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当暴君

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598节

至少南洋海军得有孙传庭、张煌言等人的重要地位。

这些想法,郑芝豹当然是不知道的,他非常感动:“为陛下万死不辞!”

接下来东征军团的训练,需要郑芝豹来完成,郑氏兄弟是打海战的好手,这一点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而且郑芝豹对日本也很熟悉,由他率领一支大军,是最好不过的。

不过这一次东征的主帅崇祯已经想好了。

当然是郑芝龙,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让他来实实在在刷一次大战功。

以后入主军委会是最好不过的。

但是问题来了,郑芝龙即便成了元帅,也不可能管理整个大明的军政。

因为随着军队继续扩大,元帅一职肯定要开始分设多人担任。

例如陆军元帅,海军元帅,甚至第一集团军元帅,西征军元帅等等。

军队的编制,要随着军队的扩张,以及战略的推进而做调整。

当然,这些是后续了。

眼下要尽快将日本打下来。

今年吕宋岛的贸易一开,和葡萄牙人的贸易进入上升期,海上贸易越来越频繁,就意味着白银的储存越来越重要。

当天晚上,皇帝才回了上海的临时行宫。

他也没有休息,第二天,所有上海府的官员全部到位,并且邀请了目前在上海府做生意的商人代表,还有工人代表,以及农民代表。

皇帝亲自发表了这一次上海讲话。

正如李岩自己后来回忆所说,崇祯十年,皇帝在上海的讲话,才真正拉开了这座世界第一城的序幕。

他给所有人信心,也是新时代的最强音。

接下来,无数从大学毕业后的大学生,跟随皇帝陛下的脚步,选择了到上海。

他们有的人去上海担任国营商社要职,有人并没有选择仕途,而是自己在上海建立了私人商社,跟随国家战略,进入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讲话的内容主要有五点:

一、提出廉价、公正,杜绝官僚主义,一心为民,要将上海打造成新时代的标杆,国营商社要牵头,支撑起民生、就业,大胆尝试国营商社模式创新。

这是说给上海府的官员们听的。

二、私人商社,不问过去,不问出身,不问籍贯,只要能落地在上海,只要勤勤恳恳,就可以创造财富。

三、农民的需求是根本,不能只顾着发展商业而忽视了农业,要建立新时代的农业规范。

四、上海要大力投入新学教育,并且皇帝亲自点名要成立上海海洋学院。

五、允许海外洋人进入上海居住,做贸易,并未为洋人专门开设国学学院。

为什么是国学学院?

当然是传播中华哲学思想,培养一批拥戴中华文化的老外。

这些老外回国后,会帮大明宣传大明的好处,也就是传说中的亲大明派。

第693章 俄国人也来凑热闹了?

三月底,上海制造局里的蒸汽机已经转动起来,新的动力,正式投入到生产中。

仿佛在一夜之间,生产力有了一个大爆发。

也是在三月底,吕宋岛的第一批商船在上海港口停靠,大量的丝绸、茶叶和陶瓷被搬运上了船。

当天,从吕宋岛过来的商人,在上海银行兑换了10万两银钞。

上海府到处都在传这件事,上海的街头,尤其是黄浦江岸边的道路上,随处可以看见年轻人在谈论贸易的未来。

他们充满了激情,尽情地展望。

也许在其他地方,你要做一些事,还需要你出身名门,至少在当地有实力。

但是,你在上海,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够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并且在上海的街头,你随处可以看见有人在招人。

这种招人可不是招募体力工人,而是在招募商社的社员。

大致上类似于幕僚、谋士,或者文员的职位。

因为上海的民间商社,已经诞生了几家规模非常大的,他们在招人中还提出了要求,对学历和品行的要求。

这一点,正式预示着,新学的人才,将进入民间商社,开启人才的新时代。

这里打破了出身的限制,真正开始做到唯才是用。

在接下来的数天,从南直隶赶过来的商人,也开始做大量的考察,甚至南直隶的国营商社,也打算在上海开分社。

这预示着南直隶的产能将对上海敞开,接下来根本不必担心订单暴涨,产能不足的问题。

这也意味着,黄浦江岸边的大楼将会继续修建,无数的远洋贸易商社和国家银行、人才商社、高级酒店将在这里落地。

没有人敢想象在未来的十年内,上海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

上海局面一片大好的时候,崇祯收到了从北京来的消息。

他看完后,忍不住皱起眉头来了。

他不是为郭永兴感到头疼,而是为济南贪腐案牵扯进来分税制的争议感到头疼。

事实上,分税制肯定会产生更严重的贪污。

当年南京城的不少读书人反对五省新政,反对的就是分税制的实施。

但问题来了,你不实施分税制,地方怎么发展经济?

都靠朝廷拨款?

那怎么可能!

例如武昌今年要100万两,你这些钱从武昌收税收回到北京,又从北京拨款到武汉?

这样一来一往,几个月没了。

好,就算你收税上来,存在武昌,名义上归北京管。

武昌要用钱了,从里面拿。

审批流程呢?

是不是要走北京审批?

例如第一季度,武昌要用30万两,这批钱属于北京的,是不是要写申请到北京批复?

这一去一来,多长时间?

所以啊,既然要进入商业时代,既然要发展经济,那就必须施行分税制,必须让地方官府自负盈亏。

想要做大,还不愿意放权,除非各个是神仙,能用意念传播信息。

只要不给地方放军权,贪污带来的损害是远远比暴乱要小的,都是可以控制的。

但是朝堂上,就有一批人想借此搞事情,争权力。

现在明显就有人想弹劾韩爌。

而崇祯现在还不想换掉韩爌。

总体来说,韩爌是合格的,他做事比较周密稳重,而且大方向没有偏。

贪污不能怪他,换做谁做首辅,下面都会贪。

四月中旬,崇祯从上海回到北京。

皇帝一回到北京,官员们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封封奏疏全部到了乾清宫里。

现在局面分出了两派,围绕着分税制开始扯皮。

甚至听说廷议差点打起来了。

而这个时候,北京廉政督察总府的人在济南已经取得了进一步的侦查突破。

济南水泥局、济南采矿局、山东户部清吏司、山东税务局,被查了个遍。

揪出来了52名官员,涉案金额达到500万两。

结果递交到都察院的时候,北京不淡定了。

有人甚至开始质疑新政,无论是大规模发展国营商社还是双税制,或者搞基建,都是在给贪官培养温床。

一大波反对声音开始在北京甚嚣尘上。

满头热血的官员、另有所图的官员,或者正直执事的官员,都搅和了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两个贪污案,硬生生向党争开始演变。

如果这个时候,再不采取手段,将会恶化成万历年间的大规模党争,演变成义气争论。

必然会严重影响接下来东征日本。

六月十七日,乾清宫传来了声音。

无论是南京制造局贪腐案还是济南贪腐案,凡涉案官员,一律处死,没收全部家产,家人用不得入仕为官,不能从商。

一是让官员直接去死。

二是让官员家人社会性死亡,这可比杀掉他们还狠。

六月十八日,北京城外就有一百多官员被处死。

六月十八日当天,《大明日报》的头版就写清楚了严惩贪腐官吏。

六月十八日当天,就有一批年轻的官员在吏部报到。

也是在六月十八日当天,内阁出台了最严厉的《官员行为准则》,由皇帝亲自编写,规范官员言行。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就特么的乖乖闭嘴。

接下来,吏部对京师官员进行了纪律考核,各个部门都揪出了一个典型。

首节 上一节 598/10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集美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