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开局投资霸王项羽

三国:开局投资霸王项羽 第196节

可袁绍不知道,他看不上眼的人才,刘阳却能当成贤能之才。

也就袁绍不把辛毗当人才,曹操可是把辛毗当人才了,在历史上,到了建安八年,也就是公元203年,袁谭被袁尚打败,困守平原郡,走投无路之际,派辛毗为使者,向世仇曹操请降。曹操久闻辛毗之才,就乘机将辛毗留在自己帐下。辛毗归曹后,他首先向曹操分析了袁氏兄弟反目成仇的个中缘由,并建议曹操趁机出兵河北。曹操虽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但对他精辟的分析却心悦诚服。

·· ·····求鲜花· ·····

等到了建安九年,也就是公元 年,曹军攻打袁氏老巢邺城。审配在城东南角楼上,望见辛毗带曹军攻入,忿恨辛评、郭图坏败冀州,于是命人驰诣邺城的监狱,杀了辛评辛毗一家。审配的侄子审荣与辛毗交情深厚,对叔父的行为十分不满,于是飞箭传书,与辛毗沟通消息。辛毗接信后报告曹操,曹操内外夹击,很快就攻下邺城,生擒审配。辛毗拿着马鞭鞭打审配的头,骂道:“奴才,你今日死定了!”审配回头说:“狗辈,就是你们害得冀州被破,我恨不得杀你!况且你今日难得能亲手杀了我么?”随后,审配宁死不降被曹操处死。人.

第592章

辛毗跟辛评兄弟两人,眼光真的相差很大,辛评看错了主公,跟错了袁谭,死的憋屈窝囊,曹操包围南皮时,辛评奉袁谭之命到曹营请降,曹操拒绝袁谭投降,但劝说辛评留下,辛评坚辞未从,回城因被袁谭猜忌出言刺激而被气死。

后来到了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自进爵为魏王,辛毗以汉议郎、侍中身份兼任魏王侍中。当 时在立谁为魏王太子这个问题上,曹操一度犹豫不决。曹丕以年长得立,曹植以才高得宠,文武大臣又各有所向。辛毗坚决支持册立曹丕。次年,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后,得意忘形,搂着辛毗的脖子说:“辛先生你知道吗?我好高兴!”辛毗不禁对曹丕的举动感到愕然,后来他女儿辛宪英对曹丕这样的举动有精彩评述。

再后来到了黄初五年,也就是公元224年,魏文帝准备御驾亲征,出师伐吴,辛毗极力劝阻:“天下初定,便大举兴兵,势必会使刚刚得以恢复发展的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当年令尊曾多次南征,都因江海湖泊阻挡不见成效。如今军力并不比当年强盛,不如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待民富国强之日,自可一举灭吴。”但他的建议被魏文帝曹丕拒绝,结果曹丕兴兵十万,征战数年,仍然望江兴叹,无功而返。

再然后就到魏明帝青龙二年,也就是公元 年,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大举伐魏,魏明帝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抵抗。两军对垒,司马懿以逸待劳,诸葛亮屡次挑战他都置之不理。后来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穿的衣服,以此来刺激他出营作战。魏军众将都以此为耻,要求出战。司马懿上书魏明帝,要求出战,被明帝拒绝。魏明帝惟恐众将不听调度,就派辛毗为使者,持节赶赴魏军大营,遏制诸将行动。将领们都因辛毗素以刚正、执法严明而不敢轻言战事。司马懿屡次请求出兵,都被辛毗严辞拒绝。两军在五丈原对峙三个多月,诸葛亮欲进不能,欲退不舍,后操劳成疾,病逝军中。

后来在2020年一些自媒体文章里,标题耸人听闻地写道“诸葛亮听说司马懿营寨外面来了个老头,就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

表面看上来,辛毗这个人似乎没有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为什么曹魏诸将都会因为他刚正执法严明而不敢轻言战事,说明这个人还是很有本事的!

