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106节
乔治?凯南:“稍等。这不是事情的关键。帕森斯,我们可能需要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帕森斯:“?”
乔治?凯南:“我们的思维不应该顺着U2事件一直朝中苏同盟出现间隙的方向想。想想其他。中国选择了一个烈度恰到好处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是吗?”
帕森斯:“是。”
乔治?凯南:“中国向我们传递了完整的行动思路,并且,他们还预先把自己这个行动的后半段,也就是再占据一个小岛,也提前告诉了我们?”
帕森斯:“是。”
乔治?凯南:“我们继续返回先前的锚点。现在我要修正自己在1950年3月咨询会上的言论了,现在的中国,似乎,那种持续了100多年的排外心理在消退。”
在乔治?凯南看来,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和美苏关系三者环环相扣,但重心是美苏关系,中国是两极格局中的一枚“棋子”。
中国接着朝鲜战争的机会进入安理会,成为棋手,但中国却在整整9年的时间里和美国断开了官方联系,这很不可思议。即使在冷战最激烈的时期,美苏之间都未曾中断外交关系,中国的态度无疑更具有挑衅性。
乔治?凯南一度认为,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古老民族,在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非常小,因此之后也会有想要摆脱西方世界、自己过日子的强烈想法。
另一方面,乔治?凯南认为苏联人在斟酌事宜时有绝对保密的习惯,对内部安全事务有一种过度的敏感,这就阻碍了美苏之间开诚布公地达成坚实可靠的谅解,中国在过去的10年时间基本也一样。
但现在事情发生了变化,乔治?凯南必须收回自己以前发表的一些观点了。
“中国想做的事情,不仅仅是把中美关系恢复到和中苏关系同等的水平。”乔治?凯南说。
帕森斯:“你是说,中美关系还能更好一些?好到什么程度?”
乔治?凯南:“好到,30年代的美苏关系水平。”
第25章 这才是冷战的正确姿势
“来我们这里买纺织机械就对了。我们菲尼克斯服装工业公司有世界最好的纺织机械和成衣机械。”
“纺织机械是一个专门的工业机械门类。它的技术水平、质量和制造成本,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整体水平。”
“苏联的纺织机械,不客气地说,落后英美20到40年。”
“中国先生,要不要看看这种高压染色机?我不会坑你的,这种是畅销机型,苏联1959年就从我们这里买了3台。”
“或者您再看看转杯纺纱机?也叫气流纺纱机。纺纱速度高,卷绕容量大,苏联人看了都说好,今年上半年一口气订购了6台。”
纽约菲尼克斯公司副总裁亚历山大?勒拿亲自接待中国的纺织工业考察团/采购团,在公司的产品展示厅里他一路走一路口舌生花地描述他们公司的产品,他说的话不知道有几成是真几成是假,反正在他嘴里,菲尼克斯公司简直就是纺织机械的王者,打遍全世界无敌手。
吹嘘倒是无所谓,但在说到具体产品的时候,勒拿三句话不离苏联(他是在打感情牌,他觉得中国人会比较认可就连苏联也要从这儿采购的设备)让中方的考察团的贾科长忍不住插嘴道:“苏联的纺织机械也很强的,我们国内现在就有不少来自苏联的纺织机械。”
“呵呵!”勒拿笑了两声,“苏联的纺织厂大多设备陈旧,和西方相比落后20到40年,即使是最新生产的型号,也只是我们20年前的水平。”
贾科长:“……”
勒拿:“订单是不会骗人的,一会儿我甚至可以带你们去看即将交付给苏联的高压染色机。”
到美国的纺织工业考察团成员大多数没去过苏联的一线纺织厂考察,因此在第一天的参观之后发电报回国询问。
纺织工业部在苏联长期呆过的同志回电确认:
我们都看过了,就是这样的。在苏联考察的时候,在伏尔加河沿岸、中亚连绵不绝的纺织厂群,平均每考察两个工厂就有一个用的进口机械。其中有一些是3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纺织机械,这些苏联已经能够仿制了,但30年代从美国买来的机械还没坏,那就继续用着呗。少部分则是50年代从美国进口的新式机械。
1960年,中国与美国进行实质性贸易接触的这段时间,价值观崩塌的不只有纺织工业部一家。
以前中国与西方国家也有外贸,而且中间还和整个欧洲打开了贸易关系,但这些贸易有很大比重是走的代理/中介贸易,直接到人家工厂里询价、参观、下订单的很少。
