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246节

  这可不是他们喝几瓶XO的那种洋酒水平。

  老亨他们终于有点变色。

  市里面也开心的觉得扳回来不少。

  很满意联合房地产公司董事长的工作能力。

  让卫东最后还不是被拖回去的,就近住招待所吧。

  秦羽烨在这时候又展现出她的底子,在董雪莹不愿抛头露面,董雪晴撑不起场面,沈翠月早就藏起来不面对ZF的情况下,大大方方的把港商和自己的工厂专家们都安排好,又礼送市里面离开。

  最后居然开了让卫东的小面包车,带沈翠月把行李都搬过去住新房了。

  这是个决定搞持久战的。

第278章 装逼也有嫁衣神功

  第二天晚上,港商们就心满意足的撤了。

  如果不是第二天一早,让卫东醒了就赶紧去市里面汇报谈话。

  论述HK地产商在HK那些捂着地开发推高房价,甚至“可能”会低价来内地拿地,等个一二十年经济好起来再开发转手的血泪史,这都是他们在周围东南亚已经搞过的把戏……

  就全靠这时候信息不发达,胡编乱造是自己在HK考察期间,千方百计听说的消息,就算不真,也要严防死守。

  求爹爹告奶奶的让市里面惊觉这帮老狼是真的狠。

  这事儿还有可能带着各种变数。

  才没有让这个三十亿的港商投资商业地产消息,立刻登上砖儿台和央报的新闻。

  只在江州本地的日报上了个头版第二条。

  但这已经立刻引来全国各省市的问询,更别提诸多新闻单位立刻要求跟江州市获得联系证实更深入的细节。

  终于回去销假上班的董雪晴下班说起整个白班长途电话访问量暴增!

  说不定市里面都没让卫东清晰这种量化的热度。

  日常江州现在的长途电话单量是一万左右,没有什么展会赛事就不会有太大波动。

  上次卫生巾厂“被迫”撤走的时候,长途电话转接单量暴增到一万八。

  这一天轻易突破了两万七!

  如果说上次还只是因为砖儿台报道了民营企业改革挫折的事情,把信息传播开。

  这次纯粹就是靠江州本地报纸,把消息散布在本地区,却迅速由本地各种跟外地、各省市、各新闻单位有关的信息员、吃瓜群众、业务员传递开。

  自然有无数电话打过来寻求证实。

  江州市的房地产建设开发公司,并不是全国第一家,从80年有政策之后,全国各地都纷纷陆续成立。

  但那时候叫合作建房合同,就只能是单位委托地产公司找建筑公司来修。

  有点类似厂家做广告,只能找广告代理公司来拍摄制作最后去电视台播放。

  增加中间这个环节,为的是保证不出问题。

  在计划经济下,这个设置有点像脱了裤子放屁,纯属多余,普通老百姓看不懂非要设置这个中间环节,其实就是为了防备无奸不商的资本家打通全过程为所欲为。

  就像让卫东他们迅速跳过广告代理公司,想方设法搞定广告公司的制作能力,获得代理公司的资质,就能直接面对电视台投放。

  房地产公司这张资质肯定超级牛逼,后世的人都知道。

  但这会儿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公司,都不知道自己能干嘛。

  因为没单位找他们合作建房,就没活儿干。

  个人是没资格提出合作建房,国营单位这会儿断了兜底包养自顾不暇,刚萌芽的民营企业,还没到有钱建房的地步。

  至于自己建了卖,在商品房没启动市场前绝对想都没想过。

  谁敢买卖房产?

  好了,现在江州开启的是,外商港商来江州投资,委托房地产公司合作建房,意向协议是三十亿!

  让卫东都不知道市里面是如何绞尽脑汁,才尽可能规避限制,给这全国第一家民营房地产公司找到个还算合理的擦边球。

  不是港商自己来投资建房,而是港资给钱,委托民营房地产公司立项,交给建筑公司开工。

  顿时让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公司都炸锅,还能这么干吗?

  我只要能找到外资、港台投资或者纯粹就是本地资金,就能建房?

  这就豁然开朗了,任何民营企业只要能搞到钱,那就可以找房地产公司合作建房对吧?

  而且这条新闻最炸裂的地方,在于居然允许成立了这家港商合资的民营房地产公司。

  这绝对是第一份儿。

  国营房地产公司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要他们去探索试探商品房建设的危险边缘那是万万不会的。

  但民营地产公司,直接说就是私营企业要是能进入房地产市场,那就绝对能天翻地覆。

  神州大地五千年历史上,多少关于土地房屋的改革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是又开始了吗?

