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6节
江成一出门就被邻居一个婶子给招呼上了,他的姓名和工作一个晚上大家都知道了。知道是工程师,都尊敬的喊着江工。
而江成还不清楚院子里邻居的情况,也不知道大家叫什么,称呼上得邻居主动一点介绍。
“王婶,昨天睡的还行。李老师,你好。”江成回应着王婶,看见王婶招呼出来的她家男人,也像李民华打着招呼。
“江工,你客气了,以后大家就是邻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跟我们说。”李民华笑着说道。
这李民华四十多岁,身形消瘦,看上去的确像是一个老师。
其实江成也梦想过成为一位老师,去教导小孩。毕竟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培养花朵的泥巴。孩子们是花朵朵,老师就是泥巴巴。
这个年代的老师是受人尊敬的,不过小学老师属于小学教员,工资比工人还低一些。李民华的工资加补贴勉强才有三十块钱,这还是因为在市区里工作才有这样多。
像一些乡镇的代课老师一个月只有十八块钱左右,在县城里的小学教师工资在二十三至二十八块钱。
李民华虽然工资不高,但在大院里也算是有些高傲的人,毕竟当老师的属于有文化的人。院子里的人谁见到他不得喊声李老师。
但是面对江成,李民华也是一副恭敬的表情。这可是工程师呀,别说他一个教小学的老师了,在文化水平上就算教高中的老师都比不过。要是论专业水平,大学老师都得靠边站。
在这个年代能当上工程师的,凭借专业,当一个大学老师并不难。就机械配件厂的张工,也没少给大学毕业生进行指导。
在大院里,其他人听到江成是一个工程师,只会讨论他一个月能拿到多少工资。而李民华是明白这个年代一个工程师的含金量有多高的。
江成在水池边用冷水简单的洗漱了一下,这自来水是真的冰冷。洗漱期间王桂花和李民华一直陪着他聊天,他们家是烧柴火做饭的,做饭之前先用锅烧了一些热水,然后才煮的稀饭。
江成起来的晚,王婶家的热水都用完了,否则可以借一瓶热水给他洗漱用。不过热水虽然没借给江成,但告诉了他在这大院外的不远处有一个公共开水房。
有单位发的开水票可以免费打开水,没有的话得一分钱一瓶。
像江成这样不在家里开火做饭的,去打开水用是很划算的。因为在家里自己烧水,浪费的柴火或者煤炭就要不少钱了,还折腾事。
院子里的人烧水,都是做饭的时候顺带烧的,哪怕是一家七八口人,也很少有为了烧点水去生火的。
听到有开水可以打,江成还真不愁了。就是家里的家具太少,当年他父母带他去美利坚,桌子和凳子可能都被亲戚搬走了。
不过没家具也没关系,抽一个时间去买就是了。现在是五六年,在国营商店和一些地方能便宜买到不少质量不错的二手家具,都是国内刚解放的时候,抄家弄来的。
等再过几年可能想买到比较好的二手家具就难了,好东西会被人慢慢挑走。不过到了六八年的时候,知青下乡的时代来临,市场上又会流入大批的家具和名贵物品。
现在现成的新家具也要家具票,不过五六年有一点好的地方就是农村进城打工的人还没被赶回去。乡镇还没有成为公社,山林还不算集体的。
买家具虽然要票,但买木材找人做家具很简单。过些几年买木材可就不容易了,很多地方为了结婚凑齐三十六条腿,拆掉旧门拿去做家具的都有。
江成虽然是后世穿越过来的人,他倒是对几年后家具难搞的事情不了解。但他现在有钱呀,在晚上别人可能没什么娱乐活动,可他有呀。
他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对书籍进行翻译,另外就是在记忆中可以进行学习。
在晚上江成可以画图纸,也可以‘复习’原主在国外上学的时候学的一些知识。但现在江成的房间里一张桌子一个凳子都没有,总不能一回来就躺在床上吧。
江成拿着书籍和杂志出门了,他要去机械配件厂进行人前显圣了。从四九城灰溜溜的跑到昌城来,该到他装叉的时候了。
在街道上的早餐店,江成点了一碗粥,一个烧饼,二个肉包,总共才花了一毛多钱。这个年代的肉包是香,主要是这个年代的猪肉的确味道比后世的有味道。
但是烧饼就算了,粗粮做的,烧饼是烤出来的,不是油炸的煎饼。价格便宜,只要两分钱一个,外加一两粗粮票。
这年代的烧饼就是用来果腹的,出远门买上一些烧饼倒是合适。但是江成作为一个工程师,在这个年代有资格讲究既要吃的饱又要吃的好。
