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武警新兵开始当教员

从武警新兵开始当教员 第213节

许领队被江腾的话噎了一下,但转而神情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人家不说,咱不强求。但既然人家愿意透露,这些方法,技巧和经验,那都值得认真地重视!

“那种射击法,用阿登纳少校的话说不是一个独立的射击方法。而是用不同的控枪方式,不同的瞄准方式和扣扳机方式组合起来的产物!”

江腾想了想,在脑海里组织好语言后开口了。而许领队也被江腾这话勾起了兴趣

组合?!

“具体这里面还有没有别的要素我还不清楚,但结合阿登纳少校的话和我个人的分析,我觉得最核心的就是这三个!”

“比如我听到他提了三个名词,一个是tob持枪,一个闪动瞄准,一个突然压缩”

江腾接着将阿登纳少校教授自己的过程,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毫无保留地对许领队讲明。而在此时,大赛第二项“致命狙杀”也开始了!

正在交谈的二人也分出一部分心思开始关注起场上的比赛。

和上一项比赛不同,这场比赛很多小国代表队直接放弃了最后1200米的附加挑战赛。对于这一点,江腾表示理解。

别看世界最远狙杀记录动不动就是两千多米往上走,但这里面的运气成分太多太多

就拿前两年创造最新超远距离狙杀记录的英国皇家骑兵队资深狙击手克雷格·哈里森来举例子。

这位王牌狙击手创下了2475米的超远狙杀记录。可排除掉他所使用的l115a3这款转为远程狙击研发的高精度狙击步枪的因素外。

再排除三道不同横向风的干扰,再再排除两千多米后那夸张得吓人的子弹下坠

2475米,光是子弹飞到目标身上都需要四秒左右的时间!

在这四秒多的时间内,目标可能稍微有一点大幅度的动作,这个记录都将和他无缘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在质疑对方的实力。江腾相信现在的自己如果在战场上碰到了这个哈里森,自己绝壁死得明明白白

不明不白

但远距离狙击,看上去是射击,但那个射击和江腾现在正在和许领队谈的射击完全是两个概念,两个领域内的东西!

对狙击手来说,八百米是一个分水岭。

射击八百米内的目标,温度湿度的影响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只考虑风偏修正和俯仰修正就行了,而这也是大部分狙击手的正常水平

而八百米以上,需要考虑的因素立马就多了起来。风向可能会有连续变化,比如前四百米吹东风,后四百米吹南风

还有温度湿度,弹道下坠,光学成像偏差等等等

像那种两千多米的狙击,如果把弹道轨迹用2d视角画出来,足以惊呆一些军事小白的眼睛。因为那子弹完全就是一个抛弧线!

看上去就像投篮

只是投出去的是子弹,而篮筐则是敌人

如果用3d的cg动画方式来展现子弹运动过程

那家伙,随风摇摆的精准抛物线了解一下?

再者说了,对大部分情况来说,八百米的距离完全足够了。现实又不是电影,真没多少“皇城pk”的机会。

而且有一说一,江腾感觉最后这个1200米项目,鹰眼其实也挺想放弃的

毕竟他的svd搭配7n1狙击步枪弹,精度也才堪堪达到2oa的水准。

换算一下,到1200米,这个精度的弹着散布还是太大了!

从感情上,江腾自然希望鹰眼能够夺魁。但理性的思维却告诉江腾

醒醒吧,这一项,无了!

四百米,两支代表队一马当先!

六百米,名次有了些许下滑,但依旧在第一梯队;

八百米,名次已经掉到了第一梯队下游,濒临第二梯队的地方

最后的一千二百米

江腾有些不忍看下去了

开个单章 说些心里话

最近这两天感冒了,状态不是很好,加更稍微缓了些。等状态好点了,我会尽快把欠更补上,就在一月内!

另外狗作者旺盛的求生欲需要在这些情节上进行一点注释了。结合最近一个说最近剧情稍显枯燥平淡的评论统一回复一下。

本书名字叫教员,肯定不是白叫的。而和这个立足点,也是本书的时间轴线上的军队实战化改革。

远距离狙击方面,主要是为了铺垫后面面的高精狙立项,这是实战化装备革新。

而主角江腾这边的主线则是在技战术思维上的改变。

我自认为我的文风算比较贴实的,所以有些训练科目细化后,描写起来会显得稍微枯燥一点。但这也是主角成长中的契机!

赶在军改前夕入伍的主角,正好卷入了这个军改浪潮。在这个过程中,为军改事业做贡献的同时,即见证部队的成长也同样反向促进了主角的成长。

以武警部队的小视角,以主角江腾的小视角入手,以小见大的描写这样一个阶段性的变革,是我落笔时的初衷。

关于科目细化方面,前面写的内容很多当过兵的书友有切身体会,所以代入感很强,觉得有趣。而关于步兵特战化,特战实战化方面

还能写的东西很多,比如水下作战平台、ff特种伞降中的halo、haho、lo的区别、战术行进与搜索原则等等

首节 上一节 213/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系统派我来抗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