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第204节
他们每个人都感觉收益颇丰,在回去之后,大鸿随机找人询问,问他们在施工队上有没有学到重要的东西时,他们都一致认为自己学到了真东西,现在觉得自己强的可怕,都能够自己独自再建房了
之后大鸿也没有食言,在轩辕部的族人们都不怎么忙的时候,便立刻调用了青丘城能够动用的牛车和人力,把华夏需要的建材迅速的从码头往工地上运
而卸下了麻烦的船,也总算是能够回城了,他们在临行前还询问有没有要一起去华夏的轩辕部族人,可以一同乘船,不过被大鸿拒绝了,因为他们部族的管理比较松散,压根不知道那些人适合去学什么所以应该安排去华夏学习的人,他们现在依旧没有选好
对此船队也没有多说什么,便直接离开了轩辕部,回去复命了
而此时华夏的麦子,也到了要成熟的时候了,所有人都把自己手中的工作给放缓,随时准备着去抢收粮食,毕竟麦子从绿变黄,真的就是一夜的事情
但是智叟那里的进度一点都没有变缓,毕竟智叟在这里呆多久都是一个未知数说不定今天还真住的舒坦,明天就要乘船回去了,所以对于乐器的制作和学习,现在还在加班加点的搞
不过因为有长乐在,所以智叟当下还是满怀热情,在不停的修改和完善记谱法,同时和长乐,沉水一起把自己会的曲子给记录下来
至于为什么会有个沉水,那是因为沉水居然是绝对音准,他在简单的学习了谱子后,已经能够准确的听出音准了,虽然乐器现在可以说是完全不会用的状态,但已经能够协助智叟和长乐进行记谱了
麦子开始收割了,也让在休息时间闲转的智叟感受到了一点小震撼,连绵不绝的拉麦队伍,把一车一车的麦子,从地里拉回到打谷场上,然后该架成麦垛的人架,该把麦垅打开铺好的人铺,等在打谷场铺成一个圆之后,牛便拉着石碌碡开始碾压麦子了
智叟还很好奇,为什么不把麦穗一个一个的给剪下来,而是要连秸秆一起给带回来,这不是平添工作量吗?
并没有人专门去给智叟解释,智叟只能找到长乐,毕竟长乐作为华夏的继承人之一,这些应该是很懂的吧
长乐倒也没有瞒着他,毕竟轩辕部应该也会同样这么做的
“因为我们养的牲畜很多,牛要吃草,哪怕是干掉的麦秆子,在冬天也是数量庞大的牛群的食物来源,再一个,碾压的很柔软的麦秆,是穷人度过冬天的好东西,他们可以睡在麦秆铺成的炕上,又软又暖和
麦秆还能用来做饭,比去砍柴要容易的多,华夏周围的木柴已经被砍的差不多了,只能从比较远的地方拉,虽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随便砍,可是相对于用麦秸秆来说,还是太不划算了”
第69章 华夏值得学习的东西
虽然轩辕部确实也有差不多的做法,但因为农田距离住地比较远,所以他们只能舍弃掉绝大多数,智叟在听了长乐的说法,再结合轩辕部的现状之后,智叟明白,就华夏现在的这模式,轩辕部还学不来,因为他们没有这么宽敞且平坦的道路
华夏之所以能够把所有的秸秆能运回城,修理呢宽敞平坦的道路,才是功不可没的,只有这样,华夏的牛车才能够畅通无阻的运行,而不会浪费那么多的人力
智叟之后的很多时间,都在打谷场上度过,因为他想好好看看华夏是怎么处理麦子的,各种他从没见过的工具,均是让智叟惊讶的不轻,每一种看起来结构都那么的简单,工作原理也很简单,但却是那么的合适好用
轩辕一样都没有,可是华夏却从收割,转运,一直到脱粒收仓,整个过程中,用上了不同的工具,比如镰刀,轩辕部就没有,他们还用的是石刀在割麦穗,这也是限制轩辕部收割整个麦秸秆的主要原因
拉田用的牛车,轩辕部有,可是人力担田的扁担,那么简单的工具他们也没有
