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工程兵

大秦工程兵 第479节

  是以全军上下都明白这并非将军之错,而是错在宦官误国。

  这就更让杨婷坚信沈兵和扶苏说的是对的,赵高一党力求尽快除掉扶苏以扶植他人上位,因此才反对杨端和稳扎稳打的战略,这才反被沈兵找到了破绽。

  杨婷一路没有再多说什么,她甚至还以防暴露为由下令禁言。

  其实杨婷是担心带来的那一干人暴露身份……他们虽然穿着秦军的盔甲而且还带有验传,但验传与容貌不太对不说,大多还不会中原话。

  这要是多说几句,只怕还没到军营就漏了马脚。

  这借口果然有用,所有人都闷头赶路,屯长也很负责的派出游骑四处察探以防有敌偷袭。

  一个时辰后,补给车队就十分顺利的进了秦军大营……守卫见为首的是杨婷,又有游骑在旁护着,哪里还敢检查,一路放行让补给车队直入营中。

  杨端和一听说是杨婷来了,正和部下商讨如何攻城的他赶忙带着几个亲卫就出帐迎接。

  杨婷跳下马来正要上前,突然见身旁的剺神色有些怪异。

  还没等杨婷反应过来,剺就指着杨端和大喊几句西域话,运送补给的兵士就猛地掀开补给车从里头取出一根根铁棒……

  虽然杨婷不知道那些铁棒是什么,但却知道大事不好,她并不知道这些补给中还藏着这些物事。

  另一方面,他们在军营中大喊西域话同时又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显然是不担心被秦军察觉。

  杨婷敏感的察觉到自己似乎被利用了,但她又不相信沈兵会这么做,一时瞪大了一双眼错愕的望着剺一干人不知所措。

  剺没有理会杨婷,他之前在秦军中呆过,认得杨端和。

  这时见杨端和近在咫尺,哪里还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当下指着杨端和大喊一声:“这便是秦军主将,莫要让他逃了!”

  一众蒲类军大喊一声就从补给车里拿出火枪。

  杨端和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事情不对,但他一方面是担心杨婷安危,另一方面则是以为此处是秦军大营周围到处都是秦军将士,这两百余人又能闹出什么动静?

  于是只是大声呼喝让亲卫上前护着杨婷。

  杨端和又哪里想到,这些敌人手里拿的不是别的,正是打败塞琉西联军的火绳枪。

  秦军中真正知道火绳枪的,或许就只有宦官幸炽。

  幸炽会知道则是因为赵高长期在沈兵身边布有耳目,沈兵那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就会传到赵高那。

  而幸炽又是赵高派出协助杨端和与沈兵作战的监军,所以赵高当然会将沈兵这种秘密武器告诉幸炽并让他小心防备。

  赵高是这样描述火绳枪的:“此物以火药装入其中,添以弹丸,火从其穴孔中放出,弹丸即击发,莫有不击中者。其发也,如挚电光,其鸣也,如惊电之轰,闻者莫不掩耳……”

  然后幸炽怀里还有一张火绳枪的草图。

  但幸炽知道这些却一点用都没有,他甚至还认为如果将这些告诉杨端和还会影响军心……火绳枪被说得如此了得,秦军若是知道沈兵以此物作战,必定心中生怯,如何还能战而胜之?

  于是秦军上下对火绳枪一无所知,就连杨端和也不例外。

  那一干亲卫见这些人取出“铁管”,还道是什么特殊的补给呢。

  直到蒲类军点燃火绳然后冲着上前来的亲卫扣动扳机……

  “砰砰”一片有如爆竹般的枪声过后,刚才还生龙活虎的亲卫就一排排的倒在血泊之中,便有如传说中的隔空点穴一般。

  杨端和不由大惊,一边回身一边喝令亲卫上前……但最近的亲卫也在十步之外,而且也被这一阵轰鸣声吓得愣在原地。

  等反应过来要上来救援时,又是一片枪响一排排被打倒在地。

  杨端和刚要跑,却哪里来得及,当下就被一众蒲类军围着。

  剺冲上前去手起刀落,一声惨叫过后,剺便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大喊:“杨端和业已授首,你等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接着,秦军大营外便响起了牛角号声,一时马蹄声四起尘土飞扬,月光下到处都是西域骑兵飞驰的身影。

  秦军一时大乱,不知是谁带的头,高喝一声便四处奔逃。

  杨婷几次想要上前抢出杨端和,却被杨端和的亲卫拦住并掩护着跟着乱军一同溃逃……

  秦军虽是军纪严明且对逃兵施以重刑,且杨端和的河内兵也是百战精兵非是贪生怕死之辈。

  但先有幸炽胡乱指挥使将士心有不服,后有咛泉失利且丢了姑师要地,此时主将杨端和又被敌人斩于马下……数万将士尽皆心灰意冷无心恋战,便如被捣了窝的蚂蚁一般四散逃走。

  月光下,沈兵策马缓缓自骑兵中走出,他望着黑暗中乱成一团的秦军,心下暗叹,往后不知该如何面对杨婷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水源

  秦军是护着幸炽逃往楼兰的。

  虽然谁都不愿意护着幸炽,但要是幸炽出了问题,他们在咸阳的家人就有可能受到牵连,于是只能这么做。

  一齐随军逃往楼兰的当然还有杨婷。

  杨婷始终都不敢相信沈兵会欺骗她利用她,甚至还杀了杨端和。

  但铁一般的事实却摆在眼前使她不得不信。

  初时她还几次想要上前拼命……这其实更多的是出于愧疚,是她害死了父亲害了秦军,她杨婷还有何面目留在这世上?

