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第1052节


但是孟远恩级别太低,根本不清楚参谋部作战处的详细计划,参谋部作战处对征南军其实有三套作战方案,其一就是简单,顺利渡过,攻打建康,逼迫东晋投降。当然这个作战计划实施难度太大,石越手中的渡船有限,如果没有其水师干扰,到可以不急不慢,每一天把一万余人规模的部队运输上岸,如果不考虑给养和物资问题,这个数量会是将近一万五千兵力。最多半个月,慢则十天征南军主力部队就可以大部分渡江。然而晋国水师这个变数,可以说征南军渡江几乎不可能成功。长江虽然长,但是可以适合大规模部队渡江的地点就那么几个,都是晋军防守的重点区域。打魏军征南军主力,晋军肯定不够看的,但是在水师可以断绝征南军后续援军的情况下,把征南军渡江前锋万余部队赶回长江,这点还是可以办到的。

至于丙字号方案,其战略核心实就是吸引其水师注意力,引诱其水师不能分神兼顾临海郡方面,为魏国海路突袭赢得宝贵的时机。

别看动则十万数十万兵马的大战役,事实上也不是数十万人马一下子都压上去打仗。而是围绕着若干战略要点进行争夺。在历阳横江渡这个战役中,双方最关键之地其实并不是石良所部的滩涂阵地,而是江心岛。

历阳横江渡的江心岛面积逞不规模的菱形,东西长而南北窄,面积约二十万平方米看清啊是平方米,不是公里。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岛屿,就是双方争夺的重点。一旦江心岛失守,那么魏国再搭建浮桥的战略设想就可以失败了。失去江心岛其实对魏国影响不大,由于剩余两道铁锁阻拦,魏国征南军集中运输船队,在铁锁东部三百余步的航道上向江心岛运输。各种作战物资和援军再通过江心岛与江南岸那四百余步宽的浮桥,向石良输送援军和物资。

对于这一点,这是晋军不愿意看到的。得到部分物资的补给,石良所部增强了弩箭,采取远程压制性射击以及百虎齐奔式火箭和燃烧弹、弩炮炮弹的犀利打击,虎贲军的攻势不仅受阻,而且被迫延缓。

水师大都督谢石看到这一幕,异常头疼。攻打铁锁也不是没有办法。晋国灭掉蜀国后,吴国非常紧张,吴国将领吴彦,看见长江上游有小木头漂下来,估计晋军在上游造船来攻打吴国,所以在长江上铁索横江,以防上游的晋军顺流而下打过来。西晋龙镶将军、监梁益军事王濬率领楼水师四万沿江而下,采取火烧铁锁的方式,破了吴将吴彦的铁锁横江。

然而,此时魏国的铁锁横江和吴颜的铁锁横江根本就是两个概念。首先呢吴彦打造的铁锁只有一道而且太细,更浮出水面。很容易被火,当然可以被烧断。但是魏国舟桥营打造的铁锁,其目的,其实和曹操当年在赤壁时一样,只是为了联接各个渡船,从而搭架浮桥。每道铁锁全部悬在水面三尺之下,想要火烧,不是没有办法,必须将铁锁提出水面。

可是晋国却没有魏国那种滑轮组式的省力机械,这种想法只能呵呵。所以,无奈之下,谢石只好命水师攻打江心岛,从而断绝石良所部的后续支援,一时间双方都围绕着江心岛进行了激烈的争夺。

魏国自然不能坐视石良所部被歼灭,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战略要地。或许有人会说,放弃江心岛对于魏国也不是致命的,可以直接从水路横江而渡。关键是魏国此时运输能力严重不足,转道江心岛,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运输距离,自然可以提高三分之一的运输效率。此时别说三分之一,哪怕只有十分之一,魏国都必须争夺。

更何况,只要晋国占领了江心岛,就可以通过江心岛,把其小型走舸经过人抬着过江心岛,从而攻击其运输船队,这对于魏国才是最致命的。

可是对于江心岛的争夺,对晋国水师部队非常不顺利。江心岛虽然只有近二十万平方米,也放不下太多的兵力,但是相对而言,对于防守一方有利多了,在江心岛下游,暗流汹汹,一不小心就会发生侧翻的事故。当然,更何况晋国水师虽然水战战斗力不错,可是论起陆战水平,和晋军陆兵都有差距,更何况是魏国军队?经过半个月的反复争夺,晋国在江心岛上丢了两千余人,至于伤员更多达四千余人。此时晋国水师的战斗力几乎削弱了三分之一。

