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27节

第142章 天大地大,亲戚最大

  这家运输公司还真是妙极了。

  这会儿别说计划单列市,平京沪海都没有什么货车禁止入城的规定。

  到处都随便走。

  但货运车辆、运输公司往往都集中在码头、火车站等稍微远离市中心的地儿。

  毕竟在市中心最繁华路段立块招牌搞货运,车都不好停。

  所以就算从外地拉了货来,零散货主们还要想办法拉回自己店铺。

  高傲的国营运输工人可不会管你最后一公里咋办。

  反正之前私营个体户货主也不多,这种情况倒也无所谓。

  偏生兵站招待所几方建筑围了个篮球场大的停车场。

  这些军工厂出来的车其实都挂着军牌,天生就该停兵站。

  让卫东再给秦建军说了声,该交的停车费不会少,至于上不上账那是别人的事情,但保证这批车能顺畅滚动的在停车场停放就行。

  一个批次最多也就三到六辆车。

  于是仅仅只隔着一条马路一百多米的这个“东升运输公司”,虽然连营业执照都没申请下来。

  轻而易举的就收揽了二十多家服装、家电个体户的粤州进货运输单。

  董雪莹还一板一眼的收了其中部分商家八千多的代付货款。

  然后三部车出发的时候,带了两千台相机、五万包卫生巾,其他……江州真的没什么可以朝着粤州输出,竹编藤器也因为商州不顺路,就这样儿吧。

  大概也就装了一车货,先勉强运行起来。

  因为那边塑料制品厂的真空封口袋、一次性塑料袋之类的还等着发运呢。

  让卫东的思路总是这样,甭管行不行,先大概齐的运转起来再逐个解决问题。

  等啥都搞整齐了再执行的话,怕是屎都赶不上吃热乎的。

  第二路车组也没多停留,拖了两万包卫生巾和两千台相机去蓉都,因为韩国斌过去就先噼里啪啦的把邮电器材厂的所有存货清理出来,汇报下由销售部全部提货。

  他顺着让卫东的态度,确实也认可收录机产线要边产边卖。

  卫生巾刚开始还朝江大倾销,小食品做成熟食调味的时候也要在码头半卖半送,才能保证产线逐渐练习成型。

  只是收录机当时偷偷摸摸绕开让卫东,这个做法不地道。

  让卫东只是故意摆架子不自己去说,换韩国斌看看缓过厂里第一口气,已经有千把台库存。

  就以电器有限公司销售部的名义,内部先垫付回款百分之三十,目的是让产线不至于没了元器件采购费用,把这些收录机收购后,由这个车组直接带往平京销售。

  自己都从平京高校出来的韩国斌非常确认,这近千台收录机、复读机在平京会有很宽广的销售空间。

  尤其是现在平京已经掀起狂热的学外语热潮,具有特殊复读功能这批机器,绝对能在高校吃到第一口肥肉。

  一周左右时间,第三路车组又拉着上万台相机来江州,然后马不停蹄的前往粤州,这次除了带着相机、卫生巾,终于多了从商州船运上来的竹编桌椅器具,反正尽量把三辆车塞满不浪费。

  同时第四路车组直接从西山厂去蓉都,拉了新产出的收录机再来江州,装上相机、卫生巾又去平京。

  红光厂老是慢半拍,等他们的车组集结起来到江州报到,已经是第三轮去粤州了。

  大半个月的忙碌让整个运输公司的局面,终于滚动起来,董雪莹松了口气就开始作妖,说自己要回商州把家里的东西归置下,该丢丢,该搬搬,你俩在家带娃。

  没想到让卫东贴身追防:“那我也回去商州,这边就两件事,运输公司、卫生巾厂,现在运转起来我肯定要回去把食品厂完成,下周包装袋就应该回来了,你安排好先回江州就长住了。”

  端着饭碗的董雪晴一眼看穿:“你们俩就是想甩开我,回去过逍遥日子!”

  姐姐阴谋没得逞,气得反手打:“我想逍遥就不是这样了!”

  让卫东也帮老婆教育孩子:“回商州肯定要注意影响,你姐一天不跟我扯证,在商州就别被人嚼舌头,那么多人都看着我们,我说还是明媒正娶了吧。”

  董雪莹转手又轻轻打他:“说什么瞎话,真这么干了才是整个商州都嚼舌头。”

