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60节

  但在昌城八一大道那边,会有自己昌城这边的部队进行军事演习。然后今年的演习,部队那边希望弄五辆轻卡到那边,这样场面就显得隆重一点。

  总之就是要车,如果算上地方政府的计划生产任务,机械配件厂一个月起码得生产三十辆汽车出来。

  这产量是一汽厂的十分之一,没有错,一汽厂有二万多职工,一天也就造十二辆左右的汽车,平均是两千多个人花一天的时间造出一辆。

  所以一辆解放车的人工成本是在两千多块,然后就是材料成本和汽车玻璃成本。因为要两千多个人造一辆车,是包含各种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的。

  进口材料和配件一算,差不多要三四千块钱,所以造一台解放卡车成本在五六千,一辆成卖个八千块还能挣两千。

  不过成本不能单纯的这样计算,得有附加值,不能生产一个弹簧,弹簧可能就是一点钢铁的原材料,算几毛钱的成本。

  第一汽车厂只是把所有的生产一体化了,还得算上投入成本。

  所以解放卡车的定价是一万六千多块一辆,不要觉得贵,想买还买不到。

  第一汽车厂要平均两千个人才能一天造一辆车,机械配件厂这边呢。

  要达到一天造一辆车的情况,哪怕只是组装,在没有电动工具的情况下,应该要三十人左右。

  但实际情况一条组装线下来,三十个人是不够的,起码得翻一倍的人数。

  也就是说要汽配厂那边五六十个人过来,才能初步形成一条简单的流水线组装。

  比如底盘的安置,安装发动机的弄一组人,变速箱的弄一组,悬挂和制动的又是一组。不这样的话,要从头到尾都是一组人,那一个底盘安装都可能一两天。

  只能是很多车辆同步一下组装,平均下来五六十人才能每天组装出一辆车。

  光组装工就得要汽配厂的所有技术工来干了,汽配厂有一百多职工,又不都是会修车的。能师傅加徒弟凑出五六十人就不错了。

  然后康书记带过来的一批人,也没的休息了。在没有购买冲压机之前,用榔头和锥子敲打车顶和车门还有一些车身铁皮,根本就停不下来。

  其实算一下,一点简单的东西就消耗一两百人进去了,而且还都得是有点水平的技术工。

  算下来,每月生产卡车的数量极限也就是三十多辆。

  不过钣金工,钳工和锻工之类的,可以招工。

  就是组装汽车的人员得培训了,在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会组装汽车的工人。只能招一些机修工,比新人容易上手一些,然后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培养。

  头两个月预计是每月生产三十辆汽车,到了八月份,发展的顺利的话,可以达到五十台以上。尽量是在年底的时候,突然每月生产一百辆轻卡汽车的产量。

  这样的话,光在轻卡汽车方面,机械配件厂就得预计在年底之前招一千个工人。

  同样的情况,在轻卡产业链上所有的工厂,也要做好每月一百辆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水平。

  也就是说因为制造轻卡汽车,整个产业链在今年要吸纳三千个工人。也就是三千多个岗位,一个岗位可能就代表着一个家庭。

  “建军节,还有国庆节,有点意思。”

  江成从工业局回来后,想到了这两个节日。车辆生产的事情,他只能在技术上进行组装指导。

  能不能完成生产任务,那是周厂长的事情。江成属于管杀不管埋的那种,所以周厂长回厂后,没多久就带着司机去劳务局了。

  江成想升级的托盘车,也就是手动堆高车,设计起来不难,弄一个门架子再到门架上安装升降的轨道就可以。另外就是油压管要弄高一些,起码要超过升降的高度。

  本来江成是想把堆高车弄出来,就去搞一辆真正内燃叉车,也算是工程用车了。

  但是今天去工业局,得知自己设计的轻卡可以参加阅兵仪式。轿车方面,江成现在不想搞,配套跟不上,徒有其表没意思。

  不过他倒是想玩一个刺激的,想到了一款结构其实简单,但外观又很不错的车子。

  很适合地形探测,在国内现在道路不好的情况下,比越野吉普车还实用。

第102章 全地形车

  在我国发生战争的时候,小鬼子广泛使用边三轮,那是因为我们国土面积大,内陆城市山地林地多。

  边三轮灵巧方便体型小,适合在很多地形上使用。

  这也是为什么解放后,国内部队还在大量装备的原因,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才开始逐渐退出舞台。

