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572节
即便银河证券公司把二级市场上剩余的股份全部收入囊中,也远不足以夺取恒声银行的控股权。
所以,想要掌控恒声银行,唯一的途径便是从汇沣银行手中收购股份。
没过多久,何善恒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浩然,依我看啊,渣打银行那边,估计很快就会有喜讯传来咯。”电话那头,何善恒的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毕竟,渣打银行若能成功与汇沣银行谈妥收购事宜,那他们这边收购恒声银行也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哈哈,何叔叔,我也早就盼着这一天啦,真恨不得马上就开启收购恒声银行的进程,到时候,还得辛苦何叔叔您多操劳啦,咱们业务规模越来越大,您肩上的担子肯定也更重了。”林浩然嘴上这么说着,话语间却满是藏不住的笑意。
“规模越大,我越喜欢,浩然,你别看何叔叔我年纪大,但以我在金融行业混迹多年的经验,即便规模再翻多几番,我都有把握把它稳稳地掌控住。”
何善恒豪情万丈,笑声透过电话都显得格外爽朗:“而且啊,这恒声银行一旦到手,咱们东亚银行在香江金融界的霸主地位那可就更加稳固,渣打银行即便吞并了汇沣银行,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全心全意地讲目光看向海外市场了!”
何善恒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大展拳脚,将旗下金融企业的旗帜插遍每一个具有潜力的角落。
如此一来,离他跳槽到东亚银行来的目标,又更进一步了。
“何叔叔,我自然相信您的本事,我等着!”林浩然哈哈笑道。
“对了浩然,8月1号,东亚银行会有15家分行同时开业,另外,BACS转账系统这段时间的测试表现极为稳定,下个月,各大企业就能正式通过这个系统给员工转账了。
到时候,不管是东亚银行、道亨银行,还是咱们即将收购的恒声银行,都能为这些员工批量办理银行卡或者存折,我们已经为此招聘了大批工作人员,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就绪!”何善恒笑着说道。
薪资转账计划原本就定在8月份推行,而再过几天,8月可就要到了。
“嗯,何叔叔,这的确是个好消息,不过,涉及的员工数量实在太多了,这么庞大的工作量,到时候咱们真能应付得过来吗?”林浩然好奇地问道。
他并非金融专业出身,虽说知道在几十年后的社会,企业通过银行转账给员工发薪资是稀松平常的事,可如今毕竟不是21世纪,技术还十分落后,所以林浩然对这些业务操作完全是一头雾水。
何善恒笑着回答道:“其实操作起来不难,就拿置地集团来说,等给置地集团各分公司的员工都办好银行卡,他们把一份员工薪资表交到咱们这儿,我们会有专人进行核对、审批等程序进行批量资金转账,争取避免一切有可能的失误。
不过呢,就像浩然你提到的,你旗下各大公司的员工数量实在太多,工作量巨大,而且咱们在这方面还没有足够经验。为了防止出现太多漏洞、引发严重后果,这也是我正想和你商量的事儿。
我觉得8月份最好先别大规模开展工资转账业务,可以先和部分企业合作试试水,等咱们积累了足够经验,再扩大规模也不晚。
毕竟现在咱们东亚银行在市场份额上已经稳坐第一把交椅,汇沣银行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了,渣打银行暂时也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用薪资转账的方式增加更多的客户这事儿,便不用那么着急推进了。”
林浩然闻言,当即果断拍板道:“何叔叔,我完全支持您这个思路,咱们之前没有任何大规模转账的实操经验,一上来就全面铺开,确实很容易出现各种失误。
之前和汇沣银行竞争,我满脑子都是怎么增加市场份额,不得不加快节奏,如今既然汇沣银行已经构不成威胁了,这事儿自然就不用那么急切推进。
这样,我会马上和马世民先生商量,让置地集团先筛选一部分子公司和东亚银行对接,等咱们积累了足够经验,再逐步推进,先覆盖整个置地集团,之后再把万青集团、港灯集团这些也都纳入进来!反正,这些市场份额,迟早也跑不掉!”