之后碾田的整个过程,智叟可以说是一点都不漏下的观看着,甚至还会亲自上手去帮忙干活,其实华夏的人虽然不反对智叟这么做,但却感觉他不务正业,因为他来这里是教大家乐器的,可是智叟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别的地方,最最主要的是,现在他可是吃的华夏的粮食
在这么干了两天之后,智叟可能也觉得自己这么做不太好,于是便找到了白风,略有些尴尬的说:“华夏的王,这段时间,我观看你们华夏的人劳作入了迷,导致把教导乐器的事给耽搁了,不过,我愿意一直留在华夏,一直到我教出五十个会使用乐器的人之后,再说离开华夏的事,唯一的要求就是,我想要多看看你们华夏劳作的过程”
白风听闻,也是露出笑容:“好啊,这也没什么,咱们两部现在是盟友关系,收麦打麦也不是什么机密,你愿意看当然没有问题的”
不过白风也是把心给放下了,收麦能收多长时间,以这点代价把智叟留在华夏更长时间,也是很划算的,他生怕智叟突然想着回轩辕部去,到时候他的这些学生,又得跟着过去,那才叫麻烦呢
见白风同意了他的请求,智叟也便彻底的放下心来,一股脑的投入到劳动中去了, 他这么做,还是想给轩辕部带去更加好用的工具和先进的劳作方式,这就能给轩辕部减轻很大的负担了
像轩辕部清理麦壳,还用的石臼,一点点的给捣出来,然后吹干净才行,费时费力,甚至于轩辕部的粮仓中,麦子基本都是带壳的,发给族人之后,他们就需要自己再舂壳才行
他也见识到了华夏的扬场,能够直接借助风力,把麦子里的杂物给清理干净,最后把干干净净的麦子,装入竹编的麦仓里,然后又搬进仓库中
不过华夏因为新建了几个镇,粮食产量是有了,可是没有地方贮藏粮食啊,因为连人住的房子,才是刚刚修好,这就导致新镇的居民有些焦虑,包括打谷场,都没有修好
华夏一直是把粮食收回来之后,先打公家的,把公家的粮进仓库之后,再慢慢的收拾自己家的粮,所以现在还是集体劳动,之后就是各自划分上一块地方,打自己家的粮食去了
除了中层阶级个大户,他们有粮食可以租借国家的牛之外,其他的人家只能依靠人力去打粮食,主要是他们的土地面积小,产粮没那么多,靠人也是能够解决的,但是大户就不行了,光依靠人力,都不知道该干到什么时候去
而华夏现在,只是做到了鸡的私有化,其他的大型牲畜,依旧是国有,这也和居民的生活空间有限有关,他们人住都艰难,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养牛养猪的
这种状况,只能等以后华夏城周边的土地彻底的开发之后,每个人能够分到的土地更大了,能够有地方修牛圈,这样白风才会考虑让他们购买目前国有的牲畜,让其私有化
再说新镇的粮食,现在也正值雨季,要是不能尽快的把粮食归仓的话,一场雨下来,粮食就得玩完,所以白风命人紧急的腾出来了一批仓库,用来给农户们免费储藏粮食
为了避免粮食不被弄混,每家的粮食都在进竹粮仓后,在上面用墨汁进行编号,然后放上竹盖子,用封条封好,只要来取的时候,发现封条被损坏了,那国家就得给他们赔偿
同时在封好后,都给他们每家发一个竹牌,上面记录着他们粮食竹仓的编号,在自己家的粮仓建好之后,来取粮食时,这就是凭证要是他们的凭证丢了,只能在仓管处的记录本上,找他们的户号姓名对应
智叟每天都感觉自己学到了好多的东西,政府的运营模式,很多做事的规则,细节,他觉得非常的完善,是直接可以搬过去用的那种,每一项举措,除了解决当下的问题,就连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发生意外之后怎么解决,都已经准备好了应对办法