  不过在沙漠里走了几天,杨婷就想明白了。

  杨家就只有她与父亲二人在军中任职,此时父亲已为沈兵所杀,若她再贸然赴死,还有谁能为父亲报仇?

  因此杨婷咬着牙让自己冷静下来,甚至还逼着自己进食以保持体力。

  杨婷心下担心,自己引蒲类军进入秦军大营至主帅身死,这毫无疑问是死罪,甚至还将波及家人。

  却不知幸炽为何此时还未将她拿下问罪。

  她当然不知道幸炽自有他的打算。

  若幸炽还有时间,那当然会将杨婷拿下押往咸阳送审。

  问题是幸炽直到此时还不死心,依旧想着击败沈兵拿下扶苏。

  不过这也不意外。

  赵高一党只能这么做,否则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

  此外,秦军也实力尚存……其虽说一败再败,但沈兵似乎无意沿途追杀,是以河内兵并未伤及元气。

  沙洲方向,蒙恬又带着十万大军和大批补给来援,到时两军合一,击溃沈兵也未必不可能。

  若是如此,要控制住河内军稳住阵脚便是重中之重。

  但幸炽不过是一介宦官,副将李岩声望又不足以统领全军,就只有借杨婷之手重振军心。

  于是,幸炽不仅没有降杨婷之罪,反而还下令封锁杨婷引敌入秦营的消息,只对外宣称是杨婷被敌人所胁迫攻入秦营,然后再命杨婷以替父报仇之名号召杨端和旧部。

  杨婷哪还有不答应之理,于是依旧以李岩为副将召集旧部以期再战。

  杨婷这边紧锣密鼓的准备着,蒙恬那边却出了问题。

  蒙恬接到的命令是自沙洲领军前往姑师,与杨婷夹击沈兵叛军,但蒙恬却迟迟不发兵。

  蒙恬军的监军是赵高所信任的另一个太监,叫匡涂,他与幸炽常年侍候在赵高左右堪称其左右手。

  匡涂语气略带不快的问着蒙恬:“蒙将军,我等可是粮草未到?”

  蒙恬摇了摇头。

  匡涂又问:“那是兵马未至?”

  蒙恬又摇了摇头。

  匡涂不由奇道:“若非粮草未到又非兵马未至,将军因何迟疑?”

  “监军请看!”蒙恬指着地图说道:“沙洲此去西域有两路可走,一路至楼兰另一路至姑师。若这两城皆在我军之手,那么此战便胜券在握,我等有二十万河内兵又有十万援军,任那沈兵有三头六臂也要败于马下!”

  顿了下,蒙恬又摇头说道:“但此时姑师已失杨端和又已战死……”

  匡涂奇道:“河内兵已由杨婷召集正积极备战,就算没有二十万之数也有十五万之数,与之前相比不过少了五万,将军何以如此悲观?”

  蒙恬摇头回答:“监军有所不知,这却不是兵力少了五万如此简单,而是我军两头无法兼顾。”

  说着蒙恬就指着地图说道:“据蒙恬所知,楼兰虽能算是一城,但其水源不过只够数万人饮用,其周围却聚集了十余万大军。其虽有杨婷以复仇为名,但终会因缺水而自身难保。”

  顿了下,蒙恬又继续说道:“若我军兵出楼兰,也只能是送去大量补给保证其安全撤退。若我军兵出姑师,则不只无法达到夹击姑师的目的,反而会使楼兰不保!”

  匡涂与幸炽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略懂些军事,闻言不由大惊,问:“如此,我等该如何应对?”

  蒙恬摇了摇头,说道:“此战无解,上策便是死守沙洲以守代攻!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蒙恬分析的没错,这其实也是沈兵的想法。

  沈兵之前没有下令对秦军展开追杀,其实并不是“心慈手软”。

  虽然秦军可以算是自己人,将来若扶苏成功上位还会是自己人……但此时此刻毫无疑问是敌人。

  对敌人手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沈兵不会傻到有能力摧毁河内兵却让它保持元气东山再起。

  沈兵很清楚,河内兵是跟随杨端和征战多年的精兵。

  精兵与其它部队不同之处,就是败而不溃。

  沈兵以骑兵一路追杀河内兵,的确可以让他们元气大伤。

  但他们在危难时候却会自觉的组织起来反抗,再加上又有十余万之多,于是最终沈兵也会损兵折将。

  沈兵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楼兰原本就是水源将竭的之城,水省着点喝勉强够两、三万人使用,十余万全集中在那又怎会不出问题?

  沈兵又何必白费力气自己动手?

  沈兵猜的没错,杨婷在楼兰那也是有心无力,虽然派出军队分头去寻找水源却始终无法满足大军所需。

  再加上沈兵又派出骑军四处袭扰截断其补给线,秦军就更是雪上加霜,无奈之下许多兵士都以尿液解渴。

  这情况又如何能战?

  杨婷数次建言,劝幸炽暂且撤回沙洲整军,却都被幸炽断然回绝……

  会有这区别并不意外,两人的目标不同。

  杨婷是希望保存实力替父报仇,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不能眼看着忠于父亲的旧部就这样毫无意义的渴死。

  而幸炽却是急于除掉扶苏,想的就是孤注一掷夹击姑师,当然不可能将部队撤回沙洲。

  幸炽左等右等没等到蒙恬,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既然楼兰水源无法供十余万大军饮用,为何不派出几万人进攻姑师?

首节 上一节 479/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牛吏之帝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