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79节

还请国君怜悯。”

洛辞和洛言对视一眼,有些没想到居然会是这个原因。

这四人是他们那一脉最后一代,基本上到了这一步,由于失去素王的庇佑,都会想要为子孙留下一些底蕴。

毕竟家中有藏书能接受教育的才能叫贵族,洛国的情况还算是好,现在列国很多公族手中都没有大量的藏书,一个不慎就会沦为庶人,再难翻身。

他们想要学习公室培养子弟的方式,但是公室最珍贵的就是知识。

不论天赋擅长什么,不论有什么样的迷茫,公室都能找到对应的资料为子弟解答。

李耳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道理,而且他阐述的道理如此精妙,却只有五千言,完全能够用珍贵的布帛记录,这让他们很是激动。

先将五千言记下,之后再慢慢地用竹简将注释记下,只要家中有这些书籍在,即使一时困顿,也有翻身之日。

对于四人的想法,洛辞笑道:“做祖先的,想要为子孙留下底蕴,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这是孤过去的疏忽啊。

你们想要书籍,这是非常合理的,你们功勋卓绝,又是公室子弟,理应是赐下一些书籍的。

不过你们不需要太过着急,伯阳公在学宫之中立地成圣,扬名列国。

恐怕在列国之中不得志的士人都要往学宫之中而来,宣扬自己的治国方略。

到时孤允许伱们派出记录之人,守在学宫之中,尽情的攫取其中的智慧精华。

不过最关键的是让家族子弟参与其中,甚至自己著书立说,推陈出新。

子孙昌盛,难道氏族会衰败吗?

公室还需要公族的翼护,公族昌盛,公室才能长存啊!”

见到洛辞不仅仅愿意将《道德经》的典籍赠予他们,还允许他们进入学宫之中记录。

几人激动莫名,直接附身叩首拜道:“国君。

你的恩典我们实在是无法报答,只愿意生生世世的翼护公室,守护素王传承。”

学宫创立之时就有两大目的,第一是为洛国培养人才,第二是为公室增强底蕴。

所以这是公室的禁脔,现在居然愿意放开,这怎么能不是天大的惊喜呢?

等到四人一走,洛言便叹道:“父亲,局势已经纷乱到这个地步了吗?要开始加快收割的脚步了?”

洛辞靠在榻上沉声道:“伯阳公这样的大贤会越来越多,说明有识之士认为世道纷乱。

先祖明公作出了王道和霸道,现在王道已经散在了诸国之中,霸道之术,还不知道要如何传播出去。”

洛言皱眉道:“霸道之术,有伤天和,国家强盛,万民为奴,还是不要传出去了,就将它束之高阁吧。”

两人同时长叹一声,知道这天下才智之士如过江之鲫,王道现世,霸道是不会远的。

第69章 天下公子,尽皆来洛

洛辞和洛言预料到了那些落魄的贵族士子会来到洛国,但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一件事,那就是现在是休战期!

晋国、楚国、秦国这三个大国在洛国的见证下,签订了停战的盟约。

这份盟约是齐晋秦楚洛五大国的意志,哪个不开眼的敢在这个时候挑事,于是整个诸夏世界仿佛突然之间被按下了暂停键。

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圣贤出现在了洛国学宫,与此同时洛国学宫开始邀请天下士人,这些因素一结合,在列国之中造成了巨大的风波。

天下才智之士,岂不是全都要到洛国之中了?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楚国!

楚国之中向来有三公一戚,四大氏族的说法。

所谓三公就是楚国三大公族,而一戚就是洛氏小宗,姬姓项氏。

项氏虽然已经别出,但是洛氏流传下来的培养继承人的方法,还有洛宴入楚的时候带来的大量书籍,让他们傲然于楚国之中。

而且公族与楚国王室同姓,不能婚姻,项氏却能一代代的和王室联姻,维持地位,颇有一种齐国在西周时的感觉。

项城直接面见楚王说道:“王上。

在先祖的记载之中,洛国有天下所有的书籍。

那些存放书籍的房屋比宫殿还要高大。

制作书籍的竹简将一整座山的竹林伐光。

每天有一千个人来为书籍擦拭油脂。

这就是洛国公族贤能的原因啊。

现在洛国学宫之中出现了圣贤,还愿意将珍藏的书籍取出来,那么天下有志扬名的贤能之士,难道会不去学宫之中吗?”

楚王恍然大悟道:“自然是要去的,若是能在学宫之中扬名,力压天下贤能之人,这是成为圣贤的道路啊。

若是圣贤愿意入仕列国,列国君主自然要以国相之位授予啊。”

项城笑道:“若是得到大贤辅佐,楚国才能更加强盛。

不过臣今日来劝谏王上的,是应当命王子前往洛国招揽人才。

那些穷困潦倒的士人,若是王子礼贤下士,难道会不效死追随吗?

若是真有大贤之人,臣愿意让出国相令尹的位置,为您招揽贤才。

再带上我楚国之中素来有贤名的士人,前往洛国学宫之中扬名,证明楚国之中亦有圣贤之道,难道不能洗脱中原诸侯对楚国的偏见吗?

若是能够实现这两点,楚国的称霸大业想必就能实现了。”

楚王有些感动的说道:“国丈,您真是忠臣啊,为了楚国甘愿放弃国相之位,寡人应该如何报答您呢?”

