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离婚后我成了山神

离婚后我成了山神 第184节

  许伯安笑道:“自然是给你们的。送给你们了,往后有需要的话,还有!”

  金大坚几人瞪大了眼睛望着那突如其来的纯金属斧头。

  如此光亮的斧头,真不愧是神仙用的东西啊。

  要知道平日里大家为了省些用铁,都是找铁匠打造一个斧头的头,手柄的位置,可是一直都用木柄代替的。

  木柄虽然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韧性好,省力,便宜。但对于这些干大活儿的匠人来说,却属实损坏的太坏了些。

  这浑身上下都是铁的斧头,简直不要太让人喜欢了。

  终于不用再担心用大力会崩断手柄,伤到自己的现象发生了。

  金大坚费力的咽下一口唾液,克制着自己忍不住想要扑上去拿一柄斧头的冲动,磕头道:“感谢山神爷爷的赏赐,有了这些斧头,我们一定会加快进度,早日将山神庙重建完工的。”

  许伯安又将锤子和钢钎取出来一些,赏赐给了金大坚,同时说道:“我也不知道你们具体都缺一些什么,回头你们若是有需要的工具,不妨拿些样品来给我看,我再帮你们找些更结实更锋利的替代品就是了。”

  金大坚带着几个工匠齐刷刷的再次跪倒一片。

  许伯安又联系了李看山,将一些锄头铁锹等工具交给了他。

  李看山也是激动不已,村子里的那些锄头铁锹之类的工具,早就残破不堪了。

  有了山神爷爷的恩赐的这些宝贝,大家伙儿干起来也省力多了。

  忙活完这些,许伯安又对李看山说道:“随着工具的增多,咱们这里的人口却显得有些少了。想要在这里长久生存下去,足够的人才是王道。”

  李看山也是活了这么多年的人了,哪里还不知道许伯安的意思。

  李看山当即附和道:“山神爷爷说的是,自从前些日子咱们收下这些逃难的人们之后,咱们这里确实多了许多的生机活力,最主要的是有什么想法的话,干活儿也不愁没人了。不像是以前,干个活也找不下壮劳力。”

  许伯安正想吩咐李看山几句招人扩充靠山村的话,忽然余光视线内人影幢幢。

  侧目望去,就见城墙外的地面上,一队大包小包拉着各种包裹行李的马车队伍,由远及近的靠近了城墙。

  一队人马护在左右,有的持长枪,有的垮腰刀,气势汹汹,脚步沉稳有力,没有半点儿长途赶路的疲惫感。

  为首的那辆马车上,还插着一面蓝色的旗子,上面画着一个许伯安不认识的字符还是图案。

第189章 风云再起青云道

  那一队车马还没走到城门前,许伯安仔细观察过去,就听随行的几个大汉好奇的嘀咕着聊了起来。

  “咦,这里怎么会有座城?”

  “没听说过啊,按理来说,这里还是咱山阳县的地界,怎么可能再有座城池呢?”

  “就是,你们瞧,城墙上面还有人?不会是那些叛军……”

  “休要胡言乱语,此地建城,那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在咱们眼皮子底下整这么大一座城,咱们会不知道?”

  “没错,一个多月之前,我还走过这条线,完全没有一点儿动静呢!”

  “过去问问就知道了,注意保持距离,当心城上箭袭!”

  “要不……安全起见,咱们还是换一条路线!”

  “开什么玩笑,若是不沿着这条河道走,密林中更是危险重重,你不要命了。”

  “是啊,这干涸的河道好歹视线好,万一有什么危险,咱们也能发现的及时一些。”

  “可是这些守城的人貌似也不是善碴啊,是敌是友也不好摸啊。”说话的人瞭望着城墙上的小人们,甚是担忧。

  “嘁,怕个卵,先去打打交道,不行了再想其他办法就是了。咱们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退路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那队人马便来到了城墙下不远处停下了脚步。

  于道全正当值守,见到那些人,喊话道:“城下来者何人。”

  马车队伍中走出一个高大魁梧的汉子:“我们是山阳县虎门镖局的镖师,需要押镖越过雩山前往青川府,途经贵宝地,还望兄台能行个方便。”

  于道全疑惑的望着城墙下的那些人,盯着那面蓝色的小旗子看了一会儿,才道:“虎门镖局?山阳去青川也不算远,放着宽大的官道,你们不走,何必来行难走的山路?”