  所以国内其实特别需要能适合多地形形式的车辆,而吉普车算是越野车中的一种,也能适应不少地形。

  吉普车是四驱驱动,但设计的时候主要还是在公里和比较平整的地方形式,比如草原和一些荒地。

  但国内有很多山林地区,特别是赣省和周边的省份,几乎到处都是山。

  有些地方唱‘这里的山鹿十八万’,可不是瞎唱的。也就是后来修高速公路,开隧道。让人通过一些城市的时候感觉不到什么。

  江成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搞一辆全地形车出来。后世有,不过他没现实接触过。

  但是在网上看过那些车辆的构造,在驱动方面跟跑车差不多。应该说跑车的驱动比全地形车强。

  四轮驱动除非体型小,底盘高,可以满足很多地形的使用,但是那要放弃运输能力。

  六轮驱动的全地形车,在国内才是最适用的,能直接开到乡下的田地里。不过这样的车为了适合多地形驾驶,轮胎得大,轮胎花纹得是各种块状,横面和斜面的结合。

  不用的轮胎花纹结构组合,就是让车子适应各种路面。常规的汽车轮胎都是普通的防滑摩擦纹路,拖拉机因为经常要开在泥土路面,需要的是承重和抓地,轮胎是人字纹的形状。

  所以全地形车主要方面是在轮胎,驱动,悬挂这几方面。

  轮胎可以找橡胶厂解决,只是表面纹路以及轮胎大小厚实的问题,不是材料问题不达标都好解决。

  而悬挂装置是一个难点,要安装大量的螺旋弹簧和减震器。而且因为要适应各种地形,比如斜面山坡,弹簧会承受很大的扭力,拉伸和压缩。

  普通的材料用在上面,可能很容易出现变形和断裂。要解决这样也很简单,找飞机制造厂要。

  飞机制造厂制造飞机用的起落架,还有发动机以及一些精密部件,都是进口的特殊钢材。

  所以说要解决弹簧材料的问题很简单,昌城就有。但又很困难,属于特殊材料,得申请。就算这次要到了,下次也很难要到。

  以搞研发的角度去申请,给一些材料不难。但要量产,当普通汽车材料去生产,那可能不行。

  不过江成觉得这车造出来,可以给一些特殊部队使用。机械配件厂可能不会生产,但可以交给军工厂去生产。

  这次可以完成一些战术布置的需要,在一些特殊的地形加装一些武器,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而车子设计制造出来,江成也可以减少装置,转头就把国产吉普车给搞出来。也就是国产越野车鼻祖BJ212了,军民两用。

  但现在江成想搞全地形车,是因为他自己想玩,车子造出来,肯定样车要留下来。然后他可以以试车的形式,开到乡下去。

  去山林打猎,带上步枪和气枪,再带上女人,打不到东西就跟女人钻树林。

  ‘叮叮叮~~’。

  下班的铃声响起,很响亮,各地方都是统一式的响铃。

  江成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出门了,他在猜测自己走到楼下,谭雅萱会不会就在楼下门口等他。

  谭雅萱现在在一楼上班,跟其他办公室的人一样,快要下班的时候就会提前收拾一下。铃声一响,就直接全部出来。

  “老江,快一点。”

  猜的果然没有错,江成还在走下一楼的楼梯上就看见谭雅萱了。

  现在两人是对象身份,厂里的人基本都知道。下班的时候谭雅萱直接喊江成为老江,听到的人也只是羡慕。

  “你请好明天的假了没有。”江成询问道。

  “请好了。”谭雅萱说道,然后看了看周围,没有什么人离他们太近,就继续道:“谈盘子不用请假吧,明天晚上去我家里谈不行嘛。”