项城执手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呢?

臣的先祖说过要与楚国共存亡,臣现在依旧愿意向您许下这个誓言,项氏与楚国共存亡。”

狠狠地在楚王面前刷了一波好感度和信任度之后,项城成功的获得了一项权力,他可以挑选前往洛国的使团的成员。

这就是他想要运作到的东西,周王室衰落不可避免,项氏将所有的宝都压在了楚国身上,现在能去洛国薅一波羊毛壮大楚国,他不会放过。

秦国的反应稍微慢了一点,但是在宣芈的点拨下,秦国同样派出了堪称豪华的队伍,由公子带队,前往昭城。

洛国昭城,洛辞和洛言望着秦国和楚国递来的国书沉默着,国书中说的很是客气。

“昔年太子言协调三国,最终列国罢战,得以各自安定国中,这是您的功劳。

列国之间征伐频频,想必是缺少德行的原因,洛国学宫之中有圣人出,想必是来教导世人的。

楚国地处偏远,如果能在学宫之中得到圣人教诲,想必对诸夏是有好处的。

您是洛国之主,还请您代为照顾楚国士子,孤将美玉、黄金、宝石、布帛献给您,用楚国的友谊来回报您。”

洛辞拍了拍洛言叹道:“秦楚一来,齐晋肯定会到,到时候列国都会到,休战期怕是要变成备战期了。

言儿,为父马上就要去见素王了,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洛国的卿大夫们已经麻木了,洛青衣是专门负责接洽各国使团的,但是现在他数了数自己手中的国书,不下三十份!

“兄长,现在邦周还有多少诸侯?”洛青衣面色有些呆滞的问着自己的兄长。

洛符节想了想说道:“千乘之国只有十家,其他的百乘之国应该还有三十多家,基本上都是大国附庸。”

“这么多的公子来到国中,光是安全就是大问题,尤其是这个吴国太子庆忌,他的父亲刚刚被刺杀,现在逃来洛国之中,难保吴伯的刺客不会追来。”

洛符节摇摇头说道:“以后恐怕就没有吴伯了,这位新的吴国国君,大概要学楚国称王了。

吴国太子庆忌要来就让他来,若是庆忌真能杀回吴国,这大概就是他这一脉真的有王命吧。”

第一个来到洛国的使团是齐国,这些年齐国之中公族和卿族也有些做大,但齐侯认为还在控制之中。

楚国和秦国的到来让所有人都有些侧目,要知道前一段时间,这两国还和洛国在颖水之中对峙,尤其是晋国人,直接就要和秦楚火并起来了。

秦楚两国是因为信任洛国,才会将自己的公子送来,洛国的声望由此可以观之。

列国公子来到洛国,这让天下郁郁不得志的士人更是蜂拥地向着洛国而来,有的人想要问道于李耳,有的人想要阅读素王的思想,还有人要捍卫《洛语》的王道大义。

无数人来到了这里,还有无数人要来到这里。

……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的乱世,但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不同的,这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

在洛氏的主导之下,洛国的学宫成为了天下学术的汇聚之地,无数的圣贤在这里争相登场,无数迥异的思想在这里发源,朴素的辨证,德治与法治的交锋,敬天爱人的思想,人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最可贵的是,洛氏将这些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无数次为民族的前进注入了新的动力。——《先秦哲学纪要》

不仅仅只有贤才入洛,没想到吧。

下午还有4000字。

第70章 孔子

曲国,经过齐国连番的打击,曲国已经是个不足两百里的小国,爵位虽然没有降为君,但已经是大国附庸。

孔丘是曲国之中有贤名的人,他曾经在洛国学宫之中治学,论对《洛语》的理解无人能出其右。

“洛侯,素王制定了天下的礼乐制度,于是有了邦周的五百年兴盛。

直到现在,只有洛国还恪守着礼乐,这就是洛国始终兴盛的原因。

但是您为什么不在天下之中重新建立礼乐呢?丘不明白!

只要天下人人都奉行礼,君主践行仁,臣子践行忠,天下不就安定了吗?”

这是孔丘对洛辞的发问,他很疑惑,他不理解,他从古人的典籍之中悟出了“仁”的道理,但是却发现就连洛国都不去推行。

于是他想要离开洛国,寻找愿意接受自己学说的君主。

“仲尼啊,您是大贤之人,《洛语》的王道会因为您而兴盛,留在学宫之中吧,阐述您的仁道,洛氏会记录下来,为您传承下去。

从三王五帝到如今已经两千年,往后的世界还有无数个两千年,您的学说如此瑰美而贴合人性大道,这是迟早都会兴盛的学说啊,为何您一定要现在兴盛它呢?”

这是洛辞对他的评价,一个拥有崇高品德的人,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王道是有用的学问,仁义是应当被提倡的道理。

但不是现在有用的学问,所以洛辞希望孔丘能够好好的讲学说写出来,寻找传承者,但不要试着去做官,因为那是注定失败的。

但是洛辞自己是洛氏之人,他知道即使千百年过去,素王也会一直关注着家族,所以洛氏嫡系向来做事以百年为计划,乃至于为千年之后做准备。

这是洛氏的底气。

首节 上一节 79/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视:红楼庶子,开局大雪龙骑

下一篇:从红楼开始的大黄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