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30节
有穿越前学下象棋的记忆也没有用,下棋要的思维和智力。除非能把记忆里接触过的AI智能直接能使用,那江成都不用思考就能下赢李民华。
江成回到房间就开始吃饭,这次除了米饭和菜,他还从食堂买了一个馒头回来。果然味道很一般,就是拿货吃什么的东西都给人一副很香的感觉。
吃过饭后,江成洗了一下饭盒,然后拿着热水瓶去开水房打了两瓶热水回来。
洗漱过后,江成就坐在书桌前的椅子开始深思。
其实设计图在下午就画的差不多了,但是回来的路上又感觉不行了。下午画的设计图,如果做出来,绝对是能跑动的,就是太死板了一些,样式也是露天的。
用是能用,但他可是七级工程师呀,糊弄不懂行的还行。一些车辆设计领域的人看见,那可能会是一个笑话。
轮子肯定还是用普通的那种板车轮子,但轮子也要改装,汽车轮毂和轮胎在这个年代普通人根本买不到。
直接用板车轮子不是不行,但速度不能快,因为刹车装置在这种轮子上不好安装。改装一下轮子,倒是能提升点速度。可也不能开的快,因为这种轮子不耐摩擦。
所以江成设定的速度大概也就只能二十多码左右,大概是一个人正常跑步的速度。
速度慢一点还有一个好处,不用弄减震器了。这个年代道路不好走,坑坑洼洼的。开的太快,碰到不平的地方能震的屁股发麻。
江成感觉能行,不能说是汽车,但可以算是低配版四轮车。甚至如果是在特殊场地使用,发动机马力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弄六个轮子。
弄六个轮子可以多装一点货,因为这车子一些轴承就不坚固。给肉联厂设计的,能一次性拉个六七头猪就可以了。
装六个轮子,重力分散一点,可以多装一点点。
要不要驾驶室呢,副驾驶的位置肯定是没有的。座位都不需要,驾驶员要么站着开,要么搬一个凳子去。自己想办法固定也行。
第54章 说普通话
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九日,二月底的最后一天。
今天是一个平淡的日子,但是对于昌城机械配件厂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在七级工程师江成的带领下,昌城机械配件厂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液压手动叉车,其实也可以说是液压手动托盘车。
手动叉车被称为托盘车,是因为这车配合托盘来使用是最方便合适的。
叉车的货叉的确可以直接放东西上去,但是这样的话搬运一些重的东西,基本要几个人配合先放在货叉上。
可如果根据货叉的大小,生产一些木质或者钢铁类的托盘。那么一些加工材料放在托盘上,道路在没有阻碍的情况下,使用手动托盘车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把几百斤甚至半吨的物品运送到车间里面了。
同样的情况,车间生产出来的成品零部件,只要装进放在托盘的箱子上面。手动托盘车就可以一个人拉到包装车厢去进行打包,再拉到仓库去等待发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虽然现在还没这种说法。但手动托盘车生产出来,起码机械配件厂的搬运工要轻松了,甚至可能会出现搬运工过剩的情况。
机械配件厂也是有搬运工具的,就是推车,弄一个四方的铁架子,四个角都装一个轮子,再焊一个推拉的手柄在上面就可以了。
机械配件厂的推车都是厂里自己做的,有材料有焊工,很简单。
但推车跟手动液压叉车相比,在运输五十斤以下的物品时,特别是零散物,手动托盘车可能真没推车方便。
因为东西少的情况下,对于叉车来讲,也要包装好,或者放在托盘架上面。而推车放东西的地方不是货叉,是一块平板,甚至高级点是车架。东西直接往上面丢就可以了。
但是运输的东西一点超过一百斤,推车就开始吃力了。重量要是一直加重,轮子可能都会被压的推不动。
而液压手动托盘车,它是有核心结构和功能的,有承重轮和转向轮。货叉可以通过液压功能,把托盘升起来,物品离开地面,重力在承重轮上。
