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171节

当吕震朗读祭文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站着,其他人跪着一动也不能动。

不过等到长达一千多字的祭文念完,还属他最累,念到最后他的嗓子都差点哑了,连灌了几杯水。

这个时候已经是午后了,众人都不能说话,一个个按照事先的安排,退出了天地坛,这次的祭祀才算是结束。

出了天地坛,其他人都能吃东西了,只有朱瞻基还不行。他要一直步行回到城内,进了正阳门,这次的祭祀才算是结束。

而这样的祭祀还要进行一次,他还在礼部官员的陪伴下,去中都凤阳祭拜先祖和祭拜天地坛。

进了正阳门,这个时候看热闹的民众更多了,一个个看到朱瞻基就欢呼不已。朱瞻基也像后世的国家领导人们一样,对着人群挥挥手,立刻就引起更大的欢呼声。

二狗子和自己的父亲也在人群里,他还不懂朱瞻基这个太孙的身份意味着什么。但是他却知道,自己现在能儒学,能拜师,都是因为这个人才得到的。

“二狗子,以后好好读书,习武,长大了要为太孙效力。晓得吗?”

“爹,我晓得,长大了为太孙殿下效力。”

这么多人,朱瞻基也不能当着这些人的面前吃东西,只能继续忍着。

一直到进了皇城,没有了民众的围观,只有一些大臣们了。在午门处,吕震又训导了诸位大臣一番,这才让人都散了。

“殿下,要不要给你叫肩辇来?”

朱瞻基笑道:“吕尚书大衍之年尚且能忍,瞻基年轻力壮,更不在话下,我们还是先回去复命,再好好歇息。”

虽然不坐肩辇,但是东西必须要吃了,开始胃里还泛酸水,现在都没感觉了。

不敢大鱼大肉,朱瞻基接过来了李亮递过来的一碗八宝粥,一口气灌了下去,这才感觉舒服了一点。“吕尚书,李太监,请……”

李谦和吕震谦让了一番,还是让吕震当先,进了午门,直抵朱棣所在的谨身殿复命。

第二日,朱瞻基又披红挂彩,好好当了一回大猩猩,在京城万民面前被瞻仰了一番。

这是要前往太平坊孙娴居住的孙宅提亲纳吉了,虽然这些双方都已经心知肚明了,但是程序还是要走一遍。

按照朱元璋定稿的宗室定例,皇子皇孙定亲的时候也需要进行纳吉,纳徵和告期三种礼仪。

所谓纳吉乃是中国古代婚嫁礼法第三礼,主要就是男方通过询问女方八字然后进行占卜,并将占卜结果告知女方,而纳徵则是送彩礼的礼仪,而告期则是挑选黄道吉日出嫁的日子。

孙家在孙娴被确定为太孙妃的时候,就被在太平坊赠送一座宅子。与他们同样待遇的还有蓝家和胡家,区别之处就是她们的宅子稍微小了一点。

朱瞻基这一次不用受罪了,因为他这次乘坐的是一架四匹白马拉着的马车,马车只有顶,没有围,可以让百姓能清楚地看到他。

而且这一次不是祭祀那样严肃的场合,所以也没有净街,相对应的是,他这次的侍卫多了不少。

先到了孙家,孙忠亲自接待了朱瞻基和礼官一行,双方拿了生辰八字,然后就开始谈迎娶的一些规矩和礼仪,包括确定迎亲正使和副使。

因为女眷不能出面,所以整个过程非常无趣,接下的胡家也是如此。

到了蓝家,可就不一样了。因为蓝家已无长者,而为了避讳蜀王妃与蓝烟的关系,蜀王妃也不能露面。

不过蜀王府还是派来了他们的长史张槎,帮着蓝氏打理。

朱瞻基也见到了两个小舅子,一个今年十岁,一个今年才七岁,他们在张槎的教导下,像个小大人一般,亲自处理嫁姐事宜。

不过从他们不停望向屏风后面,还有屏风后面不时传来的轻咳,指挥着他们的行为,所有人都忍不住想笑。

任谁都知道,蓝烟应该躲在屏风后面,她自己亲自处理自己的婚事,这件事想起来就有些好笑。

也不知道是因为怜悯她们三姐弟没有父母,还是因为蓝烟是在符合自己的审美观,朱瞻基觉得自己对这个有些精明,又迷糊的小丫头,格外喜欢一些。

她的前半辈子过的苦一点,那就让她后半辈子过的幸福一些吧。

完成这些程序,返回了宫中,钦天监就拿出了孙氏和朱瞻基的生辰八字,开始选定吉日。

选来选去,只有十月才有佳期,朱棣大笔一挥,就确定了十月初十这一日大婚。

十月才结婚,朱瞻基又可以松一口气了。结婚的安排耽误了他太多时间,现在不管是海军那边,还是工业区那边,包括已经竣工的研究院这边,都需要他出马啊!

海军那边好歹还有一个刘江帮他,但是工业区的建设,研究院的建设,却只能他来安排工作。

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

天气越来越热,就连狗都躲在阴凉的地方,有气无力地吐着舌头,只有知了在不知疲倦地叫着。

太平坊蓝宅,后院。

自选妃之后,宫中就派了两个管事宫女和四个小宫女来教蓝烟宫中礼仪。

明朝才经历了三任皇帝,其中还包括一个四年而绝的建文时期。朱元璋当初也就是是个泥腿子,虽然英武不凡,重启汉人国祚,但是因为当初的出身低,所以根本没有太多的讲究。

如今的大明皇宫,主要是以朱元璋当初根据前朝规例确定的一套管理方案,重严厉轻自由。

蓝烟自幼在西川长大,父亲得蜀王妃照拂,虽然从事商业,却也无人敢欺。父亲经商多不在家,母亲柔弱多病,难以管教,她是完全的靠自己在书上学到的东西成长起来。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她对人情世故略有不足,一直将书里面的东西当做天经地义。

一个自由散漫惯的人,现在被几个宫女处处约束,叫苦不已。

这些她都还能承受,唯一受不了的就是,自己完全失去了自由。

蓝父嗜好经商,在西川也攒下了一份不菲的家业。因蓝烟选妃,大部分家业都被蜀王妃变卖,着人将这些家资换成金银,给姐弟三人傍身,还派了王府一位典薄代为管家。

但是,蓝家其他产业易变卖,唯独养蚕织锦这份产业,难以变现。

蜀锦天下闻名,一直是皇家进贡之物。但是西川多山,养蚕种桑相比苏杭一带更分散。

蓝家与数千农户分别签下契约,供应蚕茧,这产业就是其他人想要接手,也不是易事。
首节 上一节 171/1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魏武侯

下一篇:抗战之还我河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