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哥爆红娱乐圈,粉丝求我别杀了 第77节
萧贺真是服了这群网友,这一天天的,少玩几个梗会怎样!
就在这个时候,萧贺的手机再次响起。
看到手机备注的名字,萧贺很是惊讶。
【导演-王行元】
王行元正是萧贺第一部出名作品《燃烬之心》的那个偶像剧导演,后来他凭借《燃烬之心》中的角色木泽成功进入大家的视线,而《燃烬之心》也因此沾光,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只不过后来萧贺不断进组,认识的圈内人越来越多,这个剧组的人他都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
没有想到这次竟然是王导亲自给他打来电话。
萧贺先将名字给柳如岚展示了一下。
柳如岚瞬间对应上了人,对萧贺微微点头:“你先接电话,听听他怎么说。”
“好。”
正常来说,许久不联系的人突然联系你,那一定是有事情找你。虽然萧贺不知道王行元有什么目的,但很有可能和这次他上热搜有关。
“喂?王导。”萧贺接起电话先进行一番寒暄,“好久没联系了,你最近还好吗?”
“萧老师下午好,抱歉了啊,这个时候厚着脸来打扰你……”
王行元这次说话的态度比以往好上许多倍,看得出来现在萧贺的身份地位已经慢慢在他们这些人心中发生转变,不再是之前那个可以随便指挥的小配角、小龙套。
不过萧贺倒是觉得王行元没必要这样,他对王行元的感观一直都挺好的,如果王行元态度和以前一样,萧贺可能还自在一点。
“王导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吗?”
萧贺索性直接开门见山。
“嗯,是这样的——”
王行元倒是也不扭捏,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我最近也在海市拍摄一部电视剧,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演员出了一点问题,需要临时换演员,可这个角色主要是有一段演员开快艇的戏份,我这一时之间实在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这不,刚才正巧看到你在海市救人的视频,所以我就想来问问你,最近有没有时间帮我们救个场?”
果然是拍戏邀请。
而且还是去救场。
萧贺有些犹豫:“王导,是什么类型的电视剧啊?”
该不会又是什么狗血无脑恋爱偶像剧吧?让他去饰演里面的黑化大反派?
虽然王导从某种角度上讲,算是他的第一位贵人,但并不代表萧贺要再去饰演这样无脑的角色,他现在都忘不了,木泽一路顺风顺水,杀这杀那,差点连女主都杀了,结果最后还是非常草率地被男主一枪击毙的剧情。
看着无脑,实则不然,演起来也很无脑。
“是一部刑侦剧,主要讲古董走私那一块的。”王行元赶紧说道,“剧本我已经发到你的合作邮箱里了,你可以看看,我想找你救场的那个角色算是后期比较重要的反派之一,是负责运输那一块的头目,名叫莫吞。”
萧贺:“……”
别吞?这名字听着不像是国人。
不过话说回来,王导不是专门拍偶像剧的吗?什么时候跑去拍刑侦剧了?
当然,《燃烬之心》不算,那还是属于偶像剧的范畴。
“我这边先看一下档期吧。”
萧贺保守地回答,“王导您也知道,我这边最近其实也是在岛上拍戏,不一定有时间过来救场,我先让经纪人问一下,然后看看情况,可以吗?”
“可以的,可以的,拜托你们了,这个角色对我们剧组来说非常重要,我这也是被逼无奈了,厚着脸皮来找你,实在是打扰了。”王行元一边说着,一边不知道怎么的,想起之前第一次见到萧贺时,萧贺对他提出来的请求,鬼使神差地补了一句,“这个角色杀人果决,下手狠辣,出场时全在刀人,你肯定感兴趣!”
萧贺:“……”
不是,都过去这么久了,王导你对我的误解还是这么深吗!
好吧,谁叫他当时病急乱投医,直接坦白了蠢蠢欲动的“刀人”想法呢?
算了,算了。
等挂断电话,萧贺和柳如岚讨论这件事:“王导什么时候去拍刑侦剧了?柳姐知道什么情况吗?”
柳如岚点头:“这还是和你有关系啊!”
萧贺惊讶:“啊?我?”
