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104节

  人家是二战时的五星上将,你那时候还是个州书记呢。气场强大的艾森豪威尔对赫鲁晓夫拍桌子的举动毫无反应,拒绝了赫鲁晓夫的道歉要求,气得赫鲁晓夫提前离开会场返回国内。

  回国之后赫鲁晓夫马上让这个被俘的飞行员上法庭受审,判入狱3年及苦役7年。格伦?唐纳威开始了在西伯利亚种土豆的艰苦生活,直到一年零九个月后,一个克格勃上校鲁道夫?阿贝尔在美国纽约因间谍罪被捕,格伦?唐纳威这才被交换回国,一在美国落地就喜提国防部服役奖章、情报之星奖章、银星勋章、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和战俘勋章。

  “赫鲁晓夫向我们发了一封电报,是以苏共中央主席团的名义发给中央书记处的。”

  在会议室,总理手拿一份电报。这封电报很长,一页纸居然写不下,正文延伸到了第二页。

  刘委员长浏览了一遍电报:“这写的什么鬼呀。”

  几个人传看了一遍电报,写得还真是“潦草”,不是说字迹,而是说逻辑,有点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刘委员长看完电报就很肯定地说,这绝对不是苏工中央主席团集体审阅过的电报,而是赫鲁晓夫一个人起草的。

  要不,还是请苏联驻华大使过来亲口说说?

  苏联驻华大使斯捷潘?契尔沃年科果然说得更有条理一些。事情是这样的:

  赫鲁晓夫被U2事件和四国首脑会议气到了(主要是后者,他认为在四国首脑会议中自己受到了轻视),认为苏联提出的缓和政策并没有换来美国及北约的信任,他们仍然无孔不入、想尽一切办法地欺负苏联。美国不可信,北约不可信。

  之前社会主义阵营对美国的缓和政策过于软弱了,从现在开始,应该对美国强硬起来。苏联将会在欧洲增强军事力量,增强政治手段以与北约的侵略抗衡,在东方战线,作为对苏联的策应,希望中国同志也采取一些更强硬的措施。

  听完契尔沃年科的解释,中央书记处沉默了。这,有点尴尬啊。

  第二份公文包显示的未来景象要如何改变?中央书记处集体讨论的结果是,首先要让中国更快地变强,这是未来10年内中央的主要工作。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做一些其他的积极主动的事情。

  要让中国更强,与美国的关系缓和下来是十分必要的,打开和全世界交流的窗口,迅速发展工业,实现城市化,拉平城乡差别和东西部差别。同时,由于第二个公文包里内含的科技、工业、经济情报十分丰富,这就让打开窗口之后的中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如果外部环境又倒退到剑拔弩张的状态,那一切就无从谈起。

  但现在赫鲁晓夫的电报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别忘了,1950年2月,我们和苏联签署的可是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同盟!

  既然现在是同盟状态,那东西两个方向必须做出一些策应。

  刘副主席:“我们是该做一些动作,我不是说我们要‘敷衍’啊,但是,这些动作应该是既有国际的影响力,同时,又不会从本质上导致中美重新进入军事对抗的动作。”

  朱总司令:“现在海峡两岸,国民党的军队又重新收缩回去了。空军121空战之后嚷嚷着要扳回一局,可121之后,国民党的飞机又不出来了,只在台湾海峡里飞,不到福建上空飞行。我们的飞机深入到台湾海峡中央去歼灭他们的飞机,现在的情报体系还没有建设好。海军方面我了解到的情况也差不多,现在国民党的军舰活动范围不超出台湾海峡,在广州外海、上海外海,已经一两年没有看见国军军舰了。”

  总司令想的是,苏联说要搞点事,我们就把常凯申揍一顿,也算有个交待。但常凯申龟起来了,这可不好。

  总理:“或许,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只限于海峡两岸?”

  总司令:“恩来,你是说,我们直接与美国发生对抗?”