  84年的离婚人士确实极少,商州这种民风蔽塞的地方更是罕见。

  当初就是以为这种事可以拿捏到这个被关起来的小少妇,鼓动那个没骨头的前夫去威胁不交代、不当污点证人就离婚。

  谁想到这个小妇人如此刚烈的直接离了。

  前夫还是后悔的。

  本就是打算故意留破绽给家里,让姐夫跟小姨子过几天,现在没好气的董雪莹连女儿都没带。

  招待所办公室已经有俩姑娘每天接电话、做车组轮班计划,记录各方商业信息。

  里屋的床拆了成经理室。

  所以董雪莹天天都带着下属去麻辣烫店里吃午饭,把让妈妈哄得极好,对面农村妇女的各种试探都坚定的说不是儿媳妇,只是这段帮着照顾下卫东。

  于是让妈妈半信半疑的,还是对小婴儿很好,这几天就放那边带着吧。

  她这脾气就是典型的外柔内方,极为执拗,当初刚认识让卫东也没少骂。

  现在也不可能变,哪怕靠在让卫东怀里软绵绵的,抱着捏着哪里都柔顺得很。

  都不说话。

  晚班船回商州,睡一觉早上到港,正好整个大白天穿过险滩湍流的三峡。

  比那种朝发夕至的客轮,还得在商州停泊一晚等天亮再走要合理得多。

  所以八人舱的三等卧铺房也住满了。

  天天睡在一起的两人有点夫妻骨肉连心的味儿了,就算众目睽睽下不做什么,也挤在一张下铺,呆呆的靠着看外面夏夜江岸安静流逝。

  让卫东背上垫了两床被子,前后都松软舒适,盘腿把老婆兜住了眯眼琢磨:“马上六月底了,我再试最后一回,不行就彻底放弃。”

  董雪莹知道他说的老尤:“嗯,现在你自己不也有模有样吗,不过注意别顶撞了上面。”

  让卫东心领神会:“厂子还在商州呢,肯定不可能破坏了局面,投入这么大了,肯定要产出些效益,更不能让码头上的人戳我们脊梁骨。”

  少妇柔声说是。

  还抬脸回看,眼眸里尽是温馨蜜意。

  船上舱室都是这种惨白的矿灯,伴随外面不时趿着拖鞋走过的动静,就学生宿舍那么大的空间两边都开着门窗,夏季倒也不闷热。

  但下铺角落肯定有些阴影,靠在其中的让卫东似有所感睁开眼,触上那对深情的眸子,也笑着抱紧些。

  拿下巴摩挲发髻,再闭上眼沉入安宁。

  好像生命都如这江水般缓缓流淌掉,也没什么计较了。

  只是随着夜深过半,周围安静下来,怀里抱着本来凉丝丝的身子却愈发滚烫。

  董雪莹好像不经意的挪了挪坐姿,把连衣裙边提了下。

  让卫东就懂了。

  这是真刺激。

  特么第二天早上下了船,都还在相互推卸责任!

  感觉这俩每天早上都会重复这套戏码:“你怎么又这样!”

  “还说我,我都不敢相信你那样!”

  “那你还拉着去船尾!”

  “不许说了!”

  于是本来说好董雪莹快去快回,到商州处理完她杜撰出来的家务事就彻底搬到江州。

  还是舍不得走。

  留着陪让卫东在这边忙碌,隔着街道两边住,二凤经常碰头都没问题。

  自从去了船尾开了窍,有的是机会。

  不过两人顺手从江州带来的新产品还是让董雪莹用上了。

  一直没通过船运发送,就是为了保证这次带的几百包卫生巾,能在商州形成观念冲击时,让卫东得在本地。

  不然掀起偌大波澜,过些日子习以为常的平静下来,可不就锦衣夜行了。

  虽然这锦衣有点怪怪的。

  但事实证明让卫东在这种拐弯抹角事情上策划的能力,跟他婆娘没太大区别。

  董雪莹以身作示范的在码头上给妇女尤其是好些小姑娘免费分发,让卫东拿了些给机械厂、食品厂、屠宰场,当然还有改委会成员们。

  没有公开销售的故意等着口碑、信息逐渐传递到相关部门。

  结果没等来市领导的召见询问,先让妇联、工会等单位纷纷找过来,迅速踏破门槛!

  然后是得到确认信息的工商税务,卫生文教单位也登门要求。

  市里面几个女工占比很高的巢丝厂、麻纺厂更缠着不放。

  商州市百货公司、供销社也来了。

  之前在商州被各方看笑话、看热闹,就看老领导放手给个背夫娃能捣鼓出什么场面的舆论环境瞬间冲破。

  只要能从这边的关系户搞到几片试用过,都必须低头求路子。

  因为天王老子再牛逼,大姨妈也该来就来,这种生理卫生的事情没谁能抵挡。

  再有什么老爷们儿在背后蛐蛐,说什么得是啥人才会做这种生意。

  也没人敢当面批评,除非他家没半边天。

  而且这厂子开在江州,根本拿捏不上,惹毛了让卫东拍拍屁股走人。

  这就只能来求着。

  让卫东坚持了几天的饥饿销售,不但没等到市里面吭声。

  反而是解决了一系列各部门拖延的事情。

  食品厂的申报手续这么久,办下来了。

  尤其工商、税务手续,有意无意的卡住也通过。

  之前绝不松口的粮油食品卫生许可,也遮遮掩掩的办好送过来。

  甚至连董雪莹说他们那边压着好几年的老房手续都办好了。

首节 上一节 127/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欺骗全世界,从把冰糖当毒卖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