这让智叟有了赶紧把轩辕部的人喊来学习的念头,学好之后,再立刻对轩辕部进行改革,虽然现在的轩辕部运行一切正常,可是一对比华夏,就显得混乱不堪了
轩辕作为族长,虽然确实需要什么事都得负责关注,但也不至于说在粮食收割的时候,自己拿着刀上地里去,这不是一个族长应该做的事,他应该统筹全局,安排好什么人去做什么就好
白风作为华夏的王,他看似每天坐在房子里,什么都没有干,可实际上一切的工作,都有他的影子,所有人都在依靠着他的命令在执行
秋收这么重要的事,他也不过是去地里,象征性的割了第一把麦子之后,便放下了镰刀
第70章 重大决定
之后的日子里,智叟就是这么观察学习,然后又继续给华夏的人教乐器,甚至现在白风画了草图之后,连琴都已经出现了雏形,只不过目前来说,还是呕哑嘲哳难为听
同时智叟也在学习华夏的文字,智叟不愧是这个时代里智慧最顶尖的那一类人,他用了很短的时间,便已经能够认识华夏的常用字了,只不过写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华夏把轩辕部使馆的一期工程修理好,也就是说,已经有一部分是可以入住了的,白风通过和轩辕部进行贸易的商船,把这个消息传递了过去
轩辕在得知之后,便立刻把挑选出来的三十多个人给派了过来,这些人是过来学习医术的,学习其他技术的人,因为使馆还没有完全修好,所以只能继续往后推了,轩辕也是在结合各方面之后,觉得先把医学好再说,所以才把学医的人给派了过来
岐伯身兼数职,完全离不开轩辕部,所以学习的人中,并没有岐伯,倒是仓颉,因为华夏的施工队抽空给他修建了一个小房间之后,他已经有地方用纸把自己所创造的文字给记录下来了
只不过现在的他还没有经验,没有头绪,只是把自己记录的工具从石壁换成纸了而已,除了更加方便之外,并没有得到一个实质性的改变
白风为了加快两部的交流进展,将农部负责种植果树的两个人给派去了轩辕部,目的是通过观察野生茶树的生长环境,探查出茶树的生长条件,然后在轩辕部寻找到合适的地方,进行大规模的种植
这个过程,轩辕部的人也是全程在陪同着,在一同研究的过程中,他们也学会了应该怎么去观察,去总结,比如茶树喜欢什么样的土壤,是喜湿喜干,是喜光还是喜阴
这样的经验,不光是能够在茶树上用,更能够套用到其他的物种上,长乐已经不止一次请求白风,想要去轩辕部了,但是一直被拒绝,不光白风不同意,轩辕也不同意,因为他们觉得就现在的这情况来看,他们无法确保长乐的安全,必须得华夏的使馆建成之后再说
长乐吃了瘪,只能够继续待在华夏,他一直期待的事,到现在都没能达成,只好和智叟一起,研究着新的乐器,然后在学校给学生上课,过着他认为无趣的生活
所有的粮食都归了仓,华夏进入了农闲时刻,现在就静待冬天的到来了,施工队依旧在忙碌着,他们还在抢工,今年是不可能把什么都建好了,但在入冬停工前,能多修一点是一点
华夏城的三个新镇,勒马城的两个新镇,现在都已经初见雏形了,至少所有搬去新镇的居民,都能有至少一间房过冬,不用考虑冬天的问题了
同时,新镇的命令,也搬上了日程,白风依旧是先全面征集,等大家把名字提上来,经过中书省进行初审之后,然后白风再进行最终的审核
文件一下发,立刻就在两个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毕竟这在华夏,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运气好的话,自己取的名字被选中了,那可以天大的荣耀啊,到时候,他就可以自豪的指着镇子城门上的牌匾说:“你们看,这名字可是我取的!”
