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第781节

李业也看出冉明并不是一个屈居人下之辈。有野心不算坏事,当然前提是具备与野心相符合的能力。如果空有野心而无能力,这样的人只能夸夸其谈,百事无成。可是冉明不仅有野心,更有能力,这样的人,就具备了人主的资本。跟随这样的人,他才有机会施展更大的报复。李业微微一笑道:“这其实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冉明一愣,不解的道:“元美这是何意?”

李业哑然失笑,看来冉明还是不信任自己。才成为冉明的秘书丞之后,李业接触了更多的隐秘东西。尽管天眼的情报非常凌乱,李业还是从中找出了蛛丝马迹。特别是看到了所有的语气,李业居然惊出了一身冷汗。

太子冉智居然敢联合外人谋害亲生父亲。李业百思不得其解,冉明既然都掌握这么多的证据,冉明居然隐忍不发。如果把这些证据交给李业去运作,哪怕冉智不死,李业也可以玩得他生不如死。

弑父,这可不是什么小罪名。在汉人传统道德中,这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更何况冉智的父亲还是魏国皇帝。或许冉明是为了所谓的皇室面子吧,如果这件事捅出来,丢的肯定是冉氏的脸面。

但是冉明的妥协,并没有换来冉智的感恩泣德,他反而变本加利。冉明想要息事宁人?李业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冉明如果真想息事宁人,他肯定会销毁那些证据,可是冉明偏偏保存得非常完整,而且花了大力气寻找相关枝节。

也许,冉明想着对冉智这个太子一击必杀吧!争储事关国体国运,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冉明掌握着这一份证据,其实就相当于拿捏了冉智的命门,只要冉明愿意,随时可以置冉智于死地。

冉智若死,除了冉智,冉明就是皇位的最佳人选。一种奇怪的兴奋之感在李业心中油然而生,他紧紧的攥紧了拳头。“太子不死,秦王永无宁日!”

第683章当皇帝也不容易

第683章当皇帝也不容易

论出身,冉明是董皇后所出嫡亲次子,仅次于冉智。论战功,冉明少而成名,战功赫赫。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平慕容、亡鲜卑,把氐秦、败桓温,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论名气,冉明首创《千字文》、《三字经》成了蒙学开山鼻祖。他创办书院,开创启明书院,依然成为士子代表之一。至于人有脉,冉明和众多士族豪强都有往来,而且还是密不可分的利益结合体。

细算之下,李业发现,冉明除了比冉智晚生一年之外,无论从哪一个方面都不比冉智差。

不过,很出乎李业的意料。李业的这番破天惊的话就像在大海中丢进一颗小石子,不仅没有引起惊涛骇浪,甚至连一丝涟漪都没有形成。

冉明淡淡的笑道“元美,真是说笑了!”

虽然如此,可是冉明的动作却没有停止。冉明派出人很多信使分别奔赴各地,通知各大家族。冉明的信其实非常简单,直言不讳的告诉他们。谢艾升任镇西将军,都督雍、秦、凉三州军务。

能在千年历史浮沉中屹立不倒的家族,哪一个家主都不是政治白痴。别看这一句看似不着边际的话,他们都隐隐约约猜测到了冉明的意思。现在秦王是三州军事统帅,结果被夺了军权。这事放在谁的身上,谁都不会舒服。既然不舒服,冉明自然会反击。

其实这些关陇大族豪强也有点看不惯谢艾,原因非常简单,谢艾出身太低。他仅仅是寒门出身,一跃而成成为了凉国大将军,他们这些豪强反而成了他的属下,他们岂会舒服。

有人愿意要谢艾好看,他们自然乐意见到。更何况冉明现在还是他们的金主。别说冉明是秦王,就算他是一个白身,只要有冉明那点石成金的手段,他们也可以奉为上宾。冉明要对付谢艾,他们自然举双手双脚赞成。再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动身去长安恭维谢艾一下,这又不是让他们掉块肉。