纺织机械,纺织工业的“工业母机”,苏联一直在进口。而且据美方闲聊时所说,苏联即使进口了纺织机械,由于工厂生产组织、规章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工厂生产效率也是不太令人满意的。
发电厂等电力设备,苏联正在大量进口。从1950年到1958年,苏联电力体系新增装机容量7790万千瓦,其中苏联自产的发电设备3380万千瓦,其余为从西方进口,进口依存度高达57%。1959年苏联进口发电设备数量有所减少,1960年也一样,预计这两年进口发电设备占当年新增总装机容量的50%或者略低一点。
主要原因据说是中国从苏联进口的发电设备,从19501958年每年都在快速增加,1959年中国的进口需求开始趋于稳定不再增加,所以苏联国内扩建电力系统的时候,能用更多的国产电站设备了。
现在电力部门的老同志回想起当年一五计划甚至更早的时候,中国提出购买苏联设备,增建发电厂,苏联同志总是面有难色扣扣索索的样子,现在终于恍然大悟:
苏联的发电设备产能不足啊!中国从苏联那儿买得多了,他们自己就不够用了,得用宝贵(苏联的外汇说宝贵可能夸张了一点,但也不算特别宽裕)的外汇从西方增购发电设备。
老大哥,您为我们付出太多了没想到你竟然真的卖血支援中国工业化
在另一个中国也派出考察团考察的行业化工,1959年苏联耗资1.66亿美元购买了11座化工厂的成套设备。1960年刚刚过半,苏联在上半年又掏钱引进了7座化工厂。
当然这些化工厂生产的产品都不在巴统禁运列表在内,都是普通的化工厂、非军事用途的化工品,但苏联还是要引进。引进成套化工设备的原因,要么是苏联国内无法生产该设备,要么苏联国产设备能耗高生产成本高,要么是生产出来的化工品纯度、品质等等不如引进设备生产的。
美国这是要和苏联和解、一起对付中国么?
并不。美苏这样才是冷战的正确姿势。
冷战这个“战”字前面的定语是“冷”,两大阵营是要搞搞冷战,不是让你跳过冷战阶段,进入热战爆发的起跑位置就等发令枪响。
还一等就是二十多年。
地球两个超级阵营之间的冷战,让全世界进入了持续几十年的“没有和平的和平”。在对抗的夹缝中,谁能抓住机会,或者顶住压力,一口一口把自己喂肥,谁就能跑赢时间。
随着中美联络小组的谈判不断有进展公布到媒体上,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台湾的地位很危险了。
虽然美国外交部表示美国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将会一直持续,并且肯定设在台北的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会一直工作到至少1965年,但就在此时,美国大使、武官正在与驻台美军的参谋小组会面,了解美军逐步从台湾撤走的具体步骤。
美军撤出台湾的决定以及时间表都是精确计算过的,美国要确保台湾有足够的自保能力,才会放心撤走。
在过去的八年时间,美军顾问团孜孜不倦地训练台军,打造了20个美军顾问团认为合格的陆军师作为守岛机动力量。国军空军早就淘汰了螺旋桨战斗机(而解放军空军至少还有4个师的拉9),并且打算淘汰各种F86及以前的早期喷气式战斗机。
海军方面,1960年8月20日,“中山”号巡洋舰(原美国海军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曼彻斯特”号,CL83)由民国海军人员操纵,驶离旧金山开往基隆。伴随“中山”号巡洋舰一起开回台湾的,还有2艘弗莱彻级驱逐舰。
美军此前从未将克利夫兰级巡洋舰作为战余物资转让给别国,虽然这级巡洋舰在舰队坟场里封存了一大排。台湾获得“中山”号巡洋舰,主要还是因为中国搞到了一条“利物浦”号的船壳,并且把它恢复到了巡洋舰状态。
向民国海军转让弗莱彻级驱逐舰,是因为美军空中侦察发现,上海正在建造一艘长130米以上的军舰,初步研判这是中国自行建造的驱逐舰。现在中国海军有4艘驱逐舰,从苏联引进的二战前建造的老货色。如果中国开始自行建造驱逐舰,那台湾海军现役的4炮舰队驱逐舰可能就扛不住了,得给弗莱彻,搞不好以后还得给台湾基林级。
从台湾撤出的美军落脚点也确定了,小部分撤回美国本土,大部分撤到日本。
在这个消息披露出去后,日本民众爆炸了。现在日本的美国驻军已经高达13.6万了,加上台湾这一窝,那不得奔着15万去?于是,刚刚签署的《美日安保条约》就成了众矢之的。
在《美日安保条约》签订之前,美国在日本驻军的法理依据是《旧金山和约》,驻军的实质是美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在《美日安保条约》替掉《旧金山和约》之后,盟军对日本的军事占领结束了。那现在美国在日本驻军的法理依据是什么?
