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第316节

  袁谭之前已经命民部,按照商人登记的流程,将徐州现在在籍的百姓也逐一归档登记,但这种事情到底急不得,只能慢慢来做。

  所以眼下,袁谭对于城中进了谍子这件事,也是处于保持关注,但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的姿态。

  但这个按兵不动,只是针对那些还没有露出马脚的谍子而言。

  这几个商户既然露出来了踪迹,袁谭自然没有放过的道理。

  听到袁谭的问话,诸葛瑾连忙点头:“臣下已经命人去查探,应该就有消息回来。”

  说着,诸葛瑾又指了指名单上另外那两个游商说道:“这两个商人,也需要关注,君侯既然准备明年用兵,那么曹魏那边的谍子就需要加大注意,这两个游商,踪迹也是相当可疑,更重要的是,他们来自陈留。”

  “哦?陈留?”

  听到这句话,袁谭眼中微微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可能一样,嘴角露出一个笑容,看着那封名单上另外三个商户说道:“既然如此,子瑜不妨查一下,这两个游商和这三个坐地商有什么联系。”

  名单上,那三个坐地商在七月以前,可都是安分守己的厉害,各个都是守法公民按时缴税。

  但偏偏在七月之后,袁谭推行了相关政策,吸引来大量游商后。

  这三家开始活跃了起来,显然是他们背后的主子,要他们发动了。

  而能够在徐州留下这种本地百姓当谍子的,除了曾经占据过徐州的刘备和曹操,还能够有第三个人选吗?

  袁谭点了点那张名单上那两个游商第一次进入徐州的时间,提点到:“尤其查一下,看看那三家开始异动,是不是从这两个游商进入徐州后开始的。”

  诸葛瑾本来只是整理出来了一份大致的名单,对于如何去调查还没有思路。

  他虽然长于政事,但到底年纪还轻,对于很多事情还不甚了解,接触也不多。

  虽说甄别出了五个踪迹可疑的人物,但一时间还真不知道从何下手,在袁谭提点之下,才反应过来,看向袁谭的目光之中满是钦敬:“不想君侯竟然还有这等才能。”

  这话诸葛瑾自然不敢说出口,只是目光中的敬佩却难以掩饰,连忙低头表示会意,便匆匆下去布置起来。

  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袁谭的系统却将他的心理变化,出卖的一干二净。

  “叮,你的表现震撼了诸葛瑾,震惊点+10”

  虽说自己的震惊点余额眼下已经再次突破了五位数,正在朝着六位数高歌猛进,但十点震惊点入账还是让袁谭颇为欣喜。

  毕竟他可没有刻意去做什么,只是随口一说便得了十点震惊点。

  如此看来,距离开一波高级奖池十连抽,已经不遥远了。

  带着意外收获,袁谭离开了民部衙署,诸葛瑾虽说有了自己的提点,但这种缉私查案的事情,在刑部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

  还是要让陈登的吏部这种专业人士来做。

  双管齐下,这样才能够更快甄别出来这五个人的目的。

  若是和自己预想的异样的话,那,可就有一场好戏等着自己来看了。

  ……

  三日后的清晨,齐侯府中。

  陈登和诸葛瑾在今天早上联袂而至,各自呈上了自己的调查回报,看着那两封书简上的记录,袁谭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果然不出我所料,元龙,子瑜,这件事你们暂且不用去查,那五个人,也不用再去惊动,只要保持监视就好,剩下的,我自有妙计。”

  “啊,这……”

  听到袁谭的话,诸葛瑾和陈登皆是露出了意外之色,他们本来以为,既然确定这五个人都是曹操的谍子。

  眼下最应该做的自然是将他们快速的一网打尽,顺便逼问出徐州城中还有无其他曹魏的间谍才对。

  怎么主公现在的表现,却是这般模样?