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些新镇,都是不会修建城墙的,除非它越来越大,逐渐从镇发展到城之后,才会考虑修建城墙,一个镇子,是不可能有的,当然了,目前已经在规划的硝镇除外,它肯定是得有的,因为硝镇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华夏的军事和工业服务的,必须保证它的安全
最后经过几轮的筛选,白风确定下了华夏城边三个镇子的名字:永丰,永宁,永固这些名字的来源,都是那些镇子上,正在读书的孩子,而不是那些已经成年的人,也只有读过书的孩子,才能够想出来比较合适的名字
像那些大字不识的人,他们取的名字,大抵就是一直丰收镇,大河边的镇,山下的镇之类的,白风觉得当村名都有些繁琐了
勒马城的也差不多,一个叫永安,不过还有一个,是白风直接取的,叫通安,因为它距离勒马城,稍有些远,又正好在华夏和勒马城的必经之路上,未来自然是会起到一个驿站的作用,虽然现在它们两城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但却能起来一个链接,沟通的效果
为几个镇取名一事,很快就结束了,就在大家以为今年就这么样了,不会再有大事的时候,白风突然召集了所有的官员,向他们宣布了一项大事——集体赐姓封爵
白风的这话无异于是深水炸弹一样,瞬间在整个会议室里激起了大片浪花,所有的官员都发出来不可思议的声音,然后和自己周围的官员议论起来
白风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场景,他原本是想只给熊和巫封爵辞姓,顺便把长治的也给补上,但是呢,现在他决定,给华夏所有有功劳的人,一次性给奖励了
其实细数起来,也没有多少人,华夏这么多的部门,每个部门就两三个人而已,工部稍微多一些,因为那些工匠,做出的功绩都比较大,不过没有特别明显重大功绩的人,他们不会被封到很高的爵位,毕竟华夏不可能全部都是侯爵
等大家都声音逐渐的慢下来之后,白风这才继续说:“鉴于现在,有很多人为华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除了粮食之外,并没有得到很大的荣誉,所以,我为了奖励这些人,决定给他们赐姓,封爵,所有的名单,我已经准备好了,现在我来宣读一下,之后会交给礼部去进行准备,要是有人有意见的话,也可以直接来找我
好,现在我说一下,有哪些人中书省,瑜,门下省,乙商,兵部,熊,鹿,户部,计良,筹,农部,耕,长治,长胥……”
第71章 封赏土地
白风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把名字念了下去,整个会议室只能听到白风在讲话,其他人都是屏住呼吸在认真听着,被点到名字的人,咬着牙齿握紧拳头,朝着桌下的空气狠狠的砸了几拳,来表示自己的兴奋,而没有被读到名字的人,则是脸色快速变化,从紧张到失落,从快要落泪,又连忙控制着表情,装做自己并不在意,实际上心里已经要碎掉了
白风读完之后,再次做了解释:“这个名单,也不是最终结果,觉得自己应该得到辞姓封爵赏赐,而没有的,可以在之后三天的时间里,把自己所做的功绩,进行一下汇总,然后交给我,我会再做评判
不过呢,我想应该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达到,因为这一次我封赏的,可以说是华夏的元老了,他们从华夏几百人的部落时期,一直陪伴着走到现在,老的老死的死,应该得到嘉奖了,而且他们每一个,都为华夏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觉得自己比他们强,或者和他们一样的,就可以给我这里提交报告了,要是没有异议的话,三天之后,这个名单将不会再做任何的改变,同时,所有人被赏赐的姓,自己封的爵位,都会公布,等到礼部做好准备之后,我便开始祭祀天地,然后一同进行封赏
再一个呢,就是没有得到奖赏的人,也不要气馁伤心,因为封赏不会只有一次,这一次,是我为了补偿这个元老们,也是对他们功绩的一份肯定,所以年轻人,就不会在此之中
你们只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对吧,明年,或许你就能够得到同样的荣誉,要是有重大的立功表现,都不用等到这个特定的时间,随时都是可以给你进行封赏的”