粗粮烧饼这种东西,以后江成可能不会怎么碰了,说到底其实就是没怎么饿过。
但也不能怪他,国外这几年回国的留学生,留在四九城的哪个不是工资待遇不低,还有很多额外的福利,他们也不需要吃粗粮。
第12章 周厂长
吃过早饭,江成慢悠悠的走到机械配件厂。路程虽然不远,但没有自行车上下班还是有点麻烦。
李科长说厂长会想办法给江成弄一张自行车票来,厂里的张工上下班就是骑的自行车。
江成来到办公室,看了一下手表上的时间,七点四十多,下次还可以睡晚一点出门。
办公室里的热水瓶已经有人打好了热水,厂里有帮忙打热水的职工。但只负责几个领导的办公室,像人事科和财务科之类一间办公室有十多个职工办公的,都是他们自己去食堂打热水的。
而且烧的木炭也是如此,后勤部的办事员也只给领导干部的办公室负责烧木炭。其他办公室有木炭烤火就不错了,还指望谁伺候着不成。
江成刚坐下倒了一杯热开水,张工就出现了,除了一线工人会早一点来单位提前检测一下设备。办公室这边稍微有点级别的人都差不多卡着点来上班的。
像厂长和副厂长以及后勤部的主任,最多在上班之前十分钟内到达。
关键人物总是最后出场的,当然这只是玩笑话。其实作为干部,他们卡着上班前几分钟来单位上班也是有原因的。
就比如厂长,如果经常提早半个小时到厂里工作,那么下面的人怎么办。副厂长和单位里的一些领导看见厂长比他们每天都早到单位工作,那他们好意思嘛。
领导在工作,下级却还没到单位,这是什么态度。
其他部门也是如此,李安作为一个科长,没有特殊情况,他也要卡着时间到单位上班。他要是来单位比较早,那要不了多久,下面的办事员都会提前来上班了。
所以领导什么时候到单位工作是有讲究的,而江成不懂这些,他想晚点来上班,是因为天气冷,被窝里舒服。
“江工,你这来的早呀。”张工见江成在办公室,露着笑容招呼道。
“张工,我也就刚到几分钟。”江成客气的回应道。
“江工,你今天有什么安排嘛,下车间还是?”张工打探式的询问道。
“倒是有这个打算,对于国内的一些设备我不太熟悉。想先了解一下厂里设备的情况,看看能不能对设备进行改进或者升级。另外就是我从国外带来了几本动力学的书籍,想翻译一下,但翻译书籍有点费时间,不知道厂里支不支持。”江成回应道。
张工点了点头,表面很平静,内心对江成的话有点震惊。这一来就要对设备进行改进和升级,关键是说这话的时候还是轻描淡写的状态。
如果换成其他人,张工早就怼过去了。不过想到厂里的设备虽然是苏联进口过来的,但可能也是人家国家淘汰的设备。江成可是美利坚的留学生,而且还是被号召引进回国的,在四九城那边认证的七级工程师,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那要不我们先在办公室坐一会,等半个小时后下面的车间都开工了,我带你去看看厂里的设备。”张工说道。
“行,没问题。”江成答应道。
“江工,你这手上的书籍,主要是讲的哪方面的内容呀。”
听到江成答应一起去车间,张工的目的算是达到了,然后对于他手上的英文书籍好奇了起来。
而这次张工的询问,算是撞到江成枪口上了,他就是想要张工询问呢。
“这几本杂志里有我在美利坚发表的文章,你可以看看。这几本书籍主要是关于机械动力的原理和运用。我回国在四九城待了三个多月,发现国内的设备很落后,基本上停留在机械原始动力上。导致我的才学难以发挥~~~。”
张工问的是书籍内容,没问江成桌子上放的杂志。而江成主动把杂志交给张工看,也不管他看不看的懂英文。
江成的目的也不是要张工能看的懂,而是要他知道自己可是在美利坚的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
对于机械动力学,除了核动力。其实就算再过五十年,甚至八十年,原理结构就那么几种。关键其实还是如何运用,学明白原理很简单,能根据原理创造新事物才是需要天赋的。
这就跟十八世纪国外就在研究电,而到了十九世纪才有人发明灯泡是一个道理。
传统的机械基本上都是依靠齿轮的组合,形成杠杆原理转化成更大的动力。但齿轮转化成的动力也是有极限的,需要的动力越大,齿轮的组合就需要的更多,或者弄几个巨型齿轮出来。
但齿轮太大了,需要的推力也就要的大。这推力可以是电,也可以是发动机产生的气压。
也正是因为这个年代很多设备都是单纯依靠齿轮带动,导致很多设备比较庞大,但功率却不强。
