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77节

  如果说晚上是市民们消暑闲逛凑热闹的夜市,早上就是农民乡里来赶集的卖场。

  才半个多月,延续多少年的逢二五八赶场赶圩的规矩就被推翻。

  天天都敞开大门免费摆摊,自有脑瓜子灵活的人天天来赚钱,早点来摆到九十点钟太阳火辣辣就收工走人,下午去招揽收集要卖的东西,第二天一早又来摆摊。

  不是赶集日摆摊的人少,反而竞争还少,没准儿赚得还多。

  这不比天天在田地里刨食儿强?

  任何时候都有人会跳出原有框架找寻新机会。

  明显这周围农村家庭往后几十年的贫富差距就是这么拉开的。

  但吸引城里人白天早上涌来自由市场的,肯定不会是土鸡蛋和新鲜采摘蔬菜。

  而是让卫东从江州调拨采购的批发市场货品。

  江州作为重工业城市,深厚的底子还是农业外贸型码头城市的商州没法比。

  光同样是码头周围,江州就能凑出品类繁多的批发市场。

  沈翠月当然了若指掌,她之前不还有个小摊位藏在儿童玩具市场里么,这边自由市场刚开始建,她就按照让卫东的要求列出清单让狗蛋他们带队去批量采购。

  然后用货驳顺水而下运送,一次就几百吨,分摊到成捆的布料毛线、成摞的锑锅碗碟就几乎等于零。

  之前那些自由市场靠边的小门市不是没人租用么。

  这下看看示范打样吧。

  每天早上八点开始十匹面料、十大捆毛线、一百件衬衫、一百条裙子、一百套童装、一百口锑锅、一百套餐具、一百盏台灯、一百套脸盆……

  林林总总的铺开在一排门市里,超级便宜的限量供应卖完收工。

  但中午十二点半又会再来一波。

  百货公司八毛一尺的布,这里两三毛,十五块的长裤,这里八九块,翻毛皮鞋……算了,这个全市都找不到可以竞争的产品,疯抢!

  只有重生穿越的人看了才会似曾相识,这尼玛是购物网站的套路啊!

  不就是整点秒货的节奏吗。

  这些东西不赚钱都可以,目的是吸引人流量保持每天来。

  更是吸引其他商家来卖货。

  百货公司、供销社都带头来租个门面卖滞销货品打折。

  厂家也租个门面来卖各类库存。

  私人有货品渠道的还是少,但类似老尤家那样有经商传统,经商意识的终于鼓起勇气想方设法的组织点货品来卖。

  在凭票供应的年代,这种敞开了卖便宜货的机会,轻而易举的都会形成人潮汹涌。

  反正等砖儿台的记者们扛着摄像机下车来,看到的就是这种超级繁荣的景象。

  老记者一眼就看得出来是不是摆拍。

  农民交易分布在中间的水泥台子,货物商品交易全都在周边门市。

  其实已经有农户聪明人,早早赶来抢了一批货物,转头带到乡下赶集的镇上去分零卖,不就轻而易举的赚到钱么。

  去年卖瓜子还会被关起来的情形,今年在商州肯定不会出现了。

  “商州自由市场模式”,就是这样被推广开的。

  让卫东不再出现了,打死都不上镜,老田是北较场工业园区主任,他来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按说这也是冒了很大风险。

  如果上面甭管哪一级,不认可这种形式的自由贸易,认为是在推翻以前“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做法。

  一句话下来自由市场关闭,他的前程都会完全扣死。

  但从当时跳上这条船,还有昨天老领导来露面的认可,都让老田横下一条心,站到镜头前。

  介绍这是商州市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做出的尝试,这也是商州市改革委员会希望能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

  他负责说官面话。

  税务出身的蒋勇是副主任,那就主要对文字记者介绍整个税款缴纳机制怎么回事。

  农民小额农副产品免税有哪条规定符合,城镇日用消费品销售额度在多少内是免税,然后这些店铺是自由市场的自营店,定额税是多少,然后目的还是带动更多人参与商品贸易、市场经济,只有参与的人多了,商品如涓涓细流穿透到城乡村镇的每个角落,目前僵化的市场结构才会如毛细血管活络起来那样健康……

  砖儿台记者都有点惊到了。

  1978年的小岗村,一群农民摁下红手印包产到户,从此开启农村改革的序幕。

  冒了很大风险,当然也换回很厚重的回报。

  现在全国各地也有各种五花八门的工业改革,以北乔峰南慕容为主,更有无数市场改革领头羊,尤启立的贸易行就本应该是其中一支。

  然后皮包公司、能人经济才是这会儿的主流。

  但眼前这座面积几千平米的地级市自由市场就是个成熟的样板!

