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当暴君

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511节

“大明皇帝陛下,只要您饶小人一命,小人愿意做牛做马。”

阎应元说道:“陛下,他说只要饶他一命,他什么都愿意做。”

“好啊,将西北目前的局势汇报一遍。”

这才是崇祯最想要的。

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他必然对西北用武,也必然将收复西域,打通丝路。

得知皇帝不杀自己,多尔济大喜,连忙开始滔滔不绝,将西域目前的局势一一汇报。

等听完多尔济的汇报之后,崇祯自己也思考起来。

西域地域辽阔,想要很快收复是不可能的,得一步步来。

准确的来说,西域有两个主要的对手,一个叫瓦剌,一个叫叶尔羌汗国。

这两股势力都是属于西蒙古。

而且对大明极度敌视。

不仅如此,瓦剌在固始汗的带领下,与青藏的吐蕃人联系密切。

如果按照正统历史来走,固始汗会在萨拉建立和硕特汗国,在未来与准噶尔汗国一样强大。

而且这里面不得不防的是准噶尔部。

这个部族,在正统史书上,让康乾三代都头疼不已。

对了,准噶尔部就是瓦剌人的一支。

又从多尔济口中得知,敦煌目前是在叶尔羌汗国手中。

这事发生在嘉靖三年,那时候吐鲁番王国出兵占领了敦煌,明军退守嘉峪关,并且封闭了嘉峪关的关口。

而吐鲁番王国是从属于叶尔羌汗国的。

到了崇祯这个年代,基本上就成了叶尔羌汗国的一部分了。

也就是说,现在如果崇祯要打敦煌,就相当于跟叶尔羌汗国开战。

而现在崇祯已经向全体瓦剌人开战了。

如果再打下去,就把西北的两股庞大势力都搅和了进来。

不仅如此,还有引发连锁反应。

什么连锁反应?

一旦真的动用军事实力大大削弱西北蒙古人,更北边的沙俄就会乘虚而入。

这个在17世纪到处扩张的帝国,对领土的渴望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所以,西北目前的情况,基本上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那么崇祯打不打?

肯定打!

为什么要打?

为什么不打!

现在是给整个西部军区立榜样的时候。

西部军区为什么成立?

不就是对西域开疆拓土的吗!

他将来要打穿整个西域的。

直接推到奥斯曼的面前?

敦煌不算西域,敦煌严格的来说是汉地,是汉武帝时期就确定下来的汉人的领地。

既然是汉人领地,先收回来再说。

据说敦煌现在只有数千叶尔羌汗国的士兵。

这事就好办了,直接打,直接横推。

推完后,后续调集汉人过来,重开玉门关。

说干就干,崇祯立刻带着大军,一路继续往西。

直到距离嘉峪关有600里的纵深之后,终于抵达了敦煌。

唐朝时期的敦煌是中原和西域的交易点,这里的商贸、文化都非常发达。

但是明朝,由于嘉靖年间弃掉了敦煌,敦煌逐渐没落。

崇祯年代的敦煌,甚至彻底衰败。

毕竟它已经不再具备中原与西域的交汇功能。

时隔百年,明军的兵锋再一次抵达了敦煌。

一切都如当初,一切也都改变。

一个新的开始,新的篇章。

风云已变,西北平地惊雷起。

旧时代,注定要被新时代碾压得粉碎。

包括负隅顽抗的辽东。

第595章 皇太极的决定

就在崇祯的军队出了嘉峪关,一路朝玉门关风驰电掣的时候,辽东的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辽河战役的军报已经送到了皇太极的桌案上。

皇太极眉头皱得非常紧,他的心情有些复杂。

这个战报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以十几万阵亡的代价,摧毁了明军的辽河防线,一时间连他自己都有些怀疑到底值不值。

鉴于目前的战局,皇太极的首席幕僚、心腹大臣范文程秘密向皇太极进言,当以疾风骤雨的攻击之势南下,击溃大凌河城、右屯、义州、松山这些明军的城寨。

大凌河城、右屯在什么地方?

都在大凌河边。

那义州呢?

在大凌河城北边五十里,广宁城以西六十里。

松山呢?

在锦州城南面三十里。

为什么要击溃这些地方?

原因很简单,义州是广宁城的储粮后援。

大凌河城、右屯,都是明军的粮食运转中枢。

明军的海船会将东南的粮食,从上海港口发出,进入辽东的渤海湾,从大凌河的入海口进入,抵达大凌河城堡。

然后在这里卸载粮食,一部分屯在大凌河城、右屯,还有一部分则分发到广宁、西平堡辽河诸城寨。

你可以将大凌河城理解成明军的粮食中转地。

而锦州因为在小凌河边,海船可以直接将粮食运到锦州城外。

但是松山却在锦州南边三十里,小凌河之畔。

如果拿下松山,就可以在松山这一带,卡住明军的粮草运输,断了锦州的粮草。

这就是范文程这个战略的阴毒之处。

等等!

为何之前不提出这个战略?

战局瞬息万变,之前不这么来是因为西平堡辽河防线没有破防,若是建奴将兵力压到大凌河城,西平堡的明军回援,就可以与锦州的明军一起夹击建奴。

而现在西平堡辽河防线被打废了,皇太极无后顾之忧。

打蛇打七寸,范文程这一招很显然是打算对明军进行釜底抽薪!

皇太极当场就同意了他的这个提议。

正月初十,皇太极率领三万精锐,朝大凌河城、右屯扑去。

正月初七的时候,广宁督师府已经向锦州发出了最高军事防御令。

辽河防线的失守,让皇太极失去了后方掣肘,建奴下一步的计划很有可能要攻打大凌河城。

广宁城的9万明军并不能完全牵制皇太极的15万大军。

以锦州为核心的城寨,一律要进入严防死守的状态。

正月十一日,辽河破防,四万明军殉国的消息传到了锦州。

一时间,锦州哗然,无数军民闻言而落泪。

听说辽河的四万大军挡住了十几万建奴大军,每一个人都杀到最后一刻。

悲壮的气氛笼罩着锦州。

殉国的军报沿着辽河走廊,一路传下去,进入山海关,向顺天府传去。

正在赶往前线的士兵们听说后,都沉默下来。

军官们也都沉默了。

这时候,人们才响起了一句豪言: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而在锦州城,还流传着皇帝写的一句诗: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多年的军队思想建设,在这个时候,竟然出现了成效。

人们并没有就这个消息感到绝望和无助,反而激起了辽东无数士兵的愤怒和热血!

首节 上一节 511/10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集美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