低迷的士气,让谢石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七月二十八号,魏国海路奔袭部队先锋抵达临海郡。而作为全军前锋,讨逆军的任务其实也简单,那就是充当和石良部一样的角色,作为抢滩登陆,并且巩固滩涂阵地的前锋。为了配合讨逆军抢滩登陆,北府军七军也在后头也是步步紧追,免的讨逆军孤军深入,暴露侧翼。其实北府军已经进行过一次这样的作战,那是奇袭燕国龙城今朝阳。当然那个时代的北府军将士已经不是现在的了。那个时候的普通士兵,现在只要不死,稍立功勋也升为队正甚至都伯级别了,个别也升为校尉。比如原来的北府军都伯孙鑫,现在已经升为天枢军主将,从四品武将,而原来的北府军参军孙启,如今是幽州刺史部长史。原别部司马刘辉,如今也是扬威将军、天权军主将兼北府副将。

然而,让人非常意外,临海郡被孙泰叛军攻克,随后洗劫了一番,就率领军队撤走了。原本孙泰留下了一千余人镇守临海,只是由于没有补给,这支原本宗教叛乱的叛军,彻底沦为了土匪。

在胡光的一个先锋曲,仅仅试探一下,就一哄而散。未伤一兵一卒,胡光顺利的占领了临海,随后三天控制了临海郡。

八月二日,陌刀军、镇国军主力也登陆临海,顺利的完成了跨海袭击的先期战略目标,光陌刀军三万余人马,镇国军三万五千人加上北府军和讨逆军,共计十七万多人马,这些军队在陆战方面,就算倾其晋国一国,也不是他们可以抵挡的。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晋国的局势更加不妙。几乎就在与魏国军队登陆临海的同时,孙泰叛军大将卢悚率领七万叛军诈称二十万,攻打无锡。要说卢悚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葩。他是杜炅的徒弟之一,和孙泰算是同门师兄弟。他是司马奕的客卿。在历史上原本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卢悚却做了一件惊天大事。带着二百杀进东晋皇宫,意图拥立司马奕复位,然而带着二百人敢去攻打一国皇宫的,除了冉闵之外,就数卢悚牛逼了。

当然冉闵那是真牛逼,人家可以在三千甲士中手刃敌上将首级。可是卢悚呢,只带了二百人;要知道,京城内的守备部队王六军禁卫军就有至少一万八千人,驻防京城外郊的部队还有五城兵马,数万人。二百人对阵近十万人,这不是送羊入虎口?恐怕完颜阿骨打也没有他这么疯狂。

更奇怪的是,卢悚那二百人居然杀进了皇宫,按照晋史记载,卢悚的军队不但进了皇宫,还进了后宫,不少宫女和太监都在冲突中丧生,内廷武器仓库都被叛军占领。可是卢悚还是没有找到司马曜,似乎这时候的禁卫军回过神来,一万多人包围了皇宫,把叛军一个个拖出去暴打一顿,卢悚也被杀。不过,晋废帝还是安然无恙,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卢悚身上。

在这个时空,卢悚以过人的武勇和手狠手辣,深得孙泰的信任,成了天师将军下面的四师之一。

孙泰自认天师将军,下面设四师将军,既前师将军周勰,后师将军徐馥,左师将军卢悚,右师将军孙弼。

要说放弃无锡,司马聃肯定是不愿意的,因为司马聃在无锡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和甲胄,这对于晋国太重要了。光粮食足足拥有三百余万石,这些粮食一旦让孙泰得到,孙泰马上就可以拉起百万大军。其实那样倒不用打了,直接用人堆都可以把晋军直接淹没。

可是卢悚拥有二十万大军,当然对于二十万这个数字,司马聃是不相信的,可是作为东晋精华的六郡,那里人口占据了东晋过半的人口,从人口上看,孙泰拉起数十万大军是有可能的。而且就算加上老弱,卢悚的青壮可战之军也不会低于七八万人。