刘阳现在放眼一看,发现这个人能力还是挺高的。

武力:66

统帅:78

智力:87

政治:83

魅力:74

技能:高级箭术、高级攻城、顶级律法、高级谋略、高级战略

看到辛毗他能力这么强,刘阳就把这个人强行留下来,给予他多日的指点。

“叮咚!提升辛毗武力10个点,1.5辛毗忠诚度提升10个点!”

“叮咚!提升辛毗统帅10个点,辛毗忠诚度提升10个点!”

“叮咚!提升辛毗智力10个点,辛毗忠诚度提升10个点!”

“叮咚!提升辛毗政治10个点,辛毗忠诚度提升10个点!”

“叮咚!提升辛毗魅力10个点,辛毗忠诚度提升10个点!”.

第593章

经过刘阳的指点,现在辛毗能力大增。

武力:76

统帅:88

智力:97

政治:93

魅力:84

技能:顶级箭术、顶级攻城、神级律法、顶级谋略、顶级战略

辛毗不只是自己能力强,还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儿,辛宪英。

在此之前说过,哦当年曹操在曹丕曹植两兄弟之间权衡之后,决定立曹丕为世子。曹丕知道消息后,得意忘形地抱住辛毗的脖子,喊到:“你知不知道我有多兴奋?”25辛毗回来后告诉宪英,宪英叹息说:“世子的责任是,代君主主持宗庙、管理国家。代替君主,不可以不忧虑责任重大;管理国家,不可以不担心治理困难。应该胸怀忧戚、谨慎小心的时候,却反而大喜若狂,这样如何能长久?魏国国运恐怕不能兴隆了!”

由此可见,辛宪英确非等闲之辈,曹操还没有归西,这个女孩年纪还小,坐在家里绣绣花、养养鱼,就已预知曹魏势力的最终走势。

辛宪英还能预知到司马氏的上位,辛宪英的弟弟辛敞是大将军曹爽的参军。当年司马懿趁着曹爽和皇帝出城打猎,关闭城门搞兵变。大将军司马鲁芝率领曹爽的府兵,冲出城门,招呼辛敞一起去平乱。辛敞很害怕,于是问计辛宪英:“天子在外面,太傅(司马懿)关闭了城门,众人纷纭,说将于国家不利,这到底会怎么样呢?”很明显,这是一道很难对付的政治选择题,站错队伍可是脑袋搬家的事。辛宪英说:“天下有些事情是不可知的。不过据我推测,太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曹爽与太傅一起受遗命,却专权骄奢,不忠于王室。太傅此举是为国家着想,不过是诛杀曹爽而已。”辛敞又问:“然而事情能成功么?”宪英说:“一定能成功!曹爽之才绝非太傅之敌。”后司马懿果然诛杀了曹爽,辛氏一族也因为辛宪英的高屋建瓴而得以保全。

辛宪英还能预知到钟会会谋,司马家成功上位后,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去攻打蜀国。钟会请辛宪英的儿子羊琇做参军,辛宪英知道推辞不了,于是临行时给了儿子一个锦囊:“钟会做事情纵恣任行,不是持久处下之道:“我担心他有异志。为娘夜观天象,这天下一定是司马家的,钟会如若谋反那绝030对是以卵击石,所以你跟着钟会混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要和他划清界限。你一定要记住啊!”后来蜀灭亡,钟会果然谋反被杀,羊琇因为听了老娘辛宪英的叮嘱安然回来。

辛宪英为人还很节俭,侄儿羊祜曾赠送华丽名贵的锦被给她,宪英却嫌礼品太过华贵,不舍得浪费糟蹋,于是把锦被翻过来盖。

她 年出世,269年去世,活了78岁,算是高寿。

这么聪明的女孩,如果长得也不错的话,刘阳不介意让辛毗成为自己的老丈人!.

