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954节

从舱房出来,他登上了甲板,在一处船帆的阴影中站定,摆了摆手。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他的动作,迅速离开,他的身边就只剩下了朱瞻基一人。

这个时候,他才叹了口气,望着朱瞻基说道:“这东洲如此富足,人心难平啊!”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所以孙儿不准备派任何勋贵,宗室前往东洲,东洲也不向任何人分封。”

“这岂不是让所有人不满?”

朱瞻基指着码头上还没有离开的那些土著说道:“他们就是借口,这些土著有超过五百个部落,派任何人去征服,都只会引发矛盾,不如只派军队和官员去。军队负责威慑,官员负责教化,然后再鼓励百姓前往移民,所有移民家庭,都必须要有最少一个读书人……”

朱棣这个帝王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说道:“你想徐徐图之?”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东洲辽阔,人员众多,孙儿准备以后留给我直系子孙。”

“若众人不满又如何处之?”

“只要不将东洲开发放在南洲之前……不管是宗室,还是勋贵,总会认为拿到手里的才是真正的财富。”

东洲现在的情况是隐瞒不了的,朱瞻基也不想隐瞒,但是也别指望他会现在将东洲列入分封的地盘。

南洲和南洋的岛屿分封,是因为那里人口稀少,需要大明人去开发。

但是,东洲现在本来就有几千万人,所以重要的不是去分封了之后的征服,而是利用怀柔手段让那些部落都认可大明的统治。

借口很好找,在让那些土著归心之前,你能派多少人去?最多几十万人吧,可是那里有几千万人呢!

一边是遥不可及的东洲,一边是唾手可得的南洲,朱瞻基不相信,那些宗室和勋贵会咬着东洲不放。

朱棣见朱瞻基胸有成竹,也就不再提这个话题,而是又说道:“朕修的报恩寺被你抢了,今日这艘船上的金银,就给朕,让朕再去修建一座报恩寺。”

朱瞻基犹豫了一下,说道:“别说一船,就是所有的金银皇爷爷都拿去挥霍孙儿也不会说半个不字。只是孙儿宁愿皇爷爷重修皇宫,甚至修建一座堪比皇宫的别院也可以,只是不要再修建寺庙。”

“为何?”

“儒释道虽然现在三教合一,但是三教之间也竞争不止。孙儿想要引导天下百姓同归一心,这三教的问题必须要解决。如今佛教在太祖与你老人家的打压下已经没落,如此大张旗鼓修建寺庙,只会让局势越来越复杂。”

朱棣有些不高兴了,但是朱瞻基的理由句句在理。他也知道民间百姓什么都信,想要引导很难,而在朝廷上,这种纷争更加激烈。

想到不能给孙子添麻烦,但是要求被拒绝让他心里很不爽。

正想着要怎么敲打他一番,却听朱瞻基说道:“皇爷爷,孙儿在新江口造船厂建设一艘五万料大船,目前船体已经竣工,今后,这艘船可以作为皇爷爷的活动行宫,想去哪里都可以。”

朱棣有些不敢相信了,怀疑地看着朱瞻基问道:“哪有如此巨大的船,你可不要胡说八道。”

在吨位出现之前,船只的运载是以料为单位来计算大小的。料的前期意思并不是船只承载单位,而是造船所用木料的数量。

一根普通的用船木料,在正常情况下长度大概在五六米之间,直径约二三十公分之间。由于这样的一根木料在水中的浮力,基本可以承载三个成年人的重量,也就在三百六十斤左右。

而因为木材体积有限,特别是船只的龙骨,需要特别坚实的木料。所以即便是大明的宝船,采用了拼接法,目前一万料,也就到了极限。再大,船体就不结实了。

朱棣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帝王,所以第一时间就认为朱瞻基在说谎。

朱瞻基笑道:“孙儿让人费尽千辛万苦,浇铸出来了一根百米纯钢龙骨,以这跟精钢龙骨拼接木料,现在造出来的宝船不仅比现有宝船更加结实,更宽,体积也更大,在海上行驶也会很平稳。”

朱棣心里有些相信了,可是转念一想,又问道:“你就这么不待见我这个老头子,想要打发我出海?”

朱瞻基扑通一声跪下,指天发誓道:“孙儿只是想让皇爷爷在晚年享受更多人间欢乐,从无逾规之想,若有他心,天地……”

古人是很信这方面的,朱棣不等他说完,就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好了,我的乖孙儿,爷爷只是随口一说,就不要发誓了。”

(感谢紫轩煜尘成为第五位盟主,老妖感激不尽!今日心有余力不足,明日一定加更。)

第一四零章 金钱与军权

东洲带回来了大量金银,除了有少部分奖赏将士,农师,内侍,其他的大部分都被收入内库。

这也是有讲究的,国库与内库是分开核算,船只的制造,舰队的开销,当初都是内库出的银子,收获大部分自然也要入内库。

但是内库不能将所有便宜占完,所以即便外廷没有出力,也要分国库一部分,然后用之于民。

不过,如今的内库除了实物,基本上所有的金银,全部都存入了大明银行,记入了皇家的账户。

可以这么说,如今的大明,内库一直都是比国库富裕。

哪怕前些年贸易规模没有这么大的时候,内库也比国库富裕的多。

下西洋,北征蒙元,包括哪里有了天灾人祸,每一次内库都是要出大部分银子的。

因为大明的国库,从来没有充实过。

也就这几年,朱瞻基出海带回来的大批金银,通过银行调节金银,减少了贪腐,国库的资金才从入不敷出变的略有盈余。

要问现在全大明权势最大的大臣是谁,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蹇义。

蹇义身为吏部尚书,管理天下官员,身为宗人令,管理天下宗室,身为议长,主持朝廷会议。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没有一个大臣能比得上他。

但是若是要问,全大明最有权的大臣是谁,则所有人都会说出另一个名字:陈瑄。

陈瑄算不上朱棣的近臣,靖难之役时,他是建文帝的人。在朱棣打到长江之时,才投降,然后获封平江伯。

等于说,他虽然抓住了从龙之功的尾巴,却因为排位较低,一直被排除在近臣之外。

而且他的运气也算不上好,他能力出众,曾经统率天下大半水师,要是一直留在水师,朱瞻基改制海军的时候,他是当仁不让的海军总督。

但是,他在永乐十年被调到淮安,治理黄河,淮河,总督天下漕运。
首节 上一节 954/1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魏武侯

下一篇:抗战之还我河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