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第25节
这个泥浆的调制,非常重要,不能过稀,也不能过稠。太稀了沾不住,太稠了则涂料不均匀。
李响配出来的黄土草木灰泥浆,稠度适中,刚刚好,不用二次返工的。
如何判断,也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取一枚鸭蛋,投进泥浆里,如果蛋的一半沉入泥浆内,而另一半露在泥浆面上,则说明配制好了。
李响准备了一口缸,开始腌制咸鸭蛋。
他将新鲜的鸭蛋沾满泥浆,取出来后再在干燥的草木灰中滚一滚,裹上一层薄薄的草木灰,这是为了防止蛋与蛋之间发生粘连。同时也将泥浆略作固定,要不然因为重力作用,泥浆往下流淌,会导致表面不均匀,影响腌制效果和口感。
将咸鸭蛋小心翼翼摆好,一百多只,刚好装满一缸,剩余还有一点泥料,也倒在了蛋面上,然后加盖密封,李响搬去后面阴凉干燥通风的厢房存放,大概三四十天之后就可以开吃了。
如果是夏天腌制,时间稍微短一些,二十天左右,如果是冬天,可能要五六十天才腌好。
然后,李响跟奶奶说了一声,就拎了锄头,背着竹篓,去后山掘冬笋去了。
他家有好几片山坡的毛竹,每年的冬笋还是挺多的,只是以前奶奶一个人在家,不怎么挖,也就弄点自己吃吃。就算挖了也没地方卖。
他们这一带可是发现过大熊猫的,谁家还没几亩竹林,冬笋、春笋,自己都吃不完,卖给谁去啊。
去县城摆摊,卖给城里人?
一来本地冬笋太多,卖不出价,二来,农村人进城不大方便,且容易被驱赶。
现在李响回来种田,自然要将这道美味收获回来并卖出去,他现在粉丝破十万,大部分都是活跃粉,来自全国各地,市场应该还是有的。
挖冬笋是个技术活,跟挖黑松露一样,是需要寻找的。因为,根本看不见,如果你看见笋已经钻出了泥土,那就老了,不好吃了。这样的笋是不要的。
李响要保证自己出售冬笋的品质,自然要选埋藏在地下的笋牙,最嫩。
竹叶青翠,秋风吹拂,哗啦哗啦作响,李响行走在竹林之间,仔细寻找着。
他从小生活在山里,自然也掌握了挖冬笋的诀窍。
很多人可能认为,年份越老的竹子下面,就越可能有冬笋,实则不然。
而是,长了两三年的“壮年”竹子,底下才最有可能有冬笋。
这种竹子的颜色相对比较深,其叶子也不是鲜绿色,而是偏暗青色,有些可能泛黄。
然后还可以观察竹子的根节,如果竹子有一些比较大的竹鞭,并且颜色较深的话,那底下多半就有很多冬笋。
这叫“看竹寻笋”。
此外,也可以观察地形。
植物生长都是需要充足阳光的,冬笋虽然还未“破土”,但是竹子是很“聪明”的,它会让它的后代从面向阳光的地方钻出来,所以可以在向阳,能有较多阳光照到的地方寻找冬笋。
像北面山坡,或者虽然在南面,但比较阴暗潮湿的角落,就不考虑了。竹子没那么笨。就算有,数量也比较少,不划算。
李响不一会儿就收获了许多,他在山上忙活,家里却来了几位村里的老人。
第42章 这来钱也太容易了吧?
