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工程兵

大秦工程兵 第201节

  沈兵点了点头。

  他这点头一是暗赞云畋的人品。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纸张刚出来的时候因为稀有,且制法又为沈兵所垄断,所以云畋完全可以卖出个高价。

  但云畋却没有这么做,这就使纸这东西不会被这富豪商贾所垄断,读书人甚至平民百姓去云畋那也能买到。

  另一个则是听闻大梁一纸难求他也就放心了。

  想了想,沈兵就说道:

  “云畋兄,这两月兵营需要大量鱼、鸡、鸭蛋,还有精肉、藿菜,同样也用纸换,不知如何?”

  云畋问了声:

  “不知副将需要多少?”

  沈兵回答:

  “供十万人食用。”

  云畋不由一惊:

  “副将,这可不是小数目。”

  “而且若是这纸大量流入市内交易……只怕便不值十钱了。”

  沈兵回答:

  “这个自然,往后便五钱一张。”

  五钱一张还有赚……不只有赚还是大赚,因为那些造纸的材料几乎不要钱,零成本然后折腾折腾就可以换钱,当然不亏。

  云畋想了想,就点头说道:

  “大梁城只怕无法负担,不过小民可与其它城邑交易,照想不是问题。”

  沈兵拱手道:

  “如此便有劳云畋兄了。”

  云畋赶忙回礼:

  “不敢,不敢,此乃小民应尽之事。”

  这就是商人的好处。

  沈兵要求的这些食物如果是少量的还好,但数量大到要够十万人食用那就非同寻常了。

  便如之前所言,军中食物通常都是米粮再加肉酱,又哪里去找鱼、鸡蛋、精肉这些东西。

  就算沈兵有钱收购,便是将大梁全城都买光了只怕也只够吃上几天。

  然而,有商业的流通就使其成为可能。

  因为云畋只需要放出一个消息:高价收购鱼、精肉之类云云。

  各城、各乡的农户一听还有这好事,于是马上从四面八方主动将手中的鸡、鸭蛋,以及打到鱼、养的猪都卖到大梁云畋手里了……

  所以商人的作用其实就是流通,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流,只不过价格会相对高一些。

  只是古人不懂这道理,以为商人只是低买高卖,对社会、对国家没贡献于是一味贬低。

  等云畋离开后,在一旁候着的魏呴就不解的问了声:

  “副将,这些食物……可是供大梁军食用的?”

  沈兵回答:

  “供十万人食用,除大梁军还有谁?”

  魏呴不由大喜:

  “属下替大梁军上下谢过副将。”

  沈兵笑了笑:

  “先别谢我,往后你便知道了。”

  其实的确不必谢沈兵,因为沈兵这可不是为了让大梁军享受的,而是让他们长肌肉长力气的。

  正如之前所说,步兵近战主要凭借两点:一是反应速度二是力量。

  反应速度相当一部份靠天生一部份靠长期脑部与四肢联动,比如经常打蓝球、排球之类,脑部控制四肢及时对某种突发情况做出反应,久而久之反应速度就会得到强化。

  战场上的反应速度,就是强化对敌时有可能的各种角度攻击的反应。

  这不是短期能完成的。

  再加上大梁军与黑甲军一样,全是无爵者没有配甲。

  没有配甲就有一个好处,反应速度会快一些。

  于是沈兵直接把这方面略过。

  力量则完全有可能提升,而且是短期提升。

  尤其那些大梁军兵士都是在二十岁左右且平时的食物不过是米粮肉酱,又或者一点豆苗,这使他们身为兵士却身体单薄面黄肌瘦。

  二十岁左右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这力量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沈兵挑的那些食物大多都是高蛋白食物,再加上一些藿菜补充维生素和米粮的碳水,差不多就是现代健身爱好者的健身餐了。