  喊话的大汉回答道:“阁下还不知道吧。官道早已非净土,叛军四起,战火肆虐,谁敢上官道?”

  于道全惊奇的问道:“叛军?哪儿来的叛军!白棉教的叛军不是被赶跑了吗?”

  大汉解释道:“白棉教的叛军是被赶走了,可眼下作乱的乃是官军!青云道下八府作乱,所辖八旗之军大部分尽数反叛青云军。青木旗更是大部已被架空,那伙人号称是大梁传人,打着‘反景复梁’的旗号起事。”

  于道全瞪大了眼睛,厉声道:“什么?大梁?伱说的可是,当年五雄并起的大梁国!”

  大汉应声道:“没错,齐楚燕梁景之一的大梁!据说原本白棉教叛军在雩山山脉一带和守备军胶着不下,就是他们偷偷放了白棉教的叛军突破防线进入青云道内作乱。

  原本他们是准备趁着白棉教的叛军作乱时,突然发难浑水摸角的,没曾想却高估了白棉教叛军的能力,白棉教蹦跶了没两天便全面溃败。

  导致他们也计划失败,前功尽弃,功亏于魁。前日兵部派人来调查白棉教叛军突破防线的原因,大梁余孽担心东窗事发更无胜算,于是箭在弦上,仓促起事。”

  于道全闻言,神色变得无比复杂,眼珠子一阵抖动,心中似乎更是五味陈杂。

  许伯安也听到了这边的交谈,顿时对这个大梁后人的造反觉得有些好奇。

  看到于道全一脸稀奇古怪的样子,随口问道:“于道全,这大梁,很有名嘛?”

  许伯安这话问的其实也是钓鱼执法。

  大梁的事情,他先前问过陈诗诗了。

  只不过此时看到于道全奇怪的表情,心里八卦而已。

  这于道全,不会就是城下那镖师口中的“大梁余孽”吧。

  许伯安记得清楚,就在他得到的山洞里那些金砖上,便写着“反景复梁”的标语。

  很显然,那些金砖便是大梁国的人存下的,那山洞里满满的金银珠宝,十有八九也是人家大梁国的人士贮存起来,等着起事时作为启动资金来使用的。

  只是没想到被自己逮了便宜。

  于道全听到许伯安的话,急忙调转身形,向着山神庙的方向跪拜下来,道:“山神爷爷驾临,于道全有失远迎,还望山神爷爷降罪。”

  许伯安发现于道全对这些繁文缛节十分重视,当下倒也颇为满意他对自己的尊敬,轻声道:“这大梁的事儿,你说给我听听。”

  于道全闻言,急忙娓娓道来。

  不得不说,在于道全的口中,和陈诗诗这个花魁的口中,对历史的叙述虽然结果一致,但过程却精彩的多。

  大约在二百多年前,大景朝现在的疆域内,分布着十数个大大小小的国家。

  这些国家虽然各自为政,但却依附于最强大的五个国家之中。

  这五个最为兵强马壮的国家,分别为齐国、楚国、燕国、梁国、景国。

  这五个国家的历史源远流长,争斗千百年来,互有胜负,你来我往,倒也谁也奈何不了谁。

  那些在他们夹缝中求生的小国家反倒是因为这五大国家的争斗,几经易主,改朝换代频繁的很。

  在大景朝灭掉其他四大国之前,国家综合实力上,大梁国是最强大的,大景只能排在第四位。

  因为大梁和大景朝国土面积接壤的区域较多,因为,景梁两国的冲突不断。

  然而,按照当时的情况,大景朝根本不是大梁的对手。

  可是天佑大景朝,在那个年月,大景朝居然诞生了一位天才驯兽师,在那位驯兽师的帮助下,大景朝的骑兵战术迅速成型并崛起。

  不仅是常见的马骑兵,还衍生出了牛骑兵、象骑兵、虎骑兵等各类战斗力强悍的特种陆上作战的队伍。

  更有鹰隼雕鸮等各类猛禽在空中助阵,还有鳄鲨等海兽在水里突袭。

  这样的全面攻势下,大梁作为其邻国,首先便被征服了。

  大梁被灭后,那位天才驯兽师被封为国师!

