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再少年

再少年 第223节

  的确,在等待之后,关于烧烤店的评论出来了。

  渺雪赠花:这家烧烤店还开着啊?我记得我是小时候去吃的,现在老板换人了没有?味道还是跟以前一样吗?

  发完这个,李欣桐就准备回复。

  然后十几秒之后,就看到了下面一条回复。

  吃在江川糖糖回复:还是那个老板哦,味道依旧是好吃,糖糖亲自去试过,不好吃你打我~

  “你啥时候雇的?”客服工作被抢的桐桐,十分不解的问道。

  “没花钱,我都不知道她啥时候创的号……”陈望解释道,“人家自己有参与的想法,不也挺好的吗?你就可以稍微轻松一点了。反正,她又不好好读书,整天就抱着一个手机玩。”

  “不花钱那确实是可以。”

  渺雪赠花回复:啊?不好吃可以打你吗?

  吃在江川糖糖回复:你真打啊?![哭]

  “……”李欣桐缓缓的叹息了一口气,并且不得不承认,“可爱。”

  毫无疑问,糖糖有这个创业团队所不可或缺的一样东西——活力。

  也算是增添了新的元素吧。

  这一次,算是放大招了。

  好的店铺,优质的内容,再加上出卖糖糖的色相,陈望已经做好了大力扩张的准备。

  于是,便给平台发去了消息。

  吃在江川:公众号文章已经发了,什么时候可以上推广?

  ………

  此时,微信公众号工作室。

  关于公众号推广的部门里,一位职员小林。

  看到了这条消息后,向旁边的领导李组长:“这个推广,安排在什么时候合适?”

  “哦,那个‘吃在江川’的啊。”李组长看了一眼后,说道,“那就安排在今晚的九点吧,那个时候,算是比较高峰期的,也是一个好时候。”

  对优质的文章,哪怕还没测试过潜力,都是会大力推广的。

  然后,第一波的推广是一千个在线用户,只要七天的完读率达到百分之五,也就是完读用户达到五十个,就会有第二波的推广,就是一万人。第三波,十万人。

  这个完读率看似要求很低,实则不是。

  这个条件,都是基于市场调研的。

  其中县城的美食公众号文章,要求就是会低不少。

  为什么?

  因为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比如情感类公众号文章,不要求区域。

  而江川,是一个百万人的县城,其中城区人口只有百分之三十,三十万。

  也就是说,一千个人里面,只有三百人是受众。

  三百人的受众,要求五十个人完读,这下子是不是就很困难了?

  当然,一千人里不至于只有城区用户是受众。

  人口是流动的,乡镇用户也会进城。

  大概五百左右吧。

  这就是市场调研的结果。

  “行,那我就安排到九点了。”小林说道。

  “可以,那差不多就下班了吧。”

  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搞互联网,尤其是类似于‘编辑’这一块儿,是根本没有上下班概念的。

  发明了互联网的人,就应该判处极刑。

  因为只需要一台电脑,在家里也能加班。

  当然,收入会比其他人高上一些,这就是双刃剑吧。

  干网站编辑的,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情况。

  别人是灵活上班,他们只能灵活下班。

  就这样,将公众号文章的推荐排好后,小林就下班,回到了自己的公寓。

  跟多数小姑娘一样,这种在大城市上班的黑奴,都是和一个单位的同事合租的。

  回家,吃喝洗漱完毕后,她便躺在了床上,腿上搁着一台笔记本,和大概手上几百个原创的作者,进行着沟通。

  他们的业绩,就代表自己的业绩。

  有时候,她也会对一些文章号进行指点修改,但并非是大改,只是让文章符合公众号的调性(推文风格)。

  其中,多数都是情感类,或者说一些精品的小短文。

  而美食类的,可以说非常少。

  能够把公众号用来给餐营业打广告,就已经是点子王了。

  可以说,恰好被自己负责,就算是一种缘分吧。

  不过,她还是不太看好。

  因为事先做过的调研,像这类的文章,是很难再一周内达到百分之五完读率的。

  当然,这是看质量的。

  像这一篇带着情怀,封面还是可爱女孩子的推文,应该能够合格。

  就这样,一直等到了晚上九点,开始推送。

  在一分钟的时候,她就去刷新了一下——11个浏览量。

  这个数字,一下子就把她给惊到了。

  哪怕是最优质的小说推文,也很难达到这个数字啊!

  何况这还要筛选掉乡镇用户。

  而十五分钟时,已经是51了,完读的比例在百分之六十,是30!

  现在是峰值,后续会衰落的,可是这样下去,会非常快的达到要求啊……

  果然,在38分钟的时候,后台的完读数据,就已经是50了。

  也就是说,一个美食公众号文章,在38分钟完成了一周的推广要求!

  这下子,还搞什么小作文呀?

  全去打广告啊!

第170章 商界塞拉斯

  上了这个推荐,陈望感觉浏览量确实是有了一些增长。

  一个小时,涨了大概额外的一百多。

  关注也在逐渐增长。

  不过这个推广的范围也只有一千个人,所以极限还是有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何时上第二波的推广。

  就在这时,李欣桐敲门了。

  “请进。”

  “怎么还请上了,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李欣桐进来的时候,颇为质疑的问道。

  “这你也要解读一下啊?不是比较有礼貌吗?”

  在写作业的陈望忍不住的吐槽道。

  最近的桐子,愈发的敏感了。

  就像是在抓一个出轨男的出轨证据一样。

  但不好意思,这一刻,我还真的没有干什么出轨的实质行为。

  “这个先不谈。”

  李欣桐走了过来,把电脑给打开,然后特别兴奋的说道:“看,我们的数据已经合格了。”

  “你咋知道的?现在的数据跟火锅店那边的增长是混着的。还有,我们也在自然增长啊。”陈望说。

  “你真是一点都不细节。”李欣桐尤其专业的说道,“这个增长的曲线我做过统计的,主要就是自然增长的,火锅店那边的,只是会有关注,不会立马就开始浏览新公众号。扣除掉之后,我们一个多小时,大概多涨了七十多关注,基本上可以全部转化为完读率。”

  “太细了,我们桐桐太细了。”陈望忍不住的感叹道。

  “我觉得你有时候也挺细的。”

  “……”

  陈望下意识的想反驳回去‘老子才不细,你又不是没碰到过’,但总感觉这样有点下头,所以决定对李欣桐直接用眼神凝视。

  看着看着,她就微红了。

  “你小子,果然开了个黄腔对吧?”

  一下子,李欣桐就更加心虚的红了。然后抿了抿嘴唇,强行的转移话题道:“那既然过了,就赶紧让他们第二波推广啊。”

  小小桐下士,几把的话题就这样结束了吗?!

  “这个点了,应该下班了吧?”陈望不太确信。

  “下什么班,他们那种工作,商机转瞬而逝,就应该二十四小时在线!”

  这个暴论……

首节 上一节 223/3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北美,遍地功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