  然后沈兵也不多说什么,画了几张图纸让苍等一行工匠组织大梁军用木材制作哑铃和杠铃,当然还有简易杠铃架及健身板。

  这些东西制作起来并不困难,无非就是用一根杠两头挂上重物。

  如果说有什么困难的话,那就是左右重量要求一样。

  至于这些东西怎么用,就只有沈兵自己动手教了。

  “沉肩、挺胸,意念集中在胸肌处,上推呼气夹胸……”

  一开始推八十斤。

  秦时一斤为253克,所以这八十斤还不到现在的20公斤,差不多就是奥杆空杆的重量。

  沈兵之所以会知道这些,是因为大学室友就有一个健身狂人,结果满宿舍都是他的健身装备。

  他也倒热心,室友们手痒跟着练几下时他就耐心讲解标准动作。

  这也就罢了,这货练完后还总是裸着上身使劲用力,问:

  “同学,帮忙看看,胸肌大点了没?”

  沈兵哪里想到这些东西居然在这时还能用上。

  健身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要做到“分化训练”。

  也就是某个动作要尽可能大的将重量和压力施加到目标肌肉上避免代偿……所谓的代偿就是避免其它肌肉参与。

  这样就能用重量将目标肌群的肌肉纤维撕裂甚至部份扯断。

  之后再高蛋白饮食,用蛋白质修复这些受损的肌肉,于是肌肉就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大。

  当然,肌肉变大力量增加且适应这重量后,就不足以撕开肌肉纤维,于是就得加重量。

  如此反复就达到增肌的目的。

  新手还有个“福利期”,也就是新手一开始练时效果特别好。

  练到一定程度时才会进入“平台期”。

  沈兵要的就是这个“福利期”。

第一百九十五章 昌平君

  沈兵主要针对腿、胸、背这三大肌群进行训练。

  用深蹲和箭步蹲练腿部肌肉,卧推练胸,引体向上练背。

  因为对步兵来说手臂力量尤其重要,于是在练胸时带一下二头肌,练背时带一下三头肌。

  现代健身爱好者通常还会加上肩部。

  沈兵考虑到练胸的同时会练到肩部前束,练背会练到后束,再加上时间有限应尽可能将训练效果最大化,于是肩部就省了。

  力量训练隔天进行,且腿部训练在中间。

  这么做为的是让肌肉得到充分休息……若每天练且没有分化,不仅效果不好还容易受伤。

  隔天就练慢跑。

  慢跑速度不要求快,时速6到8公里,但要求时间长,一柱香时间起步再慢慢往上加,休息一柱香时间再跑,如此反复。

  慢跑的目的是要让兵士尽量消耗掉多余的热量不致堆积成脂肪。

  沈兵选的那些高蛋白饮食里,比如鱼肉、蛋黄,尤其是猪瘦肉里都含有脂肪,其中尤其是猪瘦肉。

  健身爱好者通常只吃蛋白不吃蛋黄或只吃一个蛋黄,因为蛋黄除了蛋白质外脂肪及胆固醇含量也很高,肉类也是用低脂高蛋白的牛肉而不是猪肉。

  但这条件在这时代基本无法实现。

  只吃蛋白不吃蛋黄对生活条件差的这时代来说就过于奢侈了。

  牛肉就更不用说了,这东西只有将军才吃得起,李牧对阵匈奴时为了鼓舞北地兵士气,每天杀三头牛改善伙食居然能载入史册……

  所以不用想,还是猪肉比较现实,只不过要求瘦肉。

  不过猪肉也不错。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时代的人大多缺乏脂肪,适量补充脂肪对身体也有好处,另一方面则是慢跑就不用担心脂肪。

  网上段子说古时“将军肚”有利于作战云云明显有违常识。

  带着一身脂肪就相当于负重行军,作战时力量和反应速度都会因此变弱、变慢。

  更重要的是只有电影、电视剧里将军才亲自上阵杀敌,真实战场将军绝大多数都是在后方亲卫保卫下用旗号指挥。

  否则动不动就单挑军队岂不就是花瓶?

  亲卫又能有什么作用?

  武将单挑死了亲卫是不是也要跟着尽数斩首?

首节 上一节 201/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牛吏之帝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