是日本政府邀请的。换句话说,是日本自愿的
在抗议活动中,派往日本紧急磋商的白宫幕僚室秘书詹姆斯?哈格蒂和美国驻日大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二世的汽车被东京羽田机场外的抗议者掀翻、团团围住,哈格蒂不得不召唤驻日美军,美军陆战一师派了直升机去把两人救出来。
由于这次“安保抗议”太过激烈,日本首相岸信介宣布辞职。
就在岸信介辞职的第二天,日本各行会和商会策划组织第三次中日贸易代表团,打算未来一两个月组团去中国。
那句话怎么说?日本苦岸信介久矣,这个铁杆反华的冷战干将在过去几年100%按着美国的指挥棒行事,第二次中日贸易代表团打开的贸易口子没有继续扩大,反而还因为政治大风向的变化,隐隐有点倒退。
但岸信介也不急。他弟弟佐藤荣作也在政界,现在是大藏大臣,再过几年,家族可以安排他参加党内竞选,到时候又是一个首相。
佐藤荣作之后呢?岸信介看看自己的儿子,今年39岁的岸信和。家族的资源推他儿子上位也是不成问题的,只是岸信和3岁时小儿麻痹成了瘸子,形象上丢分太大,能不能当上首相不好说。
但除了儿子之外还有女儿女婿呢,安倍洋子、安倍晋太郎也算是一家人了。岸信介甚至开始安排他的孙子辈的人生路线了:大外孙安倍宽信、二外孙安倍晋三、孙子(养子)岸信夫,这几个娃娃,培养谁比较好呢?
北京。
时隔11年,恒安石亚瑟?W?胡梅尔又回到了中国。现在恒安石的身份是美国派驻中国的联络小组组长。
恒安石是正宗美国人,但他1920年出生在山西汾阳,父亲恒慕义是美国传教士。二战爆发后,在辅仁大学附中担任英文教师的恒安石与在华北的英美籍人士一同被日军拘捕,关押在山东潍坊的集中营。
1944年6月9日,山东八路、国军“山东挺进军第15纵队”联合突袭集中营,解救了恒安石及其他的英美公民。抗战结束后恒安石继续留在中国,参加联合国救济总署的工作,1949年才回美国。
看看恒安石的人生经历就知道,他来担任联络小组组长(事实上可能享受外交大使或公使待遇)简直太合适了。
“我知道你们的收音机和电视机能在西方市场卖出去,虽然电视机被日本的同类电器压制得很厉害,但终究能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卖出去所以,我认为1000万美元的出口配额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作为联络小组组长,恒安石开始工作了。首先小组要解决中国向美国出口的6000万美元商品配额如何定下来的问题。
其中5000万美元是纺织品,这个好说,由小组中的纺织工业专员办。其他的1000万美元是机电小工业品出口配额。
苏联对美出口也是差不多的流程,但苏联可没主动提出出口机电小工业品。苏联除了卖矿,对美出口一般是自己的“独门手艺”工业品,比如小提琴大提琴(苏联有好木头)、钢琴(几百年的传统手艺)。
有时候也能在西方国家看见苏联产的照相机之类的纯正工业品,但一般会比同类的西方产品便宜1/2到1/3的样子。这时候就不是该担心苏联工业品低价倾销的时候,而是零售商担心苏联产的照相机卖不出去。
而恒安石了解到中国有一些小工业品居然能平等竞争打入西方市场,于是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应该不会太难。配额出口时如果要折价是非常麻烦的,比如一个照相机在苏联卖800卢布,可要想能在美国市场上卖出去,它不能卖200美元(假设4:1的汇率),只能卖120美元,于是苏联就得亏本出货,只为了挣doller。这种价格和汇率方面的重定义、重换算非常麻烦。
与恒安石洽谈的外贸部英美司(新成立的司)机电办主任说道:“收音机确实我们随时都有,还有小型录音机、电视机,也都有。不过为了开个好头,我建议中美之间在第一年的贸易中试试这个。”
机电办主任拉过来一个手提箱,在桌子上打开,看起来这个手提箱是个便携式打字机?
