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57节

  沈老三摸张十元券,折了个怪模怪样的龙蛇模样,盘在硬座小桌上。

  过了会儿几个男女顺着列车摇晃的劲儿挪过来,本来就能顺手左右照拂下,一眼看见桌上的折纸艺术品,没吭声直接走了。

  后面小半截车厢都沾了光。

  一贯稳重的毛儿都使劲翘眉毛:“原来还讲老规矩呢。”

  沈翠月也偷笑:“搞着好玩儿。”

  让卫东尽量严肃些:“好玩个屁,不是那路人就别再玩那些把戏!”

  沈老三也惫懒了,踢对面的弟弟:“听见没!说你们呢。”

  石头无奈起身:“知道了,嫌我们碍眼,去走走看。”

  让卫东笑骂:“坐好别动,惹出麻烦来耽误老子事情!”

  沈翠月又教育弟弟:“听见没,大哥这是关心你们。”

  俩小的烦死了,都嘟哝着以后要么跟大哥出来,要么就绝不跟你俩一起。

  但是看让卫东坐正了保持警惕,又莫名亲近,想蹭过来挤着坐。

  让卫东揭穿:“想摸老子东西是不是!”

  也确实把腰间的枪套稍微挪了挪。

  还好,剩下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没什么幺蛾子,在冀北省会下车后立刻直奔那造纸厂。

  省会火车站门口肯定有出租车,而且听说是去那,司机都很娴熟:“好多!每天都好多全国各地来参观考察的人。”

  中间隔着石头的年轻男女对视下。

  因为江州卫生巾厂、平京飞燕厂也有这种苗头,就从街道到市里面都很想树这个改革典型。

  老尤、老金他们巴不得蹭上这种官方消息的顺风车。

  可让卫东一直都回避推辞。

  现在一看就明白了。

  就那种左右两座石碑式的厂门口,挤满了车辆和人群。

  车是来提货进货的,人是来参观学习考察的。

  在门口就摆了桌子登记工作证,还能凭这到伙食团吃顿饭呢。

  只是看这边连小孩儿都带来了,你们江州的同志是脸皮真厚啊。

  不过这年头也流行出差带娃,但你们这小夫妻的娃都这么大了?

  日进斗金的让卫东赶紧解释我们这么远来也不容易,把晚饭蹭到才满意的加入参观队伍。

  沈翠月也得意的饭票揣好,嫌弃俩弟弟多余,差点连累我们都没能进来。

  毛儿都满脸叹气。

  沈老三主要是忍不住表扬:“你拿个公司把姓金的套住确实是妙招,而且还找了个小老婆守住产业。”

  让卫东给她比个“T”的犯规手势:“没那回事儿啊,不要以讹传讹坏了我的名声,而且人家还小,大学生还有自己的前程,别拿你那套去蛊惑人。”

  沈翠月杀伐果断:“那用过不认账就是,这两年她跟那苏大姐准保把老金盯得死死的,老金也不完全是蜂门那套,但江湖上肯定还是会有这套把戏。”

  让卫东也认可:“你看我们在平京这几档子事儿,多了那两张题字,还真方便许多,估计也是江湖人还没来得及死灰复燃的围上去,迟早的事儿,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你们这种封建余孽!”

  余孽现在会风情万种的抛个媚眼了。

  主要是发现特么美色太多了,不上点技术手段伏不住。

  可惜做给瞎子看了,让卫东已经伸长脖子从参观队伍里面看到了卷筒纸!

  好亲切呀。

第173章 社会就是个大学

  不过现在的让卫东,跟四个月前有区别了。

  那会儿他连卷筒纸机器都能跟卫生巾搞混淆,可现在用过印泥的半机械式设备,更全面深入了解过东瀛的全自动化设备。

  让卫东已经算大半个行家。

  在平京的高级酒店,他果然也看到了卷筒纸,但据说从牙膏牙刷洗发水儿到浴巾毛巾卫生纸,甚至还有桌上的抽纸,全部都是从HK进口而来。

  按照酒店管理方的说法,他们在国内就没找到过平替产品。

  质量要求根本达不到外方标准。

  这里也一样。

  连沈翠月都会看了,踮脚在让卫东耳边轻声:“还没我们那机器复杂。”

  没错,让卫东好歹见过印泥那套卫生巾机器,体型很大,一人多高的大卷料从一边进去,卷成一两米长的棍子,再咔咔切割流水线出来。

  包装纸,最外面的塑料膜都一气呵成。

  没东瀛那套那么复杂高科技,但也算是全自动生产线。

  这里特么的就是一大卷卫生纸手搓!

  几个女工排着把一大张一两米长的草纸手搓成碗口粗的棍子,然后有台造纸厂的钢刀切割机,推进去跟切甘蔗似的,一个个卷筒纸就从那边掉筐里。

  有人搬到旁边大桌子上收工包上层商标纸,齐活儿。

  这特么思路跟让卫东那个一模一样,有机器用机器,没机器上人力。

  可卫生巾厂好歹核心还是机器,飞出来的都是成品了,人工就是卷起来打包而已。

  这效率可想而知。

  这尼玛也能称北乔峰?

