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380节

很自信!”

洛无疾闻言忍不住笑起来,在他还年轻的时候,孝武皇帝是他的主君,二人之间的关系,虽然不如刘彻和霍去病这父子两人,但依旧超过普通的朝臣。

主要原因是,过去的皇帝,受命于高高渺渺的苍天,而刘彻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是素王所降生的天子,是受命于素王上皇,所以和素王留在人间的血脉应当亲近,理由很离谱,但是非常符合刘彻的脑回路。

“孝武皇帝对家族很信任,按照家主的记忆,孝武皇帝曾经说过‘朕乃素王之子,尔乃素王之裔,便如宗室一般’。”

洛无疾微微点头道:“孝武皇帝的可以跳过,他是古今难见的圣王天子,看问题直达本质,不会对洛氏动什么心思。”

越是聪明睿智的人,越会谨守本分,刘邦强就强在,那么大岁数了,竟然还英明神武,还能横扫天下,大多数的皇帝到了他那个年纪都已经开始昏聩了。

洛氏众人闻言便将刘彻的资料放到一边,伸手拿起了孝鼎皇帝刘进的资料,对刘进众人忍不住就皱起了眉头,这位皇帝没什么大问题,算是个好人,只有一个问题,却很致命,那就是不杰出!

“孝鼎皇帝刘进。”

第447章 高低端路线

望着调查报告上的记载。

洛盛开口道:“孝鼎皇帝对家族的态度并不差,我的姑父冠军景桓侯是他的表兄,姑母是他的表嫂,无双侯国的建立,孝鼎皇帝投入了很多的资源,他是个性格平和的皇帝,与家族之间并没有对立的情绪,只不过自姑父薨逝之后,姑母就没再去过长安,可能在这个期间,孝鼎皇帝受到了影响。”

洛无疾轻咳一声道:“孝鼎皇帝有些耳根子偏软,比较容易听信一些谗言,这是极有可能的,他对家族的态度取决于身边的臣子和亲戚。

当今天子呢?”

一位洛氏女脆声道:“陌生,当今天子对家族的态度是陌生,他从诸侯王入主长乐,家族没有接触过他,不过他意志坚定,基本上不受到臣子的影响。”

皇帝刘旦是个武功皇帝,在战阵之上拼杀,这样的人通常不会朝令夕改,有自己的判断。

嗯……

至少年轻的时候,英明神武的时候是这样。

老了之后会不会昏聩那就不知道了,毕竟就连李隆基前半生那个级别的帝王,昏聩起来直接血崩的他妈都不认识。

“所以目前家族在皇帝眼中并不是威胁。”

这不是凭借感觉得来的,对于这个结果,家族不算是很意外,万事万物都有一个规律,除非碰到叫门战神那种,否则衰落总是缓缓而来的,家族和皇室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多年结下的政治互信,不可能突然就消失了。

“但确实在变差,刘氏皇帝的综合素质在下降,双方之间的互信在降低,可能会遭遇不测,不过家族无所畏惧。”

大多数忠臣的下场取决于皇帝,很多人称颂李世民不杀功臣,就是因为不杀功臣的皇帝不多,同样,愿意给臣子善终的皇帝也不多。

因为奸臣不愿意给皇帝背锅,皇帝就只能选择忠臣来背锅了,我们通常将皇帝的这种品质称之为,刻薄寡恩。

很多人将刻薄寡恩列为优秀皇帝的品质,并且时常用汉景帝来举例,这其实有些倒果为因。

汉景帝是因为本身政治能力就优秀,他的刻薄寡恩并不是优点,这种只会造成离心离德的特质,怎么可能是优秀品质?

崇祯皇帝也刻薄寡恩,疯狂甩锅,大明朝的文官确实坑,但是忠臣也是不少的,里面给他做事的人很多,结果出了事转过头就被他坑死。

崇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他连个找背锅的人都找不到,临死之前,只能无能狂怒,留下一句“文臣皆可杀”。

估计大臣们很委屈,给你做事的都被你自己收拾了,现在没人给你背锅伱还委屈上了。

“家族无所畏惧!”

