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囚徒到影帝

华娱:从囚徒到影帝 第249节

  【确实只能无语,因为写了就会被后台删掉,我是没招了……】

  正跟陈学斌讨论泰国的假民主,就见冯晓刚面色古怪的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徐琨忙挂了电话,迎上前问:“冯叔,出什么事了?”

  “你跟赵奔山关系怎么样?刚才是他打来电话,说是来了东北拍戏,怎么也先跟他言语一声,还问我有什么缺的没。”

  “这……”

  徐琨想了想,觉得应该问题不大:“外面传的那些事情有点夸张了,主要还是本山大叔那些徒弟良莠不齐,他本人还是比较好说话的,再说了冯叔您这江湖地位……”

  “我还能怕他?”

  冯晓刚瞪眼道:“我是担心他影响咱们拍戏!”

  这话明显是口不应心,他要是不忌惮本山在东北的影响力,也不会专门来找徐琨询问了。

  不过这也怪不得冯晓刚,最近两年有关于本山集团的负面传言,在圈子里那可是一波接一波、一浪接一浪。

  那说的,老赵都快成乔四第二了。

  “是是是,冯叔,您跟他怎么说的?”

  “也没说什么,我就随口说别的不缺,就是缺点新鲜水果,然后又客套了几句,他就把电话挂了。”

  “应该没事儿。”

  徐琨宽慰了一番,又说有事情可以找‘宋妈’说和,冯晓刚这才总算是踏实下来。

  说实话,原本徐琨还觉得《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冯裤子的表演有些夸张了,但现在看冯晓刚的表现,又觉得颇有几分神似。

  约莫临近八点,徐琨正跟宝强、张涵宇对台词,忽然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徐琨掏出手机看了下来电显示,这才忽的恍然大悟,怪不得当时去华宜练习室看天上智喜的时候,总觉得忘记了什么。

  原来是把想要‘上面有人’的小赵给忽略了。

  不过他每天这么多事儿,身边女人更是一大堆,再加上小赵也算不得多突出,所以一时忘了也情有可原。

第339章 吸取经验

  京城。

  赵丽颍挂断电话,脸上的笑容顿时垮了下来,本来她想的挺好,拍完了《金婚》回来就去拜访徐导,谁知道徐导竟然去东北拍《集结号》去了。

  这也只能怪她消息太封闭,但凡是圈子里稍微有点人脉的,就能打听到《集结号》在沈阳开机的消息。

  说实话,小赵现在比较迷茫。

  这次入组拍摄《金婚》,让她愈发体会到了自己和专业演员或者天赋演员之间的差距。

  有时候在拍摄过程中,她感觉自己就像是格格不入的异类。

  如果不是托华宜的关系,她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几乎不可能争取到这个角色。

  可有了这次糟糕的表现之后,华宜还会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吗?

  浓浓的危机感,让小赵愈发急切想要‘上面有人’——她好不容易通过选秀进了娱乐圈,可不是为了一轮游体验生活的!

  然而偏偏就这么不凑巧,自己好容易抓住的机会也错过了。

  要不自己干脆去东北探班?

  可徐导都没表示什么,自己就这么千里迢迢的去送,是不是也太廉价、太不矜持了?

  …………

  沈阳。

  转过天,几个主演和今天注定要阵亡的客串演员,一早就来到了拍摄现场。

  昨儿还灰扑扑的残垣断壁间,此时已经均匀的撒好了化肥,到处都是呛鼻子的味道,虽然还没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可要是趴在上面也够人受的了。

  “这味道可真是……”

  任醛掩着鼻子一脸的嫌弃,他饰演的是九连原指导员,就是电影里被炸成两截的那位激进派。

  徐琨闻言劝道:“忍着点吧,冯导为等一场雪都快坐下病了。”

  他倒是显得很适应,当初他和宝强跑龙套的时候,比这恶劣的环境见的多了。

  说着话,来到镜头第一幕的沙袋掩体附近,见副导演郭小军正带着几个扮尸体的群演,徐琨习惯性的用手在眼前比了镜框。

  将视线从‘镜框’里延伸出去,发现‘尸体’都集中在街垒两边,一半趴着一半仰着,趴着的还分朝前朝后,仰着的基本都面对沙袋掩体。

  看来这几个应该是群演里的关系户。

  徐琨又看了一会儿,忽然手一撑直接翻过沙袋,走到郭小军面前,小声道:“郭哥,这路上也太干净了吧?”

  说着,伸手从沙袋掩体一直划拉到尽头地方阵地。

  “这不是怕绊着谁、踩着谁吗。”

  郭小军拿着手上的剧本道:“剧本上写了,一排长焦大鹏带队快速通过沙袋掩体,走到一半的时候发现情况有异,所以停下来原地警戒——要是这路上太杂乱了,还怎么快速通过?”

