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大满贯影帝的诞生 第290节
以声绘景、以情动人,大成之境的台词,赋予了陈瑾这一次截然不同的诗朗诵。
【台词功底】:大成(1001/10000),情感表达,塑造人物,深入的表达角色内心世界,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
这就是大成级的台词,能模拟每一个角色和人物。
通过精准的语音设计与饱满的情感投入,让听众仿佛跨越时空,触摸到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热血年代!
光影渐渐散去。
众人全都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李永饱含着热泪站在了那。
舞台的光影已经幻化成为现代的橘子洲头,那座雕塑熠熠生辉,眼睛炯炯有神,望向远方。
那个方向,正是宝岛。
长宽高石头都是有着特殊的寓意。
“您曾说——”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陈瑾的方言突然响起:“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李永抬起头,含着泪微微一笑:“此刻‘嫦娥二号’正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整装待发,26岁的火箭燃料系统工程师王璐和团队已连续三个月攻坚低温燃料加注技术!”
一幅幅画面从李永背后的大屏幕中跳出。
“北斗导航系统,刚刚完成第4颗组网卫星发射,29岁的导航算法研究员李墨,正带领团队突破亚米级定位精度;您倡导的‘敢想敢干”精神,您曾畅想的‘可上九天揽月’,在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高铁等领域初露锋芒,而今‘嫦娥’探月、‘北斗‘织网——”
“国产‘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问鼎全球速度榜首,研发团队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60%!”
“时速380公里的CRH380AL动车组即将下线,32岁的牵引系统设计师陈阳刚完成关键电路优化……”
“您,看到了吗?”
李永目视着雕塑的方向,翻开了手中的一页:“您曾说——”
“我走后,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必等我归来!”
“但是您知道吗?”
“有很多的人,很多的人,想对您说很多的话!”
唰!
李永指着身后的大屏幕,上面是随机的一些采访。
“我从山村来到了北大,您倡导的‘扫盲运动’,让文盲率从80%降至3%以下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现在已经没有饥荒了!”
“今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啦!”
“先生您看,我们的山河已经换了新颜,飞机也不用飞两遍……曾经的十里长安街,如今繁华如斯;山河无恙,国富民强~~”
“这盛世,如您所愿!”
“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脸代替了哭脸……”
“人民万岁!青春万岁!”
“我们爱您!我们想您!”
“我们想念您!”
“……”
一个个北大的学生在那大声说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先生,听到了吗?”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为您画上一张全家福!”
“这张缺席的合影,是您的一生之憾吗?”
“国家国家,先有国,又有家!”
一家合影的全家福出现在了大屏幕之上,拉的很长……很长,人也有很多……很多!
李永与陈瑾、朱颜曼兹,一众群演,好似并肩走向了时空的甬道,背景浮现出了一条巨大的文字:“您笔下青春之中国,已如红日初升”。
啪啪啪!
待光影散去,全场顿时响起了热烈般的掌声。
很多人眼含着热泪,台长焦丽在那擦拭着,已完全红了眼眶。
虽然煽情,但没有太过体系的套路化吹嘘,而是完全真真切切的话语。
陈瑾这时带着所有人来到了台前,焦丽赶忙道:“不必了!”
看着这台节目,他承受不起。
“半个月不到,节目提升了这么多!”
“真好!”
焦丽在那笑着拍手,旁边的李小明也是附和道:“点到即止,我以为最后会是一个很悲伤的收尾,这张大合影的创意可以!”
如果描述就义这些,可能就不太符合春晚的基调。
但这样的收尾处理,却是感动中带着一丝共鸣。
而且最后的回答环节,确实是春晚的“主旋律”!
“彩排时看看,排在哪个节目后面!”
在场的很多评审,其实都有预感,这个节目要是真播出来,收视率绝对不会差。
因为他不是那种歌功颂德的套路,而是非常新颖的故事加问答。
至少,他们这个年龄段,都能认可。
年轻人,应该也可以。
春晚现在最期望的,就是年轻人的群体。
“林导的舞台剧,一如既往的大气流畅!”
“这节目被他这么一整,加分了不少!”
“陈瑾的诗朗诵、表演等等,提升太多了;人艺的很多老演员,可能都念不出刚刚的那种感觉!”
“我全身的鸡皮疙瘩现在都没消退!”
“……”
哪怕陈瑾众人出去后,一众评审还在那议论着。
“看最终的彩排效果吧!”
“要不,接在老赵后面,看看收视率的波动?”
众所周知,目前赵奔山的节目,是春晚收视率最高的;排在他后面,肯定会获得一定的流量扶持。
而往往,很多节目都接不住。
特别是歌舞类。
“试试吧!”
“这个节目,是今年春晚最主要的一个!”
“什么都能撤,唯独这个不行,时间上也得完全保留!”
“嗯,到时候彩排时,我跟林春他们说!”
“不急,还有1个多月的彩排时间,我们慢慢调整,争取把这个节目,放到最黄金的时段……”
第203章 郭忛的江湖救急
“呼~~~”
众人回到了排练室,好多人都瘫在那,包括陈瑾。
难怪说舞台剧最锻炼人。
陈瑾拍了这么多场戏,还从来没有一种虚脱的感觉;而现在,他就像是透支一样,浑身的精气神,完全的被抽空。
一场才20多分钟的戏,他感觉用尽了自己的所有。
效果不知道怎么样,但却已经是他现如今所有的实力展现。
“感受到舞台剧的魅力了吗?”
林赵华来到了陈瑾身旁,微微笑着。
这小半个月的接触,师生俩已经处成了一个很好的关系;林赵华确实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舞台剧导演,陈瑾能够感受得到,而且教学的方式也特别的新颖,就像是创业公司的头脑风暴。
关键他这个总舵,能把这些信息汇总到一起,变成了一台无比流畅的节目。
韩佳女也很厉害,能够在这么多头脑风暴之中,把最终的那篇稿子完工,所以这个节目,绝非陈瑾一人之功,而是整个团队,所有人的功劳。
而事实上,林赵华对陈瑾,才是最吃惊的。
一个18岁的孩子,姑且称做孩子吧,演技竟然一点都不比人艺的很多资深演员差,甚至台词出彩的好几次林赵华都有些以为,是那位在他耳边说话。
因为本人,他是见过的,所以才会这么吃惊。
台词的模仿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甚至细节到方言的咬文嚼字,这才是最可怕的。
这个学生,纵观林赵华40多年的导演生涯,不说演员天赋排在第一位,他的年龄层次,有这样的演技不敢想象。
要不是亲眼所见,林赵华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
一个18岁的学生,能把声台行表四项都练到一定的水平;要知道,四项都掌握的演员,真的是很少很少,有的人形体天赋好,形体就很牛。
单项演员的在这一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最多是两项,三项都很少。
陈瑾是四项外加台词特别突出。
所以对这个学生,林赵华是真的打心眼里的喜欢,唯一让他担忧的,应该就是年龄了。
太年轻,容易飘,不踏实!
上一篇:刀哥爆红娱乐圈,粉丝求我别杀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