  总理还是笑着摇了摇头。

第22章 重返南威岛

  北纬8度38′30″,东经111度55′55″。

  这里是南海南沙群岛海域。

  1960年6月,今年的第三号台风刚刚掠过南海,这片海域处于台风的边缘区域,现在海面的风浪大体上平息下来,但还是有34级浪和4级风。

  夏夜海洋上空满天星斗,银河像一条玉带横跨天际,星空下的海洋黢黑一片,静谧的海天中又隐隐能听见浪涌的低哮。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广东”号巡洋舰、“东莞”号护卫舰、“江门”号护卫舰、“星海”号运输舰(征用的商船)、“罗宵山”号大型登陆舰、“云雾山”号中型坦克登陆舰,六艘舰船组成的编队正从北向南航行。

  编队中的1巡、2护,是现在南海舰队的全部水面战舰主力。

  由于台湾隔绝了南北,南海舰队的大舰无法从北方的造船厂造好之后调动到这里,因此,除了鱼雷艇之外,南海舰队的军舰全都要靠“本地解决”。“广东”号是从英国买来的“利物浦”号船壳,“东莞”“江门”号也是从香港买来的船壳,原本是二战时英国的“花”级护卫舰,或者说远洋渔船。

  广州造船集团已有军船船坞,正在解决护卫舰建造所需的配套零件的生产问题。如果进展顺利,大概可以在1960年下半年在广州建造高速导弹护卫舰,但那是两三年以后的事了,现在南海舰队能依靠的,就只有这几艘现成的军舰。

  编队的目标是南沙南威岛,在未大规模填海之前,以天然面积计算,南威岛是南沙群岛中第四大岛,陆地面积0.15平方公里。

  南威岛出现在中国人的版图中很早。宋元时期就有记载,明朝时的中国渔民称南威岛为“鸟仔峙”,19世纪英国航海家詹姆斯?霍尔斯堡“再次”发现了南威岛,将其命名为Storm Island (风暴岛)。现在南威岛这个名字是民国在1946年接收该岛时,广东省政府主席罗卓英起的。

  不过民国只是给南威岛命名并登岛插旗立碑,并没有在南威岛驻军。1949年解放后,是解放军最先向南威岛派驻军的。

  当时在广东的叶帅除了下令驻军南威岛,还提议在南威岛驻扎小型舰队,作为援越抗法行动的一部分。后来海军真的开始考虑这个建议,拟在南威岛建立一个鱼雷艇基地,如果建成,这里会形成一个大约200海里半径的海上控制圈,这对当时在南越搞事的法军或者美军都会非常难受,因为海上运输线被人插了个眼。

  海军就真的开始建设南威岛了。建设方案得到了苏联的协助,鱼雷艇基地的建设工程也拟定由苏联提供一部分援助。

  可南威岛鱼雷艇基地开建不到半年,美国就发现了这个工程的存在,并做出了强烈反应。1956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司令英格索尔向中国发出了相当强硬的声音,他表示绝不容许任何“红色势力”留在南中国海,如果中国执意在南威岛建设鱼雷艇基地,美方将“采取一切可能的行动”消除这一隐患。

  在英格索尔的强硬表态下,中国缩回去了。

  南威岛的鱼雷艇基地工程全部停建撤除。1956年底,南威岛上的解放军守岛部队撤编回国。

  (这不仅是小说位面,也是现实位面的历史。国家和人其实都一样,在绝对力量差距的时候就只能认怂)

  理论上此时南威岛还在中华民国版图内,国军可以重新进占该岛,可此时国军面临严重的兵力(实际是人力)不足问题,能做的只是派了一艘军舰,到南威岛上岸插青天白日旗。

  国军军舰走后,南越军舰来了,此时南越也没有足够的部队在南沙群岛到处驻军,南越军舰舰员上岸,把晴天白日旗丢掉,插上越南共和国的国旗。

  1957年到整个六十年代,南威岛就是如此循环往复,直到1973年,趁着局势一片混乱,南越海军陆战队登上南威岛建立军营,随后北越统一南方时该岛的驻军宣布起义易帜,南威岛就被越南事实上占领了。

  现在,为了应付美苏局势紧张的问题,对苏联“提高东西对抗强度”的要求做出策应,中国必须也在东方搞点事情,以体现中苏同盟的精神。

  在哪里搞事情呢?南沙群岛。在南沙的诸岛礁中,最好搞事情的是南威岛。

  “我编队已过太平岛,国军军舰和飞机未出现。”

  “广东”号巡洋舰上,雷达探测编队四周100公里的空域啥都没有,海面32公里范围内也是啥都没有。编队指挥、南海舰队副司令员来光祖在舰桥听到雷达部门的报告,在海图上再次确认了当前编队的位置,发出命令:“编队航向176,航速不变。”

