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第116节
可是真正出发才发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方向。
没有导航,没有大的参考目标。
人在空中根本就无法真正的长距离沿着直线飞行,五鬼也不行,不知不觉就会偏离方向。
以至于他中间不得不多次停下,重新辨认方向。
要不是为了残篇的道藏,早就回了。
“先去顺东来吃个涮羊肉火锅。”
李振华回忆着原身的记忆,直奔顺东来饭店。
钱、票?
他乾坤小空间多的是。
上次让五鬼拿来的那些票据在北疆毫无用处,到了这边当然要消耗一波。
吃完涮羊肉火锅。
李振华又去了一趟百货大楼。
买几套自己穿的衣服,买了一个梅花手表,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还抽空打了钢印。
又买了各种糖果点心。
最后江夕瑶挑了几套衣服、发卡、手套、围巾……。
生活用品若干,林林总总一大堆。
“不是自己的钱、自己的票,花起来真是一点也不心疼。”
李振华走出百货大楼,找到一个角落,把最后买的东西放到乾坤小空间。
认准方向,慢悠悠的向着记忆中的家走去。
此时天色已黑。
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与安静的北疆农场彷佛两个世界一般。
李振华孤身一人,走在大街上。
彷佛与这个热闹的城市格格不入,有点像一个过客。
他终究没有在这里生活过。
不是他的故乡。
“不过这一辈子,早晚要成为京城人的。”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
李振华心中洒脱的一笑,欣赏着六七十年代的京城,慢慢到了自家的大杂院附近。
找到一个拐角处,召唤出五鬼遮蔽身形。
李振华迈步往大杂院走去。
“咦?”
一路穿堂过户,李振华犹如无人之境。
直到家里才发现,眼盲心瞎的老爹正在抽大烟袋,后娘正在哭哭啼啼的收拾东西。
“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第79章 瞎爹的打算,补齐道法残卷
只见后娘马艳丽把一个厚厚的被子叠好,又把平时李振江穿的衣服一件一件的叠起来。
忙活的时候口中不停地发着埋怨和牢骚。
“振江要去甘宁地区劳改十年,咱们以后可怎么办呀?”
“十年后他都三十岁了,怎么找媳妇。”
“那个时候咱们都老了,要是振江有个三长两短,谁给咱们养老啊。”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旁边的李安听到马艳丽唠叨个没完,狠狠抽了一口旱烟,又狠狠地吐了出来。
“实在不行,就联系振华吧。”
“他判了三年,劳改完直接让他回来接替我的职位。”
“晚年让他给咱们养老。”
“那不行。”
马艳丽哭丧着脸,直接拒绝。
“咱家现在就这么一个铁饭碗,给了振华,振江劳改结束回来怎么办。”
“到时候没有个工作,他后半辈子怎么养活自己?”
“工作得给振江留着。”
“那是十年后的事情。”
李安也是一脸的忧愁,皱着眉说道。
“说句不好听的,十年太长了。”
“咱们根本盼不起。”
“振华的三年,这会儿联系一下,缓和一下你们母子的关系。”
“等他接了我的工位,给咱们养老不是问题。”
“振江那十年,你等得起?”
马艳丽闻言,沉默了。
这两年知青下乡热闹的很,有的人下乡后跟当地的人结婚生子,直接落户当地。
李振江去十年,说不定到时候就不回来了。
而且这年头。
各种因意外,得病走的人实在太多。
一下子劳改十年,能不能把人盼回来都是两回事,还真不如指望李振华。
她倒是没有怀疑李安此时偏心什么的。
毕竟振江也是他的亲儿子。
可李振华不是自己亲生的啊。
“振华也盼不起。”马艳丽声音有些小。
“不会的。”
李安拿起烟杆子在地上磕了一下烟灰儿。
“振华人不错。”
“只要你对他好,他会给咱们养老的。”
马艳丽闻言哽咽着,心里有些后悔。
早知道当初就不给他弄芦苇花棉衣棉被了,真要被冻死,自己的养老咋办?
不过这些话不能说,自己男人也不例外。
只得找了一个借口说道。
“那边太冷。”
“我给他准备的被褥有点薄,怕他撑不住。”
“而且、我也没要他的地址。”
“你……”
李安狠狠的瞪了马艳丽一眼,厉声喝道。
“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婆娘。
“你缺那点棉花么?”
“明天去监狱打听一下地址,赶紧给他邮寄个被子过去。”
“顺便让他抓紧时间回个信。”
“行。”
马艳丽明白李安的意思。
回了信。
那以后他们的养老就要靠他,说不得自己要跟他缓和关系。
不回信儿,就当没了这个人。
“那我明天去要地址,再让老马给咱们写一封信。”
“我去睡了,明天还要工作呢。”
李安说了一声,上床睡去。
马艳丽见状,叹着气收拾了一个大包裹。
里面装满了各种生活用品,又放进去了一些钱,最后还塞进去几个煮熟的鸡蛋。
打成一个大包裹。
弄完这一切,这才一脸忧愁的睡去。
“奶奶的,这偏心的也太过分了吧?”
眼前发生的一切,针对的不是自己,但是李振华依然看的窝了一肚子气。
给自己准备劳改的东西,芦苇花棉衣棉被,其他的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