浩浩荡荡的豪华车队开始向长安奔去,无论哪一家都非常重视这件事。即使家主不方便出面,也让族中极有份量的人或下一任家主出面。他们每家都带着大量的仆役前往长安。这细小的车流,就像小溪越是靠近长安,这股车流越大。

程志写书,会有夸张,但是绝对不会无厘头,更不会弱智。在封建时代,就要考虑封建时代的社会背景。在这个时代,你不能搞民主。更不能动不动就造反,特别是在一个王朝度过初生的那几年危机时期之后。

一个深得民心的王朝,可以被外来力量颠覆的,但是对内却别想篡位。拥有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没有用,再强大的兵马也没有用。哪怕是兵神韩信,也逃脱不了被诱杀的局面。他韩信看不出吕后想杀他吗?还有岳飞,他真的是政治上的小白吗?不是,你让韩信和岳飞造反试试,他麾下的兵马十有部,借着宇文部的刀,把金昌杀得血流成河,整个金昌张氏因而灭族。

那些凉国旧将有罪吗?他们不过是怠慢了冉明而已,也没有造反,只是借机想要点好处。古往今来,哪一个武将不是这样做的。冉明倒好,因为这一点怠慢,居然让上万颗人头落地。

哪怕冉明战功赫赫,哪怕冉明机谋权变无双,谢艾还是看不起冉明。谢艾认为冉明才能虽然不俗,就像汉之韩信,蜀之法正一样,因为性格缺陷,注定难得善终。

当然,谢艾虽然洞察了这些阴谋,因为还没有发生任何事实,再说他也没有证据,也没有妥善的应对之法。他是可以写信给冉闵,阐述他的忠诚。可惜谢艾还不满足,他还想着借着这个机会,给冉明一点教训。

邺城魏国皇宫御书房,冉闵照例批阅奏折。对于那些符合冉闵的奏折,冉闵只需要御笔写下一个“准”字既可。可是一些和冉闵政见相左或有些出入的奏折,冉闵就需要写下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平均冉闵每天需要批阅一百多道奏折,数万字,并且写下三千余字的意见。

第684章司马聃得了婚前恐惧症

第684章司马聃得了婚前恐惧症

或许有人说,这数万字一两个小时就能看完,就算三千字也就是一个小时的事情。可是这不是后世的那种白话小说,而是文言文,也就是经过压缩的密码文。特别是毛笔写字,三千字,或许只有写过毛笔字的人才有真实的心得体会。

烛影摇曳着,月光从阁窗上泄入。冉闵一边喝点浓茶水提神,一边让小宦官给他揉揉发麻的胳膊。皇帝其实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当然,当个昏君非常容易,当一个好皇帝,却能把人累死。尽职尽责的皇帝如朱元彰,雍正之流,都是在任上累死的。

终于冉闵批完了一天的奏折,在御书房侍候的小宦官黄小丁也松了口气。作为御书房的总管宦官,冉闵每天熬夜多晚,他就陪着熬多晚。一天两天还能受,可是这日子一长,黄小丁就受不了了。他没有休假,也没有冉闵那近乎变态的精力。御书房总管这个别人眼热不已的肥缺,让黄小丁痛苦难奈。

冉闵放下奏折,黄小丁把冉闵批阅的奏折进行分类,有的需要留中,有的需要驳回,也有的照准,还有部分是冉闵提出修改意见的。这些事情容不得半点差错,一旦出错,就是掉脑袋的大事。

黄小丁道:“陛下,时候不早了,不知陛下今夜哪位娘娘的牌子?”