众人齐声道,话语中满是坚定,洛氏最不怕的是阴谋诡计,最担心的是正大光明,天子终究是天子,除非洛氏愿意打碎政治规则,否则面对天子天然就处于不利的局面。

“刘氏宗亲对家族的态度不算好。”

洛氏子嗤笑道:“刘氏宗亲对家族的态度一向不好,他们总是在试图证明自己是最尊贵的。”

皇族对于自己是第一家族似乎有一种执念,李世民排氏族志将李排在第一,宋代编百家姓,同样将赵放在第一,现在刘氏同样如此,但是人心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邦周之中,姬姜最贵,姬姜之中,洛吕最贵,这是千年流传下来的习惯,吕氏主支被灭,声望遭遇了重大打击,但是洛氏不同,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百年皇族所能够撼动的。

强权可以改变人的言语,但是却不能改变人的思想,纵然表面上人们将刘放在洛前,但是实际上就连皇帝心里也清楚真正的排序。

这就是刘氏皇族对洛氏不满的根源所在,听起来有些滑稽,但时人的价值观就是如此不同。

“刘氏宗亲的态度既重要又不重要,他们的力量很强,但是太虚,即便是不满,不出五十年就烟消云散。”

刘氏诸侯王的力量不算弱,虽然威胁不到中央,但是在地方上是庞然大物,毕竟诸侯王的国土起码有几个县,虽然远远不能和刚刚建立大汉时相比,但比列侯还是强的。

但是刘氏诸侯王的力量保质期太短,他们的富贵延续取决于新的皇帝生儿子快不快,取决于皇帝信不信任,让不让他们立功维持王国。

“刘氏诸侯王的力量基本上只在地方,在朝堂之上不多,与其关注刘氏,不如关注列侯和外戚,这两类人才是决定朝堂高层的角色。”

列侯和外戚对朝堂的影响力远远比诸侯王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家族在列侯之中的影响力不弱,盟友不少,但是不少都在渐行渐远,主要是这些列侯一直都想着发动战争,而家族不同意,不过淮阴韩氏、安阳韩氏、即墨吕氏、临淄吕氏、兰陵萧氏这五大列侯与家族的关系还比较亲近,足以镇压列侯。”

韩氏和吕氏不用多说,兰陵萧氏是酂侯萧何的后代,在刘彻时期被改封到兰陵,萧氏对刘氏来说是很不同的,属于非常亲近的列侯家族。

兰陵位置很是重要,所以将萧氏封在这里,为刘氏镇守。

“皇帝刘旦的外戚家族,脑子和昔年韩王的母亲差不多。

之前觉得自己富贵,想要和家族结亲,自然是直接连回话都没有,当时放了狠话,可能会向皇帝进谗言,但问题不大。”

韩王就是刘如意,他的母亲就是戚夫人,一个脑子可能有问题的女人,在洛氏之中属于反面教材,教育子女的时候都会拿出来说事。

刘旦的母族就是这样,因为美貌被刘彻收入宫中,生下了刘旦,结果刘旦突然成了皇帝,家族一下子显赫起来,竟然觉得能凭借权势求娶洛氏女了。

虽然感觉很不可思议,但是这世上总是有很多能够让洛氏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洛盛当时处理这件事,自然直接就拒绝掉。

听到洛盛所说,不少人露出了惊愕的神情,有些疑惑的问道:“公子,你刚才说的是,有人向家族求亲?

是嫁入家族,还是娶家族的女子?”

若是嫁入家族,说不准洛氏还真的去考察一番,若是对方的家世清白,女子品貌良好,知书达理,还真的会相个亲。

若是娶洛氏女?

那就是一句话,世界有多远就滚多远,娶洛氏女看的是缘分,看的是能够对眼,求亲是不行的。

“娶家族的女子。”

洛盛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洛无疾闻言都沉默了,他不知道这件离谱的事情,无奈笑道:“怎么想的?

吾家有女,天下求之,求之不得,无妄之灾啊。”

众人被洛无疾这句话逗得笑了起来,本来屋中有些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这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一定是要上《滑稽集》一趟的。

盘点到这里的时候,实际上都没什么,洛氏一向都走高层路线,高层对洛氏的敌意一向都比较少,就像是邦周时期,诸夏列国对洛氏的态度都很不错。

“百姓的先看一下吧。”

洛无疾发生道,直接跳过了中间的阶层,众人都明白为什么,因为高层和底层的情况是可以预料的,但是中间阶层的思想就复杂太多了。

“得益于素王先祖,洛氏作为素王后裔,在百姓之中的名声很不错,尤其是在百姓遇到危机时,不过这种名声很虚,因为家族不直接掌握这些百姓的生存,诸位都清楚,人会听从掌握他生存资源的人的命令。

不过这是家族无能为力的,能掌握现在这个规模的洛氏,家族已经竭尽全力,除非我们再往上走,才能够名正言顺的掌握更多人口和资源。”

洛盛所说的,在后世被称为,生产资料!