“好,浩然,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挂了与何善恒的电话之后,林浩然也露出笑容。
银行这块,有何善恒这位恒生指数之父的坐镇,他很放心。
一下子全都以转账的形式发工资,的确有些急功近利了。
此事,还是稳着点好。
作为银行的董事长,何善恒考虑的的确更全面。
随后,林浩然与刚走进办公室的马世民提起了这件事情。
马世民闻言,微微颔首,说道:“这事儿不难处理,咱们可以分阶段推进,先以给所有中高层员工转账发工资的形式开启试点。
中高层员工数量相对有限,我想东亚银行那边处理起来应该毫无压力,之后,再逐步扩大范围,覆盖到底层管理人员,接着是合同员工,最后再覆盖到所有派遣员工。
如此循序渐进,东亚银行那边承受的压力就不会太大了。”
“马先生,您这个提议相当不错!”林浩然点头笑道。
要知道,置地集团的中高层员工,绝对称得上是香江的中产及以上阶层了。
率先让这些客户成为东亚银行的客户,对东亚银行而言,意义非凡。
这些中高层员工往往有着较高的收入和稳定的职业,他们在金融消费方面不仅需求多样,而且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和理财意识。
一旦他们成为东亚银行的客户,银行便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金融需求,从而针对性地推出更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前,林浩然对这些中层管理、高层管理没有这方面的强制性行为。
可如今,他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银行了,也该强制执行了。
既然跟他混,资金存在他旗下的银行,不是很正常嘛!
第672章 震惊,居然成为了众多上市巨头的第二大股东!
下午四点钟,香江四大证券交易所都敲响了休市的钟声。
然而,今天的股民脸色,与昨天的没有什么两样。
汇沣银行那边,没有任何的好消息。
而九龙仓集团今天居然也发布了那样的公告。
这代表着,就连汇沣银行的多年盟友,包裕刚这位世界船王,都已经不再继续维持与汇沣银行之间的铁盟关系了。
所以,最终的结果便是,与汇沣银行关连的上市企业,股价再度往下跌。
至于汇沣银行,跌到十几亿港元,几乎已经跌无可跌,再低的价格,已经没人愿意卖了。
所以,今天的汇沣银行股价,反而跌幅不大。
只是,交易量与昨天相比,显然少了很多。
林浩然的汇沣银行股票已经足够了,他对汇沣银行的股份兴趣不大,所以买够了借入的股票,就没必要继续买更多了。
与其购买汇沣银行的股票,还不如买更多如太古洋行、和记黄埔、连卡佛、中华电力、恒生银行等上市企业的股票。
这些香江上市企业巨头,未来股价基本会继续往上暴涨。
而如今股价跌得惨不忍睹,这个时候,不管是投资,还是未来对某家企业有所布局,都是一个绝佳的好时机,林浩然自然不可能会错过。
他再有钱,也不可能跟钱过不去。
股市休市了,而此刻,许多股民们又再一次与昨天那般,商量着到总督府去聚集讨要说法了。
昨天去的时候,总督府说总督先生不在,他们无奈离开。
可今天如果还不在,那就真的是在故意躲避着他们,他们无论如何都要讨到一个说法。
如今,这些大冤种股民们,已经将唯一的希望,寄存在总督麦里浩身上了,仿佛如今唯有麦里浩,才能给到他们帮助。
于是,各大证券交易所走出来的股民们,浩浩荡荡地或坐车、或步行前往总督府。
而且,今天一起前往的,人数显然更多了。
因为昨天股民们聚集的事情,已经在今天各大新闻媒体都进行报道了。
所以,更多的股民也受到了鼓舞,怀揣着满腔的愤懑与不甘,纷纷加入到这支前往总督府的队伍之中。
队伍如同一条愤怒的巨龙,蜿蜒在香江的街道上,所到之处,引得路人纷纷侧目,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这前所未有的壮观场面。
车水马龙的街道被这汹涌的人潮搅得有些混乱,司机们无奈地按着喇叭,却也只能在这缓慢前行的队伍中耐心等待。
一些小商贩们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站在店门口好奇地张望着,猜测着这大规模的聚集将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当大部队终于抵达总督府前时,这里早已被围得密不透风、水泄不通。
此刻,已是下午五点多钟,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落在总督府外,本应是美得令人心醉的景致。
然而,眼前这聚众示威的队伍,却个个满脸愤懑,满心焦灼,哪还有半分欣赏这美景的心情。
许多股民在总督府外喊着统一的口号,呼喊声此起彼伏:“政府救市!政府救市!”