第594章

刘阳担心,自己把辛毗留下来,袁绍会为难他的家人,所以他就马上派人去邺城把辛毗的家人特别是辛毗的女儿辛宪英接出来。

曾经有人说过:“辛宪英,素以智著称,旧时曾有歌将辛宪英的智、曹娥的孝、木兰的贞、曹令女的节、苏若兰的才和孟姜的烈并称,皆谓之出类拔萃。”

辛宪英今年已经8岁了,刘阳见到这个粉妆玉砌的小女孩,觉得这孩子已经算是个神童,甚至比曹冲还要聪明。

她比曹冲聪明的点就在于善于韬光养晦,只在最亲的人面前展露聪明,也有可能是她的父亲比较聪明,不让女儿过多显露自己的聪明。

曹操就是没有预料到这一点,经常在外人面前夸耀曹冲何等聪明何等仁爱,自己想要让曹冲当继承人,他不知道自己的每一句话都会被有心人听到,从而会对他的宝贝儿子曹冲造成极大的妨碍。

不过这都是人之常情,每一个父亲遇到聪明可爱合乎自己心意的孩子,都会免不了在外人面前夸耀。

结果曹操那个悲剧的结果就是自己无法承受的。

原来辛毗一直担心自己的家人,现在见到自己的家人安然无恙来到长安,彻底认刘阳为主公,竭尽全力为刘阳效忠。

辛毗把袁绍所有的漏洞都说给刘阳听,建议刘阳在袁绍对付公孙瓒的时候,趁机发兵攻打袁绍。

刘阳却神秘一笑:“我还是等到袁绍和曹操对决的时候再说吧,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想做那个渔翁.〃!”

辛毗想想也是,现在袁绍和曹操他们实力都远不如刘阳,所以他们主攻的方向都不是刘阳,都不敢挑衅刘阳,他们会做的事情就是,袁绍想要把曹操吞并,一旦吞并了曹操之后,实力大增,就有跟刘阳一决雌雄的机会。

曹操也是这样的想法,如果能够得到袁绍的地盘和人马,实力大增,就能够一雪前耻,跟刘阳决战。

所以不论是曹操还是袁绍,他们都把对方当成第一个敌人。

辛毗拱手说道:“主公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卑职佩服!”

现在刘阳举荐辛毗为议郎,留在自己帐下参赞军务。

这个消息传到袁绍那里,袁绍大惊失色,他这些日子见识过了,有很多在刘阳帐下是他闻所未闻听所未听的无名小卒,却让他损兵折将,比如说镇守壶关的郝昭,镇守箕关的张巡,都是他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无名小卒,结果他们镇守的关卡,他无论如何都攻打不过。

袁绍可以断定一点,刘阳这个人虽然年纪(的好的)小,眼光特别好,他看上的人,虽然没什么名气,却都有大将之才,难道说辛毗也是如此?

他就把辛毗的兄长辛评找了过来,问询道:“¨〃你的弟弟辛毗是不是很有才?”

辛评苦笑道:“卑职这个弟弟确实有才,才能胜过卑职许多!”

袁绍暴怒:“那你为什么不把他举荐给我,反倒便宜了刘阳!”.

第595章

辛评苦笑道:“卑职之前曾经举荐给主公,但主公觉得他没有名气推断他没有什么能力,就给了他一个非常低的官职。

卑职的弟弟一气之下,就推脱自己身体不好没有去,他之前曾经还跟卑职说过,他不看好主公……”

袁绍勃然大怒:“不看好我!郭嘉,荀彧,这些匹夫一个个都不看好我!

我袁本初要让他们这些瞎了狗眼看看,到最后统一天下的就是我袁本初!”

刘阳的做法实在是有点不太讲究,人家派一个人才,他却强行留下,但是这个事情对于其他在野人才来说,却是一个利好消息,作为人才谁不想被一个英明的主公器重,像刘阳这样爱惜人才器重人 才,对他们来说都很愿意前来投效。

刘阳还曾经用骠骑大将军的名义发布了招贤令,措辞跟曹操历史上那个招贤令差不多。

历史上曹操的招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cfbf)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曹操这个招贤令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个不是得到贤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国家的呢?在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难道是偶然的际遇吗?是上边的人寻求发现的呀。这是特别需要访求贤才的时刻。“孟公绰做大贵族的家臣是好的,但却当不了滕、薛这样小国的行政长官。”假如非得是廉洁的人,才可以任用,那么齐桓公怎么能称霸于世呢!当今天下有没有(像姜尚那样)身穿粗衣怀有真才在渭水岸边钓鱼的呢?又有没有(像陈平那样)被指斥为盗嫂受金而没有遇到魏无知推荐的呢?诸位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使我能得到而任用他们。”