  几乎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移植到每个地方去用。

  实际上只要经历过二三十年后的各种贸易市场,就会清楚这才是无数种交易模式更迭后最终形成的最优解。

  后世的各种建材、汽配、纺织、农贸、工业材料,无哪行哪业,无论叫贸易城、交易市场还是啥,最终都是这种模式。

  靠边的有门面有库房算大户,中间自由交易的是散户。

  尽可能把交易成本降到最低,市场起到的是服务性质,这样才是个放水养鱼的局面。

  等鱼养肥了有眼光的升级壮大,也有吃鱼的那都是后话。

  但这个局面投入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后面的发展空间也最大。

  所以听说明天恰好是赶集日,砖儿台记者都给让卫东提出多待一天,我们多看看这种改革新局面。

  让卫东真没看这么远,他只是在三岔路口想来想去先搞个这投资小见效快不是理所当然吗。

  后来的农贸市场不都是这个模式。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第198章 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所以让卫东还乐得清闲的真开车去市中心公园找痴道长了。

  如果说江州是两江交汇形成“人”字形的中间半岛,两边两片区域,商州没那么强,就是一座陡峭山壁矗立在江边城市后背。

  有点给这座码头当倚仗的味道。

  据说李太白写下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名句,就是从这里夜泊后出发。

  所以古往今来蛮多文人骚客都在这里留言点赞,希望蹭点热度。

  上辈子的断手老保安肯定没这么多闲情雅致。

  偶尔来爬爬山走过,肯定都无人关注。

  但这回就不同了,本来邀约董雪莹一起,婆娘说厂里那么多事,你去逛好了,从小她也逛得没啥新鲜劲儿。

  让卫东就抱了娃随意沿着山道而行。

  脑海里其实在拼命回忆那些小视频里看到过的山村民宿,风景点漂亮的网红民宿,用废旧工厂改造的艺术民宿。

  作为一个一辈子都没家的老光棍,让卫东还蛮喜欢看这类视频。

  然后走过山脊纳凉处,果然看见那种白发扎马尾,衣衫随意的另类人士,在那泼墨书画,旁边牵根绳子就挂上字画可以出售。

  让卫东都有点腹诽,尼玛卖瓜子要被抓,你这卖字画怕是好多年了,没被抓过吗?

  但这文雅之士确实比卖瓜子显得有逼格多了。

  不过最有逼格的肯定还是这山脊背角处的道观。

  没寺庙的庄严肃穆,就是个巴掌大的山崖内凹处,就地取材的拿石头砌墙,摆了几尊泥塑人像,也不是多认真的大概齐。

  估计前些年经常被捣毁,就不用搞得那么精美。

  甚至有几处拜祭点索性就是几块大石头砌成人形,挂上红布点上香烛就算是可以营业了。

  居然香火还不错。

  但最得让卫东喜欢的,当然就是那狗窝似的山崖“道观”前,用木板搭建在前面老树上做成的平台。

  不知道多少年已经磨得水亮厚重,一把竹椅和小桌摆那,极为简单。

  周围连栏杆都没,只有一个巴掌大的铜吊钟挂在旁边垂下的老树枝丫上。

  出尘的味道就来了。

  光是看看就能想象大清早的起来,在这打个太极拳,喝喝茶,真特么是神仙都不换的逍遥自在。

  在这回头俯看市区里的营营众生不过都是蝼蚁,为了那点生计奔波的俗人罢了。

  光是看看,就陡然生出这种远离红尘俗世感的让卫东赶紧收回遐想。

  老子好不容易重生一回,也不是只为了生计奔波,怎么都要去闯荡见识一番。

  袍子脏兮兮破烂烂的道长,对驻足观看的抱娃男士态度还很好:“也喜欢?”

  让卫东诚恳:“看不懂,但我知道把宾至如归写得像是妇女之友。”

  仙风道骨还想了阵,顺手在纸上写了繁体的“帰如至賓”,琢磨得哈哈大笑:“先生是个有趣的人!”

  玛德,真有人天生就能过得洒脱,或者说气质不凡。

  让卫东有点羡慕,拿起旁边的毛笔在废纸上歪歪扭扭的画了点江岸图:“以前的火柴厂有这么几栋楼,现在要把临街的都推掉重新修厂房,唯独靠近江边这两栋,我想改造出点这种味道,用来接待各方来客。”

  江边城市、厂矿多的是这种地方,甚至就在江岸山崖边,可能为了防潮,又方便朝下面巴掌大的石阶码头运输。

  这两栋办公室兼库房楼,都是下面三四间房分别办公,楼上大通间存库。

  呈“L”型摆放,有一栋基本就临在江水边,让卫东查看的时候,就觉得这江景简直绝了,丰水期甚至能蹲山崖上钓鱼,要是跟婆娘在窗口看着江来大战一番肯定别有气势。

  人家仙风道骨就不会想这么焚琴煮鹤的事,看那用毛笔画出来弯弯绕绕跟蚯蚓似的形容江水:“这简单啊,就把两座房的二楼外面这样搭个大木板台子呗,喝茶赏月都是极好的。”

  让卫东人贵事多:“我是北较场那个自由市场公司的,我们要把那一片都变成繁华的工厂、市场,肯定也要接待不少客人,先生有兴趣去自由市场卖字画不,顺便帮我看看这楼怎么做成有品位的旅社,用来接待。”

  对着个脏兮兮、破烂烂的白发马尾道士说做成有品位的旅社,准保整个商州市的人看了都会说东娃子、让老板你是不是疯了。

  但后来国内小视频上那些搞这类民宿设计的,好像真就个个都穿得这样非主流的奇人异士。

首节 上一节 177/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欺骗全世界,从把冰糖当毒卖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