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832节

刘承徽伸手拉住了朱瞻基的衣袖,轻声说道:“是妾身错了,殿下就原谅妾身这一遭。”

朱瞻基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说道:“我本就没有责怪你,又何来原谅一说。你也是关心则乱,好好想想,为何母妃与太孙妃就根本不在乎这件事呢?想明白了,你也就能想通了。你先好好歇着吧,等蓝良娣弄出了合格的疫苗,我会先给孩子们用上的。”

教育了一番刘承徽,朱瞻基的心情很是愉悦。这个女人也是他的老婆里面少有白骨精女人,他现在只会嫌这样的女人太少,不会嫌太多。

只要不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扶持她们出来做事,远比其他人更合适。

回到了兴庆宫的主殿偏殿书房,桌面上又被放了一大叠已经汇总好的情报和奏折。

刘万带着几个小太监正在一本本地阅读,然后汇总到一本册子上面。

朱瞻基看了看李亮说道:“你现在是孤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天天跟在孤的身边做一些小太监都能做的事,更不能不学无术。从明天开始,刘万跟在孤的身边,你给孤跟在王彦身边,好好学学如何管理俗务,处理公务。”

刘万闻言,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喜形于色的李亮,露出了一丝羡慕。

朱瞻基的身边人,最大的势力当然是金阔一系,孙林,刘万都是他的徒弟。

而金阔因为是朱瞻基身边最大的太监,所以他们这一系的势力也就无人能挡。

李亮虽然是朱瞻基身边最亲近的太监,但是他完全是朱瞻基一直在保护着,不想身边的人势力失去平衡。

现在让李亮去跟皇宫最大的太监学习处理公务,可不仅仅是给李亮一个学习的机会,更是将他作为以后的司礼监太监总管在培养了。

朱瞻基坐下看是看公文,刘万没有了什么事,就趁机来到了前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乘凉的金阔。

金阔却笑了笑问道:“你认为殿下这样安排是因为什么?”

刘万不确定地问道:“平衡?”

金阔笑了笑说道:“我们一系的势力太大,不是一件好事,就让李亮去蹦跶吧。殿下高瞻远瞩,行事有度,我们只要做好份内事,就不会怕了他张狂。他要是真的得意忘形,那才正合我意了。”

“可是那王彦可是宫中第一大势力啊!”

金阔笑道:“他再大的势力,还不是要给殿下老老实实做事?不要计较这些,真要有我们的人逢迎他,就趁机踢出去,我们只要能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看到各地传回来的关于秋闱的消息,朱瞻基忍不住在想,这一次的秋闱,不知道又能选出多少有用之才。

第九十五章 八股

时间进入了八月,于家的下人们说话,做事的声音都要小了许多。

于家的老爷子于文明一改往日不管世事的做范,每日里就搬一把椅子,坐在正房的门廊下,盯着整个家。

于彦昭因为应酬众多,索性搬出了主宅,这几日住进了别院,但是每日依旧要回家一趟,与儿子于谦聊上几句,安抚他的心。

整个于家因为于谦临近秋闱,全部动员了起来,只为给于谦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于文明在洪武朝的时候,做到了工部主事,不过他并不是靠科举晋身。

于谦的曾祖父于九思曾任杭州路大总管,迁居杭州钱塘县太平里。明朝建立的时候,全国读书人数量稀少,只要识字,基本上都能谋个一官半职。

于文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做到朝廷的六品主事。

等到于彦昭这一代,他虽然天性聪明,却不是读书的料,不管经义,策论,他都能做的很好,偏偏是八股文,怎么也做不好。

于文明见儿子不是这块材料,逐渐也灰心了,将希望寄托在了孙子身上。

而这个孙子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从小就展现出了超人一等的才华,如今已经是杭州城有名的才子。

能否考上举人,这是关系到于家百年大计的大事,任何人都不敢马虎,尽力要为他创造出一个安静的环境。

但是实际上,于谦对此并不在意,这些年来他阅览丛书,精心学习制艺,做出的八股文受到一直推崇。

考举人,一切尽在把握之中。

八月初七这一日,天还没有黑,于家满门就摆下三桌酒席,祖孙三代二十多人,开怀畅饮。

于彦昭平日对于谦管教甚严,但是这一日却特意跟这个寄予厚望的儿子连干了三杯酒。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几个兄弟将有些醉意的于谦送回了房间,瞬间全府就都安静了下来。

子时刚过,于谦就醒了过来,这个时候,一夜未睡的书童立刻进来伺候他梳洗。“少爷,老太爷和老爷都没有歇下,就等着少爷去祭祖。”

昨夜于谦只是微醉,睡了一个好觉,登时觉得精神百倍。

今日穿的书生袍是大明的制式长袍,跟寻常长袍不同的是,这长袍不仅是单层,连扣子也不允许有。

这是方便考场严查夹带,若是穿了有夹层的衣服,光是检查就要耗费大量时间。

西院祠堂内,昏暗的烛光下,在外人看来,这满是木牌的祠堂格外阴森。但是在于家人看来,这是家族最为安全的地方,因为有祖宗保护。

于谦跟在父祖的身后,恭敬地向着祖宗磕头,让祖宗保佑这次秋闱一切顺利。

一套仪式下来,于文明看着眼前青春挺拔的孙子叹道:“自你曾祖以后,我与你父都不曾科考得意过。我于家在你曾祖那时,做到了杭州路大总管,自那以后,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如今你的身上寄托了我与你父亲的期望,只望你能奋发向上,一路考到奉天殿。”

奉天殿是科举的最后一关,也是天子亲自出考,若是能走到那一步,可以说是一个学子的最高荣誉。

于谦面对祖父跪了下来,叩首三次,方才抬头说道:“孙儿不敢自傲,自当尽力而为,为祖父,为家族争光。”

于文明也不敢给他太大的压力,双手将他扶了起来,笑道:“好孩子,去吧,祖父在家等你顺利而归。”

往昔的丑时,杭州城还处于宵禁之中。但是今日,处处火光通明,半个杭州城的衙役都没有歇息,为科考的士子们保驾护航。

不仅仅是杭州城,在京城,在其他府城,无一不是这样。

作为三大试第一考,乡试是所有百姓跨越平民阶层的第一关。

只有考上了举人,才真正脱离了百姓的行列,有了当官的资格,更成为了免税阶层。
首节 上一节 832/1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魏武侯

下一篇:抗战之还我河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