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642节

杨道也叹了口气道:“父亲,孩儿天性愚鲁,当初能中秀才,也是托了你的福分……”

“距离秋闱还有大半年,这大半年只要你潜心学习,为父加以辅导,一个举人的功名未必就不能到手。”

“可是这不是孩儿想要走的路……”

“难道为父还会害你吗!”杨士奇脸色严厉了起来,沉声说道:“你自西洋回来,就一直在夸海外的瑰丽,难道为父不知道你的心思?”

杨道知道,自己躲避了许久的选择,现在再也躲不过去了。

他起身跪了下来,面向杨士奇说道:“父亲,孩儿不孝……”随即拜了下去。

杨士奇的心里感到一阵寒意,身子也忍不住颤抖了起来。好一会儿,他才压抑住了自己内心的惶恐,尽量温和地说道:“你如今也大了,要不是随殿下出海三年,如今也早娶亲了。为父并不是不知变通之人,你有何谋划,为父也能替你周详一二。”

杨道抬起头来,原本敦厚的脸上也呈现出了一股凝重。他坚定地说道:“父亲,孩儿想要加入海军!”

果然是最坏的选择……

杨士奇控制不住内心的惶恐,颤抖着说道:“道儿,为父现在就只有你一个儿子了啊……”

杨道坚定地说道:“请恕孩儿不孝……,父亲,如今致同已经慢慢长大,他虽然年幼,却比我有才,父亲不必忧虑后继无人。况且,孩儿也欲今年成亲,就是进入海军,也不是今年就离家,总要给杨家留下血脉。”

杨士奇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厉声喝道:“那海军有什么好?哪怕是一军主帅,也不过是个兵头。魏公的那句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儿,难道你就忘记了吗!”

杨道不动声色,硬着头皮说道:“父亲,那是前宋,已经过了几百年了。如今已经是大明,太孙殿下重视海军,重视武将,这武将哪里就比文臣差了?”

“太孙……”杨士奇冷笑了一下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一个个口口声声太孙殿下,可知他就是个太孙,连太子都不是!太子殿下一心拨乱反正,如今皇上年迈,要不了几年,就是太子殿下的天下!”

杨道一愣,看着自己的父亲说道:“可是他们终究是父子啊!”

“太子殿下并非只有一个儿子!”

杨道浑身一震,看着自己的父亲,脸上露出了恐惧了神色。他本就跪在地上,这个时候又拜伏了下去。“父亲,慎言慎行啊!这杨家一应荣辱,可都系于你一身!”

杨士奇也自觉失言,装作轻描淡写地说道:“我也就是一说,太子殿下对太孙并无不满。”

杨道却深知此事不会如此简单,文臣对太孙不满不是秘闻,他们想要蛊惑太子易储也不是一天两天。

父亲身为太子殿下的最信任的属臣,怕是在这件事上脱不了干系。

想到这里,他也恐惧了起来,颤声说道:“父亲,孩儿有一事不解。”

杨士奇心中有些懊悔,温和说道:“起来说话,何至于此。”

杨道直起身来,却没有从地上起来,而是问道:“皇上为何对太孙殿下恩宠有加?如今这朝中只知有太孙,不知有太子,父亲可曾想过这背后的缘故?”

“皇上一介武夫,自然更喜欢像武夫的太孙,而不喜偏向文臣的太子。”

“父亲说的只是表象,孩儿以为,这其中最重要的缘故是,皇上认同太孙殿下的治国理念。而太孙殿下的治国理念,孩儿这几年在羽林卫学进学,也能体会一二,那就是平衡。”

杨士奇原本一直有些不喜这个二儿子,认为他偏执,愚鲁,却没有想到,这个儿子如今却还要给他讲理。

“何为平衡?”

“宦官控制经济,文臣掌管民政,勋贵掌握军政。这三家不能一家独大,不能此强彼弱,只有这三家平衡,朝廷才会稳定。太子殿下一心偏向儒家,偏向文臣,这会导致朝廷失衡,所以这才是陛下不肯重用他的原因。”

杨士奇没有想到儿子有这等见识,问道:“既然如此,我身为孔门弟子,为文臣谋划何错之有?”

杨道坚定说道:“父亲怕是误会了儒家与文人,文人与文臣的关系。羽林卫学的墙壁上就写了一句话:‘思想归思想,政治归政治’。学文不代表就是儒家,文臣不一定就是儒家,这文字也非儒家所创啊!”

“此乃大逆不道的荒唐之言!”

杨道感觉与父亲根本无法正常沟通,一时气急,问道:“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岂不是更大逆不道?”

杨士奇听了这句话,反倒是冷静了下来,冷笑道:“这也是羽林卫学墙壁上写的吧……我早就知道了。黄毛小儿,就敢质疑圣人学说,这当然是大逆不道!”

杨道反问道:“既然如此,皇上为什么会允许这句话留在羽林卫学的墙壁上?”

杨士奇还欲再说,杨道又说道:“父亲怕不是因为大哥之事,一直对殿下暗中不满吧?”

杨士奇浑身一震,身子颤抖了起来,隔着镜片,杨道依旧能看到自己父亲的眼眶红了起来。

杨道开口道:“大哥是咎由自取,若父亲因此仇恨太孙殿下,那被大哥无故害死的平民百姓岂不是更应该仇恨我们杨家!”

“这是诬蔑!”

杨道摇了摇头说道:“父亲,这是真的。”

杨士奇手扶额头,浑身轻颤叹道:“你去吧……”

杨道知道父亲不想在他面前表现自己的软弱,但是他不能因此就离去。他又劝道:“父亲,太孙殿下如今已经掌握了大明三成兵力,待皇上御驾亲征,这大明的兵力除了边军,都在殿下的手里。即便是太子殿下想要易储,怕也是由不得他啊!父亲身为人臣,应在太子太孙之间促和,怎可不为人臣,有心挑拨?”

“放肆!为父岂是那等人?”

杨道长叹了一口气,拜伏下去,坚定说道:“父亲,孩儿如今更加肯定了要继续跟着太孙殿下的决心,希望父亲允诺。”

杨士奇冷笑了一声说道:“为父岂是糊涂之人,又怎会让家族陷入险境?你要去,就去吧。不过待封赏之后,就随你母前往解家提亲。”

杨道一听就明白了过来,父亲原本在解家小姐与蹇家小姐之间犹豫不决,如今算是拿定了主意。

他父亲虽然官职不显,只有五品,但是身为太子殿下第一辅臣,又文采风流,在文臣中的地位不低。

他身为家中次子,原本是不可能跟达官贵人家结亲,就是结亲,最多也是大家族的庶女。

但是在大哥杨稷被处死之后,他就是杨家唯一的儿子,现在他的婚事,就是配大家族的嫡女也配得上。

蹇义就曾提过自己有一个侄女,豆蔻之龄,尚未说亲。而解缙之兄,太学博士解纶家中也有两个嫡女。

杨道自己是中意解家的。在下西洋途中,他跟解祯期,解桢亮都接触过,那解祯期人中龙凤,不仅样貌出色,更是文采绝伦。
首节 上一节 642/1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魏武侯

下一篇:抗战之还我河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