这样的优点是不会因为物品摆放有点偏,导致不平衡。推车的话装的东西要是重,得归中放,放偏了重心就不稳,不好推拉不说,轮子受力也不均匀。
就因为有专门的承重轮,其他的轮子在滚动时受到的压力助力就小,推动货物时就更省力。
后世的手动托盘车,在两个人的配合下,能运输一两吨的货。这还是指的普通托盘车,有些专门定制的,能装五吨。
但江成现在设计的不行,理论来讲,他设计的这手动叉车,是可以达到运输两吨左右的货物的。
可轮子,零配件的材质,磨损度和密度肯定不如后世的材料。
这都不用测试的,为了手动叉车的使用寿命着想,江成是定了一吨的承重量,也就是两千斤,起码满足了机械配件厂和大部分工厂的使用。
后面如何调整手动叉车的成本和优化性能,找一个技术员盯着查看数据了。看一看轮子在运输多重的东西磨损会比较大,内部的零件会在使用多久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另外就是再拿一些齿轮和零件,开始专门进行检测受力程度。
这些数据找人去负责就行了,等所有数据汇集过来,就可以开始调整了。比如齿轮的承受力足够多,可以该小点,节省材料和成本。
要是齿轮不行的话,使用没多久就崩裂,那就只能换材料了。
今天第四车间来了很多人,有上年年底入职机械配件厂的几个机修工,有调去八车间的肖主任和陈师傅,还有其他车间的一些主任和组长之类的来这边观望。
因为生产的东西大家早就知道了大概的用途了,真要是效果好的话,每一个车间都希望自己能用上。
江成其实觉得很奇怪,八车间开始建的时候,肖主任和陈师傅就调过去了。可建车间要时间的呀,那么早就调离过去,车间现在还没建好,等于现在不干活就领工资了。
因为有液压装置,组装的时候是要有步骤的。这组装的步骤图也花了江成不少时间画出来,画的时候谭雅萱还没来厂里报道呢。
就算有组装步骤图,第一次组装,江成还是要一步一步的指导,甚至他今天都是穿的灰色工作服亲自在组装。
一些机械结构的零件可以指挥别人组装,但液压部位的结构,江成得来教导。因为这里不是死板的,得让厂里的一些技术员明白原理。
活塞,密封圈,液压油等等,这些东西的作用得讲解给他们听。因为这东西组装完后要检测一下的,没密封好,就会漏油,会没压力。
以后出现手动叉车怎么压都上升不了的时候,技术员总要会维修。
现场很多人都拿着一本小本子在记录着,因为机修工是技术员,离的江成比较近,时不时还会提问。
提问的人让江成感觉有些奇怪,不是问题问的奇怪,是他们说的是带有北方口音的普通话。
这年头会说普通话的可不多,老师教学生都是用方言,现在的小学都不教拼音的。认字靠死记硬背,上课要是没记住,不问别人,学生也无法靠拼音来读出那个字。
而且经常出现不同的地方,一个字好几种念法。机械厂里有广播员,初中文化水平,他念厂里的公告都是用方言的。
在江成出手,并且有人协助的情况下,上午也就是花了两个小时就把手动托盘车安装出来了。如果不是安装的时候还顺带着讲解,还能更快。
等以后手动托盘车量产后,很多人分工组装,速度还能提升很多。
第一台手动托盘车安装好后,就直接尝试了一下。钢铁制造的托盘,还有托盘上放了一吨的物品,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让厂里的搬运工来尝试,江成在一边教导怎么使用。
当一吨重的东西,被一个搬运工拉出车间,车间又响了欢呼声。
车间还有材料,这种成本不高的东西,就算是试制也不会就准备一件产品的材料。
江成带着跟班谭雅萱在欢呼声离开了车间,留下了厂里的技术员开始组装第二辆~第三辆~~第五辆手动叉车。
他们得对照着图纸还有刚才江成安装时记录的一些要点来安装,上年年底进厂的几个机修工,因为技术水平高,也捞到了一辆手动叉车的组装名额来进行组装。
“小谭,你会说普通话吗。”江成在回办公室的路上询问着身边的谭雅萱道。
“扑~通~娃,娃~的不表~准。”谭雅萱说着她认为的普通话回答着江成。
“呵呵~,你以后还是少说普通话。”江成忍不住的笑着说道,这哪里是不标准那么简单。完全是昌城话放慢了速度,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出来那样。
