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我在聊斋写小说

我在聊斋写小说 第324节

比如说京城那些个老财,假如允许他们花一万两黄金去教坊司赎个花魁,那保证是争得头破血流。
而且,去教坊司赎个姑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得经过礼部允许。
要让礼部上上下下那些官员点头放人,不得花个几万两银子?
而且就算最终把姑娘赎走了,但并不意味着她们就此从良了毕竟教坊司的姑娘大多为犯官女眷,乃戴罪之身。
想要彻底摆脱这个身份,又得花不少银子上下打点
当然,有了皇上的手谕一切都应刃而解,礼部那帮官员难不成还敢张口要好处费?
那真的是老寿命上吊,嫌命长了。
“多谢皇上”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永平帝微笑着摆了摆手。
的确,对他来说这完全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随手写个小纸条的事,连圣旨都用不上。
随后,永平帝有意无意聊起了国家大事。
因为他已经尝到了甜头,大燕字典目前已经形成了一股热潮,工坊加点印刷也是供不应求。
现在不仅仅是朝中大臣,包括不少读书人也在求购。
毕竟,事实已经证明了这本字典的实用价值,也必将会传承后世。
这对于永平帝来说,无疑是一桩名垂青古的大事。
正因为如此,他便有了更大的追求,甚至是野心
聊了一小会,顾鸣便听出了皇上的话里之意。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皇上有野心,顾鸣自然也有。
比方说这次发行大燕字典,那种气运加身的感觉几乎比得上当初高中状元之时。
对于别人来说,气运玄之又玄,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于顾鸣来说,气运却能转换为一种力量,让他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最明显的就是他体内的浩气明显增涨,这与修道中人真气增涨是一个道理。
简单来说,顾鸣修炼的方式与别人完全不一样。
其他人修炼需要闭关、观想,服食灵丹等等才能提升境界与实力,而顾鸣只需要写书、积累气运就行。
就算打坐也只是调养一下精神,思考一些问题。
而他积累气运的先决条件与皇朝气运息息悠关,因此,帮皇帝,也等同于帮他自己。
“皇上,其实臣还有一些想法”
闻言,永平帝精神一振:“哈?太好了,爱卿不妨讲讲。”
“是这样,臣最近在翰林院整理书籍时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古籍要么残缺不全,要么版本不一,要么缺失篇目。
因此,臣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太好了,爱卿,你的想法越大胆越好,朕就怕不够大胆。”
“数千年来,华夏化源远流长,虽说朝廷收录了不少,但同时也有不少已然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也或者是散落于民间不为世人知。
故而,臣在想,能否将现有的、缺失的、以及散落在民间的传承化类的书籍都收录到一起,编撰一套丛书”
其实,顾鸣说的根本就是永乐大典。
这是顾鸣前世公认的有史以来最大最全的百科全书,全书共计两万多卷,近四亿字,涵盖了经、史、子、集、天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等化传承。
此套丛书的由来,乃是明成祖朱棣本着彰显国威,造福万代的心态,下决心编撰的一套宏篇巨著,可谓是流芳千古。
其时,参与编纂、抄写、修订的人员多达三千余,历时数年方成。
顾鸣现在所修的乃是道,自然希望永乐大典这样的奇书在这个世界重现。
以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想都不用想,但有皇帝支持,那就一定能办成。
一旦这部巨著面世,不难想像,到时候气运必然如山洪瀑发一般涌来想想都有点小激动。
听着顾鸣滔滔不绝地讲述,永平帝双眼越瞪越大
之前永平帝还在说什么朕就怕你不够大胆,可现在这想法怕不能叫大胆,简直叫疯狂。
毕竟他不是什么不学无术的皇帝,完全可以想像到这将会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
“皇上,皇上?”
“啊咳那个,顾爱卿,你这个想法相当不错,只是实施起来怕是有点困难吧?”