白风这么一番解释之后,下面有些伤心和不满的人,现在也都释然了,确实,白风点的人,都是从部落时代一起走过来的人,他们自然是没有办法比的,不过这些人,已经有好多快要退休了,以后接班的人,总有机会得到封赏的
白风又经过简单的谈话之后,便让其他人都回去了,只留下了被自己点了名,以及礼部的人,因为接下来的封赏大典,还得让他们先过一下流程而离开的人,最后都给了他们一个羡慕的眼神
白风见整个会议室里的人都是自己点名的,于是换了副更加和蔼的表情:“我知道,这个消息或许对于你们来说,有些太过突然了,其实也是我临时起义,但也不能说完全是吧,本来我只是打算给熊和巫两个人,办封赏大典,但是吧,你们都是华夏的大功臣,每个人的功绩都很大
我想了想,既然你们的功绩一样大,我就不能因为巫快要退休了,所以先给他封赏,要封就该一起,迟是为了华夏牺牲了,所以必须给他荣誉,其实,我也更想他能够活着一起参加
你们的姓,还有爵位,我已经定好了,现在你们都不知道,我也没打算和你们说,等到大典的那天,我会让礼部一一解释
同时,除了姓和爵位,会同时给你们封赏土地,以后封赏的土地,就是你们自己的了,而不是我的,但是,需要交税,交完税后的部分,全部都是你们的”
作为当前这些人里,算是能够作为代表的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王,我有姓和爵位就够了,土地并不需要,咱们的族人开辟土地并不容易,而且我们也足够富有了,不愁吃不愁穿,住的地方也宽敞安全,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土地,留给那些更加贫困的人,让他们的生活变的好起来,我觉得,这样才符合我们建立华夏的目标”
其他人不管心里是不是也这么想的,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附和了熊的说法
白风见此,也是很欣慰的,至少自己的高级官员们,他们的目标还是很明确,也是很懂事的,要是以后的官员也能够这样的话,华夏就不用考虑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的问题,更不用担心贪腐了
白风笑着为他们解释:“我自然不会夺取族人们的劳动成果来奖励你们,那不符合我的准则,在我们看来,族人的利益,是要比你们的重要的,因为你们哪怕失去了那点土地,也不会被饿死,可是他们会
所以,我封赏给你们的土地,是在华夏的领地里,但是没有被开发的土地,现在还是山林,或者是草场,沼泽
你们或许已经发现了,你们这些人的家庭,不,应该说是家族了,已经越来越庞大了,以后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你们觉得,以后的华夏城,能够容纳你们这样,多少个家族呢?
铸,就拿你来举例吧,你光老婆就有七个是吧?”
铁匠铸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王,我有九个女人”
白风嘴角一抽,好家伙,看来我的记忆还在很久以前啊,不过他便接着铸的话题:“好,九个老婆,那你有多少的儿子女儿,我猜,至少有二十个吧?”
铸这一次就比较自豪的说:“王,我儿子和女儿,一共三十二个,”因为华夏鼓励生育,生的多,确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因为是为华夏的人口增长,做贡献了
白风脸色不变,继续问:“那你的孙子孙女,又有多少个,不算你女儿生的”
铸这下就得掰着指头数了,可是他数了好久,还是感觉有被漏掉的人:“王,我的二十个儿子,有十三个结婚了,他们大概,大概生了二三十个孩子吧”
白风把手一摊:“你们看,这就是我说的‘家族’,我想,你们这些人,都和铸的情况差不多吧,你们从一个人,把一个家扩张到了一百人,可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你们都至少能再活个二十年吧,二十年后,你们的孙子又结婚生孩子,那你们的家族,得达到多少人?
你们觉得,华夏城,有地方养活你们这么多庞大的家族吗?”
上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