  沈老三很是鄙夷。

  让卫东却比她踏实:“既然能成,必然有自己的优点,我们来就是学习取长补短。”

  人很多,大家跟追悼会似的排队从车间走过,能看见被称为厂长的改开旗帜在成堆的卫生纸边跟工人交流,周围有很多记者捧着相机在咔嚓。

  沈老三又忍不住拿自家人比较:“你就不会被这种场面围住,打一开始就不断推掉好多官家、报馆的啰嗦。”

  让卫东看得很仔细:“嗯,没官方支持做不成,但如果把精力全都陷入到这里面,就没法做事了。”

  因为用后世的眼光看,那位厂长就是在作秀,估计都没跟工人说什么,只是摆个样子咔咔咔,然后换个地方换个造型又咔咔咔。

  展现出改革家在指导工作就行了。

  周围这些参观者都看得啧啧称赞满眼羡慕,因为看起来这家厂就是红红火火的充满了生机。

  两三个车间都在忙碌生产工作,而最后的大库房更是繁忙装车,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跟其他死气沉沉、按部就班的国营厂区别很大。

  那么他的改革魔力在哪里呢。

  好在排队到食堂吃饭,就听说晚上有厂长演讲。

  毛儿又吐槽这吃的什么呀,现在不用让卫东抬腿,沈老三已经抢先踹了。

  让卫东吃得倒是蛮舒坦:“上半年我们开车全国跑的时候,能吃上这种就不错了,以后挑剔吃的就别跟我跑江湖。”

  毛儿委屈的撇嘴小声:“我要练功,吃得要好点才行。”

  结果三姐跟弟弟都揭发:“你就是好吃!”

  让卫东哈哈乐,这比跟狗蛋他们出差还是要好玩些。

  饭后在厂区走走,沈翠月想起来自己的厂已经装不下了,每天三班倒半夜都是几百人在上班,还要扩大生产怎么办?

  看看人家这厂,刚才说一共就八百多人,这么大面积真舒坦。

  让卫东起了心思:“你没注意这是国营厂?他只是承包,和我们那是自己的厂,租用国营厂房是两码事,但这次回去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个局面给市里看,朝着全国卖多少,厂房又多么拥挤,等他们主动开口,尽可能把条件压下来,看能不能搞块地给我们自己建厂,那地产就是我们自己的……好像现在还不行,不允许私人买地块。”

  这方面沈翠月简直就跟他臭味相投:“必须要有自家的基业啊,你别管了,我来跟他们磨,工业局、商业局那几个大姐很熟了,对,叫你老婆跟我一起去,我发现她装柔弱是把好手。”

  让卫东又有点乐,连连点头。

  沈翠月看出来:“想家了?想婆娘了吧,也是,出来大半个月了。”

  玛德,她就很擅长把这种撩汉的话说得像是技术口吻,言下之意就是憋着干嘛呢。

  让卫东呸她。

  踱着去厂里礼堂,估计是等到厂长把记者、官员招待着吃过宴席才来开始做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的演讲。

  哎哟,让卫东看出来了,这货肯定也是销售出身,极其能侃。

  谈笑风生,话语幽默而又风趣,思维也非常灵活奔放。

  看得出来他很擅长这种演讲、座谈场合,从自己觉得僵化的大锅饭不适应发展,打破这种局面多劳多得,开发新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

  让卫东听得津津有味:“稍微有点初级,但对我刚刚好,能让我知道这会儿什么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他一步步走来,卖腊肉,卖钛锭,卖相机,卖收录机,卖卫生巾,卖小食品,其实就像学武功,很是杂乱的没有系统化的捏合成型。

  尤启立是不做生产的,他强调的是抓住商机去以小博大,一万块做十万百万的生意方显牛逼。

  而这位恰恰跟让卫东的思路有点接近,立足造纸厂,怎么做产品,怎么做市场。

  当然对方的局限性在于还没意识到全国广告能有什么威力。

  仅仅处于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领先所有同行去卖。

  这种情况在别人没有的时候,当然可以卖得车水马龙,可一旦有人仿制产品。

  甚至是来学习他的厂里这种多劳多得的管理方式,瞬间就能复制。

  等到了产品饱和的时候,这厂子就未见得好做了。

  就只能红火这么一会儿!

  尤其是让卫东听台上讲起他的下一步,就是要跟全国其他造纸厂合作联营,让全国的造纸厂都能价廉物美的生产这种卷筒纸,满足全国庞大的市场。

  他忽然感到一种警醒!

  自己不也已经开始做分厂了吗,按照现在突飞猛进的销售规模。

  一座县城每天消耗八百包,全国两千个县级规模,这就是一百六十万,市级数量没这么多,但消耗量不亚于这个数儿。

首节 上一节 157/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欺骗全世界,从把冰糖当毒卖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