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工程兵

大秦工程兵 第358节

  这么做就是“长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几乎跟放弃肃州没什么区别。

  而此时一旦放弃肃州,将来还想再要回来那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守其实不现实,其难度和风险其实不亚于进攻。

  想到这沈兵就没有多想:

  “此战我等其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进攻要么撤军,没有守住肃州以待明年再攻之说。”

  众将默认了沈兵这说法。

  若是考虑补给难度的确如此。

  接着沈兵就说道:

  “而进攻与撤军两者,我以为我军更应进攻。”

  杨端和赶忙说道:

  “可是大将军,我等只有三万兵力,而敌人却有十余万之多。”

  “尤其敌军无补给之忧,而我军却只许胜不许败。”

  “一旦战败未能夺取月氏而粮草又跟不上,后果将不堪设想。”

  “望大将军三思!”

  沈兵问杨端和:

  “肃州粮草尚可支撑多久?”

  杨端和回答:

  “因之前的买卖屯粮,是以粮草可支撑两个月!”

  如果只能支撑两个月的确十分危险,因为大军从肃州返回西套都要一个月的时间。

  若选择作战……

  杨端和又补充了句:

  “且我军若攻月氏,只能从东、北两面进攻。”

  “由东面进攻会被三危山所阻,其易守难攻非是一月时间能下。”

  “北则是无水、无草的戈壁,且我军进入戈壁便无险可守并处于月氏及匈奴两面夹击之中……”

  沈兵打断了杨端和的话:

  “我等从正面攻三危山。”

  杨端和还想说什么,却被沈兵阻止了。

  “就这么定了。”

  “河套便交由杨将军打理,沈兵亲自带兵前往肃州指挥。”

  这一来所有人都急了,王贲起身道:

  “大将军不可,此去肃州路途遥远且吉凶难料,王贲带兵前往即可!”

  杨端和也说道:

  “肃州所部是属下的河内兵,若一定要攻,自应属下亲自前往!”

  就连扶苏也紧张的站了起来:

  “河套还需大将军主特大局,扶苏以为大将军不可轻率!”

  ……

  沈兵又哪里是想逞这个英雄或是轻率而行。

  而是他想好的对付月氏的方略是兵行险着绝不可泄漏。

  为了保密以确保战役的突然性,沈兵必须亲临指挥且只有他一人知道……一旦秘密泄漏,不只这一仗会输,李岩那三万人也很有可能就此回不来了。

  因此沈兵不得不小心行事。

  于是沈兵朝扶苏拱了拱手道:

  “请公子放心,沈兵自有分寸。”

  “且到时即便战败……沈兵要全身而退也不是难事。”

  扶苏见沈兵态度坚决,只能叹了口气点头道:

  “大将军此去定要小心行事,切不可勉为其难!”

  沈兵拜谢之后就带上王贲往西套赶。

  赶到西套后沈兵也不多说什么。

  一方面命令剺率领的骑兵在肃州待命……剺率领着西域来投的五千骑兵及万余牧民此时已在返回的路上。

  这支队伍的补给倒不需沈兵担心。

  正如之前所言,他们是游牧民族,不管去哪里都随身带着牛羊,只要有水有草就饿不死。

  西域骑兵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征兵比率很高。

  秦军由于长年征战女多男少,所以平均五人里能有一人服兵役就不错了。

  不过这也与秦军轮流服更役的制度有关……一人服兵役后家里还需要有劳力种田。

  西域牧民就不一样了。

  其五人里能有两人服兵役……家里不需劳力,女人也要舂米也不要织布,更不要耕田,只需会挤奶会杀放羊就差不多了。

  所以五千骑兵所对应的百姓不过万余,于是负担就少得多。

  沈兵令剺将五千骑兵赶着随行的羊群前往肃州,百姓则带少数羊群继续往回西套。

  另一方面沈兵就在西套组织起了一支援军。

  这支援军由三千神武军与一千往利氏的山地军组成。

  其实没有三千神武军,因为其中有一千是沈兵的亲卫。

  沈兵不敢带更多兵力。

  因为补给不足的问题,兵力与时间是正反比的:带的兵力越多肃州拥有的时间也就越短。

  接着沈兵点了两万头羊带上些粮食后就出发了。

  一路上兵士先行羊群在后。

  但行军速度却不快,每日前进一百里后就停了下来,接着就扎营训练。

  训练的却不是骑战,而是让王贲所领的两千神武军与往利清的山地军混编在山地行军。

  王贲初时还有些奇怪,因为每次训练都没什么目的,就是进入山区前进半个时辰之后再原路返回。

  但随后一想,很快就明白了:

  “大将军此去与月氏作战,只怕是要以这两千神武军及一千往利军为奇军了。”

  但王贲随后又皱起了眉头:

  “月氏有七万大军,匈奴又有十万。”

  “秦军即便以三千奇军走山路绕到月氏侧后又能起多大作用?”

第三百九十二章 炒面

  这是一种临时抱佛脚式的训练。

  这没办法,因为肃州那边等不了……肃州只有两个月的粮草,等沈兵这边山地军训练妥当了,肃州的粮草也差不多完了。

  不过沈兵也不需要将他们训练得太完美,实际上往利军与神武军混编已足够完成穿越山地的任务。

  往利军的优点是山地行军能力及生存能力,缺点是组织性、纪律性及战斗力欠缺。

  神武军几乎与往利军是相反的,其优点就是往利军的缺点,缺点则是往利军的优点。

  于是两军就能完美的互补。

  沈兵不需要往利军有多好的组织性、纪律性,也不需要它有多强的战斗力。

  至少目前是这样。

  沈兵要的只是往利军能在他们熟悉的山地中将神武军带出去,或者帮助神武军生存、提高其穿过山地的速度。

  接下来作战的事,就交给神武军了。

  因此沈兵问往利清:

  “往利兵一千人,神武军两千人,一个带两个,能否穿过祁连山?”

  往利清反问了声:

  “祁连山?”

  沈兵朝身后的祁连山扬了扬头,然后往利清就明白了。

  “雪山!”往利清说:“我们称它为雪山!”

  沈兵猜这是因为祁连山山峰上长年积雪的原因。

  往利清就接着问:

  “大将军想要我等穿过何处?”

  沈兵翻开地图在其上划了一条路线,问:

  “若是这么走,却需几日?”

  往利清看了看,就摇头说道:

  “我等无法穿过。”

  沈兵心下一惊,问:

  “为何?”

首节 上一节 358/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牛吏之帝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