  “剧本我知道,但这路太干净了,就显得有点刻意——要不你先问问,如果有近景露脸镜头的话,有没有群演愿意自告奋勇。”

  徐琨说完,也没管郭小军同没同意,便自顾自去找冯晓刚提建议去了。

  郭晓军见状,也只好乖乖照办,毕竟徐琨还兼着第一副导演,这么做也不算越俎代庖。

  找到冯晓刚后,徐琨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又道:“我是这么想的,一排长带人突进的时候,可以先来个仰角镜头,让老张带人从摄像机上跳过去。

  等最后两个改成俯拍镜头,拍下他们从尸体身上跨过去的画面。

  这样既不会显得路上太过‘空旷干净’,也能更早体现出战争的残酷性——冯叔,您觉得这么弄成不成?”

  冯晓刚将徐琨的描述在脑海里转换成画面,很快就拍板答应了。

  对于徐琨,他还是准备给予一定自由度的,再怎么说是票房破亿第五人,而且也是比较亲近的晚辈——当然,也只是一定程度的自由,他可不会像路川那样让人反过来辖制。

  当然徐琨想要在他的剧组倒反天罡,也还差了些道行。

  而徐琨这么做,除了确实觉得这么改更合适,也是借机宣示自己在剧组的地位——他这三十年独一档的名头,剧组可不是人人都服气。

  两人一起回到沙袋掩体旁。

  冯晓刚喊过张涵宇和几个突击队员,开始重新布置分镜头动作,并让他们试着跑了几个来回,以确定拍摄机位。

  徐琨全程跟在身边,默默把冯晓刚的一举一动记在心底。

  这种多机位协同的拍摄方式,他在拍摄《镖行天下时》也做过尝试,不过比起《集结号》的阵仗,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要拍摄自己设想中的新电影,多机位协同肯定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等布置的差不多了,穿着老棉鞋的冯晓刚跺了跺脚,嘟囔道:“屮,都这么冷了还不下雪!”

  然后他又冲郭小军交代一声,郭小军立刻抄起大喇叭喊道:“各部门抓紧时间准备,十五分钟后开始试拍!”

  “收到。”

  “受到!”

  “收到~”

  这部剧单只是副导演就有六个——算上徐琨——摄像师也有六个,再加上各种助理、场记、剧务、录音……

  这一呼百应的声势,让徐琨在还没有正式开拍前,就已经感受到了大片和小成本的不同之处。

  回到沙袋掩体后面,徐琨卧倒在C位上,又跟任醛对了遍台词,就开始静静等着打板。

  随着冯晓刚一声令下,徐琨立刻把嘴凑到了大喇叭上:“咳、咳,蒋军168师的弟兄们,中原野战军独二师139团3营9连连长谷子地……”

  随着他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嗓音,镜头也从饱经战火的街道缓缓向下,然后切换成了他喊话近景镜头,紧接着又扫过他身后枕戈待旦的九连士兵们。

  而正在啃大饼的一排排长焦大鹏,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个。

  紧跟着镜头切换回来,徐琨抓起水壶刚要拧开,就被身后的任醛捅了一下,催促道:“老谷,别跟狗日的废……咳、咳咳、咳咳!”

  说到半截,任醛不小心吸进去一些被风垂落的化肥,当即呛的咳嗽不止。

  徐琨忙把水壶递过去,他仰头含了一口咕噜噜的漱了漱嘴,起身到没人处吐了,然后连连冲众人拱手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

  冯晓刚没说话,而是先看了一遍回放,发现先前拍街道的镜头没什么问题,但扫到战士们的镜头,似乎略微有点快了。

  于是吩咐道:“从谷子地切近景开始,重来一遍。”

  任醛闻言,连忙又趴回了徐琨身旁。

  此后类似的意外,又在不同人身上发生了好几次,惹得冯晓刚颇为不快。

  可他也不好责怪演员,毕竟那玩意儿本来就呛鼻子,要是吸进嘴里就更是让人无从忍耐了。

  再加上人一多,出状况的几率也就更大,所以导致上午的进展并不是很大,也就刚拍完张涵宇带着突击队员进到院里,与敌人交上火的场景。

第340章 苹果事件

  拍摄过程中,徐琨全部心神都在演戏上,也顾不上关注别的。

  不过等到中午休息的时候,他回想着上午的拍摄,他发现剧组虽然请了专业的教官给众人培训,但却并没有安排什么太专业的军事动作。

  估计是因为主要演员大多没有受到过专业训练,如果是太过专业的训练,他们未必能做到位。

  而且太过专业的战术,反倒凸显不出场面的惨烈——被埋伏的场景就不好拍了。

  所以摄制组为了故事性和场面,放弃一部分专业性。

  反正普通人也看不出来毛病,而军迷们既没那么大的体量,也比普通人难伺候的多。

  不过徐琨觉得自己拍新电影的时候,最好能像《士兵突击》那样,先把人集中起来培训一下。

  他倒不是为了追求专业性,而是想要更加行云流水的场面,最好是让人看起来就不明觉厉的那种。

  冯晓刚这部《集结号》,核心思想是要突出战场的残酷、人性的复杂,是立足在残酷真实的基础上力求做到精彩。

  而且战争大场面其实是辅助,后面谷子地不断上访的剧情,才是画龙点睛的部分。

  而徐琨的倾向是在场面精彩的程度上,争取往真实和残酷上靠拢。

  至于人性的复杂……

首节 上一节 249/4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国运:召唤老天师,国家乐疯了

下一篇:半岛:我,财阀!绝不潜规则

推荐阅读