顾鸣一脸凝重点头:“没错,毕竟要编撰这么一套丛书的话,必然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但是皇上,一旦编撰完毕,这将会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全的献资料,必将扬我大燕国威,造福后世,留芳千古。
至于丛书的名字,可以皇上的年号为名,命名为永平大典!”
“永平大典?”
这一刻,永平帝感觉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
“是的皇上,毕竟这套丛书真要编撰成了,那就是当之无愧的献巨著,称之为大典不为过。”
“好、好、好!”
永平帝拍案而起,连说了三声好字,可见内心里有多么激动。
作为一个帝王,永平帝深谱喜怒不形于色的道理,而且一直也控制的相当不错。
但天子也是人,不可能没有失态的时候。
这时候,他就失态了,内心的喜悦与激动表露无遗。
虽然心里很清楚这件事并不是那么容易办成的,但也正为如此,所以一直没有人办成。
假如由他来办成了,再加上大燕字典如此功绩,说不定真有机会与秦皇汉武比肩。
“那个,顾爱卿,你还有没其它的想法?一并说来听听?”
“这个有是有的,不过我怕皇上听了不高兴”
永平帝正乐着呢,当即摆了摆手道:“没事,爱卿尽管讲,大不了朕不采纳便是,但绝不会责怪爱卿。”
“好吧,那微臣可要畅所欲言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爱卿所说的信息量太大,朕要好好消化…
“不知皇上对禁武令有什么看法?”
顾鸣先行抛出了一个话题。
“禁武令?”
一听这个字眼,永平帝当即皱起眉头。
追溯历史,禁武令的颁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朝代更迭,但此令却一直沿袭至今,并未更改。
禁武令在颁布之初执行相当严格,一旦发现百姓习武,轻者坐牢,重者杀头。
饶是如此,依然还是屡禁不绝。
朝堂与江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正是因此而起。
随着时间的流逝,禁武令沿袭至今几乎成了一纸空
这一点,永平帝心知肚明。只是,他不太明白顾鸣突然提禁武令是何意。
“皇上,前朝颁布禁武令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百姓以武犯禁。
但,事实证明,此令弊大于利”
永平帝忍不住问:“为何?”
“正所谓堵,不如疏。
禁武令颁布至今一千多年,所带来的好处恐怕微乎其微,反倒是导致了朝廷与江湖的对立”
“等等,爱卿你的意思是说建议取消禁武令?”
“对!”
“可是,一旦取消禁武令,那些百姓有了武力,一旦蠢蠢欲动,朝廷岂不是很被动?”
这,也是当初颁布禁武令的原因,就是怕百姓造反。
“皇上,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说,有没有禁武令对他们几乎不会有影响。
毕竟习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需要一定的天赋之外,还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既如此,那取消禁武令的意义何在?”
“皇上,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离不开治武功,以治国,以武镇敌!
没有强大的武力不足以震慑宵小。
多年以来,北方游牧部落、西域各国为何敢屡屡进犯中原?
那是因为没有把他们打痛,没有令他们产生足够的畏惧
据臣所知,边塞一带,一小股敌军,哪怕是区区数十人便能横冲直闯,劫掠一个又一个村庄
究其原因,百姓大多羸弱、胆小,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毁也生不出一丝反抗之心,这是何等的悲哀?”
“这”
听到这里,永平帝不由紧皱眉头。
尽管这番话让他的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这的确也是事实。
就拿去年来说,北方有个部落出动了一百余骑,竟然长驱直入一百多里,沿袭烧杀劫掠不算,最后竟然还攻破了一个边塞小城
区区一百骑,竟然能攻破一个城池?
事实是,负责守卫城池的一众官员竟然弃城而逃
这,简直就是一个抹不去的羞耻!
关键是,对方在城里劫掠了一通,杀了城中不少百姓,最后还放了一把大火。
首节 上一节 324/6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黄泉十三灵

下一篇: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