  袁谭看着露出意外之色的两位重臣,笑了笑,轻轻叩了叩桌案,点点诸葛瑾说道:“若是我没猜错,眼下民部的府库之中,财帛应该快空了吧。”

  “这倒是,”听到袁谭突然说这件事,诸葛瑾虽然猜不出主公的用意,但还是下意识抱拳回答道,看向袁谭的目光,愈发疑惑了起来。

  看着迷糊的二人,袁谭也没有再卖关子,笑着说道:“不用急,我徐州的府库,眼下正指望这几个人,来给我充实一下呢。”

第三百八十九章:徐州商事·不安

  “就如之前说的,贤兄弟若是肯应这个价,我刘老三就做这个主,将贤兄弟的货都吃下去。”

  “什么就依这个价!刘老板,你不要欺人太甚,我们兄弟虽是外来客商,但齐候的商政也都知晓,你卖布匹卖陶器,那可是都有补贴的,你一边压我们的价,一边到时候再领补贴,两头都要吃!”

  “呵呵,看来,贤兄弟似乎没有商议好?不如我们过几日再谈?”

  “诶,刘老板,不要再拖了,今日你让我老孙过来,做个见证,这几日你们的事儿我都看在眼里,别怪我老孙说话直,你刘老板的价是太低了些……”

  “此间不是说话处,不如几位老板随我上楼,小可在楼上订了个雅间,咱们在那里慢慢说……”

  “兄长何必与他们说那么多,他们就是要欺负……”

  这话只说到一半,那年轻点的游商便被自己兄长的眼神给逼的把剩下的话吞回到肚子里,只能气闷闷的起身,跟着兄长,同那三个本地商户一起上楼去了。

  ……

  徐州城的一座装潢的颇为奢华的茶馆之中,来来往往,皆是衣着光鲜之人,此刻议论声纷纷杂杂,俨然一副宾客盈门的景象。

  过往的路人都知道,这茶馆可不是什么寻常地界,虽说不贩酒,但里面卖的茶可都是上好的,最次也要三十个大钱一杯,可不是他们这些贩夫走卒可以登门的地方。

  能够进去吃一碗茶的,那都是徐州商界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身家没有个几千两银子几万贯钱钞,进去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的。

  尤其可贵的是,这茶馆之中,可不单单是卖大汉正统的茶汤,甚至连齐侯新创的清茶都有得卖。

  商人嘛,第一喜好附庸风雅,第二喜好攀龙附凤,总之,上面人喜欢什么,商人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投其所好。

  是以,这茶馆也就引来了不少想要借此攀附齐侯的商贾。

  毕竟,齐侯虽然发明了新茶,但到底还未曾让大汉人接受,至于说专门卖清茶的茶馆,整个徐州也就只此一家。

  说不准,背后的东主就是齐侯呢!

  自己多登门几次,万一的万一,给齐侯留下了点印象,那可不比喝茶的钱挣得多?

  不过这些想法只是那些中下层的商人们的一点小心思。

  对于那些真正在徐州商界上有话语权的大商贾们,这茶馆背后的东翁可没有什么秘密,就是一个平常的茶楼老板而已。

  只是有些做生意的头脑,齐侯喜欢清茶,所以他就想尽办法,从齐侯府中买通了几个下人,学到了炒茶和冲泡清茶的法子。

  自己开了这家茶楼,没想到生意还真不错,只不过喝清茶的人家到底不多,更多的还是叫一碗茶汤茶点,约上几个同行,一起聊聊天,琢磨一下最近有没有什么好财路而已。

  这样的话语,当然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所以茶楼中除了散座外,还专门开设了雅间。

  不仅有屏风遮挡,而且隔音不错,足够让客人安心谈话而不用担心被窃听。

  这样的安排,自然引来了更多的商贾们追捧,于是乎,这宓氏茶楼的名气,也就随着往返徐州的商人越来越多,逐渐大起来了。

  有些新来徐州的游商,也会特意来到这宓氏茶楼里,喝一碗茶,探听些消息,这都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这来往的人多了,人多嘴杂,指不定哪句话犯冲就会吵起来,好在大家都是生意人,懂的和气生财的道理。

