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305节

洛文王!

一些不清楚洛景身份的一听便知晓了,原来是大丞相洛新的儿子。

刘恒为洛新追封为王之后,自然不能用东阿这个封号,在这个时代王爵还没有降低到普通爵位的程度。

诸侯王要么是燕、赵、齐这些春秋大国的字号,要么就是依据那些大郡的名字来封王,东阿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不足以承载王号。

所以追封为王之后就要为洛新选择王号,实际上可供备选的就是两个。

要么是周,要么是洛。

但是姬昭是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他虽然是小宗之长,但是被追封天子,所以他的完整谥号是“周文王”,而不是“洛文王”。

祭祀之中称文王昭,素王昭,不称洛昭,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现在升格,但这世上没有子孙占据祖宗追封的道理,所以周字只能弃用。

最后还是刘恒拍板说:“邦周时期的洛国君主都是洛公,现在延续洛的封号,大丞相定然欣喜,就以洛为号。”

想到大丞相洛新和皇帝陛下的关系,再看看眼前这位皇帝陛下的表弟,直接在宫中骑马的受宠程度,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一行人纷纷忘记当年就是洛新将他们赶出了长安城,一个个纷纷围上来赞叹道:“侍中真是神华天纵啊,望着您就仿佛见到了昔年的文王。”

不论是宫门的侍卫,还是随着洛景出来的禁卫,见到这一幕都是暗暗咋舌。

这些人都是开国勋贵之后,对他们来说,都是得罪不起的大人物,但是双方之间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有一个侍卫似乎是太过难以置信,喃喃道:“实在是万万想不到啊,当年这几位君侯贵人在长安城是何等的煊赫,现在面对东阿侯竟然如此的……”

他的兄弟同样非常的震撼,立刻接话道:“谄媚?”

“是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万万不会相信的。

往日里颇为随和的侍中,竟然有今日这样的威势。”

侍卫们的低语自然没人听到。

洛景微微一抬眼,笑道:“诸君,不要让陛下等急了,还请随吾进宫吧。”

说完便转身骑马走进宫中,这群彻侯连忙跟在身后小跑起来,有人气喘吁吁的望着前面的身影,眼神之中充满了羡慕。

又岂止是侍卫们想的那么简单呢,到了他们这个地步,才知道勋贵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

长乐宫。

刘恒若有所思的望着殿中的彻侯们,对当初洛新为什么要先将这些人赶出长安有了更深的领悟,因为他突然发现,现在的他面对这些臣子时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之前一直认为是先帝大臣或者是大丞相的大臣,心中总是带着一丝丝的异样的感觉,但是现在却能够非常平和的看待这些人。

能用则用,不能用便继续把这些人赶回封地,这就是刘恒现在的想法。

“众卿。”

刘恒张嘴了,殿中所有人都挺直了腰板,静静的聆听着。

————

古代王朝权力的交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表面上从上一任皇帝移交皇帝称号时,权力便交接过去,但实际上新的皇帝总是要经过一番斗争,将那些本就掌握着大权、又不愿意配合的老臣清除出去,直到成功的那一刻,权力的交接才算是完成。

譬如吕后在将权力移交给汉惠帝刘盈时,为刘盈留下了东阿侯洛新,虽然历史证明这是非常正确的决定,汉廷的权力中央没有经历任何的动荡,就直接进入了新的时期,但从结果来看,洛新的存在的确是影响了汉惠帝使用自己的权力,汉惠帝刘盈更是直接将权力移交给了洛新,这种中央朝廷的稳固,避免了权力交接时的内耗,是汉初国力得以快速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洛新将权力交接给汉文帝刘恒时,他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有力的为汉文帝刘恒执政清除了一些障碍,为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王朝兴衰史》

第340章 夺权

“朕初柄大政,手握阴阳,临御天下,万千生民的贵贱祸福生死皆操持在朕的手中,责任重大。

先帝与洛文王将天下交到朕的手中,故朕无一刻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辜负了先帝与洛文王的嘱托,损伤了他们的遗德。

朕自忖,自古以来未曾听闻过不重视贤才而能够兴盛国家的。

如今天下方兴未艾,正是君臣一心用命之时,百千年后,朕以圣王之名达于青史,诸卿之名难道还会无闻吗?”

刘恒目光熠熠的望着众人,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终极目标,这是洛新一直教导他的东西,而且从各方面都提出了成为圣王所需要达成的条件。

在场众人都被刘恒这番话震惊到了,自古以来在诸夏大地有多少君王曾经存在过呢?

但是又有多少能称得上圣王呢?

不过是尧舜禹汤罢了。

但这些圣王几乎都只活在传说的口口相传之中了,很多人的事迹甚至都不知道真假,真正有明确事迹的,距离当今最近的圣王就是素王。

就连诛杀纣王的武王都不算,虽然得到了天命,但刚刚统一不久就崩了。

现在刘恒说自己要做圣王,这就是要做三代之下第一人!

“谨遵陛下谕令!”

……

这些彻侯回到长安之后,仅仅安静了不足三天,就被蜂拥而至的官员淹没了,前来走动的人所送出的礼品甚至就连侯府之中都摆不下,还要堆到街头上。

这些人和洛氏比起来或许是新贵,但对于这几年刚刚崛起的权贵来说,开国勋贵已经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老牌贵族了。

这些人在长安乃至于关中耕耘了这么多年,一旦回到长安,无数的关系利益就会重新以他们为核心联结起来。

不需要像那些缺乏底蕴的新贵一样,花费时间精力和不菲的代价去增强基本盘。

皇宫之中,刘恒面前的桌案上摆着很多根竹签,每一根竹签上面都写着一个名字,细细看去,那里是满堂公卿彻侯的名字。

每当刘恒举起一根竹签时,就会陷入沉思,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

他将目光放在那些写满彻侯名字的竹签上,然后目光向着殿外望去,恰好见到洛景走进,便笑着问道:“阿景,如何?”