  刚才为了躲开永暑礁的水浅地带,编队稍稍向左转了一下,现在该转回来了。

  “我还以为永暑礁是很大的地方呢,原来根本没在海上冒头啊。”

  政委手中的手册是英国人测绘的南沙岛礁图,永暑礁那儿初看上去是长宽各几公里的极大的一片区域,但再仔细一看,那个马鞍一样的形状并不是陆地,等高线上写着的数字是“5”,意思是在水下5米。

  来光祖:“这是一个礁盘,平常海况下,它最高的地方离海面都有5米。”

  政委:“但这个礁盘真是大。如果我们给这个礁盘填上土,让它露出水面,那可不得了,做个飞机场都绰绰有余。”

  来光祖笑了:“老徐啊老徐,你这都可以写科幻小说了,十几平方公里的礁盘,你要把一座山运过来填下海啊。”

  南威岛,佛晓。

  和夜晚相比,早晨的风浪又有少许降低,现在是3级浪、34级风。

  南威岛上应该是没有驻军的,无论国军、美军、南越军都没有。不过为保险起见,这次重建南威岛基地的行动仍然出动了海军压箱底的“广东”号巡洋舰。此时“广东”号绕着南威岛转圈巡视,2艘登陆舰和1艘运输船是向岸上运送物资的主力。

  “云雾山”号中型坦克登陆舰首先冲滩靠岸。它是两艘登陆舰中稍微小一些那艘,吃水浅、能将人员、物资和车辆直接送到陆地。登陆舰开足马力冲向滩头,一直冲到水深不足1米的地方,放下跳板,海军工程兵从船首门出来清理岸边的杂草,给松软的沙滩加上硬化路面。

  再然后就是各种物资搬上岸。此时工程兵发现,四年前撤离时留下的军营还矗立在岛上,只是经过几年的风吹雨打变得非常陈旧。

  陈旧没关系,修一修就能继续用。除了修缮旧军营,这次编队还带了足够的物资,能在岛上建立新的够100人长期驻守的营房和设施,而常态的驻军是40人。

  中型坦克登陆舰把物资卸空,倒车退出滩头,更大个的“罗宵山”号大型登陆舰来了。

  这两艘登陆舰都是从香港买到的战争剩余物资,本来已经卖给民营公司当做滚装运输船用了,中国买过来之后又恢复成了军舰。“罗霄山”号采用的是在简易码头卸货的模式,它的首门打开之后,从里面开出来的是T3485坦克。

  这次编队一共带了4辆T3485,这是建立岛上防御最简洁、最快速的方法。0.15平方公里的岛屿其实不大,四辆坦克分在四个地方,炮口分别指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南威岛就立刻有了炮台防御体系。

  《我海军守岛部队进驻南威岛》

  《以岛为家 奉献如火青春 保卫祖国海疆》

  《南威灯塔 渔民的守护者》

  都说了这次重占南威岛是为了对赫鲁晓夫提出的要求做出策应,因此,“广东”号编队在南海干的事根本就没打算保密,海军工程兵上岛,南海舰队随行的记者就向后方发报道了,然后先是军报,后是人民日报,都陆续报道了这件事。

  主要是让苏联人看到中国朋友在东方也是有动作的。1956年中国撤出南威岛苏联也是知道的,苏联曾准备为这里的鱼雷艇基地提供支援嘛。现在中国重返南威岛,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提升这一地区的“对抗热度”。

  不过,和四年前略有不同的是,此次中国并不打算在南威岛建立鱼雷艇基地,至少在一期工程里面没有这个计划。

  重返南威岛之后,我方在岛上建设的一期和二期工程是:

  首先在南威岛建设一座30米高的大型灯塔,为过往的商船和渔船提供导航;

  其次是在南威岛建立一个海上应急救援中心,在台风到来时如果有渔船陷入危险,这里可以提供救援,或者渔船可以直接开往南威岛,在这里的简易码头避风。

  总之,南威岛上建立的大型设施都是民用的和平目的的设施。只是,由于两百海里外就有一个国民党的太平岛存在,为了保证南威岛不失守,我方得在岛上派驻一个排的兵力。

  一个海防步兵排加若干灯塔值守人员、应急救援中心值守人员,总共四十多人吧。后勤补给方面,岛上设施建成后需要运输舰和运输船每个月跑一趟,运送食品淡水等基本的补给。二期工程会在岛上用水泥修建一个大面积的雨水收集场,如果这个东西修好,以后补给的时候就不用送淡水了。