  “明天你早上来我家,我有好东西给你看。”江成说道。

  听到这,谭雅萱不好意思回话了。她不知道是男女处对象后,就会不要脸点,还是就她们会不要脸。

  谭雅萱现在有点怕江成说去他家有好东西了,上次在他家,他说他裤子口袋里有东西。让她拿出来,然后谭雅萱老老实实的把手伸进他的口袋了。

  口袋是空的,但口袋里侧有根东西,那天谭雅萱的脸修的通红。

  不过~人也,食色也。

  在江成的干扰下,谭雅萱的手也在他口袋里放了许久才拿出来。

  前两天在谭雅萱的要求下,江成答应去她家谈盘子了,也就是谈结婚的事情意思。

  主要是谭雅萱的爸妈最近催的紧,这对象都处一两个月了,两人又不是有什么特殊情况,不结婚干嘛。

  江成也没什么好抗拒的,关键是这身子的原主和他在自己的时代都是吃过肉的。现在来到这个时代快四个月了,刚开始还觉得没什么。

  认为自己是穿越者,一来就成为工程师,要什么女人得不到。但真的吃过肉的,很难清心寡欲。

  再不把谭雅萱吃掉,江成都快觉得这个时代的女人虽然矮点,黑点,土点。但到了床上也一样,应该能下的去手。

  “明天你教我骑自行车。”谭雅萱转移了话题说道。

  “行哦,牙仙。”江成笑道。

  两人边说边笑走出了厂门口。

  然后江成跨上了自行车,得谭雅萱在后面坐好,就骑车回家了。

  这年代的自行车有一点不好,车子中间都有一根车杠。好在江成买的是飞鸽的,车身不大,刹车后稍微倾斜一些就能脚点地。

  现在已经有永久牌自行车了,二八大扛的那种,作为省会城市,有什么新产品,昌城也会最先出现。

  江成把谭雅萱先带到家里,一到家,她就去厨房了。现在在厂里中午吃饭,谭雅萱打的菜都是放一起的,打两人够吃的就可以。

  江成不需要从食堂打饭菜带回来,现在都是谭雅萱来江成家做饭,吃过饭她再回家。

  谭雅萱也知道她父母有点算计,早上让她早点来江成这边给他做饭,现在下午也来这边做饭。说是说作为江成的对象,这是在照顾他,但谭雅萱也给家里省了两顿口粮。

  见谭雅萱去厨房忙了,江成也没去管她,刚来给他做饭的时候,他还会找机会跟到厨房去摸她几下。现在没那个情调了,主要是现在摸她,她没有以前那样害羞了。

  太容易得到的没有意思,越是害羞不让江成得手,他就越来劲。

  江成把自行车停好,也没回房间。而是在门口前面被石墩封起来的水井地面上查看着,他明天不去厂里,要去谭雅萱家里谈盘子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他最近在厂里抽空的时候,弄了一套压水井装置。

  在昌城这边,现在一吨自来水是一毛六分钱,院子里很多家庭一个月都用不了一吨水。

  主要是院子外也就一条街道不到的距离,有一颗比较大的树边上有一口井。大家洗衣会去那边洗,天热的时候会有人从那边打一木桶水,下午晒几个小时,就可以给小孩洗澡了。

  也就是因为不远的地方有井,前院的井才被填了建房屋了。主要是前院的那口井位置不是在中间,否则也不会填了。

  这后院的井也封了,那就不知道什么原因了,得去问街道办。

  “江工,你在看什么呢。”

  “老赵呀,我在看这墩子下面还有没有井呢。”

  以前就算有,现在井如果被填了,那就是没有了。

  “不好说,这墩子厚的很,要是薄的话,敲一下可以听有没有声音。”邻居赵德发说道。

  江成点了点头,井没被填的话,墩子下面就是空的,敲击力道穿透后就能有回音。

首节 上一节 60/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