原来是刘恒让洛景去看看那些彻侯家的场面到底有多么的煊赫。

洛景便直接将自己看到的说出来,“陛下,长安城半数朝臣都入了列位彻侯府上,这数年的沉寂并没有让这些家族落寞,只要您放开对他们的限制,立刻就会恢复成为庞然大物。”

听到洛景的话,刘恒沉吟了一下,然后将手中写着竹签扔进一片布帛之中,竹签碰撞之声颇为清脆。

隐隐约约之间,还能够从露出的一角之间见到舞阳侯、绛侯等等字眼,那块布帛的角落上则绣着卫军的字样。

这场喧嚣的盛宴持续了数日,这群开国勋贵是故意借此向整个天下宣告他们回来了。

刘恒还派出了使者前往赏赐,充分展示了君臣之间的友好和深情厚谊。

当一切都结束之后,刘恒对这些彻侯的任命很快就下来了,基本上都回到了军队之中。

这么大规模的人事调整,自然是让朝野侧目,很多人都在猜测皇帝到底想要做什么。

……

长乐宫中。

刘恒翻来覆去的望着手中那一枚铜钱,不知道看了多久,才抬起头来对贾谊和洛景说道:“贾卿,朕记得很久之前就上书说过,朝廷应当收回下放给民间的铸币权?”

贾谊闻言当即正色道:“正是陛下,铸币权事关朝廷命脉,昔年洛文王在时,臣便上书,不过后来洛文王为臣讲过为何暂时不能收回,臣就没再上过书。”

洛景说道:“陛下,父亲曾经说,铸币权最终是一定要收回朝廷,由中央朝廷统一铸造下发的,您是要现在就开始吗?

臣以为,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毕竟铸钱实在是太赚钱了,只要是能够赚钱的生意,就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

即便是官面上禁止,那些不法豪强也一定会在私下里铸造,甚至就连那些诸侯王也会这样做。”

刘恒闻言冷笑道:“那朕倒是要看看是他们的脖颈硬,还是朕的刀更加锋锐了。

朕真正担心的是,此举是否会有与民争利的嫌疑,会不会使得天下百姓更受其苦。”

洛景笑道:“陛下,您实在是多虑了。

虽然这么说实在是不好听,但这种层面的权力争夺,从来都和百姓没有什么大的关系,这天下难道还有普通的百姓能够从铸钱之中得利吗?

能够得利的全部都是那些豪强和诸侯王,是那些整个大汉朝最富有的人,天下的钱就只有那么多,若是全部都让这些人拿走,那么百姓就拿不到。

百姓从朝廷的政策之中得不到利,但是却总是受到伤害。

臣记得臣的五叔寿光侯昔年对高皇后说过一番话,那就是大汉赖以生存的是那些良家子。

如果说大汉朝是一个人,良家子就是食物,就是水。

这世上难道有人能够不吃饭,不喝水就生存在世上吗?

自然是没有的。

放任豪强强大,普通的百姓就一定活不下去。

若是这些人生存不下去,现在的大汉就会轰然倒塌,要么像是秦王朝那些直接灭亡,要么就要彻底的依赖地方豪强来实施统治。

能够为朝廷缴纳赋税的百姓是不可或缺的,而诸侯王和豪强,则是可以替换的。

大汉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能够成为诸侯王和豪强的人选。”

洛景虽然不擅长这些东西,但是家学渊源,嘴炮还是很强的,对他这一番理论,刘恒和贾谊都颇为认同的点点头。

刘恒更是眼神之中直接迸发出了杀气,寒声道:“阿景,看来朕先将彻侯们召回来是对的,铸币权想要收回是要杀一批人了,这些豪强怎么就杀不光呢?”

贾谊和洛景闻言纷纷洒然一笑,想要杀光豪强那纯属开玩笑。

刘恒自己也明白这样实在是过于异想天开了,微微闭眼又睁开问道:“贾卿、阿景,明天的朝会上,找一个臣子把这件事提出来。”

“遵命,陛下!”

洛景其实认为可以直接下旨,试探这种手段通常代表着一种商议的意味,体现出一种不确定性。

而收回铸币权这件事,是不容商议的,这就是中央朝廷的权力,地方就该直接将这项权力交上来。

谁若是胆敢质疑,应当视为叛逆,毫不犹豫的起兵镇压。

这两种方法说不上哪一个更好,洛景不像刘恒那样,脑子里面有无数的弯弯绕绕。

刘恒这个人想一件事情,不知道要在心里、脑海里面拐多少弯才会说出来,真是个天生做皇帝的料。

洛景和贾谊两人结伴向着皇宫之外走去,洛景问道:“贾卿可有合适的人选,若是没有,景这边可以给您推荐几个,父亲和诸位叔父虽然已经或者去世,或者离开了长安城,但在长安还是有许多亲朋故旧的,尤其是三伯,关系众多。”

即便是不算洛氏的身份加成,仅仅洛亦本身的关系,他在开国勋贵里面也算是交游最广的那一批,基本上就没有他不认识的开国勋贵。

若是洛亦不将他儿子送回昭城的话,他的儿子就会成为开国勋贵二代之中的领头人,这就是英侯府所具有的力量和地位。

贾谊闻言笑道:“多谢公子,那倒是不用了,谊这些年承蒙寿光侯关照,在长安城也算是有几分薄面,合适的臣子还是能够找到的。

昔年洛文王和寿光侯举荐谊,谊不能事事依靠,否则真就辜负了令尊的看重。”

首节 上一节 305/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视:红楼庶子,开局大雪龙骑

下一篇:从红楼开始的大黄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