放任孙泰叛军,这是司马聃肯定不愿意的。面对魏国征南军的进攻,晋国压力本来就非常大,但是依靠将士效命,现在防守起来还是稳稳的。最起码也能够形成一种消耗拉锯战的状态。

现在司马聃面临的最大危机并不是征南军自身,而是孙泰叛军的继续东进,己方的后方补给线有可能被切断的危险。

无锡不能放弃,那司马聃就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把孙泰叛军的东进势头给拦下来。只要把卢悚给拦下来,那么自己未必没有翻盘的希望。司马聃现在还是对东晋的江山抱有一定的希望,寄望东晋能够在未来数天内解除无锡之围,进而把孙泰的叛军给灭掉。

水师与征南军在历阳陷入了僵局,句容又打退了魏统的进攻,司马聃见东晋江防线暂时稳固,就产生了要把孙泰灭掉的心思。

第961章大势如此何人可靠


第961章大势如此何人可靠

其实不怪司马聃着急,孙泰的叛军损害的就是士族门阀的利益,无论谁主江山,也不可能把士族杀光,可是孙泰叛军不同,他们就如同蝗虫过境一样,大军过后,鸡犬不留。士族门阀对司马聃的放任态度早已不满,司马聃本来威望就不高,根本压制不住,如果继续任由孙泰叛军肆虐下去。东晋这些士族出身的官员可就会反了。

就在司马聃下定决心之后,准备抽调部队增援无锡之时,这个时候东晋朝臣恨极了孙泰,集体支持司马聃灭掉孙泰。面对满朝激奋的朝臣,司马聃也不好做得太过了。

其实孙泰叛乱,也有司马聃纵容的结果。此时的司马聃和历史上的杨广不同,他还有褚蒜子的“影子”自然可以知道这些士族官员背着他逼反了百姓,因为这种问题是普遍性的,司马聃也不好太过计较。但是不代表司马聃不会报复。

现在看事情闹得差不多了,司马聃感觉是时候收拾残局了。只是司马聃却不知道,他太自信了,自信过头就不好了。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任何战争中,哪怕对战双方打得再如何激烈,然而双方也会进行各种试探性的接触,进行或明或暗的谈判。其实在这个时候,魏晋两国仍有一定的接触,魏国全权代表常炜就在建康城中。只是由于双方分歧严重,除非司马聃认输投降,否则根本没有议和成功的可能。

除了明面上的常炜,魏国此时最活跃的还是皇家特卫,冉明一直没有放弃拉拢晋国将领。当然现如今成效依然不大,不过随着局势的越来越明郎,这个策反行动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京口镇也就是后世的镇江市,京口扼南北要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代不乏才。京口曾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的建立政权的都城。其遗址有刘备娶亲的北固山甘露寺,北固山及后峰,神亭岭,东吴水防,鲁肃墓,太史慈墓等。京口也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家乡。此时的京口镇背靠北固山,面朝长江,形势雄险,为镇守长江要冲,所以才会在宋朝时期更名为镇江。

自东吴孙权筑铁瓮城,置京口镇开始,京口镇都是南朝一个重要的兵镇,东晋之初,京口居民多为幽﹑冀﹑青﹑徐﹑并﹑兖诸州侨民。民风勇悍,桓温谓京口兵可用,所以在成为荆州刺史时,在京口招募部曲,平定成汉,造就了西府军赫赫之威名。虽然说在后世,谢玄的北府军非常有名,可是事实上,同一个兵源而成的桓温之西府军,其实也不差。步骑水陆大军四万灭成汉,然而又展开三次北伐,西府军桓温北伐,其核心主力人马并不多,仅仅四万余人。虽然第三次北伐失败,事实上第三次是属于战略决策的失误,而非战斗力的问题。当时西府军更是吊打鲜卑、氐秦。一举收复洛阳,进逼关中。当然,谢玄镇京口时,组建的北府军更是盖过了桓温的名头。

