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262节

尤其洛辰是来给大汉定下新的制度,几乎会影响接下来至少五十年,乃至于一百年的命运,这就让吕雉更加的慎重。

这份慎重让洛新更加满意,有时候看到吕雉,就像是见到了自己最完美的作品一样。

吕雉本来就有天赋,在洛新的调教之下,更是耀眼夺目。

即便是没有洛氏的辅佐,她依旧能够创造不朽的功业。

洛辰端正了坐姿,开始向吕雉阐述自己的思想,“太后,辰研究的实在是太多,今日就先讲制度吧。

当年素王定下等级的制度,在邦周的制度之中,是没有奴隶的生存空间的,即便是洛国,同样只有国人才能享有权力。

先祖文公尝试改革,并且得到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却并没有触碰丝毫的奴隶制度。

这难道是因为不愿意将恩惠遍及那些奴隶吗?

是因为还不能!

邦周是国人所建立的,是贵族所维护的,不保护这些为邦周浴血的,而去惠及那些敌人化作的奴隶,是愚蠢的行为。

在邦周的早期,王室主要是依靠王畿中的大量军事贵族而存在,所以在厉王失败之后,文公第一时间安抚了这些人。

等到这些人破产之后,王室就完全依靠姬姓和姜姓的诸侯国而存在,于是大量的权力就被分享给诸侯,王室得以存续下来。

这就是您所需要注意的,大汉,是哪些人支持之下建立的,需要哪些人能够生存下去,才能够让天下稳定下来,保护他们,一切的制度都要围绕这个来建立。

一旦这些人对大汉失望,大汉就会像是秦王朝一样,短暂的辉煌之后,轰然倒塌,这就叫做众叛亲离。”

洛辰仅仅第一段话就直接震到了吕雉,这些话是如此的深入人心,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吕雉从未听到过的。

她连忙说道:“朕的兄长是吕侯,在军中有威望,还有齐地的公侯宗亲,东阿侯是朕的心腹重臣,淮阴侯韩信站在朕这一边,丰沛功臣同样敬服朕,想必大汉的社稷是稳如泰山了。”

洛辰摇摇头道:“这是您的摄政之位稳固,这是刘氏的江山稳固,而不是大汉的江山稳固。

大汉就像是一间装饰华美的房子,您就是这栋房子的主人,贵族就像是这间房子的门窗锁以及那些房中的装饰,若是门窗不愿意为您打开,这就是您失国了,这间房子会迎来一个新的主人。”

话说到这里,吕雉已经明白了,果然洛辰紧接着就说道:“但是真正支撑房子的,是梁柱,是无数的木材,是浑厚的地基,若是这些腐朽了,那整间房子都轰然倒塌,再也不会有新的主人到来了。”

吕雉彻底明白了洛辰想要说什么,吕雉的地位是非常稳定的,但是大汉却没有稳定,王朝若是崩塌了,那太后、皇帝,又算是什么呢?

吕雉声音有些发干的问道:“公子,不知道您认为支撑大汉的是哪些人?”

洛辰说了这么多自然不会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是那些手中拥有少量土地,足够供养自己的家族,还能有余力习武,稳定为大汉提供赋税和兵源的人,就像是昔年魏国的魏武卒,洛国的敢战士一样。

这些人有一万,五十万人就会安稳,这些人有二十万,一千万人就会安稳,一千万人安稳,那么大汉的天下就不可撼动。

您只要保护这二十万人就足够了。”

这当然是一种略显夸张的说法,但是吕雉知道洛辰话中的核心是,要保护那些连豪强都算不上的小地主。

怎么保护?

吕雉当然清楚豪强是怎么兼并这些人土地的,这些人失去了土地就会变成流民,流民多了就是反贼。

想到这里,吕雉神色肃穆道:“公子,您真是有大才的贤能之人啊,朕该怎么做才能让大汉的社稷安稳呢?”