许多媒体早就像嗅到鱼腥的猫儿一般,闻风而动,迅速抢占好了最佳拍摄与报道位置。
而且,只要仔细瞧一瞧,就能发现现场记者云集,其中不乏手持全球主流海外媒体标识设备的记者,像《纽约时报》、路透社、法新社、《泰晤士报》等知名媒体都派了人来。
这段时间,香江恒生指数一反常态地持续暴跌,早已吸引了众多海外主流媒体的注意力。
一家银行出现资金链危机,竟能牵连大半个香江的上市公司,致使它们股价集体大幅跳水,如此罕见的情况,自然足以引发众多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总督麦里浩伫立在窗前,眉头紧锁,头痛地凝视着窗外这令人心焦的一幕。
粗略估算,眼前聚集的人数起码是昨天的三倍之多,换算下来,起码有三千人以上。
而且,当他将目光投向远处,还能看到源源不断的人正朝着这边汇聚而来。
他心里清楚,这其中或许有不少人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前来,但无论如何,聚集的人数越多,他肩头所承受的压力就愈发沉重,宛如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而且,这里面说不定有不少浑水摸鱼的人,看不得总督府的好,到时候在其中制造事端,从而闹出大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昨天,他还能让手下找借口说他在屯门,以此蒙混过关。
可今天,显然不可能继续这么下去了。
“总督先生,我们的人刚收到可靠情报,说这人群里面可能混杂着不少社团分子。”秘书脚步匆匆地走到麦里浩身旁,神色焦急,语气急促地说道。
麦里浩微微颔首,他心里十分清楚社团的人出现在这里,究竟打的什么算盘、怀着何种目的。
此刻,他的内心也不免泛起一阵烦躁。
渣打银行那边一直迟迟没有给出准确的回应,让他一直没法出去给大家一个交代。
可要是再这么拖延下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敷衍,局面恐怕会愈发失控,说不准真会闹出流血冲突的严重事件,到时候可就难以收拾了。
虽说总督府内配备着十几名全副武装、荷枪实弹的总督护卫队成员,再加上总督府所在的中环警署以及香江警察总部会协同开展日常安保协调工作,外围还停放着多辆警车严阵以待,而且还能随时抽调更多警力支援。
甚至在局势危急、刻不容缓的紧急时刻,他还有权调动驻港英军前来协助维持秩序,如此层层防护之下,他个人的人身安全倒也无需担忧。
然而,香江这座闻名遐迩的国际化大都市,一旦爆发暴乱,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毁灭性的,城市形象无疑会遭受一记沉重的重创,在国际上的声誉也会一落千丈。
麦里浩不由回想起1956年香江发生的“双十暴乱”事件,虽然当时的他并不在香江,可作为香江总督,自然清楚香江以往所发生的事件。
1956年香江发生的“双十暴乱”事件,那是一场令人痛心疾首的浩劫。
当时,暴乱局势迅速失控,酿成了极其惨痛的后果,约有443人在冲突中受伤,59人不幸失去生命,就连维护秩序的警队也有107人受伤。
此事件便给香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经济层面,暴动期间,香江的交通网络陷入瘫痪,商业活动也基本停滞,整个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而那时候的香江,正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作为国际贸易中转港蓬勃发展,此次暴乱无疑给其经济发展泼了一盆冷水,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在国际舞台上,香江一直以来塑造的“最安全城市”形象遭受了严重损害。
国际社会对香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了质疑,部分外资企业出于安全考虑,开始重新审视在港的投资计划,游客也对香江的稳定性心生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江的旅游业和国际交流。
而且,如今这个时代的香江,与五十年代的香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一篇:谁想成神?不都是你们逼我的吗
下一篇:妖尸不可食?快,趁热送我家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