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大满贯影帝的诞生 第444节
陈瑾正在接受全世界各地主演媒体的采访。
“陈,您好,首先恭喜你获得了威尼斯最佳男演员,以19岁的年龄,成为威尼斯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影帝,你如何消化这份压力?”
“《人生大事》作为殡葬题材影片,你认为它打动评委的核心是什么?”
“夏羽成为威尼斯最年轻的影帝后,并没有走上国际化的道路,但现在中美合作密切,你将来有没有考虑参与跨国合拍项目?”
“……”
几家外媒在混合采访区,一个个问着陈瑾。
陈瑾还真就从他们那才知道,自己居然还是第二年轻的威尼斯最佳男演员获得者。
夏羽当时拿到影帝的年龄,是17岁。
事实上第二是很难让人记住的,但是媒体就喜欢这种调调。
尤其是老外。
什么第二年轻、第三年轻啥的……其他显然就没意义了。
“就像我获奖时说的那样,这个奖其实是属于整个团队,我只是恰好站在了众人的肩膀上!”
“我觉得主要是影片的普世性,生死议题超越了各国的文化界限……”
“对于跨国的合作,有这个想法,但是华夏的市场很大,我觉得等到一定时候,才会考虑国际化;主要我是想把华夏的文化,输出到全球!”
“……”
好不容易接受完这帮老外的问话,陈瑾又得接受国内记者的访问。
这个采访比刚刚好莱坞和法新社的要慎重些,因为面向的国内的网友;主要还有不到4天,《人生大事》国内上映,所以这几个新闻就显得很关键。
这两天《人生大事》的预售不算太理想,总票房才刚刚破1000万。
这应该还是冲着陈瑾和入围威尼斯的影响,才有这样的一个票房预售成绩。
如果没有威尼斯的这一波声势,最终的票房差不多就是破亿左右。
但现在,就不好说了。
预售的提升,口碑的发酵,都会让票房形成一个质变的量化。
就是一个细小的蝴蝶效应,能导致很多不可控的后续。
就如同未来的《哪吒2》那样,其实他放在任何一个其他档期,或者暑期档,60-70亿就已经撑死了;但是春节的流量,其他烂片的衬托,几天后就完全走出了一种彻底失控的状态。
而且这种状态,是一天比一天疯狂的。
一开始观影的用户,只是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然后口口相传,让他的票房每天都在创造新高。
而几天时间就冲击到了40、50亿之后,电影就形成了一种效应。
所以才会让这部电影,直接跳过了60、70亿等等的空白,上升到了百亿。
而百亿之后,各大媒体、国家、海外、社交平台的不断散布下场,让票房变得越发的离谱。
很多人都是冲着这样的票房,第一次走进了影院。
这就是从众效应。
现在《人生大事》虽然达不到这种程度。
但刚刚四大门户网站的直播,史上关注度最高的一届威尼斯,导致了很多人会冲进电影院,想看看陈瑾的表演到底如何?
他配得上这个影帝么?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
尤其是陈瑾还挺有知名度。
反倒是评审团大奖,可能还没有陈瑾这个影帝来的更有票房号召力。
因为他得名气摆在这。
只要影片的口碑不差,票房就会有一个喜人的结果。
“呼~~~”
接受完几大门户网站的采访后,陈瑾还跟《人生大事》剧组进行了一场简短的官方新闻发布会。
这才有空回酒店休息。
至于后续的独家专访、深度对话等等,那就得等明天了。
他回国可能还得过两天。
“睡觉睡觉!”
陈瑾看着威尼斯凌晨1点的夜景,不由得倒在了床上。
就在他准备蒙头大睡时,突然反应过来。
微博!
自己拿个奖,好歹微博发个状态,顺便提升下《人生大事》的热度。
说做就做。
陈瑾把刚刚后台记者拍的得奖照片,还有搂着奖杯睡觉的自拍,两张一起发到了自己的个人微博上面。
配文——【晚安,祝大家好梦~~】
确实很装逼。
而且很多明星、运动员拿奖后都会来这么一句。
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宣传效果很直接很粗暴。
梅西世界杯夺冠后搂着大力神杯一起睡觉的那张照片,就是未来全世界点赞和流量最高的一条。
“看看有人回复没?”
原本陈瑾是很困的。
但一个装完逼的人,是很难按耐住不立马看的心情。
就像有人临死前都要抽那口烟一样。
看一眼,一分钟没到,凌晨1点,华夏是上午8点,正好是上下班的高峰期。
所以瞬间就已经有了几百条的回复。
很多人熬夜看了威尼斯电影节的直播,还有就是每天一大早刷微博,刷到了新闻。
现在时下的很多年轻人,都有每天刷微博的习惯。
这个社交平台就是目前的全网第一流量,包括国外的推特也一样,Facebook都要差一点;而国内则是只有新浪微博!
“我都已经上班了,影帝!”
“激动吗?说说拿到最佳男演员的感想!”
“熬夜看完来上班,一点精神都没有……”
“……”
评论都很随意,也不是恭喜和万金油的“giegie好棒”这种,目前微博的正常人很多。
陈瑾抽了几个回复后,才沉沉睡了下去。
而很显然,这时候华夏的互联网,才真正开始发酵起陈瑾获奖的消息。
深夜的新闻,一般都是白天会爆起来。
尤其是陈瑾获得威尼斯影帝这样时隔多年的荣誉,那网上的讨论度显然更高。
以前的夏羽没有热度,而现在知悉新闻的渠道太多了。
很多报纸都在连夜刊登这一则新闻。
连带着的,还有《人生大事》这一部即将上映的影片!
《桃姐》和《人山人海》的热度,反倒是没有那么有讨论度;因为对比起陈瑾来说,这两部……确实是太“低调”了!
第287章 程龙,对不住了
《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华语电影创造历史!》
《陈瑾凭<人生大事>斩获史上第二年轻影帝,蔡尚军<人山人海>获最佳导演!》
《水城双响炮!叶德闲<桃姐>封后,陈瑾<人生大事>登顶影帝,华语军团包揽四大奖项!》
《四喜临门!叶德闲<桃姐>影后,陈瑾凭借<人生大事>成威尼斯历史第二年轻影帝,华语军团闪耀威尼斯!》
《威尼斯影帝新星诞生!19岁陈瑾<人生大事>获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
《华语电影的大满贯!水城狂欢!陈瑾<人生大事>创纪录,蔡尚军<人山人海>银狮加冕……》
……
第二天醒来,正如陈瑾所猜想的那样。
华夏几个门户网站,铺天盖地都是威尼斯电影节的新闻,实在是这一次华语电影太过疯狂。
五部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三部获得奖项,拿下四项大奖,这放到历史上任何一届,都是极其闪耀的。
更何况还诞生了一个19岁的内地影帝!
仅次于当年的夏羽。
这使得夏羽17岁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威尼斯影帝这一话题,再一次被人所提及。
连带着的,姜汶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被网友给挖了出来,这对于导演了《人生大事》的田状状来说,倒也是一件“升咖”的好事。
曾几何时,他在第五代导演之中,也是一号人物。
甚至被很多人誉为,是这一代中最为优秀的一个,评价超过了陈恺歌和张一谋。
但随着被第一个禁导,外加担任导演系主任后,江湖上已经渐渐没有了他得消息。
而现在网友们才发现,老田的履历也是相当惊人。
第一个被禁导,而且是十年期;比姜汶都要牛掰,更是官方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下正式批文的导演,这含金量让一众觉得被禁就牛逼的网友,更加的追捧。
尤其是豆瓣。
上一篇:刀哥爆红娱乐圈,粉丝求我别杀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