掌握了生产资料,就掌握了权力。

生产资料往小了说是粮食、武器、资源,往大了说,声望、知识等等都算是生产资料。

除去天命神器的强大之外,洛氏之所以如此强大,就是因为洛氏掌握的生产资料太多,仅次于皇帝的多。

而且洛氏掌握的生产资料坚不可摧,就像是石头铸成的堡垒一样,难以失去。

“足够了。

人的心就像是水一样,时时都在变化之中,同一件事,有的人感恩,有的人怨愤,这就是人心啊。

纵然是金钱,尚且不能得到一切人的喜爱,尚且有庄子这样的人厌恶它,又何况一个终究生活在地上的家族呢?

只要天下人心中有一丝对老祖的信念,家族就能够将其汇聚起来,掀起足以毁灭一切的波涛。”

洛氏是洛氏,素王是素王,天下人还是分的比较清的,素王的神圣和洛氏的声望有关系,但不大,洛氏的声望主要是自己一代代的积累而成。

况且出身在中原这片土地上的人,在这个世界生成以及逐渐完善的时候,就有规则导致人生来就有信仰纯度-50%的BUFF,那种狂信到离谱的人很少,这和西域正好完全相反。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最后的一沓纸上,最麻烦的,思想最多变的,利益最繁杂的中间阶层。

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

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最稳定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人知道。

但实践证明,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比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要稳定的多,王朝末年通常会是一种极端的金字塔型,于是极致的毁灭就在这其中酝酿,继而摧毁一切,推倒一切,灭绝一切。

重头再来,周而复始。

屋中众人都缓缓地翻看着手中的资料,有人脸上露出笑容,有人紧紧地皱着眉头,有人显得比较担忧,还有人眼中杀机凛凛,仿佛下一刻就要刀剑出鞘去杀人一般。

“士人对家族表面上来看敬仰有加,但实际上却开始抱团家族化了。”

一个老人带着丝丝的担忧沉声说道:“这些家族在突破家族立下的学术壁垒,掌握次级的释经权。

昔年兄长公子景在文皇帝朝时,就发现了这件事情的隐约迹象,孝武皇帝时军功勋贵大兴,这些人表面上不显,但实际上已经发展的很强了。”

屋中一片沉默。

在邦周时,有一句话叫做,天下英才一石,洛氏学宫独占八斗,天下英才出洛氏,没有半分虚言。

但是到了大汉朝,天下一统了,洛陵就知道这样不行,所以在大汉想要建立太上学宫的时候,洛氏积极支持太学的建立,因为天下需要这么一所汇聚英才的学宫,同时也是为了兜售洛氏需要的政治学说,比如孟儒的再次兴盛。

但是这世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太上学宫的建立,就一定会影响洛氏学宫的地位。

但之前的影响还有限,毕竟洛氏学宫才是证道成圣所在,太上学宫更像是为了做官而镀金的地方。

但是经学典籍和家族融合在一起,进而逐渐形成类似于洛氏的学阀家族,这是洛氏之前没想到的发展方向。

这种趋势在孝文皇帝时,由洛景第一次发现,这么多年下来,洛氏也没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因为你不可能阻止父母将知识传播给子女,洛氏自己都在族中传播族学,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才涌现。

昭城的逐渐封闭,导致这种倾向愈加明显。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昭城的洛氏学宫就要重开,直接击垮朝廷的官方太学,重新吸引天下的学子,让太学变成一个纯粹的刷政治身份的地方。

“但这些经学家族是家族的支持者,对待家族很恭谨,对待天下也有利,这些经学家族的人是有才华的,在治国理政上是超越了那些列侯的。

而且这些人大多因为才能出众和品德高尚才被世人敬仰,虽然我们知道明白,这些东西迟早会失去,但不能因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事情,就现在杀死自己的基本盘,这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任何新兴的阶层,在它刚刚出现的时候,都是充满了活力和正义的,至少是相对于旧世界的正义,经学家族同样如此,他们的崛起大多数是由一个在经学之上极其具有天赋,短短时间之内就成为名噪一时的高士,折服无数的士子,然后经过一系列体现品德的宣传,继而收徒,做官,传承。

首节 上一节 380/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视:红楼庶子,开局大雪龙骑

下一篇:从红楼开始的大黄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