一般来说,李响家在村子的西头,属于最外围的地方,不属于“核心区域”,大家一般不怎么过来串门。距离略远,老人们都年纪大了,走过来累。
但是今天,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男有女,却一起上门拜访了。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李响奶奶就有些诧异,连忙邀请几人入座,并拿出炒好的板栗,还有李响买的一些瓜子、糖果、小糕点等,招待大家。
简单寒暄,扯了几句家常之后,老人们就道出了来意。
原来,他们是想让李响奶奶劝劝孙子,要保持老祖宗留下来的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要花钱大手大脚。
虽然这钱是李响的,不是他们自己的,可是,他们身为长辈,终归看不下去。
是为了李响好。
“妹子啊,你要好好说说响伢了,他年纪也老大不小了,该攒点钱娶媳妇了。”一位和李响奶奶同辈分,但是痴长几岁,头发银白的老人说道。
另一位稍微年轻一些的大妈则附和:“是啊,婶子,李响以后成亲生子,用钱地方多着呢,现在不省着点,以后该怎么办哟,我们也是担心他,这才过来给个建议,婶子你不要介意。”
其他几位也都你一言,我一语,李响奶奶只好苦笑,摊摊手说道:“响儿长大了,他有自己的主意,未必听我这个老太婆的。”
“而且,他也挣得到钱。我也就随他了。”李响奶奶犹豫片刻,还是忍不住将李响卖菌子、卖九蒸九晒黄精,赚了一点小钱的事情说了。
“什么?都赚了有快十万了?真的假的啊?”
老人们一愣,心说李响之前闷声不响的,这就已经开始卖东西赚钱了?
还赚这么多?
大家还以为,李响是坐吃山空,花的是以前在城里打工积蓄的钱呢。
实则,李响在大城市十分苦逼,干了两年,还没有回来两个月攒下的多。
老人们年纪大,其实对网上卖货的事情也不大清楚,只知道李响在倒腾这个,但还没倒腾起来。毕竟才刚刚开始做这个没多久嘛,哪有那么快的。
“这样啊……赚到钱是好事,不过更应该省着点花啊,不能说赚多少就用多少,都花光了,以后怎么娶媳妇啊。”
“我们还在给他张罗,看有没有合适的对象,如果他能多攒点钱,我们做媒的时候,也好多夸夸他,底气也更足一些。”
李响奶奶一听,也是这个理,于是连忙笑着说道:“等他回来,我再教训教训他。这娶媳妇的事,还希望你们多多帮忙,操操心。”
“那肯定的,李响好歹读过大学,至少要找个高中毕业的。”
“依我看,没读过书也不要紧,主要是人贤惠,好生养。”有老人建议。
“我看雷家沟雷老虎家的二闺女就挺好,改天我帮忙牵线,让娃娃们见见,说不定一下就成了呢?”
虽然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但还是有许多学生,学不进去,主动辍学。比如他们村就有一个,刚上初一上了几天,就不要去了,打死都不去,家里没办法,只好等她稍微大一些,再带去发达地区打工了。
“现在离过年还有两三个月,很多女娃都没有回来,相亲的事情估计要等等了。”
大家正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呢,突然,一辆非常豪华的车缓缓开了过来,停在了门口不远处。
戴着墨镜、体型彪悍的司机下车,拉开后门,请出了里面的老板。
那大老板是一个络腮胡子大汉,浑身珠光宝气,夹着一个公文包,看着四十出头,就大步流星走了过来,高声询问道:“几位老人家,请问李响家是在这里吗?”
大家就一愣,找李响的?
李响奶奶连忙站起来道:“正是李响家,他去后山掘笋去了,还没回来。”
“没事,我在这里等等他。您老人家是……”络腮胡子大汉还怪有礼貌的,尽管长相和穿着很有点“生人和穷逼莫近”的感觉。
“我是他奶奶。你们找他是有什么事吗?”李响奶奶问道。
“啊,原来是奶奶,您好您好!也没什么事,我是滇省那边卖咖啡的,有一个大的农场,还开了一家新的酒店,刚好在蓉城出差,就过来拜访他一下,顺便谈谈广告合作的事情。”
“广告合作?”
