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第279节

  还是选择北上,向刘表求援,在三人看来,都要比他们困守偃月要好的多。

  由此可见,那句后世人常说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只能拿来听听,根本不能信。

  现实中,往往是三个蠢人加在一起,只能想出更蠢的主意。

  张允三人想出来的计策便是如此。

  若是他们选择据守偃月,虽然粮草不多,但坚持两个月还是足够。

  江东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战线拉得太长,所有的后勤辎重不仅需要从柴桑转运,还需要度过长江才能够和大军汇合。

  如果真的能够转成持久战,那最先崩溃的,肯定是江东军。

  毕竟,偃月城如果不破,即便孙策这支游击队在外面四处劫掠,真正能够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有限。

  夏口一带的县城就那么几个,即便都被孙策攻破了,损失也还在荆州的承受范围内。

  而偃月城不倒的话,孙策就不敢深入荆州腹心。

  周瑜也只能将大军留在江夏,不然,万一他们这边深入荆州,后面黄祖直接封锁他们的退路。

  前方刘表再一封号令调集荆襄大军,哪怕是人海战术,也足以堆死这支江东远征军。

  但偏偏,张允等人选择了出城突围。

  而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百三十五章:徐州铠震荆南

  两万五千荆州军,临突围前吃饱了饭,每人半斗粟饭一碗酒带两条鱼——这不是真的,只是袁谭的揣测,但据李典乐进的探报应该差不了多少。

  总之,临行突围的前一夜,张允三将大赏三军,将偃月城中剩下的粮秣辎重,分赏众军,不能带走的举火尽焚。

  两万五千大军士气昂扬体力充沛,气势汹汹杀出偃月城直奔荆北而去。

  他们当然不会真的跑到江夏城,三个人都会很拎得清,不是拎得清局面,而是拎得清自己的本事。

  就现在这两万五千大军他们带的动,那是因为没遇上江东的大军。

  真要是硬碰硬打上一场,张允觉得自己这支军队撑不了一刻钟。

  不是荆州军实力太差,而是为将者未曾经过战阵磨砺,除了他张允早年作为刘表从侄,宗贼之乱时上过几次战场。

  剩下的蔡中和蔡和那都是两个赵括,比赵括还不如!

  起码赵括还会纸上谈兵呢。

  所以他们当即做出了一个果断而明智的决定,弃了偃月城后便沿官道一路北上。

  然后迎头就撞上了正在偃月城和江夏一带游弋逡巡的孙策部。

  一千五百铁骑,全副武装,配备这个时代各个诸侯中最精锐的铠甲,在这个时代最顶尖武将之一孙策的带领下,以锋矢阵型开始冲锋。

  在短短一炷香内凿穿了荆州军的军阵,大将蔡和被当场斩杀,蔡中骑着马直接弃军而逃,可惜没跑多远就被孙策的部将陈武擒下,被押回到偃月城问斩。

  三将之中唯一得以保全的是刘表的从侄张允,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起码稳住了阵型。

  或者说,稳住了一部分阵型。

  一千五百的铁骑,哪怕再精锐,人数上的劣势总归改变不了。

  面对着漫山遍野的溃军,即便孙策有心抓捕,也只能望之兴叹。

  张允由此捡回一条命,收拢败军逃亡长沙,在时任长沙的刘表外甥刘磐的接应下得以回到襄阳,上报军情。

  偃月城失陷,两万五千大军一夜之间溃退的只剩三千有奇,余者不是埋骨沙场就是不知所踪。

  而装备了徐州铠的孙策骑兵队,总体伤亡很可能不超过一百人,这还要算上战场冲锋太猛导致马失前蹄被甩下战马不幸而死的倒霉蛋。

  荆州由此震动。

  而之前亲口所说,徐州铠根本不必重视的蒯越,只觉得自己好似被人无形中重重打了一个耳光,脸色铁青了数日之后。

  亲身赴荆州牧府请命,出使徐州,求购徐州铠。

  如果只是一场野战大败,荆州或许不会这么急切,毕竟孙策的军队再强,到底只是骑兵游击队。

  荆州别的不多,就是多丘陵,多河流,多坚城。

  只要不像张允那三个蠢货出城野战,孙策也只能在城墙下面干瞪着眼。

  但荆州反应的速度相当快,差不多张允到襄阳城后没过两天,就立刻派出了使者先行送信给了袁谭。

  迫使刘表做出如此低姿态,甚至蒯越都不顾颜面即刻出使的原因只有一个。

  基本上和偃月城外的突击战同时进行。

  江夏城下,江东大都督周瑜精选江东精锐五百人,皆披徐州铠,备铁刀重斧,由周泰率领,攀云梯而上,血战三个时辰,阵斩黄祖麾下亲随大将陈礼、刘余。

  由此一举夺下江夏东城门,在荆州众人眼中坚不可摧的江夏重镇由此失守。

  而五百选锋锐士,战死者不过百余。

  魏延、甘宁二人死战保住黄祖,逃出江夏,进入江陵城后紧急上报刘表。

  其中备言徐州铠之利难以抵挡,刀剑难入,只有用长矛刺入铠甲叶片连接处的缝隙,方可伤到其中兵士。

  又或是以长锤巨棍,以力猛砸,才可伤其性命。

  “寻常士兵,难以抵挡,血战三时辰,其铠甲之上皆为鲜血,宛如神魔,军心难聚,将士胆寒,不得已弃城。”

  且不论黄祖这封报文中对于江东选锋军的描述究竟有无夸大之处,是否是为了推卸自己失守江夏的责任才这么写。

  但江夏、偃月两大荆南重镇,短短三日间尽数失守,整个夏口地区都被江东侵夺。

  这份铁一般的事实摆在荆州众人面前,已经容不得他们再去迟疑纠结。

  “江东居然有骑兵?”