但是不可否认,无论郗鉴还是桓温、再或者谢玄,他们依靠的都是同一种兵源,那就是幽﹑冀﹑青﹑徐﹑并﹑兖诸州侨民。也可以说了北方诸州侨姓百姓保护了东晋。在此时京口镇的冯记百炼精铁铺。京口镇内的冯记精铁铺有着数十年的历史了,自郗鉴镇京口时就开始在京口镇内落户,历经郗鉴、庾亮、桓温、何谦等五六任镇守将军而不衰。

冯记铁铺的规模不大,其中最初仅一名冯姓老铁匠带着的三个徒弟。如今冯铁匠早在二十年前故去,而主撑冯记的则是冯铁匠的三徒弟严虎。平时严虎带着十几个徒弟,在京口镇内以打造各式兵刃为生。然而今天冯记里头却出现了不少人。

而今天平时几乎连面都不怎么露的严铁匠此刻异常恭顺的站在下首,主座上换了一个四十余岁的文士。这个文士虽然其貌不扬,是那种扔在人堆里,看了第一眼绝对不想再看第二眼的人。可是这个文士身边的四名护卫武士绝对不是一般人。那咄咄逼人的杀气,让人不敢直视,显然他们不是一般人。

其实,他们自然不是一般人。这个文士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却大有来头。而是魏国前“天聋地哑”的大脑刘召。要说刘召,也是冉闵的心腹,暗中掌握“天聋地哑”二十余年。但是中国有一个传统,那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冉闵的故去,刘召的地位非常危险。冉明把“天聋地哑”、“天眼”、“虎组织”以及谢艾的“青眼”四大情报组织柔和在一起,成立了皇家特卫。

新成立的皇家特卫,直属皇帝,位比九卿,显然非皇帝心腹不可充任。张平暂时当皇家特卫校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过渡。张平也乐得如此,罢不得退居二线。可是和张平不一样,刘召在仕途上有着极强的上进心。现在他的职权几乎被杜聪取代,刘召自然不甘心。为此,他则想获得冉明的信任。刘召不是冉明的嫡系,一时间想获得冉明的信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刘召却详细研究过冉明,发现冉明对人基于两种用人准则,一则用其才,二则用其忠。既然暂时无法获得冉明的认可,刘召退而求次,一心想利用这次机会,向冉明表现自己的才能。

“刘司马,咱们是不是再加把劲,这个何谦总摇摆不定,对我等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刘召摇摇头道:“现在也不得把何谦逼迫太狠了,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

“可是这么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啊!”旁边的穿玄色劲装武服年轻人却是皱眉:“某来之前已经得到杜长史的亲自吩咐,务必说服何谦,如果刘司马有所顾虑的话,我大可一个人去游说何谦,请刘司马帮助一下前期牵桥搭线的工作就可以了!”

刘召听到这话,眉宇间闪过一丝不经意的怒色,但是他掩饰的很好!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看似年轻,但是身份不简单,此人名为竺瑶,乃是杜聪在皇家特卫中设立的情报处内务第二科的三等秘书官,该科负责处理国内交涉事务,其兼管该科的乃是杜聪。

冉明搞出来的皇家特卫其机构其实和后世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差不多,皇家特卫直属四处,既情报处,行动处、管理处、装备处。皇家特卫四总处虽然不多,但是机构却是越来越庞大,尤其是情报处,已经发展为拥有十多科级下属机构。第二科就是掌握国内交涉事物,事实上冉明主要的是把情报处第二科,打造成类似后世国安部的机构。

这个最关键的问题是竺瑶是杜聪的人。刘召和杜聪根本就不对付,任何组织和机构都不可能铁板一块,虽然皇家特卫新组建,可是由于是四大机构合并而成,自然是派系众多,矛盾重重。

刘召皱眉道:“如今情况紧急,迟一天都有着迟一天的风险,我们已经查出了何谦所部其实只有丹阳太守、广武将军何邕、枞阳太守、扬武将军朱崇安,高塘太守、武威将军王黄乃晋之死忠,拉拢不得,召打算对他们采取行动!”说道这里,刘召露出意思狠色:“他何谦不是爱惜羽毛吗?某倒是想要看看,这三个司马聃的心腹死后,这个江州督护他还能当得下去?”
首节 上一节 1052/1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之北洋巨擘

下一篇:唐朝工科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