曹操当时颁布这个求贤令,就是对东汉时期空谈道德的厌恶。

从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在官府的培养下得到大力的发展,当时能够通读儒家经典的儒家书生,不但在政治上、学术上享有优越的地位,在社会上也享有高度的评价,所以士人也自视甚高,对自我的德行要求也甚高。后来东汉建立,光武帝为鼓励在纷乱之时保持高风亮节、特立独行的节义之士,特别予以表扬,此举固无不当,但却造成一种为享大名于天下而刻意隐逸、或以借“道德良好”来达到引人注目、立异名高的目的。于是,选举、群召等拔取政治人才的制度,一变而被扭曲为“道德比赛”的工具。道德是必要的,但它是一种发自内心,印证于日常生活的修养,它固然可以评议、比较出一个人修养的高低,但却不适合拿来比赛,因为毕竟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端正人的行为与社会风气,而不是与人一较高下来猎取官位或沽名钓誉。然而这种道德比赛却确已成为当时的风气。.

第596章

最能代表空有道德没有治国之才的腐儒的某个司马,司马光曾说过:“三代以来,风俗以东汉最美。”司马光这话大错特错,士人当时的关注、评议之焦点与判准,大多以私德为断,而缺乏对实际治事能力的考虑,因此风俗虽美,但士风虚矫,空谈道德,但事功全无,缺乏实事求是之精神;于是乎天下分崩,苍生饱受流离之苦。至曹操崛起之时,士人大都均与道德告别了,其态度呈现一种两极化的发展:一是由清议转为“清谈”,超乎现实,在乱世中依然潇洒悠哉游哉,走向清虚空灵之路;另一就是由不齿做一个这种空言道德,百无一用的废物,而反动为循名责实,只讲求如何强力操作实际政治,而明白宣告道德破产。这两条路线的发展,成为魏晋时期的历史主流。

刘阳让陈琳和王璨给自己写的招贤令里面,在曹操的基础上,作了一番延伸,更加注重的是人才的才,才为德先,如果只有道德没有实干的才能,刘阳是不会欢迎的,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沽名钓誉的人,却缺乏有真正才干的人!

刘阳会欢迎所有有才华的人,对于那些有才无德的会限制使用,有才有德的则会重点使用,而那种有德无才的就滚远远的!

其实世家子弟里面有很多人就是典型的有德无才,他们非常喜欢沽名钓誉,表现出自己非常有德行的样子,实际上百无一用!

最典型的就是司马光!

说起司马光,人们都会想起司马光砸缸,觉得这个家伙是个神童,再结合着历史上某些文人对他的鼓吹,就认为他是一个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的谦谦君子。

但是刘阳却觉得司马光是让北宋灭亡的始作俑者!

北宋灭亡的直接罪魁祸首是宋徽宗赵佶,间接罪魁祸首绝对不是很多别有用心文人说的王安石,而是司马光!

对,就是司马懿的后代司马光!

不对,据说司马光自称是司马孚的后代,估计是因为司马孚更善于装逼成忠臣(直接揭露过司马孚的伪善嘴脸,忠臣全都是装-的)!

不管是哪个司马,刘阳都会让人把当时所有司马全都杀光,全都杀光,不用这些人挖矿,斩草除根!

·· ·····求鲜花· ·····

因为司马光让他深恶痛绝!

司马光是腐儒误国的典型!

司马光是中华民族肌体上最恶心的存在,善于伪装道德却不善于做事,只有所谓道德,没有真正的良心!

前面有一个司马懿,导致了五胡乱华,使得大汉民族饱受了三四百年的耻辱!

0 ... 0

首节 上一节 196/2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朝堂,女帝是昏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