“对啊,《燃烬之心》因为你饰演的角色小火了一把,许多人对你饰演的角色印象深刻,同时也对《燃烬之心》的剧情感到惋惜,他们觉得王导拍摄的刑侦味还是挺浓郁的,就是可惜剧情实在有些无脑,叫人看不下去。结果这位王导不知道怎么想的,忽然就觉醒了自己的导演梦,决定真的去尝试刑侦剧。”
“不过圈内人对他这个行为并不看好,许多人都还等着看笑话呢。”
一个常年拍偶像烂剧的导演,转行去拍刑侦剧,这光是说起来,大家都得摇头。
毕竟谁也不会指望一个只会将剧情拍得爱过来爱过去的导演,能够将高大上的悬疑剧情拍摄的生动形象。
“你想去救场?”柳如岚问道。
萧贺点头:“有点,毕竟王导当时对我还算不错,不过还是要先看看剧本,和这边的拍摄安排。”
如果剧本太烂,那抱歉,他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杀杀杀了,他要的是逼格!
柳如岚拿起手机开始打字:“行,那你看剧本,如果决定好了,我去帮你问一下任导那边,然后再和王导那边确定一下拍摄时长。”
萧贺惊讶:“柳姐,你不反对吗?”
柳如岚顿了顿,仔细回忆:“其实很少有人还记得,王导当年是靠一部十分钟的悬疑MV出名的。”
如果记得没错的话,当时还拿了什么奖项,只可惜一转眼许多年过去,记得这件事的人已经很少了。
柳如岚觉得,王行元既然敢重新回归这个赛道,肯定不会是脑子一热就决定的。
“王导竟然还有这样的履历?”
萧贺顿时感觉这和他印象里的偶像剧导演不一样了。
柳如岚倒是已经习惯了:“这年头,谁不是为了混口饭吃啊。”
第114章 救场剧本《海雾追踪》
“行吧,我看看剧本。”
萧贺打开手机,开始查看王行元发到他邮箱里的剧本。
剧本名为《海雾追踪》。
故事发生在零几年的时候,刚大学毕业的主角穆文回到自己的家乡帮他刚去世的爷爷收拾古董店铺。
结果没有想到这天他的店铺里来了一群人。
这群人说着他听不懂的方言,用极为拗口的普通话询问他老爷子的下落,在得知穆文的爷爷因为意外去世后,他们的表情变得十分难看,而在知道穆文刚好是考古学毕业的学生后,他们竟然强行将穆文架走了。
当然,他们并不是带着穆文去盗墓的,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让穆文帮忙鉴定一批刚从隔壁国家走私来的古董。
这时候穆文才知道,他爷爷之前一直在帮这些人做事,给古董做鉴定,判断真伪,甚至是估价分档次进行运输包装……难怪爷爷死后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原来这些钱根本就不是开古董店赚的,而是帮这些人做黑色生意赚的!
可这个时候作为最后的受益人,穆文即使想要拒绝也没有机会了,特别是那个时代,这些家伙的手中甚至还有枪,穆文根本就逃不掉,只能被迫跟着他们伪装成了附近的渔民,乘坐着渔船来到了那片危险的公海。
在那艘船上,穆文见到了自己之前只在书本和博物馆里见到的东西。
特别是那尊不知道他们从哪里砍下的佛头,佛面完好无损,大佛慈眉善目,但或许是做贼心虚,在穆文惊惧的心理作用下,他竟然感觉那佛正面目狰狞地盯着他,一串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梵文正在他的耳边低声呢喃,拷问着他的灵魂。
那注定是改变穆文命运的一天。
他老老实实地帮忙鉴定完那批古董,然后依照那群人的指示,将这些东西分批摆放整理好,最后坐在飘泊的小船上,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人带着古董开船驶向遥远的西方国度。
最终穆文拿着那些人给的报酬和封口费,安全回到了爷爷的古董店,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开始接替他爷爷之前的工作,帮这些人跑鉴定。
可与此同时,早就盯上这伙人的警方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一场黑与白的较量,在海面上无声展开……