  就如之前那场小小的争吵一般,很快就会消弭于无形。

  茶馆老板也习惯了这样的争吵,并没有当回事,那一桌五个商人,三个都是徐州本地的商户,在这宓氏茶楼也是常客,他都认得。

  至于那两个眼生些的,则是这几天才来,特意到这宓氏茶楼拜山顺便寻商路的,都是做布匹瓷器生意,自然和这三家本地商对上,据说有过几次争闹。

  同行毕竟是冤家,这对游商兄弟的本钱到底不多,争不过那三家本地商,今日就是来做最后的商定。

  要么那对游商兄弟,将自己手中的布匹陶器一口气出给这刘、孙,还有一个一直没说话的王家老板,自己挣一分利,离了徐州,再想新的路子。

  要么就一分利都没有,带多少货来,就带多少货走,一份陶器布匹都别想卖出去。

  这样的事情,显然是那刘孙王三家坐地户在欺压外人,不过这种事,都是寻常。

  现在已经算好的了,起码这对游商兄弟还能拿一分利,就算不应,也能将货带出徐州,再去别的地方卖也一样。

  要是换做以前,说不得这三家就要找点官府上的关系,直接将这对兄弟连人带货一并扣下,那才叫真正的狠辣。

  茶馆之中,依旧嘈杂,五名商人登楼而去,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

  就连一直坐在柜台后面的茶馆老板也只是微微吐出一口浊气,自顾自感叹齐侯袁谭的新政。

  一双眼眯起,似乎根本没有留意那五个商人的动静。

  宓氏茶馆二楼。

  之前争吵的那几个客人,原本脸上还都各自带着或不忿或冷笑的表情,但在进了雅间之后。

  众人的表情却都是一变。

  原本低三下四,有几分伏低做小姿态的游商兄弟,却是气势当即一变,露出一股百战余生的沙场锐气一般。

  而那三名徐州坐地户的老板,则一个个都是坐立不安,看着对面的游商兄弟,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才好。

  最后,还是那嗓门颇大的刘老板先开了口,只是现在他嗓门可没有那么大声了,反而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小心翼翼地说道:“两位大人,不知何事突然来到徐州啊?”

  那对自称李二、李三的游商兄弟,看着一脸畏惧的刘老板,再看看一副恨不得现在就逃出雅间的另外两个坐地商户。

  李三嘴角掀起一抹嘲讽的冷笑:“刘老板,还有另外两位老板,怎么,在徐州呆了一年,就忘记自己身份了?若我没记错,丞相从上个月就已经发函,告诉三位要做什么事了吧。”

  李三直接将话挑明,那三名坐地商顿时坐立难安起来,正如李三所说的那样。

  早在六月的时候,曹操就已经有心从徐州那边,想办法搞到徐州铠。

  毕竟曹魏和河北袁家之间,可是势不两立的关系,即便袁谭想要卖给曹操徐州铠。

  顾及到袁绍那边的情绪,也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将徐州铠拿出来卖给曹魏。

  所以曹操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从徐州那些谍子身上入手,想办法从将作院那边,走私出来一批徐州铠。

  这件事,曹魏可不是先例,孙策也好,刘表也罢,在尝到徐州铠的甜头之后,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尝试。

  但……就因为已经有了先例,这三个曹魏留在徐州的谍子,此刻才会坐立难安!

第三百九十章:徐州商事·决意

  将作院虽然监管严密,但只要是人设下的监管,总会有漏洞出现。

  尤其是这一年来,随着募匠令的推行,不少外来的匠师进入将作院,这就给了蒋奇这个主抓将作院的主官,监管工作上带来了很多问题。

  毕竟这些外来匠师,可有不少都是拖家带口的,战乱流离之下,谁知道这些家小是不是真的。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血缘关系鉴定的手段,全靠匠师一张嘴,说是自己的儿子,可谁知道?

  指不定就混进去了几个谍子呢。

  若是保守一点,说不得就直接停了募匠令,反正将作院现在的匠师也已经差不多够用了。

  只要等新一批徐州本土的匠师学徒培育成才,将作院眼下人手不足的问题就可以大大缓解。

  然而袁谭却否决了蒋奇这个提议,直接表态,这件事不用在意。

  反正将作院中几个核心技术,水锤转车也好,宿铁兵备也罢,实物或许能够偷出来,但核心技术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盗取的。

首节 上一节 316/7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开外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