洛辰拱手道:“在朝廷直辖的郡县上,减免他们的赋税,让他们努力的耕作,朝廷则储备粮食,储存钱货,召集士卒训练。

山东诸王的王国之中则放任,那些王国本来就权力极大,不是朝廷能随意插手的,您只要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赋税即可。

万万不要因为那些诸侯王权力过大就想着与他们争斗,收揽权力,现在所需要做的,是齐心协力先将战乱导致的民生困顿度过去。

但是向天下宣扬您的存在却是必要的,要使天下人知道,这都是出自您的手笔。

天下人无论是关中治下之民,还是山东的王侯,都会见到您的仁慈。

财富聚敛再多,不过是一座座金银之山,又有什么用处呢?

天下的人心,不可辩驳的正统,这才是最珍贵的东西,金银布帛,花掉才有价值。”

吕雉颇为振奋的问道:“您的言语是如此的振聋发聩,那么朕该在朝廷直辖的郡县之中怎么做呢?

朝廷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从各方面得到您所说的不可辩驳的正统呢?”

洛辰笑道:“一套高效的官员体系,一套维护中央朝廷的思想,用这些就足够了。”

第283章 汉廷的对洛人大杀器

这么简单?

吕雉有些错愕,一套官制和一些思想就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吗?

洛新轻声笑道:“太后,子襄所说的,是化繁就简后,想要实现这两点,是需要很多政策的,尤其是思想的推行,要持之以恒的去做。”

吕雉闻言郑重道:“还请公子辰教朕。”

洛辰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人的根本在于思想,而不在于血肉,如今生活在大汉的千万子民,虽然各自称作秦人、楚人、齐人等,但都有诸夏的认识。

殷商的后裔难道消失了吗?

当然不可能,宋国是人口百万的大国,是因为他们已经在周礼之下,变成了周人。

等到宋国被瓜分,就变成了洛人,齐人,楚人等等。

晋国当年多么强大呢?

但是现在只有赵人,韩人,魏人。

所以秦朝崩毁之后,赵魏韩都有人复国,但却没有人为殷商复国,没有人为晋国复国。

因为从思想之中,晋国以及过去那数百个诸侯国都已经灭亡了。

所以想要大汉安稳,您就要建立汉人的认同,不论是楚人,齐人,赵人都是汉人。

否则若是有人在山东振臂一呼,要复立社稷,那就万事皆休了。

这实际上并不难!

因为山东诸国都遵循周礼的制度,都信奉素王,各国之间没有本质的差距,所以只需要短短时间之内,就能融为一体。

大汉想要长治久安,就要进一步将这些人融合起来,现在天下只有夏夷的分别,没有建立对大汉的认同,这是王朝是否能延续数以百年计的根基。”

吕雉闻言回想起自己所经历的,如今的天下人,依旧以齐人,楚人等自称,而不是齐地的汉人,甚至就在汉廷的大本营关中,还是习惯性称之为秦人,之前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但是现在洛辰一说,瞬间就反应起来,汉朝却没有汉人,难道汉朝是建立在梦境中的吗?

洛新闻言却是眼底带着笑意的望了洛辰一眼,洛辰这番话的确是有道理,但可不仅仅是为了汉朝着想,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山东诸国都信奉素王!

想要融合成为汉人,要么都信素王,要么都不信。

那么作为汉廷根基的关中自然不可能和天下都对着干,唯一的选择就是让关中和巴蜀的数百万生民同样信奉素王。

吕雉略微沉吟一番便道:“您说的是对的,山东之地互相交流极多,但是关中却不是这样,双方之间互相敌视,这是不利于天下稳定的。

素王是洛吕二氏的祖先,朕未尝听闻有不崇拜祖先而能让社稷安定的。

从现在起,就应当逐步在关中之地传播素王的至高和伟大。”

吕雉顿了一顿,问道:“东阿侯、公子辰,朕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从山东挑选一些生活困顿的人迁徙到关中。