王行元需要萧贺饰演的,就是这个古董走私团伙中,负责海上运输的小头目,莫吞。
莫吞为人狠辣,阴险狡诈,多次带着人穿越公海在华夏和附近的两个小国间来回穿梭,运输大量的古董和其他违禁物品,即使是在那个年代,也是非常猖獗的一批罪犯,警方将他列为重要抓捕目标,多次对他采取抓捕行动,但都被他顺利逃脱掉,滑的像是泥鳅一般。
这个角色在剧情前期只出现在人们的口中,穆文仅仅只是因为在某次交易的过程中,不小心看到了他的背影,就被旁边的喽啰拎住衣服毫不留情地暴揍了一顿以示警告,所以穆文对这个人物,一直都是一种恐惧和害怕的心理。
直到后期,穆文获得了岸上运输人员的信任,一步步进入到这个犯罪团伙里,才第一次真正见到这个人。
而第一次见面,这个莫吞就当着主角的面,残忍杀死了一个背叛他的下属。
这一段剧情描写的很少,但穆文回去后就开始大吐特吐,连续做了三四天的噩梦,对莫吞的恐惧到达了新的高峰。
甚至直到最后,警方也没有抓到他,而是在海上追击时,将他当场击杀……
萧贺快速扫完剧本,很快就对这个角色做出了大概总结。
这个角色的人设并不算独特,在许多影视形象里,犯罪头目的人物形象基本上都是这样,下手狠辣,手段残忍,令人恐惧,但是不得不说,在目前的内娱里,能够让一个年轻演员演绎出来这个角色的,却少之又少。
因为他要够狠,要让观众们隔着屏幕都能够感觉到主角的惧怕,表演要足够有气势,演技能够压得住其他演员。
否则前面铺垫了那么久的人设,等到本人一出场,气势全部垮掉,就跟街边小混混耍流氓一样,观众的脑袋里面肯定只会留下一句话——就这?
当然,对于这一点,萧贺完全不用担心。
柳如岚正在一旁忙着其他的事情,注意到萧贺放下手机,她便抬起头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接。”萧贺点头,“我觉得王导这次,还真是要圆梦娱乐圈了。”
这个剧本其实还挺特别,算是在警与匪的两个阵营中,创建了一个第三方视角,以原本不属于两边势力中任何一个的主角穆文视角,全程参与这起案子,既是参与者,也是记录者。
而两边的斗争也写的格外精彩,这些犯罪团伙的人不仅行事嚣张,也格外狡猾,警方多次想要沿着他们的踪迹追寻卖家和买家,可许多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而犯罪团伙也多次想要利用各种漏洞走私运输古董,却也多次被警方成功拦截并收缴。
虽然全剧的流程并不算长,满打满算下来大概就16集左右,但萧贺觉得自己如果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还是挺爱看这种类型的电视剧。
柳如岚也看出了萧贺脸上的满意,于是便点头:“刚才我已经确认过你最近的拍摄安排,这几天你都是打戏,拍摄任务非常繁重,肯定是没办法过去的,倒是打戏后,任导那边给你安排了两天左右的休息时间,我先去帮你问一下任导,看他愿不愿意多给你放一天假。”
按照王行元说的这种救场情况,一般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基本上两三天就可以将这个角色的剧情全部拍摄完毕。
萧贺有些犹豫:“任导应该不会介意吧?”
听说这种在娱乐圈算是轧戏?
柳如岚一点就通:“哦,你说轧戏啊?”
萧贺点头:“对,好像圈内粉丝还挺抵制的。”
柳如岚噗嗤一笑:“你现在倒是懂的越来越多了,不过放心,你这才不算什么呢,又不是去演那边的主要角色,只是短期救场罢了,任导这边沟通一下,一般是会同意的,而且只是帮你调整一下后面的拍摄安排,并没有耽误剧组的整体进度。”
其实在早年时,轧戏还是一个演员努力敬业的表现,在港片最巅峰的时期,那边的明星几乎都要轧戏,不轧戏那只能说明不够红,最厉害的时候,某明星一年能拍14部戏。
只是后来,轧戏乱象频出,演员没能力还要硬挑几个缸,这个词才慢慢演变成了贬义。
上一篇:港岛:猛禽爆兵,绰号飞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