是列宁的老师(真实)。1905年日俄战争沙俄失败,24岁的克伦斯基加入了民粹主义运动,从此开始干社会改良的工作。1906年被拘留并流放,四个月后返回圣彼得堡。1910年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组织的盟友,1912年竞选国家杜马议员。1916年参与策划了暗杀妖僧拉斯普京的行动,1917年2月担任临时政府主席,执

  掌俄罗斯的最高权力。

  1917年11月被十月革命推翻,自此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谢幕之后五十三年才挂。克伦斯基的继任者是列宁,列宁的继任者是斯大林。现在列宁和斯大林早已作古,克伦斯基却一直隐居到现在。世纪之交的活化石真正走入了历史。听到这个消息,在莫斯科耍笔杆子的陈绍禹(王明)略略叹了口气。在加拿大寓居的张国焘悲从心来。因为中苏关系出现的一些变化,本来已经无所事事十多年的陈绍禹又有了一定的价值,现在能时不时在报纸上发点儿文章了一一虽然所有的故旧都瞧不起他,苏联人也只是把他当一颗不大不小只是还

  有些用场的棋子。

  张国焘比王明惨多了。1950年的时候他在香港暂居,有几位金主办了一本《中国之声》杂志,邀请他当社长,这个职务也还算有头有脸收入也不错的职业了。然而张国焘想把杂志夺过来,作为宣传自己政治理念的自留地,结果惨遭资本主义的铁拳打击。董事会见这个打工人竟敢发表自己的政论,而且还和董事会的主张相左,这还得了,你以为自己还是

  中共的主席呐?立即把他炒了。

  1968年张国焘移居加拿大,此时是1970年,张国焘当个默默无闻的加拿大寓公,没什么收入,主要生活资金靠他已成年当上医生和工程师的儿子支持,就如同隐居在美国的克伦斯基一样。

  不过克伦斯基大概还是比张国焘体面一点,克伦斯基一直在斯坦福大学当学者,做沙俄历史研究。

  那些曾出现在历史舞台的人物一个一个地离去。无论他们曾是不倒翁、常青树,还是昙花一现的流星,一切皆会走向那个唯一的结局。常凯申是从侍从室拿来的情报上看到李宗仁的消息的:1970年7月12日病逝。李宗仁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包括主席总理以及宋庆龄在内的一大票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四年前,1966年,白崇禧在台湾去世。桂系三驾马车就剩黄绍了,在医院插着管子打吊瓶。陈果夫1951年去世,都快过去20年了。李济深1959年在北京去世,阎锡山1960年去世。龙云1964年在北京去世。陈诚1965年去世。孔祥熙1967年去世。马鸿逵五个月前也就是1970年2月去世,马步芳马步青倒还活着。活得最好的可能是张学良,这位常凯申的拜把子弟弟每天按时吃饭睡觉,散散步,练练身体,在台湾二十年一晃眼就过去了,什么

  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愁。

  宋子文在美国插着管子打吊瓶,离挂在墙上也不远了。或是常凯申的一生之敌,或是常凯申的盟友,早一些的时候,听到这些人离世的消息,常凯申总会在日记里抒发书法自己的感受,或是死得好,或是痛惜。现在,常凯申已经不写这些了。“咳,咳。&S%S%&。"常经国:“父亲?"常凯申:“....&S%S%&。f..傅,傅宜生,宜生。”

  宋美龄:“是那个投共的傅作义吗?提他作甚么,您不是教导我们,不要再提起他的吗。”常凯申:“给傅宜生,写封信。”宋美龄:“啊?”常经国:“啊?”给傅作义写信?谁来写?写什么?写好了信谁来送?常经国想再问问,可常凯申头一歪,在半躺着的轮椅上又睡着过去了。..北京。“什么?有一个人,有一封信?”傅作义和程思远联系得不多,程思远说有一位台湾朋友有一封信想转交给傅作义。但是,这位朋友不愿意把信给程思远转交,而是要亲自送。程思远:“许孝炎,《香港时报》的总编,实际上他应该是台湾当局派在香港负责国民党文化宣传工作的人。他应他的一位朋友的嘱托,想把这封信亲手送到您的手里。”傅作义:“这封信.是写给我的?”程思远:“对,收信人就是你。”傅作义把这个消息告知主席,主席:“那就来吧,信送到之后,我们再请他顿便饭。”程思远陪同许孝炎从香港北上,到了北京汽车接进中南海。傅作义打开信封,看了两眼对总理说道:“是常经国的亲笔信。”主席、总理:“嗯。你先看,看完再说。”

  傅作义快速阅览完这两页的信件,之后把信纸交给了主席:“信里面的话大多是虚的,不过有一点可能有实质性意义。常经国提议,两岸之间做一个约定,可以成文也可以不成文,今后不再发生军事对抗或对峙的行动。”

  台湾海峡,1970年的世界上对峙兵力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只是之一”,恐怕还说不上是兵力密度最高的地方。东西德边界、以色列周边、三八线、台湾海峡,冷战1970年代的四大对峙区域。至于越南,那不是对峙,而是乒乒乓乓地交战中。在台湾海峡西面,解放军常驻3个军和1个海军陆战军军部,海军陆战队有2个师(另一个师在海南岛)。空军部队有300架战斗机、160架攻击机、100架轰炸机,其中轰6有24架。也就是大约1/4的空军力量部署在这里。海军就不用说了,三大舰队理论上都可以集中到台湾岛附近作战。另一面的国军,当然是全部身家都在用于防守了。由于大陆一侧的海空军实力在不断上升,国军的海空军力量也在美国的援助下水涨船高。现在国军海军有1艘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中山"号,和大陆这边的"广东"号(原英国“利物浦"号)对等。但是解放军海军还有导弹巡洋舰,根据美国人的观察,它可能类似于常规动力的“长滩"号,这个就没法对等了,美国人给不起导弹巡洋舰,主要是舍不得。国军还有十几艘美制舰队驱逐舰,都经过现代化改造,但是和解放军海军新下水的导弹驱逐舰没法比。海军总的来说就是“守岛尚且能行,主动进攻基本没戏"。国军的空军现在则有F86、F100、F104、F5,以及刚刚到货的F4"鬼怪"。把F4"鬼怪援助给台湾,在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内部是引起了很大争议的,这种飞机在现在一般不是随便就拿来当援助的。台湾拿到了F4,意味着台湾在美国的盟友中的地位达到了英国和以色列那

  个档次。

首节 上一节 183/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