冉闵虽然独宠董皇后,可是架不住那些大臣的苦劝,这不除了阴妃、兰妃之外,又往皇宫塞了十几个。

冉闵微微一皱眉,他很不喜欢那种任人摆布的感觉。那些大臣逼他纳妃,冉闵同意了,可是洞不洞房,大臣可管不了。冉闵倒是够狠,放着那十几个如花似玉的美女不动,宁愿妻妾和谐。

冉闵冷哼一声,径直走了。冉闵虽然贵为皇帝,可是并不喜欢动不动就乘车坐轿。哪怕再忙,他还要时不时的骑着朱龙去溜一圈。皇宫虽然很大,可是冉闵还是喜欢步行。

西汉刘邦登基之后,命丞相萧何主持修建未央宫。整个未央宫分为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清凉殿、宣德殿、昭阳殿(避讳司马昭的昭字改为显)等。后历朝历代,无论都城建在哪里,宫殿基本都是沿用未央宫诸殿殿名。直到隋朝开始更改。就像椒房殿,就是皇后的寝宫。

魏国邺城皇宫,自冉闵登基以来,基本上没有修缮,但是唯独椒房殿,进行了修缮。夯土承重外墙,内部是木构梁架,析梧重叠,建筑宏伟,壁带为黄金钉,含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五色流苏,绿文紫绶。金银花铤,幡施光彩,照耀一殿。

仅仅椒房殿的修缮费用,就比冉明平地建起一座上千亩的秦王府略低一些。不过这个椒房殿仅仅两千余平方,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也不为过。冉闵正欲迈进椒房殿,就在这时,张平似一阵风似的递给冉闵一封信。

这是“天聋地哑”送给冉闵关于关中发生的事情,情报上说谢艾抵达长安,万人空巷。几乎整个长安所有的百姓都跑去迎接谢艾了,而且雍、秦、凉三地各地豪强和士绅皆前去拜见谢艾。

就在这时,董皇后看到冉闵居然来到殿前而不入,甚是奇怪。她命人打开殿门,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一股寒风向冉闵吹来,让冉闵的精神不自觉的一振。

自从默默无闻的次子冉明进入冉闵的视野,冉闵无时无刻都会拿冉明与冉智进行比较。冉智是一个心狠手辣、杀伐果断之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够黑、够阴、够损也够毒。但是冉明也有冉智这些优点,但是这只局限于对外。对内,冉明无论对百姓还是兄弟手足,冉明都太过宽厚!

对于治世,冉明这种宽厚也许没有什么坏处,但在这大乱方定,盛世未临的时候,宽厚无疑等同于断肠的毒药。冉闵可以肯定,冉明的一次次退让,非但没有让冉智有所收敛,反而会使得冉智气焰更加嚣张。那么接下来,冉智绝对会对冉明再施诡计。

虽然冉明非常聪明,也很会化解这些明枪暗箭。不过,在冉闵看来,哪怕是再好的防守,终究会出现漏洞之时。若想长治久安,唯有主动出击,将敌人消灭在萌芽中。准确的说,冉闵不喜欢所发制人,而是更喜欢先发制人。

对待异族和敌人方面,冉明继承了冉闵的性格和政治观点,这让冉闵非常满意。冉明其实并不知道,若非他采取借刀杀人之计对付凉系豪强,他就彻底失去了机会。就是因为这次举动,让冉闵对冉明刮目相看。

不过,冉闵对此仍不满意。

但是此时,冉闵终于看到了冉明的出击手段了。事实上,冉闵调谢艾入关中,就是对冉明的一次考验。冉闵就是要看看冉明到底是没有野心呢,还是很会忍耐。

如果说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是肯定没有资格继承冉闵的基业的。冉闵可不希望冉氏的基业二世而毁。

这次冉明不动声色动用了秦凉士族和豪强对付谢艾,不仅是捧杀谢艾,其实还有一层用意,那就是对谢艾示威。这么多豪强和士绅出面,其实也是隐晦的告诉谢艾,你最好老实点,老子玩死你,可是分分钟的事情。

冉明的这份答卷,让冉闵很是满意,他甚至突然觉得冉明,以冉明的言行和举止,才是这个乱世之中最适合的人选。
首节 上一节 781/1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之北洋巨擘

下一篇:唐朝工科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