  早就有无数盯着房地产业虎视眈眈的能人,迅速想扑进这片遍地黄金的产业。

  光是各种之前有资格有关系可以到HK的那部分人,就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国人知道房地产是个暴富的行业。

  HK有数的大富豪,全都是地产商。

  估计只有让卫东是清晰的知道地产行业是个黄金打造的断头台。

  其他全都是疯狂的想扑进去。

  连尤启立都给让卫东打电话过来询问房地产市场启动了吗?

  让卫东很想反问,你现在做成了几单业绩,手里全都是银行贷款利息都还不上,又开始惦记地产了?

  所以整个江州瞬间闹麻了。

  让卫东陪着老亨他们到机场,都感觉这军民两用机场陡然忙碌拥挤许多。

  好多人从出来就七嘴八舌的在说着地产……

  这年头还没有VIP贵宾休息室一说,连火车站都还没把音乐茶座开发出来。

  甚至连出港进港都在同个大厅。

  还没座儿。

  老亨他们就跟让卫东一起,在熙熙攘攘的航班大厅感受热潮。

  秦羽烨换了身米白色的大衣,并肩站在那很是瞩目。

  港商有点确认了:“这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啊。”

  让卫东说个四十年后大国习以为常的事:“三十座省城级别的这样城市,差不多等于整个东南亚,或者整个欧洲地区的城市规模,两三亿城市人口,没有国境线,没有语言限制,随意往来的巨大国土面积,只有花旗可以媲美的市场,也就是穷点,你说有没有生意可做。”

  今晚带港商去吃的江州饭店那个厨艺培训处,有个老鬼吃得恋恋不忘:“大陆的底子确实厚,到处破成这样,食不厌精的美食还是有传承,小东你搞几个厨师,到HK开家餐厅,我来给你搞定店面和食材。”

  让卫东不反对让更多手艺人先去赚大钱:“可以,但得先等等,我要从这里面挑人去平京开驻京办,把江州的美食在平京打响名号,也方便这边去平京走动,然后才能组织人手去HK……”

  老富豪们立刻听出来:“你在负责这个事儿?”

  让卫东肯定不是炫耀:“我在平京有厂嘛,这事儿很微妙,按说我们这种市不能去建办事处,但作为改革排头兵又有这个必要,批准以后做什么规格又不上不下,所以民营企业来打理可以减少些说法。”

  其实套用四十年后的套路,就是外包。

  因为按照市里面去做这事儿,那就得有编制、有说法,规格档次更有限制。

  稍微哪里不对被人参一本就吃不了兜着走。

  可让卫东来做,就没那么敏感。

  老亨他们立刻搓手:“参与下参与下,我们正觉得不好落脚。”

  不是没有酒店可以住,而是这种接待规格啥的也很敏感。

  他们肯定也尝试过去交流,味儿不对。

  感觉有这样的地方缓冲下肯定好些。

  想想让卫东住那涉外酒店,外商设计、投资都建好了开始合作运营,居然还有人觉得拿股份给外方有点不可接受。

  所以这种商业思维依旧有个转变过程。

  让卫东连忙摇手:“这是江州自己搞的办事处,怎么可能掺杂港资,要分清楚的。”

  搞酒店那个不为难:“我们帮你提供所有酒店设备、设计师、运营培训,该花钱你花,给你打个折就是了,重点是形成这种合作关系,我们起码有个说法,不是去了那完全没有落脚点的……你知道那种感觉。”

  让卫东觉得自己有点无间道的感觉,的确各方看港商是既想他们的钱,又防着资本家洪水潮流。

  更别提傲气十足的京爷了。

  让卫东确实更能调节:“那我这边报进度协调吧。”

  几家只留了两位助理在江州,而且明显很快也会被普通驻江州的白领换回去。

  没准儿就是秦羽烨的团队来负责筹备工作。

  前期基本都是让卫东来操作局面,他们只派人负责关注进度和给钱。

  让卫东明显不是骗子,又不会狮子大开口要资金,说实话,他要钱没准儿还简单些。

  “我就要厂,能给你们赚钱的厂,尽快建起来这也是个你们给各方可以展示的样板间……”

  让卫东这个说法得到了一致认可。

  恐怕这也是让卫东最有别于其他跟港商拉扯的内地人员特点。

  很明确的能帮他们短期立刻收到回报。

  可以说其他任何游说港商投资内地的渠道,目前都做不到。

  内地自己的商业氛围都没做好,又各种防范,根本没法保证港商进来就能赚钱。

  而且HK那边的气氛并不是大家都踊跃向北,还有十来年的大嘤政府看着要专心搞事儿。

  目前HK的经济命脉,还是掌握在大嘤以及运营近百年的洋行手里。

  港商中间也有很多站队博弈的事儿。

首节 上一节 246/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欺骗全世界,从把冰糖当毒卖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