江成要改进设备,那就得把气压或者液压运用到设备上去,这就考验一个人的创造和设计性了。
好在江成说的也是局部改造,要是从头到尾的改造,那等于跟设计一台新的设备没区别了。
江成在跟张工讲述一些机械动力学,让张工听的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八点的时候,后勤部的办事员来过办公室一趟,提着一铁桶烧好的木炭倒进了办公室的火盆中。
‘咚咚咚~~。’
“请进。”
就在江成忽悠着张工正起劲的时候,门口又传来了敲门声。门其实是虚掩的,没关上。但工程师的办公室也属于领导办公室,一般人来这边得敲门得到里面的人允许才能进来。
张工听到敲门声,先喊的请进。
“张工。”进来的人先客气的跟张良打了一个招呼,然后望想江成继续道:“江工,周厂长让我过来询问一下您忙不忙,不忙的话去那边一趟。”
“这个周厂长真是的,江工,看样子今天不能一起去车间了。你先去周厂长那边,下次我们再一起去车间看设备。”张工听到是周厂长找江成,有些没好气的说道。
“张工,那我先去周厂长那边一趟了。”江成也没有想到今天来上班,周厂长会派人来找他,对张工有些抱歉的说道,刚才还说等会就一起下车间去看看的。
张良点了一下头,表示不用在意他,然后在办公室找了一顶工作帽先一步离开了办公室。
江成则是跟着来通知的人员去了周厂长的办公室,周厂长叫周国亮,四十岁出头。没解放之前是某编号厂的一个干部,也算是部队出身。
到了厂长办公室,派来通知他的人就转身走了,让江成进去就可以了。
“周厂长,你好。”江成走进办公室后,客气的跟着周厂长打着招呼。
“江工,赶紧坐。本来昨天就想跟你好好聊聊的,不过陈主任说老李带你办入职手续后就去街道办了。”周厂长见江成到来,也是直接起身招呼他,并且拿出自己的茶叶给他泡了一杯茶。
“周厂长,你这太客气了,这茶叶给我喝就是浪费,我不会喝茶。”江成对于周厂长的热情有点不太适应的说道。
作为一个七级工程师,在地位上虽然不比一个厂长差。可毕竟是在机械配件厂任职,在岗位上,多少是要配合厂长的一些工作的。
面对厂里的一把手这样热情,江成还是不能像面对其他人那样自然。
“有啥浪费的,不会喝那就更要多喝,喝习惯了就自然会了。江工,上面把你调到我们机械配件厂,我也是很惊喜呀。在工作上有什么需求可以直接跟我说,厂里会尽量配合你的工作的。”周厂长认真的说道。
对于周厂长来说,厂里能有一个七级工程师,那真的是宝贝,得当祖宗供着。
前天江成刚到昌城,一些地方上的单位领导就来询问情况了。还有一些跟机械配件厂相关的单位,也打电话来询问消息。
厂里来了一个七级工程师,有惊喜也有很大的压力呀。要是机械配件厂不折腾点动静,对外都不好交差。
而周厂长也不想给江成施加压力,没有说他来到机械配件厂,有多少人关注着。
“周厂长,还真有一件事情想找你汇报一下。我回国的时候在美利坚带了几本机械动力学的书籍想翻译一下,不知~~。”
“需要翻译书籍?可以联系一下市里的出版社,那边有翻译部门可以帮忙翻译书籍和资料的。”
没等江成说完,周厂长还以为他是想找人翻译一下书籍,直接插话说道。
“周厂长,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问我自己翻译书籍的话,有没有额外的翻译费拿。”江成有些厚着脸皮的询问道。
“自己翻译?”
周厂长没想到江成询问的是这个,之前厂里有时候也有一些翻译的需要,比如一些设备的说明书或者资料什么的。
苏联那边的设备都是俄文,张工能看懂,但下面的设备机修工不一定看的懂。翻译也是委托出版社那边的翻译组进行翻译的。
出版社那边有很多兼职的翻译人员,因为现在跟苏联的关系好,很多人在学校俄语。所以翻译俄语的最多,也最便宜。
翻译俄语,一千字可能就两三块钱。张工也没心思去翻译一些设备的说明书,都是厂里花钱找人翻译的。
但英语的话,现在国内能翻译的比较少,翻译费用会比较高。一本十万字的书籍翻译下来能有五百到一千的翻译费用。
而翻译书籍,不一定是厂里出钱,如果是可以公开的教程类书籍。可以先拿去有关单位进行申请,然后由国家出钱进行翻译。
具体流程周厂长也不清楚,但江成想挣翻译的钱,如果只是一些资料和文件,又是可以公开给其他人学习翻阅的。厂里就可以自掏腰包给江成一笔翻译的费用。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