可不对,这个打字机的键盘没有26个字母,只有一撮09的数字键盘,一撮数学运算符号?
主任:“计算器。啊,不是计算机。虽然它也采用了晶体管,但是它只有简易的计算功能。我想与联络小组谈的就是,能否通融通融,把这个当成‘小型家电’,或者‘小型电器’,卖到美国去。”
第26章 收音机市场太卷了
这一次的中美贸易属于是开端,国内的产品如果挤进第一批商品列表中,而且有比较好的市场反响,让销售商赚到了快钱,这对以后的贸易有很大好处。因此,中国希望这第一批的贸易当中,商品种类适当多一些,且都是出口前景比较好的商品。
另一方面,中国力推在1000万美元的小工业品出口中增加电子计算器,主要是为了多挣钱。
世界第一台便携式(手提箱这时候就算便携式了)计算器是1963年由夏普推出的,现在还没有。这是一个此前不存在、但历史证明会爆火好一阵子的产品分支,现在中国独家闪入,那就意味着初期有极大的利润空间。
反观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市场太卷了。中国货与欧洲货、美国货、日本货激战,日本的几大电器集团之间还互相战,尤其那个新改名为索尼的东通工公司更是罪恶滔天,便携式收音机的利润率一直被压在1215%的样子。
当然,利润率1215%也很可观,比利润率只有个位数的纺织品高不少了。但这一切都比不上半导体/计算机,直到现在,北美一台低配版计算机还要至少6万美元,稍微像样点的计算机还是十几万的价位。
计算器现在天电集团核定的生产成本是卖价4000人民币就不亏本(800美元)。它的成本现在也不算多高,计算器用了650个晶体管,现在成本不到1元/枚,7划段码管是小灯泡面板。功能嘛,除了四则运算之外,只是有少数几个科学计算功能,没有磁芯存储器(这是野战炮兵计算机才会配备的),没有记忆功能。
就这样的计算器,在北美出售的时候,定个两千三千美元一台,有的是人买。哪像收音机市场那么残酷。
1960年初,索尼推出TR60收音机,和六年前的TR54一样,差点儿颠覆便携式收音机市场。
TR60的尺寸即使拿到21世纪看起来也不像是傻大笨粗的史前古董了,索尼在广告宣传中反复强调的就是,TR60可以塞到衬衣的衣兜里。
中国这边也看到了TR60收音机的广告,天电集团消费电子实验室还没拿到TR60的真机就受到了一次惊吓。
“老单!老单!”项目设计师徐涵喊道,“赶紧拿一台桂花牌的样机过来!”
桂花牌收音机是天电的第三代便携式收音机,第一代梅花、第二代丁香。梅花被TR54击败得很彻底,丁香可以与TR54抗衡。第三代的桂花牌也是打算在1960年推出的换代产品,现在索尼的TR60突然抢先发布了。
不但抢先发布,还特别骚气地在电视广告里秀它能塞进衬衣口袋的便携性。
老单拿来一台桂花牌收音机,桂花项目组组长徐涵叨叨道:“咱们的这个桂花牌,也得能塞进兜里,如果塞不进去,可就麻烦了。”
老单一把拿过桂花牌收音机,嗖地塞进了自己衣服的上兜。
徐涵:“错了错了,不是塞到中山装的衣兜里,我是说,他应该得塞进衬衣的上兜里。”
老单:“那可得使点劲。”
徐涵:“……”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