  在“云雾山”号中型坦克登陆舰靠上南威岛之后的第二天,一架从菲律宾起飞的美军海上巡逻/侦察机就来了。侦察机在南威岛及周边海域绕了三圈,看清楚了南威岛旁边的“广东”号和其他军舰,看清楚了正靠在南威岛边的中国登陆舰,然后返航。

  “你方的海军军舰出现在南威岛,并且我方已侦察确认,你方出动了登陆舰,很显然已经将一些人员和物资运送上岛。这如何解释呢?”

  美国海军的巡逻侦察结果很快反馈到华盛顿,白宫派人来找我方的联络小组询问了。

  “经过慎重考虑,我方决定在南威岛恢复驻军,”联络小组向白宫的秘书解释,“我们考虑的是:第一,中国海洋渔业的发展需要在南沙群岛有可靠的民用设施保障渔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第二,贵方应该清楚,随着中美关系不断趋于正常化,中国的海上贸易量将会有明显增长,南海地区是繁忙的贸易航线,过往商船需要在此处有灯塔的指引避开暗礁。”

  白宫的秘书气呼呼地走了,第二天拿来了一叠更清晰的照片:“我们看到你们在岛上派驻了坦克,照片很清晰,这应该是T3485,对么?”

  联络小组:“昨天我还没说完。第三,由于太平岛上有国民党军队进驻,我们建有民用设施的岛上也需要一定量的防御。”

  对南威岛的问题,白宫和联络小组嘴炮打了好几天。

  不过,白宫虽然和联络小组“急了”,但这几天时间里,第七舰队或者五角大楼并没有高级将领出来放话。

  看到这个反应,中方就知道,自己“拿捏”得很准确,中国重返南威岛,固然是会引起美方不高兴的,但只要措施得当,不会引起中美重新转向对抗。

  “得当”的措施包括:我方联络小组代表奉命向美国作出保证,只要该地区的形势没有彻底转向战争,中国在南威岛上只部署用于防卫本岛的力量,不部署鱼雷艇、攻击性飞机等能改变地区力量平衡的武器装备。

  中方的这个保证让美国消除了一些不爽,但还是有点不爽。白宫的回应是:第七舰队以菲律宾为基地的海空力量,将会继续在南海海域进行常态化航行和巡视。

  意思就是你这个南威岛最好是不要在偷偷修远程攻击力量。

  中方给予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回答,还是强调先决条件“只要该地区局势不崩坏”,中国就会让南威岛一直保持和平“无害”。

  来来回回的争吵持续了两个星期。两个星期之后,白宫与联络小组的新一轮洽谈,终于脱离了南威岛话题,转到了可口可乐公司在华投资建厂的事情。

  南威岛的事情就这样“过去式”了。

第23章 中美让全世界惊掉了下巴

  白宫与联络小组一致决定暂时忘掉南威岛的事,开始新一轮正常洽谈,话题是可口可乐公司在华投资建厂。

  可口可乐?建厂?为什么呢?

  这还得从上次美国提出的1亿美元出口配额说起。

  “不自由”的贸易就是配额制贸易,美国开出的条件是这1亿美元的出口配额需要包含500万美元的可乐。中方坚决不要可乐,宁可把这500万美元转到购买粮食方面,即粮食进口中方愿意从3000万美元提高到3500万美元。但美方谈判代表身后就是公司利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打过招呼了的,因此美方也不肯让步。

  纠缠了几个回合,双方终于找到了一个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1亿美元的配额单子里面不要可乐,粮食出口上升到3500万美元,这算是中国方面谈赢了。作为变通或者说补偿,中国在外国投资方面开个口子,允许可口可乐公司在上海投资设立一个可乐工厂。

  可乐工厂预计美方投资450万美元左右,美国本土的浓缩液运至上海灌瓶。这个工厂运转起来之后,比直接从美国进口可乐赚得多,因此可口可乐公司十分愿意。

首节 上一节 104/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