“江工,你~~。”
谭雅萱知道自己被江成嘲笑了,但又拿他没有办法。
不过刚才江成在车间里用普通话回答那几个说普通话的人,好像口音真的很标准。
还有江成在跟大家讲解构造原理的时候,那认真的样子~~。
谭雅萱脸红了,她是被江成嘲笑的脸红的,在航空工业学校学习的时候,也没谁说要学普通话呀。
第55章 周厂长感觉不受控了
国内在改革开放之前,都属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可以很简单的理解,就是计划着来。
如何计划的呢,比如一个地方对一些东西有稳定的需求。在有原材料的保障情况下,就搞一个生产单位,然后统计一下大概的需求,计划生产。
就拿生产千斤顶的来说,如何计划生产。国内目前汽车生产状态几乎为零,有些车辆是试制成功,不是批量投产了。
每一辆车的车身几乎都是工人用手敲出来的,一个月能生产一两辆就不错了。
那么这千斤顶如何去生产,车辆完全依靠进口。一九五零年进口三千辆车,有两千辆是货车。
一九五一年和五二年一共进口八千辆车,也是一大部分是货车之类的。
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到现在一九五六年,国内每年进口上万辆车。
国内的载货汽车已经在试制,是长春第一汽车厂制造的,也就是后来的解放汽车。
江成来到这个时代也一个多月了,加上原主的记忆,在四九城也待了几个月,反正是没有见过解放卡车。
现在就算一辆车配一个千斤顶,一年产量也不过是一万多个。一天平均三百多个,有足够的零件,可能一个不怎么大的组装厂就能够组装出来了。
因为国内目前还不能批量造车,国内没有稳定的千斤顶订单。当然了,这里指的是汽车领域方面需要的千斤顶,还有一些工业部门也会要少量的千斤顶。
这千斤顶的生产工厂就没有稳定的计划订单,都是根据外贸进口需求来生产的。
因为需求少,现在国内主要生产千斤顶的工厂就两家,一家是江苏那边的液压机械厂,一家是魔都的千斤顶厂。
这两家工厂生产的千斤顶主要是工程类的千斤顶,汽车用的千斤顶只能说是附带生产的。
今天上午,江成把手动叉车弄出来了。下午又去车间把液压千斤顶给弄出来了,液压千斤顶比叉车容易组装多了。
组装的时候主要就是注意一些密封性,活塞表面和油缸内壁要保持光滑没有杂物之类的。
组装好后,测试性能也简单,直接拿厂里的吉普车做实验,顶起汽车一个部位,坚持十分钟看看千斤顶变不变形,有没有漏油就行。
不过有一点是要说的,两件液压机械类产品是设计生产出来了。但是用的都不是专门的液压油,采购的是机械润滑油。
因为国内连石油提炼技术都没有,根本就没有生产液压油的工厂。液压油得去进口,并且目前只用在军工和重型机械上。
江成让后勤部去采购液压油的时候,他们都没听说过这东西。
不过机械润滑油也能凑合着用,就是机械润滑油会因为温度的变化粘度不稳定。另外一个就是长期使用下,会出现油泥和胶质,出现了这个就容易堵住油路,然后导致液压无法产生。
目前解决没有液压油的办法只有一种,发现没有压力后,清理油路,换新的机械润滑油。
但一般情况下,液压千斤顶不是用在汽车修理厂,天天经常使用的情况下。机械润滑油是能够满足千斤顶的应急使用。
就算千斤顶和手动叉车天天使用,一年更换一次就是了。能用上这东西的,哪个单位没有机修工,购买产品的时候教一下就是了。
机械配件厂,厂长办公室。
“知道了,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好的,好的~~。”
电话挂断,周厂长皱了一下眉头。厂里已经不受他完全的控制了,让他有点心烦。
手动叉车才今天上午组装出来,周厂长还想明天打电话喊一些兄弟单位工厂的负责人来厂里坐坐,给他们一点小小的震撼。
可才半天的时间,上级领导就打电话过来了。搭建临时生产车间,不需要机械配件厂单打独斗,财政部会调拨资金,立刻弄一条生产线出来,直接投产。
能生产多少是多少,需要采购什么材料,汇报上去。机械配件厂自己生产不出来的,上面会让其他单位优先生产他们需要的零配件。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