  比起奏报上徐州铠的强横,袁谭的关注点在众臣眼中要偏离的多。

  不过这倒不能怪袁谭分心,毕竟他有系统在手,荆州战事的情况他要比在场众人都更早知道。

  前天他还在奇怪怎么突然一下子又多了那么多来自荆州的震惊点呢。

  只是对于战事的具体情况不清楚而已。

  李典和乐进被袁谭问的有些发愣,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当即拱手说道:

  “这个消息,君侯还请恕罪,我二人并未吩咐探查,不过据探子回报,前些时日江东正在重金收购骏马,甚至不惜派船北上去和公孙度接触,收购了数百匹乌桓马,转运而归。想来就是这一批了。“

  袁谭闻言这才放下心。

  公孙度在辽东坐镇,平灭公孙瓒后袁家一直没有对公孙度下手,倒不是忌惮公孙度的势力。

  而是辽东太过遥远,远征跋涉对于将士不利,况且公孙度一向安分守己。

  起码,他表现出来的样子算是个安分守己的人物。

  毕竟就他那点家底,想要跳脱也跳脱不了。

  至于乌桓人,先是和匈奴打,匈奴被赶跑之后又开始和鲜卑干仗,对于汉人的铁器需求量极大。

  据说辽东那边的物价已经上涨到三口铁锅可以换一口乌桓战马的地步了,让袁谭很是眼馋了一段时日。

  也难怪公孙度会如此大手笔的做一次二手贩子,三口铁锅换一口乌桓战马,随手转卖给江东都可以换来差不多数百金。

  这样的买卖何止一本万利,简直比拥有后世商业理念的袁谭袁齐侯还要黑心。

  袁谭收拢了一下思绪说道:

  “原来如此,只要江东没有搞出来军马牧场即可——辛苦二位将军了,还请落座吧。”

  李典和乐进当即拱手抱拳,各自坐位,还没等他们两个坐安稳,府门外又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报!君侯,荆州牧使者,大汉樊亭侯蒯越已至下邳郡安歇,明日将到州城,拜见齐侯,属下奉下邳相于禁之令向齐侯回报。”

第三百三十六章:何必外求?

  袁谭摆摆手示意自己知晓,让那名前来报信的使者下去。

  李典和乐进听到自己故人的消息,一时间却是有些坐立难安。

  同为投奔袁谭的降将,三人之间的际遇却大不相同。

  一心只想保留自己军队的于禁直接被袁谭弃置,倒也不能说弃置,下邳相的官位相对于禁之前在曹操帐下的偏将军来说算是高升了。

  但对于一个武将来说,在这样的乱世中被转为了文职,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李典和乐进对视一眼,皆是看出了好友眼中的决意。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二人也算多少看明白了徐州军的行事作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并无降将内外之分。

  但只有一点,袁谭对于麾下将领的行事作风有着极高的要求。

  这个要求并不是局限在军纪或是练兵上面,而是理念上。

  你可以不懂袁谭的理念,但当袁谭下命令或是暗示,又或者是你自己在一些关键性选择上没有主动跟进。

  袁谭也不会刻意去等你,只会将你留在原地,当你迈步想要去追赶的时候。

  那个机会已经被你彻底错过了。

  很显然,在徐州军进行第二次大改制的时候,差不多前后脚投奔袁谭的昔年曹家三大外姓将领做出了近乎截然相反的选择。

  而各自酿出的果实,也只能由自己来咽下。

  袁谭没心思去纠结李典和乐进的心理活动,此刻的他反而被蒯越的行为迷惑到了。

  若是大汉也有人间迷惑行为大赏的话,蒯越现在的操作大抵可以入选年度前十。

  明明之前还在火急火燎,一副火烧眉毛的样子向袁谭请求收购徐州铠。

  又是遣使者送信又是特意让蒯越亲自出使的。

  眼下到了徐州之后居然不是第一时间前来拜见袁谭,开始即刻展开购置徐州铠的商议,而是大摇大摆的进了下邳郡。

  准备先安歇一晚养精蓄锐再和徐州展开交流?

  这是在开玩笑吧。

  “看来荆州使者好似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急啊,是觉得有什么可以拿捏我们的地方?”

  袁谭眉头一挑,目光转向左边的智囊团们。

  荀彧当即轻笑一声,缓缓说道:

  “以在下愚见,想来荆州是觉得,我徐州虽然有徐州铠出产,但本地并无铁矿,而荆州常年未经战乱,府库丰盈,更有数个铁矿在荆襄九郡,想来,这蒯异度就是觉得,可以用铁矿来和我徐州做交易,这才会这般不慌不忙。”

首节 上一节 279/7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开外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