  领军出征,在短短的几年内,便灭掉诸国,唯景独尊了。

  而现如今青云道的区域范围,当年便大部分都是属于大梁国土的,所以,这里的人能喊出“反景复梁”的口号起事,倒也正常。

  “这些年大景各地也发生过不少起事的迹象,但能蔓延至一道之地的,却也少见,此次起事,怕是早有预谋了。”

  于道全说到最后,添加了自己的预见和推测。

  许伯安眨了眨眼,他忽然发现,于道全在说到这些人的时候,并没有以“叛军”“造反”之类的字眼叙述。

  而是以“起事”这样更显公允的词汇谈论。

  这于道全,恐怕和自己想象当中的一小撮拦路山匪的狗头军师不一样啊。

  见山神爷爷良久不言语,于道全又道:“还望山神爷爷明示,这些人,要不要放他们过路。”

  许伯安有意考校于道全,当下并未立刻发话作指示,而是将皮球踢了回去,反问道:“依你之见呢?”

  于道全拱手在身前,正色道:“以小人之见,这些人决不可放其进入城墙内。”

  “哦?这又是为何?”许伯安追问。

  于道全摇了摇头,有理有据的解释道:“这些人不可信,故不可交!若是放进城来,怕是要自寻烦恼。”

  “哦?如何看出这些人不可信?”许伯安问。

  于道全认真的说道:“这些人自称是镖师走镖,但小人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这镖局的车队中,行李居然能如此凌乱的,甚至服装都形式各异的,那马车上面拉着的东西,不像是镖物,倒像是逃荒之人紧急之间塞上来的。

  所以,小人以为,结论只有一个,他们在说谎,因为,若是走大镖,这些东西摆放应当是以镖为主,断然不可能有如此多凌乱的行李,若是走小镖,出动这些人又未免太多了。人越少,目标越小,才更安全啊。”

  “哦?那依你之见,他们又是什么人呢?”许伯安继续问着于道全的看法。

  于道全缓缓地说道:“更像是……逃兵!”

  “逃兵?”许伯安颇为意外,这些人比之严守一麾下的那些山阳令,虽然看起来气势差不多,但气质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并无半点儿行伍气息。

  于道全却咄定的说道:“没错,此次起事如此声势浩大,以我山阳县为例,山阳令区区数百人显然无法对抗,更何况我听说山阳令先前刚支援了平叛白棉教叛军的战局,如今怕是更为吃力。

  从山阳令尚能抵御白面教叛军来看,足以说明山阳令并未随着此次大梁前朝之人起事,则山阳令众人必然是要守护山阳县城的。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紧急动员。而这些所谓镖师的家伙们,十有八九就是在战场上逃跑的逃兵!”

  听于道全这么一分析,许伯安顿时明白了。

  毕竟他在山阳城显圣的时候见过真实情况,山阳城内,王朝和严守一的确早就无可奈何的开始紧急动员了。

  只是没想到围城数日的那些人,居然真的是青木旗的官军。

  乱套了,整个青云道,怕是都乱成一锅粥了。

  这局面整的,李云龙来了都得整的头大!

  “好吧,那就依你之言,将这些人拒之门外好了。”许伯安随口说道,眼睛却盯着那些人马车上的行李仔细观察着。

  流民逃荒,许伯安倒是见识过了,一家子人带着一两个小包裹小筐子,就已经是全部身家了。

  这些人车载满满的行李物品,真不知道都是藏着些什么东西啊!

首节 上一节 184/5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东京肆虐,太太们请留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