这话一出,不仅奶奶愣了,在场的村里的其余几位老人,也都面面相觑。
“这什么广告啊?李响还能打广告?”有老人发出疑问。
络腮胡子大汉便掏出烟,给在场的几位大爷每人散一根,爽朗笑道:“那可不。李响老弟现在做短视频有声有色,粉丝量也比较可观。最主要的是,我挺看好他,觉得他将来必定大展宏图。”
“哦哦。”
“那打什么广告啊?多少钱啊?”
“就短视频里插播一下广告,介绍一下我的咖啡品牌,还有新开的度假酒店。广告时间不长的,一条大概一分钟吧,至于费用嘛,我昨天跟李响老弟谈好了,两条一万六。”
“一万六?这么多?”老人们咋舌。同时很有些尴尬,之前还在说李响大手大脚,不懂得节约,万一坐吃山空没钱了怎么办?
后来,李响奶奶说李响赚钱了,有将近十万,大家还不怎么相信,只以为是李响奶奶吹牛,故意夸大了数字,谁知,人家这一下就来了一万六!
看来,那十万是真的。
这来钱也太容易了吧?敢情先前花那一万元拍什么短剧并非胡闹,而是物有所值?是真正在干正事?
这时代,我们几个老家伙越来越看不懂了啊。
“也不多吧。”络腮胡子大汉笑笑,心说这才几个钱,我包里的现金都不止这个数。
虽然现在一般是用手机转账,可是很多时候现金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说……送礼。
而且,平时多带一点现金,关键时刻一刀一刀扔出来,特有逼格。
“快快快,婶子,赶紧把李响给叫回来,他有没有带手机,要不我给他打一个!”在场一位大妈很焦急,人家大老板在这里等着呢,还不赶紧回来谈生意,万一黄了怎么办?
第43章 冬笋直播
络腮胡子大汉说道:“没关系,反正我也没事,在这里等等。”他真要急,自己就打电话催李响了。
但最终,李响奶奶还是委托那位大妈,给李响打了个电话,说了这个事。
“好嘞,我马上回来!”李响挂了电话,稍微整理了一下,就背着一筐冬笋往家里走去。
“哎呀,李响老弟,幸会幸会!”当李响回到家的时候,还没来得及放下竹篓,络腮胡子大汉就热情地迎了上来。
“何先生是吧?你好你好!”李响正要伸手,又缩了回去,主要是他刚干活回来,手上都是泥土,于是笑道,“等我去洗把脸。”
何智翔连忙阻止,说道:“我们先合个影。”
“啊?”
就见到何智翔立马站到了他的身边,还冲司机招手,大声叫道:“赶紧的,帮我和响哥合个影。”
见李响和在场的老人们都略微惊讶,何智翔连忙解释道:“我也是李响老弟的粉丝,这次拜访也是顺便追星来着,线下‘奔现’,见一见偶像。他刚干活回来,原生态,可比洗干净了帅!”
李响:“……”
众老人:“……”
这什么品味?
拍了一张,何智翔又让李响将装满冬笋的竹篓卸下来,放到两人前面,再来一张,他还拿起李响的锄头,摆了个姿势。
何智翔看了看照片,非常满意,说道:“等你发挖冬笋视频的时候,我就用这两张照片,在评论区留言,保准羡慕死那帮家伙,哈哈!”
“谢谢,谢谢。”李响还是很感动的,这可是帮自己增加人气。
事实上,何智翔也确实来追星的,同时也是想过来“考察”一下李响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不是真实拍摄,因为有很多网红弄虚作假,连乡下的房子都是租的。
这样的网红,很容易塌房跑路。因为虚假的东西,不能持久,经不起考验。连场景都弄虚作假,那卖的东西还能相信吗?
红薯粉条里真的有红薯吗?
而他刚才和李响奶奶等几个老人闲聊,也不是没有目的,而是旁敲侧击,获取了很多信息,基本上可以确定,李响是货真价实的农民,不带丝毫包装和炒作的那种。
上一篇:娱乐曹贼:开局婚房里是刘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