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第257节

“对了,当在户部增设一‘平价司’,令专人负责控制全国粮价稳定。而各地在征税时,粮食折算银钱数额也必须由平价司来定。如此当可杜绝地方上不顾百姓生计,靠粮价波动变相增收税赋之弊。”

他让杨廷麟消化了一会儿,又接道:“待杨阁部返回闽南之后,可投数十万两银,以低价收入粮米囤于官仓。一方面用于赈济灾民,另一方面若奸商贼心不死,便复以这些粮食破之。”

“下官随后便着手去办。”

既说起了民生问题,朱琳渼又想起《发展纲要》里规划的农业单一税,此时闽南大灾,正可以此为借口,在闽南进行“试点”。

若是发现其中有什么问题,也可借“灾时临时举措”来进行调整。

他遂对杨廷麟道:“重灾甫至,闽南之地当以休养生息为主。我考虑减免当地农户税赋,三年内所有赋、捐、派等全部取消,仅收一项农业税,税率便定为四厘。”

其时大明税率为三十税一,也就是不到百分之三点四,但各种苛捐杂税、贪污腐败,加上粮价混乱,百姓甚至得将超过一半的收成上缴。

是以若强制规定税率仅百分之四,没有其他摊派,实乃将百姓压力十数倍减轻。

第279章 大明“中情局”

这么大动作的税制调整,杨廷麟作为户部尚书本是有些担心的,但他转而想到闽南灾民的情况,最终只揖道:“殿下心系百姓疾苦,下官自当从命。”

“只减负还不够,还要增加粮食收成。”

朱琳渼非常清楚,大明眼下还是个地道的农业社会,只有粮食问题得到解决,整个国家才有稳定发展的可能。

他又吩咐杨廷麟道:“江西布政使张沧海和龙南知县王克谦两人对我的增产规划非常熟悉,且之前已有所成绩。

“杨阁部可在户部为他们安排合适的位置,令他二人专门负责扩田、增产一时。对此事当不吝银钱,三万两以下的款项不必请示,你便宜拨付他们便是。”

他所说的扩田、增产,主要便是土豆和番薯的推广。这两种作物可在稻米无法生长的坡地、沙土地上种植,故而可以开辟出大量只种土豆、番薯的耕地。

增产就更是显而易见了,这两样高产作物只需随便侍弄一下,就能秒杀米、麦的产量。

而此次闽南灾民尝试了一阵以土豆、番薯为生的日子,他们对这两样东西接受起来必将更为容易。在他们的带动之下,再加上宣教府的宣传,相信土豆和番薯定会很快在整个福京铺开。

“下官遵命。”

待杨廷麟带着农业改革的使命离去,石霖忙又向朱琳渼通禀,“大人,顾大人和已自衢州返回,候在偏厅候好一会子了。”

“快让他进来。”

朱琳渼已准备了极为重要的任务给顾炎武,早就盼着他交接了衢州防务来见自己了。

顾炎武还是一身戎装,可见进了天兴府城门便直奔王府而来了。

他敬了个军礼,对朱琳渼道:“属下回来晚了,请殿下恕罪。”

朱琳渼听他这么说便知定有下文,果然,顾炎武又道:“属下得甄将军换防之后,先去了趟绍兴、金华等地。

“隆武初年时属下在浙地联络的义军虽大多偃旗息鼓,但得闻有助朝廷破虏建功的机会,无不立即响应。

“待属下入闽之前,已在浙地设下七处暗府,共有属员九十一名,皆是精明有见识之辈。加上属下在破虏营中精选的可用之才,里外已有近二百人手。”

朱琳渼有些惊讶道:“顾大人做事果真显效!仅得我密信吩咐,不到一月便将这摊子撑了起来。”

顾炎武忙躬身微笑道:“殿下谬赞了。属下原本已在浙江、南直隶等地经营义军数年,也只有这点能耐罢了。倒是这么多年连一支像样的义军也未带出来,末了还是凭殿下振臂一呼,方得破虏营强军。”

“顾大人太过自谦了。”朱琳渼又道,“如今这摊子已有了雏形,还当有个正式名号才行。

“顾大人所掌之事须得隐秘,却要有足够权限好便宜行事,还得独立于兵部才行。我考虑再三,觉得还是将你的人编入锦衣卫为宜。

“当然,你与郑都督互无统属,也不干涉对方行事,权且编为同一名下而已。

“隆武朝时锦衣卫规模甚小,便仅有一部。如今正可依照旧例分为南、北两镇。顾大人便任北镇抚司指挥使,仍如之前所说,专负责对虏、寇等的情报收集、暗杀、破坏等任务。

“而南镇抚司仍由郑都督统领,集中精力处理大明内部事务。”

顾炎武这一下便由一个六品兵部主事升为了三品的北镇指挥使,忙郑重敬礼,“但凭殿下安排。属下必不负殿下重望!”

朱琳渼点了点头,“眼下便有几件要紧之事需尽快去办。”

“请殿下吩咐。”

“首先是要搞好你锦衣卫北镇的培训、管理。你这些人做的都是深入敌后之事,危险不言而喻。是以定要在家中将能练的都练好,方不至在执行任务时丢掉性命。

“哦,对了,等王征南师父回来,便先调去你那里任拳法总教习。”

“谢殿下。”

朱琳渼继续道:“其次便是广西丁魁楚那边的动静,我准备近日兵进广西,并取云南,那边的情况你要先为我打探清楚。”

“是!”

“另外陕西、山西等地的义军也要继续联络,特别是投降的前大明军将,争取机会说动他们反正,在建虏腹地造成混乱。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建虏。最好能找机会渗透进北京甚至沈阳去,敌人核心地带的情报永远是最致命的。”

“是!属下谨记!”

“以后你这里的一应事务皆直接向我禀报。”朱琳渼道,“所需经费也直接报给我,情报工作意义重大,需要花钱的地方不用吝啬,我会亲自批复。”

“是!”

朱琳渼又与顾炎武详细谈论了新成立大明的“中央情报局”——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运作事宜,直到深夜,后者才起身告退。

事实也果如朱琳渼预料,这锦衣卫北镇刚成立不久,便做了数件对大明战局影响极大的事情……

次日,随顾炎武一起从衢州返回的另一个人来到辅政王府求见,正是先前在广信及衢州立下大功的戴修远。

王府前厅之中,朱琳渼见他要上前跪礼,忙将他一把托住,微笑道:“亭轩昨日怎未与顾大人同来?”
首节 上一节 257/7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江山争雄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