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武警新兵开始当教员

从武警新兵开始当教员 第266节

“江队!何队!成绩单来了!”

潘斌抓着一张成绩表,飞快地跑了过来。

“情况不是很好,江队这边被人搞了。估计这项目,只能排个中上了,本来咱们可以拿第一的!”

潘斌的话一出,众人都有些沉默

是啊,本来我们能拿第一的!

这句话并非江腾等人自夸,而是对比白种人,黄种人天生在平衡性方面更加占优。大家都不是什么专职于山地作战的特种部队,那么在攀岩训练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无论是从实际表现,还是纸面数据来看,这项目的第一都应该是自己等人

“艹,你特么是真不会说话,什么叫我被人搞了?”

眼瞅着气氛有些沉默,江腾故意大声笑骂着给了潘斌一拳。

“一场成绩,比赛都完了,都别想了。正好,斌子回来了,咱们想想后面的赛程!既然他们能搞一次,就肯定可能搞第二次,咱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兄弟们,咱们商量一下,看看后面的项目哪些容易被动手脚,然后提前想个对策!”

“是这个理!江队,下一个项目是什么?”

“建筑物突入,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应该是一个队一个队的进模拟屋!”

江腾回忆了一下赛程表,接着开口回答道。

“后面的项目应该还好,这种集体行动的项目已经不多了。就是第三天的国王挑战项目,有一个十公里接力赛,这个应该是各队一块跑,这个地方到时候应该注意一下!”

记住赛程表的不止江腾一人,江腾话音刚落,何勉力立马补充道。

“对,现在具体规则还不清楚,但到时候注意一下抢道等行为”

“没事的,兄弟们!打起精神,十几个项目呢,他们能搞我们一个项目,没法搞我们全部的项目!今年,冠军咱们拿定了!”

第二百章 这就是第一

下一个比赛项目是建筑物突入

这项目其实在特种作战技能大赛中,也算是见怪不怪的保留项目了。

建筑物突入,俗称冲楼

和攻占建筑物以及建筑内营救人质,看上去差不多,但却有一定的细微差距!

三者对比,建筑物突入都已经叫突入了,那自然是突然进入!追求的是速度,是气势精准射击,有效目标杀伤那都是后续的事情

“兄弟们,之前那个突入射击,还记得吧?去年gsg-9他们也给我们表演过!”

“当然,你就可劲冲,后面交给咱们!”

听到江腾的话,战友们嘻嘻哈哈地应道。

还是那句话,突入射击并不难,只要思想改过来,这个科目对江腾等人来说还真就是个趋近于送分的项目。

“成,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到时候别跟丢了哈~”

笑着开了句小玩笑,江腾接着严肃起来,开始布置具体的任务。

“兄弟们,等下我做尖兵,何队,你第二个,负责右侧;手术刀,你第三个,左侧!战锤,鹰眼,屁股,懂吧?”

“了解!”

“妥妥的!”

都是精锐特战队员,甚至这帮人接受训练的时间比江腾还长!行进中的战术小组,每个人该负责的警戒区域根本不需要江腾多讲

通常在战术行进中,以单兵为圆心,可以将其三百六十度的各个方向做成一个四象限的模型!那么在第二象限区,也就是正面十二点方向到右侧三点钟方向这一块区域,被称作单兵危险区!

由于在行进或者搜索中,由于大部分战士都是右手持枪的缘故,那么在上背带后,枪口指向通常都位于左侧,所以在第一反应时间内,一名战士能够攻击的目标也只能位于第一象限!

当然,这一情况仅仅是说在搜索行动中的行进,像这种比赛中,大家都准备好了进场的情况下,危险区的概念并不成立。

但道理却是相通的,一个战术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危险区。所以在做战术小组的编组时,作为指挥员必须要考虑到互相掩护的需要。

将小组内战士们的危险区全部置于另一名战友的第一反应区内,是战术编组中必须遵循的铁律。

在室内环境下,执行这一准则会容易非常多!因为人人都会提高警惕,枪支也不可能在挂在脖子上

这时候需要考虑的点,便只剩下了人的习惯和肢体习惯!

在广角正面搜索的行进中,如果不转动头部,人的视野范围通常只有110度,而如果提高注意力,全神贯注地警戒时,哪怕算上眼角的余光,可视范围也会锐减到70度到90度左右!

很显然,在考虑编组时,作为指挥员的江腾当然不能期望战友们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那么按照70度左右的视野来算,四名战友,就可以覆盖280度的范围

最后八十度的缺口,以及小队的正面,江腾自然是留给了自己!

这些内容,江腾懂,其余人也懂,无需过多的赘述,众人便领会了江腾的意思。接着,比赛正式开始!

在正式开始突击行动前,参赛队员们还需要从出发地线运动到建筑物旁。

在这一段路途上,考验的便是在符合特种作战要求的前提下,运动的速度!

说人话,就是在不引起建筑物内敌人警觉的前提下,尽快抵达建筑物附近。

而考核毕竟和实战不同,在这一段距离的运动中,真正需要注意的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能逆光或者侧光通过建筑物的窗口视线区!

不然被光线拉长的影子,会极大地提升小队暴露风险!

首节 上一节 266/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系统派我来抗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