您二位都知道,经过连番的大战,关中的青壮人口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若是将山东的人口迁来,一方面可以削弱山东的实力,一方面则可以快速的完成关中对素王的信仰。”

关中的老秦人可实在是太惨了,秦王朝时期就不说了。

邯郸之战直接被项羽打没了三十万人,韩信率领着汉军亡秦又是大量的人口损失,项羽入关之后,又是一阵折腾。

紧接着就是刘邦带着仅剩的秦人和项羽争天下,然后彭城又是一波折戟,汉朝建立之后刘邦没有闲着,四处征讨异姓王,关中刚刚恢复一点就被耗尽。

连续的以关中敌天下,让关中凋敝到了一个极点,户口减半都是轻的,只能说运气好,没遇到当年那种三山地震,渭河断流的天灾,否则瞬间就是原地爆炸。

洛新可太了解吕雉了,他立刻就反应过来,问道:“太后,您是想要将以前洛国的洛人,还有齐人迁徙到关中吗?”

洛人对素王的信仰是毋庸置疑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信仰想要磨灭都很难,齐国之中祭拜素王的同样极多。

吕雉笑道:“自然是想要洛人迁徙来的,关中是天府之国,若是将洛人四散在关中的各郡,这对朝廷和洛人都是好事。

但是齐人还是留在齐地吧,朕知道洛人一部分南迁了,和楚人通婚很多,若是愿意还想将一部分楚人迁徙到关中。”

洛辰简直忍不住要击掌称赞吕雉了,真是一位天赋卓绝的奇女子啊,怪不得能得到眼高于顶的四兄青睐。

洛辰初次见到吕雉,还算是比较矜持,洛新就直接赞叹道:“娥姁,哪怕没有我的辅佐,你也足以名留青史,成为优秀的帝王了。”

对于四兄直接唤太后的字,洛辰眼观鼻,耳观心,一言不发,吕雉微微眯起眼笑道:“想必东阿侯是知晓我心中所想了?”

洛新当然猜出来了。

吕雉为什么要把洛人迁徙到关中,因为洛人很特殊,目前存在身份认同的各国之人,只有两个没有建国,一个是秦人,一个是洛人。

这两个是最容易直接转换为汉人的。

那对吕雉来说,秦人怎么和洛人比啊?

这已经不是亲娘养的和后娘养的区别了,两者之间是云泥之别,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若是能将百万洛人迁徙到关中,汉廷将会稳如泰山。

最关键的是,洛人愿不愿意过来呢?

当然是愿意的,因为素王的陵墓就在关中!

这简直是汉廷手中的大杀器,对洛人吸引力MAX。

吕雉要做的还不仅仅如此,她还想要将楚人迁徙过来,这就非常有气魄了。

即便项羽争夺天下失败,但是山东诸国,楚国还是最强。

天下乱不乱,楚国说了算。

这也是为什么刘邦将自己最有才能的兄弟封到楚国,然后还从楚国之中将吴国和越国分出来,将西楚一分为三。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办法想要奏效需要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那里可是项氏统治了数百年的封地。

项氏在那片土地上几乎就是翻版的洛氏,威望之高是出乎所有人想象的。

刘邦给了项羽最后的体面,并且没有针对项氏清算,所以楚国才那么平静,否则以楚国的实力,刘邦想要平定江东不知道还要再多流多少血。

洛新直接问道:“太后,您是想要抬高项羽的地位吗?”

项羽在江东的地位经历了三次升格,第一次是他刚刚成为楚公,江东楚人因为他是项氏而敬重他。

第二次则是项羽成为天下共主,真正的为楚人做了实事之后,楚人愿意为他效死。

第三次则是项羽不愿意让楚人再在必败的战争之中流血而自杀,这件事之后,江东之地处处歌咏霸王。

若说素王代替了太一的位置,项羽则快要成为东君了。

首节 上一节 262/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视:红楼庶子,开局大雪龙骑

下一篇:从红楼开始的大黄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